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370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5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地铁深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抓斗文档格式.docx

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J417-2003)

6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7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

(GBJ404-1987)

8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1999)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2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

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1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1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18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归程

(JGJ107-2003)

1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20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T27-2001)

2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2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2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1999)

2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4工程概况

1.4.1工程简介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位于合肥市瑶海区,二标段位于一号线寿春路至临泉路段,沿胜利路由北向南敷设,总长约1.94km,含2座车站和3个区间。

二标段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站位沿胜利路的60m规划线南北走向,车站分别设4个出入口,在东西侧各设1风亭,车站站台形式为两层岛式,停车线段为单层,标准段跨度23.2m。

凤阳路站车站长187.2m,里程K5+441.544-K5+628.744,基坑深20.7-22.63m,车站建筑面积(不含围护含停车线段)11351平方米;

明光路站长268.9m,里程K6+179.787-K6+448.697,车站建筑面积(不含围护含停车线段)12858.8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平均22.8米。

两车站围护结构均采用宽度1000mm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方式,沿竖向设五道支撑,第一道为混凝土支撑,其余均为钢支撑。

1.4.2地连墙设计概况

车站地下连续墙嵌固深度最小取值为在强风化泥质砂岩3.8m,中风化泥质砂岩2m。

地连墙分幅挖槽和浇筑水下混凝土,每幅槽段长度6m左右,根据图纸给出的“初步设计专家意见及回复”地连墙后期兼做下穿路永久挡土墙,根据市政下穿路(桥)永久挡土结构计算,设计取墙厚为1000mm。

平面形状有“一”字型、“L”形、“Z”形、“T”形,槽段有先行幅和后行之分,先行幅施工时在槽段两头放置接头箱,接头采用十字钢板接头。

连续墙配筋:

主筋Φ28@150、Φ25@150,水平筋Φ22@150、Φ16@200、Φ16@250,钢筋主筋保护层迎土侧为70mm,基坑侧为50mm。

明光路站总共102个槽段,其中一字型槽段92个,“L”型槽段4个,“Z”型槽段6个,凤阳路站总共76个槽段,其中一字型槽段68个,“L”型槽段4个,“Z”型槽段4个,“L”型和“Z”型均出现在车站端的盾构井区域。

钢筋网片大部分为长方体,宽度约为6.0m,厚度880mm,长度约28.88~34.1m,最大起吊重量约32.4t,最大起吊高度为35.0米。

1.4.3周边环境概况

(1)明光路站位于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口处,沿胜利路南北向布置。

胜利路现状主路为双向六车道,辅路为一条机动车道。

在胜利路与明光路交叉口拟建一条沿胜利路方向的下穿道路。

下穿路面结构直接施做在车站顶板上,车站围护结构以后将作为下穿路的永久挡土结构。

车站主体基坑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近,车站东南角为正在施工的金色梧桐二期、金色梧桐一期30层商住楼、合肥旅馆(与车站基坑净距约15m),东北角为低、多层商铺和住宅,西北角的低、多层建筑已拆除,车站北侧为废除的淮南铁路。

(2)凤阳路站车站主体距离周边建筑物较远(均位于20米以外),车站东北侧为元一希尔顿酒店;

西北侧为元一时代花园小区,18层住宅距4号出入口最近约13米;

东南侧为温莎国际广场(4层)及29层住宅,距2号出入口约7米;

西南侧为元一时代广场(3层)及32层住宅,分别距3号出入口约11米和8米,距离二号风道约11米。

由于车站上方需纵向修建下穿隧道,车站站位附近的所有管线均结合胜利路畅通工程重新规划设计,既有管线均将废除,所有新建永久管线均位于车站出入口、风道上方。

主体围护地连墙施工时处于无管线干扰状态。

1.4.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4.4.1主要工程地质土层

(1)明光路站地下连续墙埋深约为30.67~34.1m,侧壁土层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①1层,粘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粉土②2层,粉细砂②3层,粉细砂④3层,强风化泥质砂岩⑤1层,中风化泥质砂岩⑤2层,地连墙底端均位于中风化泥质砂岩⑤2层。

入岩深度为7.57~13.53m。

(2)凤阳路基坑边坡土体自上而下主要为杂填土①1层、粉质粘土填土①层、粘土②层、粘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粉细砂④3层、强风化泥质砂岩⑤1层、中风化泥质砂岩⑤2层。

基坑顶部的人工填土层填土厚度一般约为0.5~3.0m,人工填土的成分复杂,力学性质差异很大,土体的自稳能力很差,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施工时需及时支护,且须重点考虑;

粘土②层、③层为硬塑的粘性土,中压缩性,具有弱膨胀潜势,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变形性能,即使在荷重作用下仍能浸水膨胀,产生膨胀压力,同时膨胀土还具有胀缩变形的可逆性,在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后,有再吸水再膨胀、再失水再收缩的特性,在反复膨胀收缩过程中,能够产生较高的膨胀力,可能会引起地基、基坑边坡膨胀变形。

