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856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点Word下载.docx

其次,巨额顺差往往会使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出口,且还会造成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

14、贸易条件(TermsofTrade,TOT):

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一般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Ø

贸易条件指数的界值及含义:

大于100,贸易条件改善;

等于100,贸易条件不变;

小于100,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计算举例

例:

某国以1997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若2001年出口价格上涨了6%,进口价格下降了2%,其贸易条件如何变化?

以1997年为基期,

其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

进口价格指数)×

100

出口价格指数=100%+6%=106%

进口价格指数=100%-2%=98%

则TOT=(106%÷

98%)×

100=108.2

注意:

这种贸易条件的改善或恶化是就进出口时期与基期比较而言的,是相对的。

11、对外贸易额:

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的总值。

12、国际贸易额:

在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值总额。

第二章

一、国际分工的含义(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

是世界上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向国际范围内广泛扩展的结果。

二、绝对成本理论(DoctrineofAbsoluteAdvantage)与斯密模型

代表人物:

AdamSmith(1723-1790),古典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代表作:

《国富论》,

三、所谓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四、绝对优势贸易理论模型

中国在生产布上占绝对优势,美国在生产小麦上占绝对优势。

贸易所得:

贸易所得:

1、布匹和小麦的总产量提高(布匹增加10,小麦增加25)

2、两国的消费水平都提高了(中国小麦消费增加25;

美国布匹消费增加10)

.

五、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的主要内容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绝对优势。

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二、比较成本理论与李嘉图模型

(一)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

他是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劳动价值论的另一创始人。

1817年,大卫·

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其中他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ComparativeAdvantage)。

■2、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

当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3、李嘉图模型—举例说明

 

英国

葡萄牙

合计

毛呢

100人劳动一年生产

1单位

90人劳动一年生产1单位

2单位

葡萄酒

120人劳动一年生产

80人劳动一年生产1单位

220人劳动一年生产2.2单位

——

2.2单位

170人劳动一年生产2.125单位

2.125单位

比较优势—举例说明

国家

酒产量

(单位)

劳动投入

(人/年)

毛呢产量

分工前

1

120

80

90

分工后

2.125

170

2.2

220

交换后

1.125

1.2

4、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通过劳动成本的相对比较,按“两优择重,两劣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其结果,劳动生产率不同的两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

其核心原则归纳为“两优取重,两劣取轻”原则。

5、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

H-O定理内容: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也称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国际贸易的原因主要是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差异。

若一国拥有某种要素较别国相对丰富,则该国出口该丰富要素密集型商品,将具有比较利益。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以商品的国际移动取代要素的国际移动。

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不但商品的价格,且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国际间均有趋向一致的倾向。

H-O-S定理。

6、里昂剔夫之谜

1953年,里昂惕夫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1947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测算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美国的出口商品。

这意味着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一结果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恰恰相反,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或“里昂剔夫反论”(theLeontiefParadox)。

7、7、竞争优势(钻石模型)(ppt80页)

第五章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1、国际贸易条约与协定含义

CommercialTreatiesandAgreements: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确定彼此的经济贸易关系,规定贸易双方应履行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2、最惠国待遇条款

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兔,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3、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一)非歧视贸易

(二)贸易自由化原则

(三)透明度原则

(四)促进公平竞争

(五)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

第八章:

非关税壁垒

1、非关税壁垒:

是指以关税以外的办法限制进口的措施。

2、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的制定和修改,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

而非关税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通常采用行政程序,制定迅速,程序简单,能随时针对某国和某种商品采取或更换相应的限制进口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直接性和有效性

关税措施是通过征收关税来提高商品成本和价格,进而削弱其竞争能力的,因而保护用具有间接性。

而非关税措施如能快速和直接地达到关税措施难以达到的目的

隐蔽性和歧视性

非关税措施则往往透明度差,隐蔽性强,而且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对别的国家实施差别待遇。

3、进口配额:

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4、关税配额:

对进口商品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者免税待遇;

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5、“自动”出口配额:

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家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6、进口许可证制:

一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申领许可证,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制度。

7、外汇管制:

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的一种制度。

第九章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1、对外间接投资:

包括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其特点是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管理。

2、对外直接投资:

指一国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投资。

3、跨国公司:

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

跨国公司三个要素:

1)跨国公司必须是一个经营实体,组成企业的实体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而不论其采取何种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

2)跨国公司必须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具有共同的全球经营策略和战略目标。

3)跨国公司内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共同承担责任。

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进行FDI的要素有三个:

1)所有权优势:

指一国企业拥有的,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

包括:

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金融与货币优势。

2)区位优势:

是东道国不可或不易流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政府鼓励或限制政策等优势。

3)内部化优势:

指跨国公司能够且愿意建立公司内部市场以取代原来固定的外部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优势。

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地理区域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2、自由贸易区:

是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3、关税同盟:

