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416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5物质的溶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下列既能影响食盐的溶解能力,又能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是( D )

①温度 ②食盐颗粒的大小 ③是否搅拌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D.①

7.植物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却可以溶解在香蕉水中,由此说明( D )

A.香蕉水的溶解能力比水强

B.水的溶解能力比香蕉水差

C.一切物质都能溶解在香蕉水中

D.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8.如图所示,把装入适量水的烧杯放在湿木块上,然后往烧杯里加入硝酸铵使之溶解,不久拿起烧杯时发现木块粘在烧杯的底部,说明硝酸铵溶解时要__吸收__热量,能使温度__降到0℃以下__,从而使木块上的水结冰。

图1-5-1

9.探究“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温度的变化”的实验如表所示。

探究目的

了解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学习测量液体温度变化的方法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氢氧化钠固体、水

操作过程

请结合表中内容回答问题。

(1)图示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用玻璃棒搅拌__。

(2)图示中的错误操作改正后,上述实验能否测得氢氧化钠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改变,为什么?

__不能,因为没有测量加入氢氧化钠前水的温度__。

10.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从你能想到的影响因素中写出一点,并猜想此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

__温度(或搅拌)__。

你的猜想:

__温度越高(或越低),食盐溶解的速率越快(或越慢)(或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率)__。

【能力提升】

11.火力发电厂会产生大量温度较高的热水,这些热水不能直接排入海水中,否则会造成海水热污染,导致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下列关于热污染造成海洋动物死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海水温度高,氧气的溶解能力下降,会使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B.海水温度高,氧气的溶解能力上升,会使水生动物因氧气丰富而死亡

C.海水温度高,水生动物被热死

D.海水温度高,水生动物因无法获取食物而死亡

12.如图,将少量蔗糖和松香粉末分别加入水中和酒精中并振荡,结果发现a、d两支试管内的粉末消失了,b、c试管内粉末没有减少,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A )

图1-5-2

A.作为溶剂,酒精的溶解能力更强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

C.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D.溶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和溶剂都有关系

13.如图,往试管内的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气球膨胀的是( D )

图1-5-3

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14.取四只油污量差不多的盘子,进行去油污实验。

方案一:

只用冷水清洗;

方案二:

只用热水清洗;

方案三:

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清洗;

方案四:

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清洗。

其中最容易清洗油污的是方案__四__,最不容易清洗油污的是方案__一__。

比较方案__二和四(或一和三)__,可得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比较方案__一和二(或三和四)__,还能得出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与溶剂的__温度__有关。

15.小英在调制糖水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你能想到哪些影响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呢?

列举其中的三项,并预测该因素对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影响。

因素一:

__水温__。

预测:

__水温越高,糖在水中溶解越快__。

因素二:

__是否搅拌__。

__搅拌可以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__。

因素三:

__糖颗粒大小__。

__糖颗粒越小,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越快__。

(2)选择三个因素中的一个,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写出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和你的实验步骤。

探究对象:

__水温对糖溶解速度的影响__。

实验器材:

__相同的杯子两个、20℃和80℃的水适量、白糖适量__。

实验步骤:

①__选取两个相同的杯子,分别往杯中加入颗粒大小一致的等质量的白糖__;

②__再加入等质量的温度分别为20℃和80℃的水__;

③__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哪一杯中的糖先溶解完__。

【拓展创新】

16.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着两种变化,可形象地表示为:

变化一,扩散过程——吸收热量;

变化二,水合过程——放出热量。

这两种变化的强弱决定了溶解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结合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溶液温度升高,原因是_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__,该物质可能是__氢氧化钠(合理即可)__。

(2)某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溶液温度降低,该物质可能是__硝酸铵(合理即可)__。

(3)氯化钠溶解在水中后,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相当__。

第5节 物质的溶解

(2) [学生用书B10]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

(1)两个前提条件:

__一定温度__和__一定量的溶剂__,否则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浓溶液和稀溶液:

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叫做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叫做稀溶液。

饱和溶液__不一定__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不一定__是稀溶液。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中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D.饱和溶液包含其中还未溶解的物质

2.使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B )

A.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3.一定温度下,析出了固体溶质后溶液一定是( C )

A.稀溶液B.浓溶液

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升高温度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5.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

6.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

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C )

图1-5-4

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

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

C.凉的糖水底部有剩余的白糖

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

7.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

如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正确的是( D )

图1-5-5

A.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8.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该溶液的溶质,振荡后加入的溶质质量并不减少,说明原溶液是__饱和__溶液;

再将该混合物加热,未溶的溶质全部溶解,这说明__该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

9.欲使20℃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增加溶质__、__蒸发溶剂__、__升温__。

10.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不变__,溶剂的质量__不变__,溶液的质量__不变__。

(均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

11.20℃时,往50g蔗糖溶液中加入5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热后固体全部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加热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1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B.不断增加溶质,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饱和

C.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13.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g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1-5-6

A.两烧杯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C.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得到的蔗糖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4.能证实20℃时,原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C )

A.降温到1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在20℃时,向上述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

D.加热到30℃后,加入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继续溶解

15.把某固体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加盖密封,当温度变化时,容器内的溶液( D )

