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221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

”戏马台、泗水亭、歌风台、拔剑泉、子房祠……每处历史胜迹,都讲述着一段动人的英雄故事,使人不禁回想楚汉战争的硝烟风云。

徐州不仅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民间艺术之乡。

数千年来,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无数勤劳而智慧的人民群众生息劳作,创造出灿若繁星的地域文化。

柳琴戏、香包、邳州年画、丰县糖人……民间文化是劳动人民多彩生活的生动反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竞争力位居全国地市级城市前列的徐州,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徐州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极具地方特色的徐州梆子、江苏柳琴戏、徐州琴书、徐州香包、邳州年画、丰县糖人贡、邳州跑竹马等8个项目先后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

此外,还有沛县武术、邳州纸塑狮子头、沛县泥模、睢宁落子舞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徐州剪纸

徐州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集中分布于邳州市大部分乡镇、新沂市合沟镇及沛县敬安镇,著名艺人有王桂英、衡瑞侠等。

2009年12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徐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剪纸,作为中国剪纸(扬州剪纸、南京剪纸、徐州剪纸、金坛刻纸)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徐州剪纸首次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徐州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领域的空白。

徐州剪纸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装饰剪纸(窗花、顶棚、盆花、枕花、帐花、灯花等)、绣花纹样(鞋花面等)、特种剪纸等。

徐州剪纸内容也由传统的表现手法转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各类剪纸新作,使内容更加广泛。

  

2.徐州梆子

梆子戏,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曲调的快慢节奏由一副鼓板和梆子来指挥而得名,已流行于江苏北部三、四百年,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江苏省代表性剧种之一。

梆子戏的表演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有着自己的艺术规律和整套表演程式,将文学、音乐、舞蹈与技艺融于一体。

表演以虚拟为主,虚实结合,强调感情真实,节奏强烈,程式上规范严谨,技巧性高,具有淳厚、朴素、明朗的地域特色。

梆子戏的音乐属板式变化体,以慢板、流水、二八、非板四大板为主,音乐曲牌丰富,约三百余种。

声腔主要由陕西、山西梆子衍化而来,在调式、旋律节奏以及语言音韵和演唱风格上,都体现了徐州方言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有中原音韵的厚重,又有吴越音韵的轻柔之独特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梆子戏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审美性、思想内涵、审美理念及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独特财富。

3.江苏柳琴戏

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广泛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继之在徐州又从一般民间小戏衍化为一个有影响并独具艺术个性的地方剧种。

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

国家非常重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非常别致,地方特色尤为鲜明。

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

演唱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创造,自由地变化。

柳琴戏的唱腔以徵调式与宫调式为主,徵调式温和缠绵,宫调式明快刚劲。

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柳琴戏的脚色行当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分小头(闺门旦)、二头(青衣)、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老头(老旦)、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勾脚(丑)、毛腿子(花脸)、奸白脸(白面)等。

柳琴戏的表演粗犷朴实,节奏明快,乡土气息浓厚,身段、步法多具有民间歌舞的特点。

4.徐州香包

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它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

作为两汉文化的发祥地的徐州,在汉代时已经出现了香包工艺。

当时的香包都用高级锦绣制成,内储茅香根茎或掺拌辛夷等香料。

历经唐宋,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初,香包已成为爱情的信物,而且香包作为佩饰盛行一时。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徐州香包工艺。

以绣工精美见长,图案繁多,生动活泼,既有民俗寓意的祝福吉祥图语,也有简洁夸张的花草纹案,具有相当高的工艺价值。

同时,香包兼具药用价值,这正是香包生命力旺盛的必要条件。

制包人根据祖传秘方,选取中药宝库中数十种散发自然芳香,又具有养气调神、避邪功用的药材,经过特殊加工,成为香包的主要原料,亦成为百姓们居家过日子所必备用品。

徐州香包从造型上看,以新、奇、美、真为特色,形状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立体造型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它形状非常多,有:

心形、圆形、菱形、元宝形、蝴蝶形、花瓶形(保平安)、水滴形、长方形、人物娃娃等。

徐州香包从内容上看,多以喜庆吉祥题材为主,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松鹤延年、喜鹊闹梅等,寄托着人们祈求祥瑞、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徐州香包的题材也在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以戏曲人物脸谱、布袋和尚(招财)、麒麟送子、观音送福、两汉文化、卡通娃娃等为题材的作品,更适应当代人民的需求。

徐州香包整体上生动、简洁、粗犷、质朴、极具装饰性,局部刺绣恭谨细腻,相得益彰,神形兼备,惟妙惟肖。

5.邳州年画

邳州年画源于邳州民间绘画、雕刻画的发展,兴于唐代,成熟于宋代,明清时期迅速发展,清代中后期发展至鼎盛时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间绘画,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在中国美术史、民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邳州年画的绘画形式和技法多种多样,有手绘、半印半绘、木版手工印刷、机器印刷、刻纸彩绘等。

