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22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念三千”对今天弘扬天台思想或者修学天台教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禅宗的修行方法在当今是很受世人尤其是知识界人士欢迎的,那么,禅宗入门之后的修行证位次第,是比较模糊,或者说各个位置证得的跨度都比较大,甚或有些人在这里就迷了路。

但是天台的修行位次是在所有宗派当中最为详尽精细的,当修行有了入门的经验之后,天台教理的学习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课。

然而,一般人面对天台的庞大思想体系,就被吓唬在门外了。

实际上,天台修行的入门一招,绝不亚于禅宗的高超手段,甚至也可以将禅宗的教学方法引入天台的初步入门的教学上,这在天台发展史上也不是新鲜事了,如南宋时期的可观大师,为了显扬天台止观的殊胜,就将禅学思想摄入于天台教学体系,指明天台止观,就是条理、层次分明的高级禅定学。

更明显的是宋朝山家派的代表四明知礼法智大师,他的教学风格就与禅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佛祖统纪》卷第十二记载:

(法师本如)尝请益经正义。

法智曰:

“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

暨事毕,复以为请。

法智厉声一喝,复呼云:

“本如”。

(本如)师豁然有悟,为之颂曰:

“处处逢归路,头头复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法智肯之曰:

“向来若为汝说,岂有今日”。

这种“一棒一喝”的教学方式,就是受禅宗影响而来的,可见天台思想的圆融无碍和灵活应用之一斑。

但天台的另一种教学方式,却是禅宗或者其它任何一宗都没有的,这就是天台自己独特的圆教教学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就算是“一念三千”了。

因此,从引导学人、指导修行的角度,也有必要对这一教学方式和修行规定进行解读!

二、“一念三千”的组织

“一念三千”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论题,是智者大师一生弘法的思想结晶,也是由他自己亲证佛法的妙悟突发。

是在《摩诃止观》卷五上,最早被提出来的,他说: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这“一念三千”的“三千”数目,便是依据台宗最重视的经论加以组织而成的,即由本宗的根本依典《法华经》以及《华严经》、《大智度论》等的名相而来。

首先,“十法界”的名目在《华严经》及《大智度论》中都有出现,如《华严经》卷三十九说:

此菩萨坐彼大莲花座时,于两足下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诸大地狱,灭众生苦;

于两膝轮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诸畜生趣,灭众生苦;

于脐轮中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阎罗王界,灭众生苦;

从左右胁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人趣,灭众生苦;

从两手中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诸天,及阿修罗所有宫殿;

从两肩上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一切声闻;

从其项背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辟支佛身;

从其面门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初始发心,乃至九地,诸菩萨身;

从两眉间放百万阿僧祇光明,普照十方受职菩萨,令魔宫殿,悉皆不现;

从其顶上放百万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

同时,在《十住经》卷四也有相同的描述,只是把上述的“阎罗王界”改成了“一切饿鬼”而已,这就成为现在我们所熟知的: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辟支佛、菩萨、佛等的“十法界”了。

而“十法界”这个名称,也是在《华严经》中就有明确的表示,如《华严经》卷六十九说:

“佛子我尔时,得入普贤道。

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别门”。

智者大师又对这“十”和“法界”作了“合”、“分”与“总”的说明,认为这十种生命体及其生活环境都称为“法界”,有三种含义:

一是这十法界已经包含了一切,能所合称故名十法界(合);

二是这十法界的类别不同,因果隔别,凡圣有异,因此以“界”别称之为十法界(分);

三是这十法界的每一界,当体即理都是法界,十即法界,法界即十,故称十法界(总)。

这第三种含义,就是智者大师发挥为“十界互具”的思路所在。

所以才有上述“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的提出。

其次,关于“十如是”的名目,是在《法华经·

方便品》中出现的,如《法华经》卷一说: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同样的,智者大师也把这“十如是”作了三番的转读,如《法华玄义》卷二说:

依义读文凡有三转:

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

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

三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

若皆称如者,如名不异,即空义也;

若作如是相、如是性者,点空相性名字施设逦迤不同,即假义也;

若作相如是者,如于中道实相之是,即中义也。

分别令易解故,明空假中。

得意为言,空即假、中。

约如明空,一空一切空;

点如明相,一假一切假;

