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522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泽县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项目Word文件下载.docx

②沙漠植被主要以沙棘、白刺、沙蒿、红柳、沙拐枣、芦草等耐风蚀沙埋的耐旱植物。

③盐生草甸、沼泽植被主要有冰草、鸡爪芦苇、碱蓬、白剌、黑果枸杞、茵陈、苦豆子、盐爪爪、水三棱草、小灯心草、眼子菜、泽泻等植物。

④各类杂草植被主要有赖草、艾蒿、甘草、苦蒿、车前子、蒲公英、野苜蓿、灰条、扁蓄子、野燕麦以及禾本科、沙草科及一年生蒿属等植被。

⑤人工林果植被主要有杨、柳、国槐、松、柏、榆、沙枣、桑、臭椿等乔木。

在沙区有人工栽培的樟子松、紫穗槐、梭梭、花棒、柠条、红柳、文冠果等。

果树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梨、杏、楸子、李子、吊蛋子、核桃和葡萄等。

6、森林资源状况

(1)林地资源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46.19万亩。

其中有林地面积30.195万亩,疏林地面积1.27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13.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9.495万亩,苗圃地0.195万亩,宜林地面积39.105万亩。

(2)林木资源至2007年全县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6.64万亩,其中:

防风固沙林32.8万亩,农田防护林6.55万亩,经济林17.29万亩,四旁植树保存785万株,封沙育林保存面积35.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前的0.1%达到12.6%,活立木蓄积量为48.5万m3,年林木生长量1.5万m3。

(3)森林动物资源

县境绿洲区内林木茂盛,河流纵横,湖泊沼泽众多,是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各种昆虫栖息繁衍的良好场所,又为冬夏候鸟提供了停歇、繁殖的优越条件,绿洲外围大面积的荒漠半荒漠草原,祁连山、合黎山山系洪积地带,也具有野生动物栖居的条件。

据资料记载,该县分布有陆脊椎动物105种,其中兽类41种,鸟类54种,两栖爬行类10种;

野生鱼类13种。

属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有黑鹳、普氏原羚;

二类保护动物有石貂、猞猁、兔猕、荒漠猫、鹅喉羚、岩羊及隼形目、号鸟形目鸟类等。

7、水资源状况

全县水资源主要由黑河、梨园河两大过境河流和中部地区泉水及地下水组成。

全县境内共有水库8座,分别是鹦鸽嘴水库、马郡滩水库、西湾水库、三坝水库、双泉湖水库、平川水库、农场水库、牛场水库,总库容量为3263.75万m3。

除鹦鸽嘴水库属于中型水库,库容量为2500万m3,其余水库均为小型水库。

8、土地资源状况

全县土地总面积409.0935万亩,其中:

耕地面积为39.3323万亩,占总面积的9.6%;

林业用面积115.7181万亩,占28.8%;

牧草地面积142.0261万亩,占34.7%;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2535万亩,占1.50%;

交通用地2.0925万亩,占0.50%;

水域面积15.9975万亩,占3.9%;

现阶段未利用土地87.6735万亩,占21%。

全县有适宜退耕还林的沙化耕地15.4300万亩,盐渍化耕地3.52万亩,宜林荒滩地59.15万亩。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临泽县位居河西走廊中段,是河西商品粮基地的重点县(区)之一,也是丝路旅游重要城区之一。

全县辖5镇2乡,71个行政村,677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14.6634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人口52.6人,其中农业人口12.4048万人,占总人口的85.3%,非农业人口2.255万人,农业人口中劳动力为6.51万人。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产值18.36亿元,比上年增加11.9%,第一产业6.27亿元,第二产业7.52亿元,第三产业4.57亿元,其中二、三产业年均分别增长18.3%和11.2%,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一年的34.2:

39.5:

26.3调整为34.2:

40.9:

24.9,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678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32万元,同比增长13.8%。

