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24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

第一、二单元,20,21课及课外诗十首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50分

A卷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共6题;共18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诅咒(zǔ)      怜悯(mín)    肃然起敬(sù)

B、诉讼(sònɡ)    侮辱(wǔ)    目光深邃(suí)

C、凌驾(línɡ)    宽恕(shù)    媚上欺下(mèi)

D、厌恶(wù)      玷污(zhān)   优柔寡断(ɡuǎ)

2、列句子中加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C、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D、如果我们整个社会污染程度小了,达到了文明社会所需要的宜居环境的总体要求,那么我们还会对这突如其来的雾霾天气大惊小怪吗?

3、下列的句子中标点使用的正确的一项是:

(   )

A、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幕仪式上,充满拉丁风情的主题曲《我们是一家人》传向地球的各个角落。

B、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挤了一屋子的人。

C、他总是在想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

D、“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4、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春》中“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B、《故乡》中的闰土,代表了中国封建农村因贫穷、落后的生活重压而变得麻木、愚昧的农民形象。

C、“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D、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

5、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起下文的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B、我们厂有优秀的有30年工龄的四位老工程师。

C、从他的文章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

D、在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男女运动员一共夺得17枚金牌。

二、文言文阅读。

(10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下列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浮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唐雎使于秦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徒以有先生也以头抢地耳

C.此庸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轻寡人与尔安敢轻吾射

第Ⅱ卷(主观题共99分)

三、翻译、古诗文积累(14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

①岂直五百里哉 (    )       ②徒以有先生也 (   )

③秦王色挠   (    )       ④休祲降于天 (   )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10.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

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2分)

11.根据提示填写空缺部分(6分)

(1)听其相顾言,(《观刈麦》白居易)

(2)巧笑东邻女伴,(《破阵子》晏殊)

(3),虫春新透绿窗纱。

(《月夜》刘方平)

(4)苏轼在《水调歌头》里面说的“,。

”两句,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

(5)《陈涉世家》中最能表现陈涉反抗精神的一句话是: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2分)

怕碰了故乡那根琴弦

彭国梁

   ①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记忆的拉长,我是越来越不愿回归,回归到儿时的家乡。

   ②儿时的家乡,我那穿开裆裤的地方。

那口井还在,那井中有我儿时的倒影;还有那一方小小的有一块青石伸到中央的池塘。

   ③儿时的家乡,那条伸向自留地的小路还在。

自留地在对门的山脚下。

那地里的茄子、辣椒还经常在梦中生长。

那又甜又脆的菜瓜,那长长的丝瓜……那自留地的旁边,也有一口小小的池塘。

有一次,我在去自留地的路上,狠狠地摔了一跤,一粒石子趁我不留神,就钻到我膝盖的肉里面去了。

至今,疤痕还在。

每年的某一个日子,便隐隐作痛。

仿佛是在提醒我,提醒我别忘了,别忘了儿时的家乡。

   ④那怎么能忘得了呢?

还是在那条小路上。

有一次,我被蛇咬了。

我大声地哭。

父亲听见了,便发疯似的跑,跑到了我的身旁。

他跪了下来,抱住我的脚,然后用嘴猛吸,猛吸我那被蛇咬过的伤口。

他要用口把我体内的蛇毒吸出来。

后来我才知道,那有多么危险。

那危险是要命的。

可以吸,但先要在口中噙满酒。

父亲并非不知道,但他怕耽误了时间,儿子便是他的命啊!

现在想起来,我都怕,怕父亲就那么一下,就倒在我的身旁。

还有对面的那座山,我曾在山上打柴,不小心惹恼了一窝黄蜂。

黄蜂很不客气地在我的头上狠狠地咬。

我无法忍受,抱着头,痛得从山上滚了下来。

什么叫捅了马蜂窝?

那经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⑤家乡那老房子,现在变成了一丘田。

田里长年累月地长着草。

可我只要一闭上眼睛,那老屋便在我的眼前出现。

我家的门前有一大一小一方一长两个粪凼,两个粪凼的中间是一条填满了沙子的路。

路是通向井和池塘的,也是通往上屋下屋和对门山上的。

我家那房子,只有一间睡房是方正的。

堂屋只有一半。

另一半是邻居章家的。

我和章家一个同龄的孩子经常为了堂屋的分界线而吵架。

我们用石子或镰刀在堂屋的正中划来划去。

厨房是一头宽一头窄的。

有一个火塘,我们叫炉子,在墙边。

父亲就是在那火炉的旁边,无数无数的夜晚,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和我说着三国、水浒和西游;说着薛刚反唐、罗通扫北;说着岳飞,说着瓦岗寨的程咬金;说着甘罗十二为宰相、杨六郎斩子……我恨唐僧,因为他在孙悟空的头上戴了金箍。

孙悟空是那么可爱和义气,可唐僧还是那样不辨是非,滥用职权,直把孙悟空折磨得痛不欲生在地上打滚。

我甚至因孙悟空而哭。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便会放下烟袋,把我搂在怀里,安慰着我。

母亲呢,母亲就在旁边笑,说我是宝崽。

   ⑥近乡情更怯。

我是怕,怕碰了故乡那根美好的琴弦,我怕那琴弦会忽然地弹出我难以承受的乡愁。

我还怕,怕不小心,又被什么撞了我的膝盖,因我的膝盖上还有着那一触便隐隐作痛的内伤。

   ⑦家乡,我那儿时的家乡。

我真的不敢轻易地回归。

但我又忍不住,忍不住经常地,经常偷偷地想……

(选自《人民日报》)

(1)通读全文,说说儿时的“我”在家乡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经历。

(4分)

(2)结合文章,品味下列句子。

(2分)

怕碰了故乡那根美好的琴弦,我怕那琴弦会忽然地弹出我难以承受的乡愁。

(3)文章第③段写道:

“儿时的家乡……那又甜又脆的菜瓜,那长长的丝瓜……”现在则是“田里长年累月地长着草”,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

有何作用?

(3分)

(4)作者明明思乡心切,可为何又说“我是越来越不愿回归,回归到儿时的家乡”“我真的不敢轻易地回归”呢?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3、课外文段阅读(13分)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

“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

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

“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

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

“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

“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

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

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

“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

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

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

“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

“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

或者是:

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

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1)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3分)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论证方法是什么?

(2分)

(3)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

(3分)

①“吞”________②“啃”________③“品”________

(4)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分)

(5)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

(3分)

五、写作题(共1题;共60分)

14、阅读下面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都会评出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

他们的事迹固然震撼人心,但鲁迅笔下藤野先生的身影、季羡林回忆中灰黄的童年、汪曾祺眼中端午的鸭蛋、吴均笔下的秀丽山水、沈石溪笔下为了延续种族生命而献身的老斑羚等,同样会拨动人们的心弦。

以“______,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B卷(共30分)

六、诗歌鉴赏(4分)

15、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4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品析词中“更著”和“开”的作用。

(2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