就是论中,一中一切中。

非一二三,而一二三,不纵不横,名为实相。

唯佛与佛究竟此法,是十法摄一切法,若依义便作三意分别,若依读便当依偈文云:

“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云云)”。

这里提出了“十法摄一切法”的理念,便是“百界千如”的思路所在。

同时也把三谛三观、相即互具的实相论透露出来,可谓天台思想之精华。

再次,关于“三种世间”的名目,这是智者大师从《大智度论》里面得到的启发,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七说:

“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

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众世间”。

而智者大师又在这里做了独特的解释,如《摩诃止观》卷五说:

常乐重沓即积聚义,慈悲覆盖即阴义,以十种阴界不同故,故名五阴世间也。

……直约一期十时差别,况十界众生宁得不异,故名众生世间也。

……土土不同,故名国土世间也。

此三十种世间悉从心造。

又,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谓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此处更明确地提出了“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的理论,可见这三种世间也具有与上述的十法界、十如是同等皆具的内在含义,这也正是智者大师之所以把它们相容互具而成为“一念三千”的必要前提。

正因为这十法界、十如是、三种世间的各自都具备含摄一切法的特性,所以,最终归结为“一念”的领域里面,可见三千法本身的相具,重重无尽,而不出我人的现前当下一念之心。

因此,“三千”这个数目并不是固定的实指,而是指无量无边的无尽法界,正如湛然大师所说:

“三千者,无尽之异名也”。

由此可以看出,若专门对“三千”名目作各种的研究,就难免胶于鼓瑟了。

反过来说,对“一念”与“三千”的关系,乃至对“一念”本身之内在意义的把握,则是首当其冲的大事。

我们应该探究智者大师提出这一理论的真正意趣何在,其对我们的修行到底能起什么样的作用,能起多少作用?

但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未加以应有的关注。

于此,对其再进行回顾和展望。

三、对“一念”的几种阐释

国外对天台学的研究已经有较为深入的成果,而国内却是刚刚起步,虽然也有一些天台学的专著问世,对后人研究天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但是普遍停留在总体知识的把握上,也就是说由“博”而未能转入到“精”,这是目前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关于“一念三千”的论述,正如上文引《天台学》的话所说,把这一理念作为“实相论”或“世界观”的文义上的讨论比较多,从而“失去智顗创始本门的原意”,不能体现“修道的自觉”。

因此,对于有关“三千”方面的研究,这里不多加讨论,此处只对关于“一念”的阐释,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首先,我们来看敬良所著《略述“台宗一念三千”大义》一文,他在引用智者大师乃至《宗镜录》的各种解释之后,自己也有一段说明,作为对“一念”的解释:

生灭无常,相续不断,是生命延续不灭的说明,生命延续的根本,就是心念的不断,心念若断,即出世间,学道若能修无念行,是最高入道工夫。

这里指出了入道的最高工夫在于“修无念行”。

最后他又说:

当前我人一念之心,既然俱通十界,一念心起,不逾迷悟染净,凡圣善恶之外,诸如念心,虽刹那灭无,其念中所含之——染净善恶之质——就是法尘,它自然的必应落入所属之一界,作为它未来生之因种。

……所以学佛,到了相当的程度时,他的修养工夫,就能成片,任何时地,都无恣意放逸的情事,摄心敛念,止诸心行,不使流逸,行住坐卧,不失威仪。

生种若绝,相续自息,浊流不注,恶趣苦灭,凡界若谢,性发圣因,智者上达,于此立基。

这里也明显的强调对“一念”心的把握是“摄心敛念,止诸心行,不使流逸”。

同上文所谓“修无念行”是一样的论调。

那么,他对这现前一念妄心的理解是否属于天台的圆教思想呢?

而一般的修行人都注意这现前的一念心,但对这一念心的如何把握,则是各个宗派都有其自身的解释和对应的修行方法。

敬良认为天台宗的修行方法就是“止诸心行”。

其次,我们来看圣严法师对这“一念”的解释,在他所著的《天台思想的一念三千》一文中,于引用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关于“一念三千”的组成之后,他解析道:

这就是说,检点考察吾人于日夜所起的一念心,必属于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

若与杀生等的嗔恚相应,是为地狱界;

若与贪欲相应,是为饿鬼界;

若与愚痴相应,是为畜生界;

若与我慢胜他相应,是为阿修罗界;

若与人伦的道德律相应,是为人间界;