粮食播种总面积36.5万亩,粮食总产量13.59万吨。

农民人均纯收入4226元。

本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兰新铁路、312国道均从县城穿过,以县城为中心,县、乡、村公路成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主要有蓼沙、平板、平贾、赵前、鸭小、蓼下、板土、倪沙、板沙等主干公路。

(三)其他条件

1、技术服务体系健全

临泽县林业局下属2个国营林场,2个治沙站,1个林业技术推广中心,1个病虫防治站,1个林业勘察设计队,1个野生动植物管护站,1个林政稽查大队,1个林业公安派出所,在7个乡镇中建立了6个基层林业站;

共有林业职工148人,其中技术干部42人,包括高级职称的1人,中级职称的6人,初级职称35人。

2、种苗供应条件

据调查统计,临泽县年产各类苗木1658.09万株,其中:

杨树186.05万株、沙枣130万株、红柳6.9万株、梭梭268万株、红枣225.4万株、垂柳18.2万株、白榆8万株。

临泽县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总需苗量36.4984万株,供苗总量远远大于需求,考虑其他工程对苗木的需求,除个苗木需调剂外,其它苗木基本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四)主要造林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造林经验

(1)加强领导,行政推动

临泽县地处北部风沙前沿,是受风沙危害较重的农业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对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十分重视,班子换届事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把防沙治沙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

一是县上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二是县上把防沙治沙任务列入乡(镇)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将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的政绩与报酬挂钩,奖优罚劣。

形成了抓造林绿化的合力,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领导办绿化点制度。

各级领导包点示范,推动面上工作是该县造林绿化的一条成功经验。

多年来,县、乡各级领导坚持以身作则,围绕造林绿化的重点、难点,建立联系点,抓点促面。

据统计,2001年止2007年,县、乡两级领导办点68处,点上造林面积达3.5万亩,有利地促进了整体工作;

四是完善治沙造林组织体系建设。

目前该县有绿化委员会、防沙治沙工作领导小组、林业“三站”,乡(镇)有林业站,村社有专、兼职林业技术员、护林员,沙区有国营集体林场及治沙站,并设立植被管护站,形成了林业生产组织、指挥、管理、服务体系,确保了全县治沙造林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深入宣传,提高认识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公益事业。

要搞好这项事业,必须统一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

因此,将宣传发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首先,利用农村经济工作会、全县林业工作会等会议以及通过召开造林绿化现场会,宣传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制定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相应措施和优惠政策,表彰奖励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年度治理建设任务。

其次,在春季植树造林期间,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展开宣传,做到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刊有文章,掀起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热潮,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是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印发张贴《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政策法规和各种科技资料。

通过以上形式,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社会各界不仅对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形成共识,而且将造林绿化工作变成各行各业的自觉行动,为全县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政策扶持,全民动手

一是广筹资金,全民动手。

多年来该县一直坚持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依靠群众的力量进行防沙治沙。

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矛盾,采取群众投工投劳、集资、国家扶持的办法,大力发动群众个人育苗,村社廉价购买,组织义务植树造林。

近年来,每年参加植树造林的干部群众达10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群众投工投劳、集资等投入约6000多万元。

二是政府推动,广泛参与。

县上先后制定出台了《临泽县防沙治沙优惠政策》、《临泽县红枣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认真落实“谁栽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对从事防沙治沙个人或组织,土地出让金优惠50%。

同时,采取由林业部门无偿提供部分苗木,无偿开展技术指导等措施,积极吸引和鼓励单位、集体、个人承包治沙,兴办林场,开发沙区产业,近年来,全县累计吸纳非公有制林业资金600余万元参与防沙治沙,从而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大好局面。

三是突出重点,搞好示范。

建成小泉子治沙示范区、五里墩治沙示范区、五泉林场红枣展示园等一批沙产业开发示范点,得到了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4)依靠科技,提高质量

