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994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检测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李测得每米该导线质量为17.8g,则这捆铜丝的质量为1.78kg;

已知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通过计算,可判断出标注的横截面积是否弄虚作假:

否(选填“是”或“否”)。

 

5.小可为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1.15×

103kg/m3,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酸奶的体积为200mL。

6.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

由图象可以获得信息: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__;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

ρA__>__(选填“>”“<”或“=”)ρB。

7.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2.5__kg/m3;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50__cm3。

(ρ冰=0.9×

103kg/m3)

8.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30__g,石块的密度为3__g/cm3。

(ρ水=1.0×

9.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1g/cm3__,容器质量为4.9g__。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1.0

10.我国北方的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往往会发生水结冰而冻裂水管的现象,原因是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结冰后体积会增大;

房间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依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均选填“大”或“小”)

二、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D)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

12.(枣庄中考)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D)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13.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A )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14.如图所示,放在天平上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它们是由不同物质制成的,图中天平平衡,由此可知,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D )

A.3∶5B.5∶3C.1∶3D.3∶1

15.如图,是荣获金奖的扬州玉器“八角素瓶”,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C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形状

16.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

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

已知钢的密度为7.9×

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C)

A.1%B.10%C.90%D.99%

17.一个瓶子恰好能装下1kg的水,那么用这个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下列哪种物质( C )

A.酒精B.汽油C.水银D.食用油

18.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8分,第19小题5分,第

20小题6分,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9分)

19.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周围密度较大的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0.一巨石体积50m3,敲下一样品,称其质量为84g,体积30cm3,求巨石的质量。

解:

巨石的密度为:

ρ=

=2.8g/cm3

巨石的质量为:

m=ρV=2.8×

103kg/m3×

50m3

=1.4×

105kg=140t

2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60g;

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1)由乙图可知,容器的质量为m容器=100g,液体体积为V液=200cm3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300g,则液体的质量m液=m总-m容器=300g-100g=200g,液体的密度为ρ=

=1g/cm3。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液体的体积:

V液′=V=Sh=50cm2×

10cm=500cm3,则液体的质量m液′=ρV液′=1g/cm3×

500cm3=500g。

(3)根据题意可知,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m溢=m容器+m液+m球-m总=100g+500g+100g-660g=40g,则小球的体积V球=V溢=

=40cm3,则小球的密度ρ球=

=2.5g/cm3。

22.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cm3。

已知合金由铝与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

103kg/m3,钢的密度为7.9×

103kg/m3。

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3.74g/cm3=3.74×

103kg/m3;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则m铝+m钢=374g ①

由ρ=

可得V=

,且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100cm3,即

=100cm3 ②

联立①②式,解得m铝=216g,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

100%≈57.8%。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为3.74×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57.8%。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2.10__cm。

(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63.0__g。

(3)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25__℃,其分度值为1℃。

24.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小云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为妈妈测量手镯的质量。

(1)图甲是小云称量过程中的部分操作,请找出图中的3处错误操作:

游码不在零刻线处;

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手镯;

用手拿砝码。

(2)纠正错误后,小云调节天平平衡,正确进行了测量,测量中使用了3个砝码:

1个50g、1个10g、1个5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妈妈手镯的质量是66.6g,向天平盘中添加这3个砝码的合理顺序是50g、10g、5g。

25.(遂宁中考)悠悠涪江水孕育了涪江两岸儿女,爱动脑筋的小红想知道涪江水的密度究竟有多大,于是她取了一些涪江水,在学校实验室找了下列器材:

天平及砝码,量筒(刻度清晰但没有数字),烧杯,铜块(已知它的密度为ρ1),细线,利用这些器材按下列步骤测出了涪江水的密度,请你帮小红完善实验探究过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铜块的质量m1。

(3)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细线拴住铜块,将它缓慢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并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线A,然后取出铜块。

(4)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涪江水,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5)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的标记A处。

(请你写出这一步的操作方法)

(6)用天平测出烧杯内剩余涪江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3,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则m3=47.4g。

(7)计算涪江水的密度,则涪江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

ρ1(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小红测出的涪江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26.同学们在实验室测量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和水,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浸没在水中,记下小矿石和水的总体积;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最佳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BCA。

(填写字母)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矿石的密度为ρ=2.6g/cm3。

(4)量筒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还能测量出陈醋的密度。

某组同学添加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陈醋,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为m2;

④根据测得的物理量求出了该陈醋的密度ρ。

(5)针对(4)中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讨论后,同学发现该实验设计存在不足之处是:

在操作过程中,烧杯装满液体,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6)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左盘有一个缺角,则测量结果仍然准确(选填“偏大”“偏小”或“仍然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