若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的禅定相应,是为天上界;

若与四圣谛之理相应,是为声闻界;

若与十二因缘观相应,是为缘觉界;

若与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愿行相应,是为菩萨界;

若与真如法界相应,即是佛界。

所以说,不论你是否已在三恶道中,或者是否已经解脱,只要一念与某界相应,此心即在某界,佛果的圣者,虽断修恶,仍可以为了度生的悲愿而不断性恶;

恶道众生虽因没有修善而处于恶境,但仍不断性善,若能一念与佛道相应,此念即是佛界。

此处的“一念”是指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妄想,意思是让我们修行人不要打“坏”的妄想,而且指出了各种“念”所相应的十界中的某一界,一念与哪一界相应就是与哪界的生命等同了,所以也就告诉我们要有选择性的去想,在许多念头当中选择“好”的念头,作为修行的入处。

这是圣严法师对“一念三千”中的修行指导。

我们再来看演培法师的解释,在他著的《天台智顗的一念三千论》一文中,认为:

“一念之心,本具三千世间,是微妙实相的构造”。

他从智者大师《法华玄义》卷九的“十乘观法”入手,解说一念三千的不思议观境,从理论上阐发了智者大师所说一念三千的思想特征,但他并没有对这“一念”具体如何修行,作进一步的解析,也没有对“一念”本身作具体的说明。

不过,他指出了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卷二说:

“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对如何“选择”作进一步的指导。

还有李世杰所撰《一念三千的世界观》一文,虽然是从世界观的角度来阐述一念三千的,但其中也提到了关于这“一念”的内涵,他与前面所列举的诸位所不同的地方是,从“性质”这个方面来对“一念”作了分别解说,这是值得我们琢磨的,如他说:

“我们现实的世界里面都有具足着十种世界的性质”。

他在对何种念头所对应的十法界中的哪一界进行描述之后,对于具体的“一念”又作了说明,如他说:

假如我们因由一时的无明,而充满着很坏的心情之时,那个时候虽然现出着地狱的世界来讲,但是那个地狱心里面也当然有包含着慈悲心、善化心、学道心、独觉心、天心、人心、修罗心、畜生心、饿鬼心等种种其它的善恶心,所以在地狱心之中,当然也有具足了别的九种世界心。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指出了“一念”心中具备十法界的“性质”,并不只是一念善才具有善道的性质,而是任何一念心都具有十种性质。

但他并没有进一步指明:

一念地狱心里面所具备的其他九界之心都是什么样的。

所以,也还是没有办法从这一念心中起“不思议观”,对于“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仍然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再者,慧岳法师也对此一念作过解释,但他的解释和圣严法师的解释基本上是一样的,如他编著的《天台教学史》说:

因我们的心中生起一念,就任意于嗔恚,即时显现地狱相界;

贪欲显现即饿鬼界;

愚痴不智即属畜生界。

反之,能观四谛法,即是声闻界;

观十二因缘法,即缘觉界;

发四宏誓愿,即菩萨界;

如能相应真如,即佛界。

故在日常的一念心,即就具备十界,及至百界的整然法界。

接下去,他又指出这“一念”对修行的重要性,他说:

是以智者大师,强调实践修道的行者们,务必严肃日常之“动作、语言、思想”的一念心,绝不可被妄心所动,导之以严正身心为旨趣!

智者大师即依此而树立“一念三千”独家教学的极谈。

这里可以看出,慧岳法师认为“一念三千”的一念心是平常的一念妄想心,要修行就得把这一念贪嗔痴的妄想转化为与真如相应或者与四圣的任何一种境界相应。

总之,他认为是要“严肃身心”、“绝不被妄念所动”的。

但这是否就是智者大师“一念三千”的意趣所在?