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该县积极与中科院寒旱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加强协作,在全县沙区范围内开展了不同防治模式的试验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新品种引进,在南、北、中三条风沙带建立了治沙示范区,取得了不少成果,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农民科技骨干。

二是严格技术标准。

在治沙造林中,实行“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定植标准、统一检查验收),严把“三关”(整地质量关、苗木质量关、栽植质量关)。

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积极引进推广先进的造林种草技术和适应性强的植物良种。

强化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全县范围的林农培训班两期,累计培训人数达到4.6万人(次),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的技术素质。

四是广泛推广使用营养袋育苗造林,使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ABT生根粉、抗旱保水剂、旱地龙等先进技术成果,采取深栽覆膜等抗旱节水造林措施,造林成活率从以往的70%提高到85%以上。

(5)依法治林,巩固成果

该县坚持把依法治林作为保护“三北”防护林工程成果的重点来抓,坚持“三分造、七分管”的原则。

一是坚持不懈地在全县大力宣传《森林法》、《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护林防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张掖市封山禁牧办法》、《张掖市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林业法律法规,增强干部群众依法治林的法制意识,自觉充当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

二是县上成立了护林防火领导小组,各乡村成立了护林联防小组和应急民兵小分队,各林场,治沙站都有专(兼)职护林员。

三是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设置测报点,加强了苗木、种子、果品、木材的贩运和产地检疫,把好源头关。

四是在林木采伐上,严格执行限额管理,坚持“审批一支笔,砍伐一把斧,管理一本帐”,建立了育林基金征收管理使用办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实现了建国以来,临泽县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林木病虫害和乱捕滥猎及重特大毁林案件发生,巩固了防沙治沙成果。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该县通过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成效,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近年来,由于受大气候影响,干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和缺乏建设资金、林业产业体系发展滞后等因素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全县生态环境和防护体系仍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总体上处于“治理与破坏相对峙”的阶段。

因此,全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和生态建设任务依旧任重道远。

(1)治沙造林林分质量不高

由于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该县31.3万亩治沙造林近70%的面积林分呈日趋衰竭之势,防护效能逐年降低。

一是由于治沙造林以生态效益为主,基本没有直接经济效益,而造林之后需继续投入进行管护,才能确保建设成效。

但由于缺乏投入,各乡(镇)政府重造轻管现象严重,导致林分质量下降。

二是水利部门在配水方面重农轻林现象较为突出,全县生态用水比例严重不足,加之受黑河调水和天气干旱、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林木灌溉日益困难,受旱现象日益严重。

三是由于造林规划不尽合理,树种选择主要以杨树、沙枣、红柳、梭梭为主,且多为纯林,林分结构不够合理,林木病虫危害严重,加之近年发生的黄斑星天牛疫情,更加对防护林体系构成严重威胁。

四是由于林区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有水灌不上的问题。

尤其是国营林场(站),因地方财政困难,无法足额拨付经费,林区基础设施均为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基本无法使用,从而大面积林分得不到有效抚育管护,部分地段林木已经衰竭死亡,土壤再次沙化,并呈蔓延趋势。

如南部沙区的小泉子治沙站,因固沙林带缺水枯死,近年来全站唯一赖以灌溉长达6公里的小泉子支渠被风沙淹埋而无法使用,沙漠又向绿洲反扑而来。

(2)农田林网防护效能下降

该县现有农田林网大部分建于六七十年代,限于当时条件,树种结构单一,规划不尽合理,且大部分树木已成材,进入更新采伐期,由于群众建房、渠系衬砌等因素,大批林网树木被采伐。

加之受胁地等因素制约,群众新植林网的积极性较低,致使现存林网缺条断带现象普遍,严重影响了防护效能,导致绿洲内部土壤沙化状态加剧。

(3)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林业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但国家的造林补助对于干旱沙区的临泽县来说,标准偏低,按照生产实际,根本无法满足造林需要,且没有后期管护资金,影响了工程质量,从而使风沙防治“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沙区进一步向绿洲逼近。