绘制材料载体有:

纸张、板、墙、家具、器物等。

题材内容涉猎广泛,如:

窗花、挂笺、佛像画、家堂画、纸马、纸牌、纸钱、咒符、春帖等,主要用于民俗年节、宗教信仰、祭祀神灵、镇邪逐疫、吉祥纳福、娱乐游戏等。

邳州年画吸取了传统民间雕刻画的精华,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画风自成一体,具有淳朴厚重、生动泼辣、简练夸张、色彩鲜艳浓烈、反差大、视觉冲击力强、造型粗犷、用笔狂放、不拘小节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时代感。

诗画结合是邳州年画的表现特色之一。

画中有故事,画中有话、画中有生活、画中有意、诗画结合、表情达意、画配诗文的词句是民间百姓熟悉的打油诗,或对画中故事情节的表述。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充满了惹人喜爱的生活气息。

总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不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浓厚的艺术性、地域性和时代性。

1.艺术性特征

徐州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善于表现民间生活、家长里短,生活气息特别浓厚。

既具有南方文化的优美、秀丽,又具有北方文化的粗犷、激昂,质朴而不失典雅。

因此,对研究中国民间艺术发展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地域性特征

一方水土一方艺,徐州市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培植它的根据地徐州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培养它的社会土壤,包围它的社会风气及与它相依存的社会诸因素紧密相连。

每个时期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群众爱好,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它的发展变化。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与当地的特殊民俗密切相关,反映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3、大众化特征

徐州人性格忠厚奔放,英勇剽悍,受其影响下,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民间艺术风格大多朴实无华、激越高亢,很能体现北国英豪粗犷豪放的雄伟气魄。

徐州方言,它介于中州语系与吴越语系之间,既有中原语系的厚重,又有吴越语系的轻柔之独特风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此外,场地适应性强,雅俗共赏,轻便灵活,城乡皆宜,使得其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4.时代性特征

近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多彩、广泛深刻地反映历史和现实的题材而获得蓬勃发展,它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均紧跟时代脚步,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创造,新的突破,所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随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获得新的活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徐州人的骄傲;

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瑰宝,则是一代又一代徐州人始终在思索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在资料编制、人才培养、对外推广、资金投入、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同时,来自各方面的社会资助的积极配合,以及艺人们对所继承民间艺术的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工作,让人们看到了民间艺术复兴的曙光。

2009年11月21日,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市文化局承办,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为主题的“中国·

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召开,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论坛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广泛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屈盛瑞,江苏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相关高校、科研机构领导专家等均出席论坛。

论坛分为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汇报演出和文化考察等板块。

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和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戚锡生为“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揭牌。

该中心的成立,是市政府保护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举措,势必会为当地乃至全国民间艺术的发掘和抢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将相关工作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会议期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和学术发言,编辑印发论文70余篇。

研讨气氛热烈,专家学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服务社会的科学态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商中国“非遗”保护的大计,为中国“非遗”保护提供更加丰硕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

与会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丰县糖人贡等展示项目,亲眼目睹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技艺展示。

在徐州和平戏院,与会代表欣赏了“非遗”项目《落子舞》、徐州梆子《三断胭脂案》等的汇报演出。

高层论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文化部、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得到了各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高层论坛仅仅是多年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面对这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各方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1.遗产调查:

深入细致,科学管理

尽管叫做“非物质”,但实际上,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其传承发展的载体。

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借助固定的物品作为艺术表现形式,如西南少数民族的山歌,多是通过一代又一代当地居民口口相传而得以沿袭;

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各具特色的器具作为其辅助表现形式,如柳琴戏表演中用到的各种行当的行头及柳琴、扬琴、三弦等传统乐器;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最终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各具形态的沛县泥模,微妙微小的邳州纸塑狮子头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也可以指与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因此,在抢救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保护传承人和发掘整理实物材料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从市文化局了解到,新世纪以来,徐州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提出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助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作为经常性的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日程。

“十一五”伊始,成立市及各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徐州市区及六县区境内主要民间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沿革,摸清传承人、传承群体的现状及文化价值等全部状况,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以本次实践重点调查走访的丰县糖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在保护传承人方面,已经对丰县糖人贡艺人及模具制作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数据库。