基坑开挖后,在膨胀土含水量发生变化,反复收缩变形条件下,容易在基坑边坡部位形成浅层滑坡,增加支护结构的受力,造成边坡垮塌,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采取支护措施。

地连墙底端均位于中风化泥质砂岩⑤2层。

地下连续墙入岩深度为7.05~10.35m。

1.4.4.2水文地质条件、承压水层的处理

(1)明光路站详勘钻孔最大深度45m,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两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分别为上层滞水

(一)和承压水(三)。

潜水:

上层滞水

(一)水位埋深0.30-2.1m,水位标高11.10-13.2m,含水层主要为杂填土①1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管沟渗漏、绿化灌溉补给,主要以蒸发的方式排泄,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到地面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城区由于地面硬化,大气降水垂直渗入补给量迅速减少,上层滞水水位呈下降趋势。

承压水(三)水头埋深2.03-5.38m,水头标高9.05-12.00m,含水层主要为粘土②2层,粉细砂②3层,粉细砂④3层,主要接受越流,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点发的方式排泄,随季节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水的变化而变化,并受地面影响,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等的影响较小。

(2)凤阳路站勘察钻孔最大深度50m,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三),详细如下:

承压水(三):

水头埋深6.40~10.49m,水头标高8.49~10.88m,含水层主要为粉土③2层、粉细砂④3层,主要接受越流、侧向径流补给,主要以侧向径流方式排泄,受大气降水垂直渗入等的影响较小,年变幅约为1~3m。

1.4.5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若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的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1.4.6主要工程数量

地连墙主要工程数量表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凤阳路站

明光路站

土石方开挖

M3

15134.6

19710.6

C35水下混凝土灌注

13683.8

18365.1

钢筋型号HRB400钢筋笼

t

2096.25

2813.39

十字钢板接头

60.38

81.042

第二章地下连续墙施工重点及难点的分析与对策

2.1工程重点及难点

围绕本工程监理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特点,确定地下连续墙施工重点和难点如下:

(1)地下连续墙多专业跨部门协调配合和组织管理;

(2)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大,本标段地下连续墙深度为28.8-34.1m,钢筋笼重Mmax=32.39吨;

(3)周边环境复杂、管线保护及交通疏导组织协调复杂;

(4)施工场地狭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要求高,本标段位于合肥市区中心地带,周边为密集居民区和商业区,车站均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口,可利用的施工场地有限。

2.2施工中针对工程重点及难点的对策

针对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在认真研究施工图纸、施工文件、工程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工程重点、难点及对策措施表

工程重点及及难点

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地下连续墙跨部门协调配合和组织管理

1强化现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协调各部门、专业施工;

2作出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关键节点,工期要求和作业标准;

跟踪检查落实;

3突出对施工的管理控制,定期召集会议,组织部署专业队伍施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4加强对设备订货的计划管理和质量检查控制,保证设备安装和调试顺利进行;

5各专业提出管线迁改、预埋、预留、配合施工作业清单,明确位置、标高、技术标准,地下连续墙施工保证定位准确,尺寸标准。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难度大(概述)

1本标段地下连续墙最深达到34.1m,从成槽施工到钢筋制作、吊装(接头施工)再到水下混凝土灌注均为施工难题,在本方案各工序中均指出难题并阐述解决方法和计算依据,此表仅简要概述;

2为保证工期及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综合考虑本标地质情况及成本控制,舍弃铣槽机及多头钻机类的高成本机械,采用旋挖钻、冲击钻配合液压抓斗机进行成槽施工,工艺为首开三抓,一字顺序幅一钻一抓,异型幅两钻一抓跳槽施工,入岩难以抓取段冲钻。

3根据施工经验,设置材料堆放场地与钢筋加工平台因场地狭窄,采用与钻孔桩共用的就近原则,具体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4成槽中的泥浆主要是在地墙挖槽过程中起护壁作用,泥浆护壁技术是地下连续墙工程基础技术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地墙的质量与安全;

泥浆新配指标见本方案第四章第3节,槽内泥浆必须高于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且不低于导墙顶面0.3米。

雨天施工需增加泥浆粘度至32s;

5钢筋笼为矩形,长度为28.8-34.1m,吊放过程需注意的问题很多,十分复杂;

本表就保证起吊后钢筋笼的整体性,避免产生不可恢复的钢筋笼变形阐述选择机械型号的对策;

根据力学简算,查询吊机性能,选择了吊装吨数在回转半径内起吊高度也满足要求的100t履带吊为主吊、50t履带吊为副吊,采用两副钢扁担挂8根钢丝绳的吊装方法进行钢筋笼的吊装;

管线保护及交通疏导组织协调

1施工前,项目经理部成立专门的管线保护协调配合小组,由项目总工程师任组长,并且委派一名管线搬迁协调员,进行详细的地面现场调研及技术资料搜集,具体负责协调管线搬迁时间和保护方案,并加强实施过程中及后期巡查和监护工作;