二、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为指针,紧抓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原则,以完善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林业为目标。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的建设要求,通过多林种,多树种造林,采取造管并重的措施,大力营造防风阻沙林,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实现封滩育林(草)、人工造林相结合,带、片、网相结合,乔、灌、草合理配置的绿洲生态防护林体系,达到与生态经济林业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景观林业建设相结合、与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的目的,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挥。

(二)建设原则

(1)防护林工程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的衔接和平衡建设,统筹规划,稳步发展。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管理、责权分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为投资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3)坚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通过多林种,多树种造林,采取造管并重的措施,实现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挥。

(4)集中连片,按流域治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5)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造林,防治结合,科技先导,综合整治。

(6)依法管理,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相结合。

(7)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项目组织管理,按技术标准进行检查验收,积极推行报账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

三、建设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规模

该工程建设总面积31.2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1.2万亩,封滩育林30万亩。

(二)建设目标

以建设生态型小康村镇为目标,全面加快全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改善和优化区域社会经济环境。

通过项目建设,完成封滩育林5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

逐步完善周边区域绿色屏障,进一步完善和扩大绿洲外围生态防护林体系,有效遏制风沙危害,实现沙退人进和区域生态环境的逆转。

(三)建设布局

1、工程区划分

工程建设总面积6.2万亩。

划分为封滩育林和人工造林两部分。

其中:

封滩育林5万亩,人工造林1.2万亩。

2、营造林工程布局

营林面积共计6.2万亩,其中:

封滩育林5万亩,封育区域位于临泽县治沙试验站管辖范围的北部荒漠区。

人工造林1.2万亩,分两部分,即:

农田防护林0.4万亩、防风固沙林0.8万亩。

主要分布范围及面积分别为:

平川镇农田防护林700亩,防风固沙林1000亩;

板桥镇农田防护林700亩,防风固沙林1100亩;

蓼泉镇农田防护林600亩,防风固沙林600亩;

鸭暖乡农田防护林1000亩,防风固沙林600亩;

新华镇农田防护林200亩,防风固沙林600亩;

沙河镇农田防护林200亩;

倪家营乡农田防护林200亩;

五泉林场农田防护林300亩,防风固沙林1000亩;

沙河林场农田防护林100亩,防风固沙林600亩;

五里墩治沙站防风固沙林1000亩;

小泉子治沙站防风固沙林1500亩。

(四)项目建设期限及年度计划安排

1、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即2009年~2011年。

2、年度计划安排

2009年完成营林任务2.4万亩,其中:

封滩育林2万亩,人工造林0.4万亩。

2010年完成营林任务2.4万亩,其中:

2011年完成营林任务1.4万亩,其中:

封滩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4万亩。

四、营造林规划设计

(一)人工造林技术

1、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为:

(1)根据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目标选择造林树种,优先选择生态目的和经济目的相结合的树种。

(2)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

(3)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地确定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乔木和灌木的合理比例,选择多树种造林,防止树种单一化。

(4)选择稳定性好,抗性强的树种。

(5)优先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慎用外来树种,需要引进外来树种时,应选择经引种试验并达到GB/T标准。

根据临泽县的造林立地条件和重点防护林建设实际,将人工造林分为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林。

农田防护林选用生长快,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的树种。

防风固沙林选用抗旱、抗风、抗寒、耐沙压、耐瘠薄的树种为主。

因此,该区造林选择的乔木树种主要为:

杨、槐、柳、枣、沙枣等,灌木树种为红柳、梭梭等。

2、苗木规格

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种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活率及是否迅速成林,且发挥防护作用的根本。

因此,在造林时必须抓好良种壮苗这一环节。

营造农田防护林的苗木,选用2—3年生树种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大苗、壮苗,以便能尽快成林,发挥防护作用。