A.仍为饱和溶液

B.变成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变为饱和溶液

D.变成不饱和溶液或仍是饱和溶液

16.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在室温时难以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B )

A.硝酸钾B.酒精

C.二氧化碳D.氯化钠

17.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5-7

(1)小红同学利用如图甲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__混合物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

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则65℃时,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3)如图乙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__氢氧化钠__,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X固体溶于水放热;

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__。

第5节 物质的溶解(3) [学生用书A12] 

1.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四个关键词:

__一定的温度__,__100g溶剂__,__达到饱和__,__溶质的质量__。

(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__最大__质量。

(3)溶解度单位为__克__。

2.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__升高__而增大。

①有的物质受温度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溶解度曲线陡;

②有的物质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溶解度曲线平缓。

(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3.物质的溶解性等级(以20℃的溶解度为标准):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g

>

10

1~10

0.01~1

<

0.01

举例

食盐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1.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度的是( C )

A.溶质的种类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D.温度

2.关于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20℃时,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0g

B.20℃时,100g饱和食盐溶液中含20g食盐,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20g

C.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食盐36g,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D.20℃时,50g水最多溶解食盐18g,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g

3.如图所示的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

图1-5-8

现有10℃含100g水的澄清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若把该溶液用水浴加热到60℃(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溶液变浑浊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仍饱和D.溶质质量变小

4.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

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

D.充分振荡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5.已知某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30g,现在20℃的温度下,向100g水中放入35g该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 )

A.130gB.135g

C.105gD.100g

6.20℃时从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取出50g溶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B )

A.氯酸钾溶液减少一半

B.氯酸钾的溶解度减小一半

C.溶质的质量减少一半

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变

7.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温度/℃

30

40

氯化钾

30g

33g

35g

38g

41g

硝酸钾

21g

31g

45g

65g

88g

A.硝酸钾比氯化钾的溶解度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

C.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D.在50℃时,两物质各5g分别加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8.在20℃时,将250g氯化钠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再冷却到20℃时,有10.8g氯化钠晶体析出,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B )

A.10.8gB.36g

C.26.5gD.21.6g

9.20℃时,将9g食盐溶于25g水中,刚好制得饱和溶液34g,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__36g__。

10.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图1-5-9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氯化钠__>

__(选填“>

”“=”或“<

”)硝酸钾。

(2)t2℃时,将25g氯化钠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氯化钠__饱和__(选填“不饱和”“饱和”或“不能确定”)溶液。

(3)将饱和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可行的方法之一是添加溶剂(水),还可以__升高温度__。

(4)你从图中还可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

__硝酸钾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__。

1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在此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C )

A.溶质∶溶液=9∶25

B.溶质∶溶液=9∶26

C.溶剂∶溶质=25∶9

D.溶液∶溶剂=17∶8

12.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作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

C.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

D.固体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固体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

1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图1-5-10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14.已知下列现象和数据都是在20℃时所得:

①取110g氯化铵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后,析出晶体3.72g;

②将120g硝酸钠饱和溶液和50g硝酸钠晶体共置于一个烧杯中,再加入50g水,溶液仍然饱和,还剩余6g晶体没有溶解;

③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6∶136。

则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 )

A.①②③B.②①③

C.③①②D.①③②

15.如图是对20℃的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

按照图中规律,20℃时,5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__2__g,X的数值是__10__g。

图1-5-11

16.在20℃时,将某物质wg完全溶解,制成VmL饱和溶液,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B )

A.

gB.

g

C.

gD.

第5节 物质的溶解(4) [学生用书B12] 

溶质的质量分数:

1.计算公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没有单位。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3.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要抓住要点:

混合前后__溶质__的质量不变。

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1)__计算__(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__称量和量取__(固体:

用天平称量;

液体:

用量筒量取);

(3)__溶解__。

1.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C,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某维生素C泡腾片,每片含1g维生素C,将1片该泡腾片投入适量水中,最终得到250g溶液。

此溶液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 A )

A.0.4%B.1%

C.2.5%D.4%

2.沿海城市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这过程中( B )

A.水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3.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氢氧化钠

B.用100mL的量筒量取90mL水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4.t℃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随溶剂质量的变化如图中斜线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图1-5-12

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由图可知,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

C.M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D.P点、Q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所示,若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图1-5-13

( B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6.把mg质量分数为a%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能正确描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水量关系的是( B )

   A    B  C     D

7.下列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等于5%的是( B )

A.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得到的溶液

B.100g水中溶解5g食盐得到的溶液

C.每100g中含有5g食盐的食盐溶液

D.将食盐和水按1∶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液

8.100gA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98%,现在要使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变为99%,应加入水的质量为( D )

A.1gB.10g

C.50gD.100g

9.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80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他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1g以下用游码),那么实际上他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B )

A.8.5%B.7.1%

C.14%D.8%

10.实验室要配制50g5%的氢氧化钠溶液。

现有①托盘天平;

②量筒(10mL、50mL、100mL);

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

图1-5-14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__。

(2)具体操作步骤可概括为__计算、称量、溶解__。

(3)本实验取水应选用__50__mL的量筒。

量水读数时,如果按图所示读数(其他操作无误),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11.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

25℃100g水

资料:

A的溶解度

60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失误的出现,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C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但未使用游码

B.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C.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