还有待进一步推敲。

此外,如朱封鳌先生撰的《中华天台宗通史》一书中也对“一念三千”作了概要的说明,但他所谓的“内涵及其意义”中并未述及“一念”在修行上有何意义。

关于从修行的角度来审视“一念三千”的观点,在《天台学》一书中被严肃地提了出来。

但是,安藤俊雄先生对这“一念”的解释,仍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分析,还是同上述的圣严法师、慧岳法师一样。

他在解释“一念”的观行意义之后,强调说:

果能如此观,唯此日常一念,悉具十界之全法界,是故日常一念,实为修行的要诀,尤其以本此一念,作为虔敬佛道修行的基础。

这里所谓的“果能如此观”,就是指以“与真如相应,则佛界现前”,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念头,有善有恶,有染有净,我们应该选择善的、净的念头,这样来把握自己的生命状态,使自己与十法界中的上层法界相应。

纵观上述所列举的各种对“一念”所阐述的观点,就修行的角度来看,可以归纳为三点:

第一、要“摄心敛念,止诸心行,不使流逸,修无念行”。

因为有念就会落入十法界中的任何一界,所以干脆就不要起心动念算了。

这是敬良的观点。

第二、要“严肃身心”、“绝不被妄念所动”。

因为日常所起的一念心,必定要与十法界中的某一法界相应,所以要严肃地选择上层法界,使心与其相应。

这就不是不许妄想了,而是要有选择性地去想。

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第三、要“在一念心中去选择上层的法界”。

因为每个“一念”心中都具备十法界的“性质”,所以每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不管是善的念,还是恶的念,都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所要相应的十界中的某一界。

这是李世杰所提到的。

这三种关于“一念三千”的修行指示,到底哪一种更符合智者大师的原意,抑或三种都是天台宗的修行方法,或者三种都不属于天台宗的真正圆修?

这是我们所应该了解的。

不然的话,“一念三千”的妙论就成为口头禅,成为人们作文字游戏的工具,岂不愧对台宗诸祖?

四、“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一念三千”这一论题虽然是在《摩诃止观》卷五(上)才正式提出来,但在《法华玄义》卷二(上)就有过几乎相同的论述,并且指出了关键的修行理念。

关于智者大师对“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我们就在他所著的这两部天台要典中进行索骥,企图从大师的立场来阐扬“一念三千”的修行要领。

如上所说,“三千”乃是约数,而非实指。

所以,这里的重点就在于“一念”上,而对三千诸法的微妙组织先且搁置勿论,我们就只从三千诸法中的“十法界”与这现前的“一念”作为本文探讨的对象。

实际上就是在“十界互具”的范围内讨论“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因为众生的现前一念心并没有离开或者超出过十法界,而我们修行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成为圆满究竟的佛法界,如何在现实凡夫众生的界内,启发自己本具的佛法界的微妙功用,这是我们学习天台教观,乃至了解“一念三千”的真正意图。

从智者大师对“一念三千”理论的解说来看,是从两个方面对现前的“一念”作了修行规定的。

首先是从“不可得”的角度阐述了诸法实相,如果行人能于言下悟入,那就是最好的修行了,关于这种修行的方法和指示,在《摩诃止观》卷五表现得很清楚,我们还是逐段的对其进行解读:

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

……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

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

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

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

这里明显地表示“即”和“具”两种含义,说明“心即一切法,一切法即心”;

“心具一切法,一切法具心”,圆融互具,相即相入,非一非异的。

如果说这还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那么,下文就是更明确地告诉我们怎样入门,怎样在入门之后继续修行了。

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说:

当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

既横从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应从一念心灭生三千法耶?

心灭尚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

若从心亦灭亦不灭生三千法者,亦灭亦不灭其性相违,犹如水火二俱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

若谓心非灭非不灭生三千法者,非灭非不灭非能非所,云何能所生三千法耶?

亦纵亦横求三千法不可得,非纵非横求三千法亦不可得。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名不可思议境。

这段话的意思是:

心与法都是不可思议,离四句、绝百非的。

可以用“四句”推检的办法来了知这心、法其实是不可得,以纵、横、纵横、非纵横等四句推求了不可得。

因此这里告诉我们的入门方法就是:

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于不可得时便是恰到好处的进行了不可思议的妙观。

如果对当下的“求心不可得”还不能马上悟入,那么,就对这“心”和“法”进行四句推检,观察现前的一念妄心,无论这一念心是生、是灭,或者亦生亦灭、非生非灭,都是不可得的,“无所得”便是入处。

讲它不可思议,其实并不是让我们断除现前的一念妄想心,而是要我们不停地想,不停地观察这妄想本身是“不可得”的,而不可得的一念心中却又具备了一切诸法,虽诸法宛然,而又无有一法可得,无有一心可得,这就是进入了“不思议境”。

上段所引文字是让我们明白“心具一切法,一切法即心”;

而这段文字是让我们知道“心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在不可得的一念心中具足一切万法,在具足一切万法的一念心中无有一法一心可得。

所以,这就不是简单的去除妄想就能解决的问题。

反过来说,就是要在妄想生起来的一念心中去观察、去推检,让自己念念不停,在念念不停当中体会“无有一法可得”,这才是真正的天台圆教思想的修行方法,甚为重要!