为了保证造林后幼树体内的水分平衡,对地上和地下部分进行适当修剪。

并保证从起苗、苗木包装、运输、一直到定植在林地上,苗木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造林时随取苗,随造林,避免由于苗木过早取出而使根系吹干。

按级栽植,即一条林带,栽同一级别苗木,使幼林生长整齐。

红柳、梭梭为Ⅰ、Ⅱ级1、2年生实生苗。

杨树、槐、柳、枣树、沙枣为Ⅰ、Ⅱ级以上苗木。

3、整地要求

根据林种,树种,造林方式和地形地势条件选择整地方式和整地规格。

在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和造林条件。

注意清除林业有害植物,鼠害发生严重地区要先降低鼠口密度,然后造林。

除适宜于全面整地的造林地外,整地时应尽可能地保留造林地上的原有植被。

该工程造林地采用局部整地方式进行,分为带状或块状整地,带状整地宽度为50cm~60cm,深10cm~25cm。

以定植点为中心进行的圆形或正方形为块状整地,做成栽植穴,又叫穴状整地。

块或穴的规格取决于树种特性,苗木的大小、杂草丛生与土壤板结情况。

块状土地更适合于路旁、渠系及渠道边坡上栽植的防护林,而带状整地更适合于在风蚀严重的地方进行。

整地季节在造林前3个月进行。

风沙地造林难度大,且土壤条件差,可挖栽植沟并局部换土,改良造林土壤条件。

4、苗木栽植

栽植前,为了使林带整齐,按设计株行距划行定点,设号标记,栽植时,以印记为中心,根据苗木大小挖坑,坑的直径和深度为30~80cm,保证根系舒展。

在栽植前将根系蘸上稀稠适当的泥浆,栽植时分层填土踏实,使土壤与苗木根系紧密接触,不留空隙。

为了保证苗木成活,应注意深浅(埋土至原地径以上3~5cm)。

踏实后留出坑穴,并及时灌水(也可在整个林带分段打畦漫灌)。

为了避免阔叶树种的苗木地上部分干枯,促进苗木生长,采用苗木截干造林,即造林前将苗木从地径以上80—150cm处截去。

造林季节选择在春季进行。

各树种栽植密度如下:

槐:

4(m),亩栽株数为41株

杨树:

1.5×

1.5、2、4(m),亩栽株数为296、222、111株

枣树:

柳:

沙枣:

1.5(m),亩栽植296株。

红柳、梭梭:

3(m),亩栽植220株。

在造林时槐、柳树、枣树采用行间混交,红柳、梭梭、沙枣为采用行间或株间混交。

林带营造后,在当年秋末或第二年春季或秋末对造林成活率进行全面调查。

对成活率在41-69%之间的地段要全面补植补造。

补植的苗木树种应与林带一致,选用大苗壮苗,以保证成活后林相整齐,并减少成林过程中种内和种间产生的矛盾。

凡保存率在40%以下,或成活率虽高但成林无望,均应重新造林。

对补植后成活率仍达不到标准的,则应考虑进行第二次全面造林。

5、抚育管护

抚育管护的任务在于在林带成活、郁闭、成林的过程中,通过人工干涉,调节林带内各树种之间的矛盾,以及调节同一树种的树木个体之间的矛盾,以保证林带生长稳定,有较高的生长量,使林带经常保持良好的结构和疏密度,充分发挥其防护作用,并能扩大林带的经济效益。

抚育管护分为幼林抚育和林带郁闭后的抚育两种: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措施为:

松土、除草。

林带的除草、松土从造林后当年开始进行,到林带全面郁闭为止,为期3—7年。

在水分充足地段时间可短些(3年),集约经营的林带可延长至7年。

一年内松土、除草的次数视杂草生长情况和劳力而定,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

松土、除草应注意不要损伤树木根系,树木基部可浅些,外缘可深些,深度为5—10cm,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