是指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4、共同市场:

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税率,而且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经济同盟:

5、贸易创造效果:

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6、贸易转移效果:

由于关税同盟对外实行保护贸易,导致从外部非成员国较低成本的进口,转向从成员国较高成本的进口,发生“贸易转移”。

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增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

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章商品的名称

1、良好平均品质:

所谓F.A.Q,是指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即指中等货。

俗称“大路货”。

2、以毛作净、连皮滚:

对于价值较低的农产品和因包装关系不便分别计算皮、净重的商品,或包装材料与商品价格差不多的商品,可采取“以毛作净”(GrossforNet)的做法。

俗称“连皮滚”。

以毛作净(GrossforNet):

以商品的毛重做为净重。

净重:

商品本身的重量。

除去外包装和中层包装后的商品重量or净净重+内包装重

法定重量:

纯商品的重量加上直接接触商品的包装材料的重量,or净重+中层包装重

毛重:

经过包装后所称得的重量。

净重+皮重(中层、外层包装重),or法定重量+外层包装重

以毛作净(GrossforNet):

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数量的机动幅度

v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机动幅度的情况下,卖方交货的数量原则上应与合同规定的数量完全一致。

v但在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时,根据国际商会1997年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号出版物中第30条B款的规定,“除非信用证规定所列的货物数量不得增减,在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证的条件下,即使不准分批装运,货物数量亦允许有5%的伸缩。

”据此,以信用证支付方式进行散装货物的买卖,交货的数量可有±

5%的机动幅度。

但以包装单位或个数记数时不适用。

3、案例分析:

黑龙江某贸易出口公司与俄罗斯某公司成交一笔黄豆出口交易。

合同的数量条款规定:

每袋黄豆净重100公斤,共1000袋,合计100吨,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经俄罗斯海关检查,每袋黄豆净重只有96公斤,1000袋共96吨,当时正遇市场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公司以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

请问:

俄方的要求是否合理?

我方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

另问:

若该例黄豆不是用袋装而是散装,则结果又如何?

4、运输包装:

又称大包装(bigpacking)、外包装(outerpacking)。

它是货物装入特定容器或以特定方式成件或成箱的包装。

5、唛头:

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一些字母、数字和文字组成。

标准运输标志由4行组成,每行不超过17个字母(包括数字和符号),不采用几何图形。

v收货人or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称

v参考号,如运单号、订单号或发票号

v目的地

v件号

SMCO……收货人代号

2002/CNO.245789……参考号

NEWYORK……目的地

NO.1—20……件数代号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

1、班轮运输(LinerTransport)是指船舶在固定的航线上和港口间按公布的船期表航行,以从事客货运输业务并按公布的费率收取运费。

2、班轮运输特点:

“四固定”。

即固定航线、固定港口、固定船期和相对固定的运费率。

由承运人负责配载装卸,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都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

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承运的品种和数量灵活。

3、提单(B/L):

是船方或其代理接管承运货物或货物装船后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以及承运人据以保证交付货物的凭证。

4、B/L的性质和作用有三点

a)货物收据,证明船方已收到或接管货物:

b)物权凭证,提单持有人有权凭以提货,还可背书转让其货物所有权,可以向银行议付货款或抵押贷款;

c)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条款规定了承、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责任与豁免,是处理纠纷的法律依据。

5、清洁提单(CleanB/L):

是指货物再装船时“表面状况良好“,船公司再提单上未加注任何有关货物受损或包装不良等批注的提单。

托运人向银行结汇时,必须交付清洁提单。

6、不清洁提单(UncleanB/L,FoulB/L):

是指承运人在提单上加注货物及包装状况不良或存在缺陷等批语的提单,如“包装不固”、“被雨淋湿”、“某件损坏”、“铁条松散”等。

第四章保险

1、货物运输保险:

就是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在货物运输以前,估定一定的投保金额(即保险金额)向保险人,或称承保人,即保险公司投保货物运输险。

2、自然灾害:

指恶劣气候、雷电、洪水、流冰、地震、海啸以及其它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而非指一般自然力所造成的灾害。

3、意外事故:

指由于偶然、非意料的原因所造成的事故。

并不是泛指海上所有的意外事故,而仅指运输工具搁浅、触礁、沉没、船舶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踪、失火、爆炸等。

4、一般外来风险:

是指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风险

5、特殊外来风险:

指军事、政治、国家政策法令和行政措施等原因所致的风险。

6、海上损失(简称海损)是指被保险货物在海运过程中,由于海上风险所造成的损坏或灭失而言。

7、单独海损:

是指仅涉及船舶或货物所有人单方面的利益的损失。

8、实际全损:

是指被保险货物完全灭失、完全变质或不可能归还被保险人。

9、推定全损:

指货物发生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

10、我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价值,这种损失属于实际全损。

11、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若将这批服装漂洗后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种损失属于推定全损。