2设计要求将横穿车站围护结构的管线全部废弃,新建管线改移至车站结构之外不影响主体结构施工,对地连墙施工有一定的帮助,减少了通讯、供水、地埋供电线等主要横跨车站结构管线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干扰;

但前期必须挖探沟,找出所有图纸已标记的和未标记的管线,做到万无一失;

3设置明显的标志牌,标明位置、数量及埋深。

并在管线图中注明,确保在施工中能一目了然。

邀请有资质的专业队伍在重要地下管线上设置间接或直接的监测点,以观测地下管线的沉降及水平位移,对地下管线的位移通过与管线公司协商设置报警值。

监测数据报警后,由项目部管线配合保护小组会同管线搬迁单位、地下管线管理单位进行分析处理。

并根据事先多方洽商后制定的抢修方案执行,同时将情况汇报监理、业主;

4根据各管线的位置、埋深以及与建筑相互影响,分别采用悬吊、加固等方案对管线进行保护,对悬吊方案保护的混凝土管均换为同直径的钢管后再行悬吊,以确保各管线的使用性能;

5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事先制订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情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旦出现管线损坏事故,在24小时内报上级部门和业主,特殊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进行抢修,组织力量协助抢修。

对人为损坏事故,要吸取教训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6施工前将交通组织方案报经交通管理部门审核认可,施工时积极配合交警对交通进行管理和协调;

7各道路交叉口施工采用“分段倒块”的方案,具体见交通导改和围挡施工方案。

施工场地狭窄、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要求高

1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造优质工程,把人为的因素对工程造成的隐患降到最低。

2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切实做好消防措施,保证市容卫生,切实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全面运行1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合理组织好社会交通,严格控制环境污染。

3施工场地围挡采用业主统一要求的围墙和大门,进行工地标准化管理;

4具体参照本方案第七、八、九章实行各项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对本工程其余针对性技术措施详见方案第五章。

第三章总体目标、施工组织与部署

3.1总体目标

3.1.1工期目标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施工起迄日期为:

2012年10月16日-2013年2月16日。

3.1.2质量目标

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达到合格标准,争创局优质工程、黄山杯。

3.1.3安全目标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严格遵守国家、安徽省和合肥市与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施工、违章操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我公司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组织施工。

安全施工目标:

无基坑塌方、无坑内涌水突水工程安全事故;

无周边建筑物变形超允许值的工程安全事故;

无因施工不当导致水、电、气、暖、通信、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破坏的责任事故;

无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

无汽车行驶责任重大事故;

无机械操作责任重大事故。

达到合肥市市级安全标准化工地标准。

3.1.4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

达到市级安全文明样板工地。

3.1.5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做到达标排放;

施工噪声、振动符合环保要求;

确保施工区域内无地下水污染事故;

严格控制地面变形量,确保建筑物及管线安全;

加强各种防范工作,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3.2施工组织与部署

3.2.1施工段划分

本标段设1个项目经理部划分2个车站地连墙施工区段组织平行施工,区段详细划分见下表:

监理工程师论坛

施工段划分表

划分区段

施工范围

主要内容

第一段

车站地基加固、降水、地下连续墙等工程项目施工

第二段

3.2.2施工阶段安排

分两个区段平行施工,每个区段按3个步骤组织实施施工:

第一步:

做好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和临时工程修建,场地清理,确保满足环保要求。

第二步:

地连墙结构施工采用冲击钻配合成槽机,自卸汽车运输出土。

第三步:

按“时空效应”理论及时进行地连墙结构施工,混凝土采用商品供应,泵送浇筑,如此往复,直至完成整个车站地连墙施工完成。

车站根据工程周边环境、结构特点并结合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场地一次性围挡。

每个车站分两个施工段进行施工,由北向南施工。

3.2.3现场管理组织管构

项目部已抽调参与过地铁建设的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组成“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Ⅱ标项目经理部”负责合同的实施,项目经理部设8个业务部室,2个车站项目队及3个区间项目队见下图。

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Ⅱ标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技术部

安质部

管理监察部

财务部

物资设备部

综合办公室

环境保护部

中心试验室

临泉路段~凤阳路站区间项目一队

凤阳路站项目二队

凤阳路站~明光路站区间项目三队

明光路站项目四队

明光路站~寿春路段区间项目五队

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3.3资源配置计划

3.3.1施工劳动力组织

3.3.1.1导墙施工队人员计划

岗位

班数

人数

小计

合计

总计

施工管理

队长

60

导槽开挖,换填班

班长

司机

工人

钢筋工班

钢筋工

木工班

支模工

混凝土工班

混凝土工

3.3.1.2渣土废浆运输队人员计划

管理

负责人

26

渣土转运

装载司机

场内渣土外运

废浆外运

3.3.1.3地连墙施工队人员计划

74

技术管理

技术负责

技术员

成槽班

修理工

泥浆班

送浆工

制浆工

起重班

指挥

混凝土灌注班

接头处理班

接头处理工

3.3.1.4钢筋笼制作队人员计划

班数

钢筋配料班

71

钢筋对焊班

钢筋笼制作班

48

总负责人

分管负责

3.3.1.5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