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总结学案四化变五化+新增绿Word下载.docx
《专题复习总结学案四化变五化+新增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总结学案四化变五化+新增绿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仅是“政绩”,而且将是真金白银的巨大产业;
不仅是“肉食者谋之”,而是“匹夫有责”。
“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2014年11月,在APEC带来的蓝天之下,习近平如此说道。
2、2014年8月4日,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原(散)煤、粉煤、燃料油、石油焦、可燃废物、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十余种高污染燃料种类将被禁止在特定区域内使用。
北京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远郊区县十个新城建成区及全市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将分步骤完成禁燃区建设工作。
3、李克强“硬措施”见成效,节能减排创6年来最好成绩。
2014年8月1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2014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这是近6年来的最好成绩。
2009~201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2%、4.01%、2.01%、3.6%、3.7%。
4、2014年6月5日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
5、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峰会开幕式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致力于在2015年达成一项新的气候协议。
根本出路是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动能源变革,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效率利用。
6、2014年8月13日,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了《“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
《准则》动员公民发现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拨打12369热线电话进行举报。
7、“治沙女杰”殷玉珍从1986年开始种树,从自家门前仅有的1棵树,到如今坐拥6万余亩“碧波”。
殷玉珍用20多年苦行僧般的劳动,在毛乌素沙地腹地画了一个绿色的圈。
29年前,殷玉珍初嫁到毛乌素沙地深处的井背塘时,面对寸草不生的黄沙,绝望得几次寻死。
一趟趟担水种树,累得不行了,双手护住脸在沙里睡一会儿。
中午沙子烫,走一会儿脚就烫出大泡……而今,6万亩绿树从她手底下冒起来,把沙漠变成了“塞上江南”。
二、热点解读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减少能源消耗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开发体现了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观的转变。
3、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
①国情:
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国情所决定②我国依然面临严峻资源环境问题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的要求。
4、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资源国情:
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总体资源形势严峻。
造成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
①人口急剧增长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②长时期的不合理、不科学开发利用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选择:
面对这样严峻的资源形势,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
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原因(或意义):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5、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履行保护资源的责任:
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增强法治观念,依法保护资源;
青少年学生应落实保护资源的行动。
如:
青少年学生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从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珍惜一张纸、节约一粒粮、拒绝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等方面去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6、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国环境国情: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我国环境国情说明的问题:
①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已深刻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及其严重后果,已下决心治理环境问题和保护好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
②人口增长过快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加以解决。
面对这样的环境形势,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损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危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
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
怎样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环境保护意识,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
青少年学生履行保存护环境的责任:
青少年学生应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丢纸屑等垃圾,积极参加公共卫生的维护,用自己的行动净化、美化校园,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7、拒绝白色污染:
①动员家人购物、买菜不用塑料袋,改用提篮或布袋等;
②喝豆浆等要自带杯子;
③外出带饭菜时,自带金属饭盒等,拒绝使用一次性泡沫饭盒;
④尽量不食用用塑料包装的小零食、小食品等;
⑤逢年过节、过生日时,倡导相互间不送贺卡、生日卡等;
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乱丢纸屑、塑料袋、饮料瓶等。
8、科学处理家庭垃圾:
①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摆放;
②废旧电器、电池等不乱丢,交回回收站;
③无害垃圾可深埋;
④废菜叶等可以用作花、草肥料;
⑤不往窗外、门外乱扔垃圾等。
9、正确认识保护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环境保护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
保护好环境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破环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对立,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10、我国人口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①基本特点有: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②其他特点有: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人口分布不平衡;
农村人口占多数;
男女性别比失衡。
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及原因:
①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男女性别比趋于平衡。
②原因:
我国长期坚持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生育政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科学素养有所提升。
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我们的对策是: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生育政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1、认识人口问题的危害:
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12、认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目的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意义是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1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或意义):
面对世界性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已严重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家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②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③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⑥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⑦大力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⑧加强和完善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法规等;
⑨大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湖、还海、退牧还草”、建造“风沙防护林带”、开展“节能减排”行动和拒绝“白色污染”、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等措施。
三、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
1、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我国政府这次出台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计划及其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减轻环境压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赢。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携手应对。
4、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具体表现为:
一是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二是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5、公民应该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了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应该做到:
提高环保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
落实环保行动。
6、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在不超越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7、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有利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8、当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做到:
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和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9、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因此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10、当代中学生,应高度重视和警惕环境恶化引起的问题,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11、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12、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保护资源环境。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3、人口问题的影响: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使得我国老龄公速度加快,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已面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4、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四、相关试题
1、2014年9月23日,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世界各国之所以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采取积极行动,这是因为(
C
)
①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现象仍在继续②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③环境问题制约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④世界各国都存在着同样的环境问题,不可能解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绿色化”不只是中国的,更是全球的;
不只是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
不只是未来时,更是现在时,关键是要有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思路。
我们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B
A.依法治国
B.可持续发展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
3、“向污染宣战”,我们应该(
A
①控制PM2.5,保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先污染后治理”原则④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国家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打开电视机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
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
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这表明(
①环保节能工作都是生活细节小事
②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③摒弃不良习惯,必须依靠法制建设
④环保观念必须长期倡导,使之深入人心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右图漫画反映的寓意是
(
①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等③资源问题与中学生无关
④行动由思路决定
A.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的全球性共识。
下列语句中与发展低碳经济理念相一致的是
①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学记》)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者殆。
(《论语》)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下面的诗词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是
①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②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③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④泛舟清河上,漫步水云间
A.①③
C.③④
D.①④
8、据有关②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这表明(
A.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不如农村
B.我国的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C.经济越发达环境污染就越严重
D.保护环境的最主要任务在城市
9、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你我一起参与,共同努力。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经常使用塑料方便袋
B.随手丢弃废旧电池
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购买和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
10、有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就有人“发大自然的横财”。
今年继湖南省桂东、延陵两县非法捕杀候鸟事件后,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东方A鹳毒杀事件。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D
A.依法严厉打击
B.毫不犹豫,将其绳之以法,送交公安机关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11、雾霾作为一种大气污染,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危害?
面对雾霾问题,政府、企业、公民应该怎么去做?
答、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有重要影响;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政府:
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③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④严格执法,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⑤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推广高效清洁能源和节能电器。
企业:
①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规范企业的行为;
②加快科技创新,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公民个人:
①树立生态文明观,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
少乘汽车多走路;
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③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④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12、改善空气质量、建设美丽中国,请你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给青少年提出一些建议。
答、衣:
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等。
食:
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快餐盒等。
住:
使用节能家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在26摄氏度以上,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习惯等。
行:
外出时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等。
13、“6·
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体现了什么?
答、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治理污染紧迫性和艰巨性的清醒认识,彰显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
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14、青少年应怎样为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
答、要密切关注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国的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积极同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恶劣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15、环保部发布公民行为准则,动员公民举报污染行为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
有利于动员公民积极与污染大气及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有利于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使公众认识到个人在防治大气污染和健康防护方面应履行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有利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监督权。
16、公民应该怎样践行环保部发布的行为准则?
答、公民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应响应各级人民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采取健康防护措施;
公交优先,尽量合作乘车、步行或骑自行车,不驾驶、乘坐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
焚烧垃圾秸秆,不燃用散煤,少放烟花爆竹,抵制露天烧烤;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使用污染重、能耗大、过度包装产品;
厉行节约,节俭消费,循环利用物品,参与垃圾分类。
17、请你简要评价殷玉珍、曾凡江的行为。
答、他们环保意识强;
他们植树造林,保护和改善了环境;
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正义的行为,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
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18、沙漠“女汉子”殷玉珍的优秀品质给你哪些启示?
答、①坚强的意志品质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