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要求保险人按部分损失赔偿,也可要求按全部损失赔偿,这时须向保险人发出委付(Abandonment)通知。

如果被保险人未发送委付通知,损失只能被视为部分损失。

12、施救费用(sueandlabourexpenses)

被保险人及其代理人为抢救货物,防止损失继续扩大所支付的费用。

由保险人支付。

13、救助费用(salvagecharge)

第三人采取措施,获救成功,应支付给第三人的报酬、救助费用等。

保险人对施救不论有无效果都赔偿

保险人对救助采取“无效果---无报酬”原则

14、平安险:

单独海损不赔。

这里的单独海损指的是部分损失。

平安险是我国的习惯叫法。

15、案例分析:

有一批货物已投保了平安险,载运该批货物的海轮于5月3日在海面遇到暴风雨的袭击,使该批货物受到部分水渍,损失货值1000元。

该货轮在继续航行中,又于5月8日发生触礁事故,又使该批货物损失1000元。

•问:

保险公司如何赔偿

•答:

上例中的被保货物,在航行中连续遭到了两次损失,第一次损失发生于5月3日,是由于自然灾害而造成的,第二次损失发生于5月8日,是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的。

•按照平安条款,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因此,保险公司赔偿以上损失。

16、水渍险:

投保水渍险后,保险公司除担负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对被保险货物如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负赔偿责任。

17、案例分析:

我向澳大利亚出口坯布100包。

我方按合同规定加一成投保水渍险。

货在海运途中因舱内食用水管漏水,致使该批坯布中的30包浸有水渍。

ª

问:

对此损失应向保险公司索赔还是向船公司索赔?

分析:

因投保的是水渍险,水渍险只对海水浸渍负责而对淡水所造成的损失则不负责。

假如该批投保了一切险,便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所以本例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可凭清洁提单向船公司进行交涉。

18、一切险:

除了平安险和水渍险承保个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风险所致的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

第五章商品价格

1、出口商品盈亏率是指出口商品盈亏额与出口总成本的比率。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100%

2、例1:

某公司以每公吨1000美元CIF价格出口商品,已知该笔业务每公吨需要支付国际运输费用100美元,保险费率为0.1%,国内商品采购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其他商品管理费为500元,试计算该笔业务的出口盈亏率

(汇率为1:

8.25)

解:

出口成本=5000+500=5500

出口净收入(FOB)=CIF-F-I

=CIF-F-110%CIF*0.I%

=1000-100-1.1*1000*0.001

=898.9

出口人民币净收入=898.9*8.25=7415.9

出口盈亏率=(7415.9-5500)/5500=34.8%

3、例2:

某公司以每公吨1000美元CIF价格出口商品,已知该笔业务每公吨需要支付国际运输费用100美元,保险费率为0.1%,国内商品采购价格为5000元人民币,其他商品管理费为500元,试计算该笔业务的出口换汇成本。

⏹解:

⏹出口净收入(FOB)=CIF-F-I=CIF-F-110%CIF*0.1%

⏹=1000-100-1.1*1000*0.001

⏹=898.9

⏹换汇成本=5500/898.9=6.12人民币元/美元

⏹例3:

某公司进口原材料FOB1000元,经过加工后出口CIF1700元。

假设进口和出口的运费均为50元,进口和出口的保险费率均为0.1%,试求出口创汇率。

原料外汇成本(CIF)=FOB+F+I

⏹=FOB+F+CIF*0.1%

⏹=1000+50+1000*0.001

⏹=1051

⏹原料外汇净收入(FOB)=CIF-F-I

⏹=CIF-F-110%CIF*0.1%

⏹=1700-50-1.1*1700*0.001

⏹=1648.1

⏹出口创汇率=(1648.1-1051)/1051=56.8%

例题:

某出口公司对外报价牛肉罐头2.20美元/听CIF古晋,按发票金额加成10%投保一切险,保险费率0.3%,客户要求改报CFR价格,请问该报多少?

解:

CFR=CIFX(1—投保加成X保险费率)

=2.2X[1-(1+10%)X0.3%]

=2.193

4、佣金:

因中间商介绍生意或代买代卖而需收取的一定的酬金

5、折扣:

是指卖方按原价给予买方一定百分比的价格减让,即在价格中给予适当的

优惠。

暗扣(属于贪污受贿行为)

第六章

1、“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中国票据法)

2、汇票绝对必要记载事项

]

(1)表明“汇票字样”:

BillofExchange;

Draft;

Bill

]

(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命令):

Payto---“无条件”指仅为单纯的命令或委

托,不得附加其他行为或事件为前提,如“交付合格货物后付

款”、“从5号账户付1万美元”等。

](3)确定的金额:

theSumof,使用文字和数字同时记载。

](4)付款人(payer)名称:

又称受票人(Drawee),即接受支付命令付款的

人,一般是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