前面我们提到的有关“一念三千”修行解说的三种方法,没有一种能与这里所说的入门以及修行相吻合的,是值得我们深思!

智者大师怕学人还不敢确认这种不可思议的修行方法,所以又在有关“一念三千”的说理最后,作了这样的叮嘱:

此不思议境,何法不收?

此境发智,何智不发?

依此境发誓,乃至无法爱,何誓不具?

何行不满足耶?

说时如上次第,行时一心中具一切心(云云)。

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

就是这个不思议境已经具足一切诸法了,依此而修行,没有不圆满成就的!

在当下体悟的时候,就已经具足一切佛法,更没有什么次第前后可言。

也就是观察不可得的一念心具备不可得的一切法,同时就是最圆满完美的不可思议妙境。

修行就是在这一念妄想心上作微妙的工夫,若无妄念则说不上思议或者不思议了,要说不可思议,就必须在这一念妄想心上作不可思议观。

还是观一念心、法的当下,当体圆满具足而又不可得。

这是吾人须明白的第一种关于“一念三千”的修行规定。

而就“一念三千”的“具”和“即”来说,更重要的则是第二种修行规定,这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卷二有所教示。

他在引《华严经》“游心法界如虚空”文时说:

《华严云》:

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

“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具即佛境界也,是为观心仍具佛法。

又“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

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

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

这段话有四层含义:

一、心与佛都只是一种假名安立而已,法界本身才是真正的中道实相,但从佛的境界来说,必须同时都具备这三种(中、空、假)境界,所以从心、佛都是“假”的角度来看,此心仍然具备一切佛法,因为心、佛平等,空、假、中互具亦是平等的,这是从“互具平等”的方面来看心、佛乃至虚空、法界的。

二、第一步指出“一念”是“根尘相对”的一念心起,这就是所谓的一念阴妄之心,也即我们常说的“妄想”;

第二步是这个妄想的总体属性,即这一念心必定可以归属于十界当中的一界,比如生起杀生的念头就是地狱的属性,是我们容易知道的心理状态;

第三步更重要的就是“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这里说明了每一个念头(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的生起,都具备百界千法,更强调就是在现前的“一念”之中,此处点出了“即”和“具”的天台教学之特色,这也就是天台圆教修行的关键之处。

前面介绍的三种对“一念”心的把握方法,基本上都只体现这第二步“属”于十界中之一界的阶段,而未能体现出第三步“具”的理念,所以值得我们留心。

三、此心本来如梦如幻,而于虚幻的心中却能够造出种种众生、五阴、国土,十法界都是由于我们一念心的力量而造成的,可见这现前的一念心之重要性。

这里指出地狱乃至佛界都是“假实国土”,非常巧妙地说明了十法界的形态虽然宛然假有而差别,但都不曾离开真如实际理地,当体全是实相,也就指出了无论是善还是恶的一念心虽然其属性有别,但都是自性所本具的。

是为解释心的功能作用和心的实质内涵。

四、特别指出了:

“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

这纯粹是从修行的立场表明智者大师说“一念三千”的真正意趣所在,这句话寓意深远,因为他并没有指出要我们选择“何道”,谁都知道修行人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智者大师却让行人自己选择,而且强调了“选择”,可见并不是任妄念奔流不息而懵懵懂懂不去修行。

对于这“选择”的方法和范围,古来就不停的争论,如宋朝山家和山外的四十余年论难,体现的就是这如何“选择”的问题,而前面所说的对“一念三千”的理解和对“一念”的“选择”仍然有着严重的问题,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和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选择?

首先就是选择一念妄想心,这在智者大师的著作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如他所倡导“十乘观法”的修行,第一“观不思议境”的对象便是“介尔一念阴妄之心”,理由很简单,因为佛法太高,众生法又太广了,只现前这一念心离我们最近,最容易把握,所以就以此为所观境,如《法华玄义》说:

“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

《摩诃止观》就更明确地作了指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