此外,考虑到糖人技艺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且由于现代社会丧葬祭祀习俗的变化,糖人对消费市场逐渐狭小,单纯靠制作糖人已很难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2005年起,丰县建立了每年1万元的专项保护资金,主要用于对生活困难的糖人贡艺人给予生活上的帮助,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间艺术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在发掘整理实物材料方面,设立了糖人贡专项保护组织机构,下拨6万元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负责收集、整理和修复散落在民间的传统人物塑像模具,动物、果品模具,生活及祭祀用具等糖人贡模具,并投资8万元征集和制作了一批新模具。

将普查所获资料按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并于2008年建立完成了丰县糖人贡资料库。

通过两方面细致、系统的工作,全面实现了数字化科学管理,确保了遗产保护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艺术创作:

贴近生活,联系群众

在这次的实践过程中,经过市文化局的介绍,我们有幸与三位德高望重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采访过程中,三位艺人始终强调着贴近群众对于保持文化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性。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江苏省柳琴剧团的朱树龙先生目前正忙于排练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由他新近创作的戏剧小品《给咱同志来碗汤》,反映的是少数政府部门公职人员公款吃喝,吃“霸王餐”的不正之风。

戏中,老板辛辛苦苦经营着一家羊肉店,却偏有一个类似地头蛇的人,戏中叫“假所长”,经常到这来白吃白喝。

这个“假所长”不是姓贾的贾,而是真假的假,不是真正的所长,是城管协管。

如果老板不“伺候”好了,“假所长”就要给你捣蛋,没办法,老板只能好吃好喝伺候他。

后来,有群众举报这个小店坑人,“所长”来了肉多,群众来了肉少,可是老板本意并不想坑人,可小店做的是小本生意,怎耐得住“假所长”常年累月的光顾,实在是被逼无奈。

后来,有关部门来调查,终于查清了事实真相,对“假所长”进行了严肃处理。

目前,这部戏已经被选送参加即将举行的江苏省戏曲小品大赛。

另一部戏叫做《一辆自行车》,反映的是社会管理不善,百姓没有安全感的现实问题。

一位中年妇女买了一辆自行车,不敢放在银行门口去取钱。

放在哪里安全呢?

她把车倒在了马路中间,但堵塞了交通,人们都围着以为出什么事了。

领导要来检查工作,要从这里走,没接到报案不好处理。

交警,城管互相推诿。

过一会妇女来了,说车子是她的,有发票,证明车子是她的。

她说怕车子被偷,才放在这的,大家觉得莫名其妙。

这两部新戏很有现实感,很幽默,提醒政府部门工作还要加强。

时代在发展,民间艺术也要推陈出新。

众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戏,讲的是人民群众身边的故事,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会心一笑之后,产生更多对现实的思考,这样兼具艺术性与现实性的作品,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事实证明,脱离人民群众,文化创作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近年来,该团又创作和演出了《三赐御匾》、《瓜棚风月》、《彭祖》、《梅雨情》、《相逢在每一天》、《解忧公主》、《枣花》、《走娘家》、《马孤驴换妻》等较有影响的剧目。

江苏省柳琴剧团,在本地区深受人们的热爱,在全国巡回演出中,也受到当地人们的欢迎。

1995年以来,该团还多次出访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演出,同样受到了外国观众的热烈欢迎。

3.继承传统:

取其精华,与时俱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核是传统的,但表现形式却未必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证明,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正是通过与现代生活元素的成功结合,才得以重新获得现代人的青睐。

发展优秀的地域文化,仅仅固守传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吸收传统中的精华部分的同时结合时代特色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让地域文化的生命之树长青,结出更丰硕的果实,为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与邳州年画传承人沙敬朔老先生面对面交流时,他向我们介绍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多是门画,窗画等。

贴在门上的主要是财神、菩萨等,贴在窗户上的有判官图、莲生贵子图等等这些,带有吉祥的祝福寓意。

但是年画不像其他的艺术品,一是由于周围居民的经济能力所限,能带来的经济收益不高,二是年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题材只能局限在传统的祈福、生财、求子、保平安几种,三是年画属于季节性商品,一般人家不到逢年过节,是不会轻易频繁更换年画的。

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搬进了城市,他们逢年过节大多的则是选择写好的或是印刷的年画和对联,更加限制了传统邳州年画的发展空间。

于是,沙先生和他的儿孙们与时俱进地将年画这种艺术形式与农家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保留传统年画的笔法、构图、色彩特点的基础上,推出了新的发展形式——农民画。

与传统年画相比,农民画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地将现代美术中常用的颜料与旧时农村作画常用的洋红、洋绿结合起来,在保持农家风味的基础上强化了色彩表现,更在于将作品题材的视角转向普通农民自己的生活:

孩童戏水、农夫春耕、姑娘划船采菱……与传统年画相比,农民画更讲究色彩,表现民风民俗、劳动生活场景的内容很多,贴近现实,但不乏理想化色彩,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没想到,不仅是当地百姓,就连来这里体验“农家乐”旅游的城里人都对这些精美的作品爱不释手,邳州年画近年来也重新火了起来。

无独有偶,江苏省柳琴剧团08年排演的《孽海花》,09年参加了江苏省优秀剧目展演,入围09年江苏省精品十台戏之一,排名第三,并得到了省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我这台戏虽然是古装戏,但是有很大的创新。

剧组邀请了全国顶级戏曲导演谢平安先生,由他来指导。

这部戏有很大创新,比如书生王魁中状元之后游街,需要很多群众演员,还有相府需要很多丫鬟,这些我们都省略了。

这是古装戏“老戏新演”的探索,专家当时就称赞说,这部戏完全可以当作教学剧。

今年对其进行深加工,10月份这十台戏再次评比,冲击江苏省舞台精品剧。

08年他们的现代戏《水远路长》就拿到了江苏省舞台精品剧,在整个徐州地区还是首次。

此外,柳琴戏的主弦乐器,也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

两位民间艺人的成功启示我们,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坚持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原则,对于传统中繁复的、已经落后于时代的部分需要予以剔除,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造,让经典真正焕发活力。

4.生存之道:

转变思想,面向市场

在许多老一辈的民间艺术家眼中,“手工艺品”很少与“商品”这个概念画上等号,似乎民间艺术品生来要么就是纯粹观赏用的,要么就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商品流通,赚取一些基本生活费用,商业化必将导致作品艺术性的丧失。

然而,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仍然全部依靠财政和社会力量的时候,徐州香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井秋红女士已经悄悄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要是总按着老一辈的想法按部就班的去做,曹氏香包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受欢迎。

“井女士如是说。

曹氏香包完全是纯手工制作,都是艺人一针一线缝制而成,里面凝结了她们的智慧和心血,这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

作为曹氏香包的第五代传承人,有时候,她一坐就是一天,手机保持关机,不与外界联系,目的就是专心致志做出好的作品。

曹氏香包不仅极其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香包里面填充的都是天然中草药,能防蚊虫,强健身体,好看又实用。

这是徐州香包传承下来的关键因素,也是徐州香包至今仍然具有广大的潜在市场的直接原因。

“我们更注重创新,要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曹氏香包之所以畅销,还与这些香包主要都是加工定做,独一无二的离不开关系。

而这,恰恰是当今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化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

井女士向我们介绍说,就在前不久,有一个小伙子登门拜访,特别感谢我们为他做的那个香包,说他的女朋友特别喜欢,就是因为它特别的精美,其他的地方都买不到,上面还绣了他写的诗和想对女朋友说的话。

他本来还给女朋友买了条金链子作为生日礼物,但最后他女朋友只收下了那个香包。

井女士当时听了之后,心里特别高兴。

“感觉自己做出的东西能够别人带来这样的幸福感,内心也挺满足的。

”而我们,也在一旁为井女士而感到由衷的钦佩。

瑞士的机械手表、古巴的雪茄之所以闻名世界,与其制作者一丝不苟的制作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有着许许多多这样聚集着能工巧匠无限巧思的手工艺品,假如我们能够转变思路,树立精品意识,把诸如徐州香包这样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民间工艺品做大做强,那么不仅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匮乏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将反过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多方面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徐州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被文化部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22个项目入选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

蒋云霞、朱树龙、魏云彩、王桂英、石荣圣5人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009年8月,历时三年多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市共普查“非遗”线索28953条(项),六县五区分别编辑出版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共24册。

我们高兴的看到,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明天

在为期三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全体队员的心情始终是复杂的。

一方面,我们为家乡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就而感到由衷的欣慰,另一方面,透过在普通市民中间展开的问卷调查和深入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极其匮乏,虽然大家普遍表示出较高的热情,但却极少有人真正愿意投入其中。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市民对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持悲观或谨慎乐观态度,而在与多位民间艺人和市文化局工作人员的接触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他们话语间流露出的一些无奈,这不禁让我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更增添了一份担忧。

1.艰巨挑战:

1).公众关注度低,渐趋边缘化

诚然,所有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有一个事实却不容忽视,那就是这些古老的地域文化的珍宝正在一天天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对于现在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少有交集的。

在我们针对100位普通市民所做的调查中,绝大多数表示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一些”,仅有不足三成表示平时“非常喜欢”或“喜欢”听柳琴戏,仅有近四分之一表示“节日会买邳州年画作为装饰”,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从没听说过铜山面塑等民间工艺品”。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已远不及当年。

柳琴戏国家级传承人朱树龙先生回忆起自己当年从艺巅峰时期的辉煌,仍是激动不已:

“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