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415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A.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B.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

  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A

  4.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低层次是()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5.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B

  6.我国中部山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7.阳性植物的特点是()

  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

  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

  8.寒温带针叶林土壤有机物积累比热带雨林高,主要原因是()

  A.没有分解者

  B.分解作用强

  C.分解作用弱

  D.微生物代谢旺盛

  9.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A.多个种群共存

  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

  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10.近年来,我国太湖大面积出现蓝藻,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这一现象属于()

  A.种群平衡

  B.种群暴发

  C.生态入侵

  D.季节消长

  11.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A.坦斯利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12.起始于陆地裸岩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逆行演替

  13.决定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主要气候因子是()

  A.风力和雨量

  B.风力和温度

  C.温度和雨量

  D.光照和温度

  14.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15.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

  A.光照

  B.坡向

  C.海拔

  D.坡度

  16.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

  B.草→兔子→鹰

  C.牛粪→蚯蚓→鸡

  D.秸秆→蘑菇→人

  17.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繁殖单位是()

  A.种类

  B.个体

  C.种群

  D.群落

  18.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19.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20.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21~40小题。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在生态学研究中,使用最早、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是____。

野外调查

  22.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

这是____顶极学说的观点。

单元

  23.根据阿伦定律,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育动物,其四肢、尾和耳朵有趋于缩短的现象,这是对____因子的适应。

温度

  24.根据对水分的适应,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生植物、____植物和旱生植物。

中生

  25.光照不足导致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时,增加CO2浓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光合作用的下降程度,这种现象即为生态因子之间的____。

补偿作用

  26.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通常包括乔木层、____、草本层和地被层四个层次。

灌木层

  27.单位面积或空间内同种个体的数量称为种群____。

密度

  28.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的出生率____。

  29.内禀增长率是种群在最适条件下表现出来的____增长率。

最大

  30.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为三个等雨量区,植被类型也相应分为三个区,即森林区、____和荒漠区。

草原区

  31.在群落调查中,某物种出现的样方数占调查总样方数的百分比,即为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____。

频度

  32.一种植物通过分泌次生代谢物,对其它植物或微生物产生影响的现象叫____。

他感作用(或化感作用)

  33.不同地带性森林群落的特征各异,____群落具有物种非常丰富、生态位特化、季相不明显等重要特征。

热带雨林

  34.绿色植物处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第____营养级。

  35.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

碳循环属于____型。

气相

  36.林德曼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定律,又叫林德曼定律。

十分之一

  37.黑白瓶法通过测定水体中的____浓度来测定水体的初级生产力。

O2

  38.初级生产者中的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来自____。

太阳(或太阳辐射)

  39.最后产量恒值法则描述了植物的产量与____的关系。

  40.人为排放到大气中的SO2的增加,加剧空气污染,也是导致____产生的重要原因。

酸雨

  三、判断题:

41~5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

错误的划“×

”。

  41.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其生态幅无关。

()

  42.植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温暖湿润,群落中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就较高。

  43.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44.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45.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目是无限的。

  46.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47.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中最常见的是均匀型分布。

  4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49.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50.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

  四、简答题:

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简述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1)植物的温周期现象:

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规律的反应。

(4分)

  

(2)昼夜变温与植物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①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合成多(3分);

  ②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质消耗少,从而利于干物质的积累(3分)

  52.什么是种间竞争?

简述种间竞争的特点和类型。

(1)种间竞争:

两个或多个物种利用相同的有限资源时,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分)

  

(2)特点:

  ①竞争结果的不对称性(2分);

  ②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结果(2分)。

  (3)类型:

  ①资源利用性竞争(2分);

  ②相互干涉性竞争(2分)。

  53.生物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征?

(1)由不同物种组成,物种间相互影响;

  

(2)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

  (3)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

  (4)有动态特征;

  (5)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五、论述题:

54题,20分。

  54.论述磷循环的过程、主要特点及其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1)过程:

  ①磷循环起源于岩石风化,终止于水中的沉积;

(3分)

  ②贮存于岩石中的磷通过人工开采和自然风化后,被植物吸收,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生物小循环;

其中部分生物排泄物及残体所携带的磷离开生物小循环,进入环境;

  ③同时,环境中的磷也通过地表径流携带,进入江河、海洋,进行地质大循环。

  

(2)主要特点:

  磷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圈(2分);

循环速度慢、时间长(2分);

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2分)。

  (3)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①当磷被大量开采和使用时,贮存于岩石圈中的磷被大量释放出来,进入土壤和水体,导致磷在水体和土壤中的过多积累;

  ②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磷肥,而植物对土壤中的磷利用率低,停留在土壤中的磷一部分随地表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磷的富集;

  ③水体中过量的磷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导致赤潮发生和蓝藻大暴发等。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