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非连续阅读Word格式.docx
《说明文非连续阅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明文非连续阅读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收集收敛)起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热能加以利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直是人类美好的理想。
太阳能电池的发明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重要的利用形式之一。
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广泛应用在交通、航天、建筑等领域。
尽管太阳能利用会受到自然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但由于太阳能取之不竭,又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
2016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材料二】
风能就是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据计算,全球风能约为2.74×
10^12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约为2×
10^10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
目前,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能源消耗的持续上升,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持续恶化。
由此,各国都高度重视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所有的新能源中,风能是近十多年来发展最快的。
2016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说了近年来风电在全球的显著增长情况。
我国风电事业虽起步较晚,但是,基于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迄今为止,我国已在河北张家口、新建达坂城、广东南澳等地建成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盐城等地兴建10亿瓦特级风电场。
【材料三】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这个涨落过程不断重复,永不停歇,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海水的潮汐运动有着巨大的能量。
潮汐能的利用和太阳能、风能一样,对环境没有污染。
于是,在水力发电的基础上,人们又将潮汐能用于发电。
据初步统计,全球海洋中可开采利用的潮汐能约为6.4×
10^7千瓦。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且港湾交错,
(蕴含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潮汐能源。
据普查,如果我国沿海可开发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的话,年发电量将达到600亿—800亿千瓦时,相当于现在全国发电总量的7%—8%。
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的浙江、福建、广东、辽宁等省,都拥有建万千瓦级以上潮汐电站的良好条件,如杭州湾潮汐电站方案,计划装机容量4.72×
10^6千瓦,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以上。
此外,英国、美国、阿根廷、西班牙、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各自的潮汐发电计划。
11.三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阐说(chăn)濒临(pí
n)
收集
蕴含
B.阐说(chăn)濒临(bīn)
蕴藏
C.阐说(shà
n)濒临(bīn)
收敛
D.阐说(shà
n)濒临(pí
12.相对于石油、煤炭这些常规能源而言,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被称为新能源。
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解释什么是“新能源”。
(4分)
1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统计图,结合这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你对“新能源”的利用做出的判断是(用一个四字词语表示)。
(3分)
【答案】11.B(2分)
12.“新能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取之自然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且对环境无污染的可持续再生能源。
13.持续上升(3分)
【解析】【材料一】的统计图说明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大幅上升。
【材料二】的统计图说明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稳步上升。
由此可见,四字词语需表达“未来利用会上升”的含义即可。
例如:
持续上升,前景无限等。
材料一:
2016年9月17日,主题为“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的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拉开帷幕。
又中科协2014年启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科普中国”栏目和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
“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模式,与人民网、新华网、XX、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上线1年的科普信息内容资源已达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到50亿人次。
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认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平台。
材料二:
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
5年前的科普主要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传统手段传播科学技术。
尽管全国建有科技馆155座,流动科技馆220个,科普大篷车1071辆,但与我国十几亿人口和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现状极不对等。
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先进的科学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的科学素质水平提升较慢的现象。
要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政府居高临下布道式科普,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
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思考公众需要。
同时也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
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材料三:
项目
年份
科普方式
传统科普方式占有率
我国公民参与比例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2010年
传统方式
83%
23.5%
3.27%
2015年
传统方式、PPP模式、互联网+
46%
53.4%
6.20%
(说明:
传统(说明:
传统方式是指利用文字、展板、场馆传播科学知识的手段)
材料四:
科普是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政府是科普事业的主导力量。
随着商业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传播中越来越受欢迎,开始有声音质疑政府主导效率低,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
要想科普事业持续发展,合理的状态是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
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
美国的商业氛围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就是面向市场盈利的。
同时,美国科学基金资助活动,也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
15.根据材料,列出我国科普产业存在的问题。
(至少列三点)(3分)
16.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17.下列内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目前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B.长期以来,政府主导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C.互联网+的科普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
D.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
18.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科普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答案】
15.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
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
科学家参与传播机制不完善;
整体社会氛围不好。
(每点1分,共3分)
16.①科普方式有了新的变化,PPP模式,互联网+已经参与科普;
②传统科普方式的占有率下降,人们逐渐通过新的方式接受科普;
③公民参与比例迅速提升。
(达到53.4%)④(短短5年),公民的科学素质大大提高。
17.D(3分)
18.示例:
转变科普方式,积极采用新的科普方式;
科普内容上注重公众的自主选择意识,适应公众的需要;
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大力发展科普产业,用产业推动科普工作。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
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
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
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
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
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
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
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
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15.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
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16.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7.“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18.以上材料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答案】16.(2分)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1分);
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1分)(意思接近即可)
17.(2分)不能删去。
“几乎”表示十分接近,在这里起限制作用,说明了中国城市学生手机使用率之高,但并不是全部。
删去后则绝对地说明中国城市学生人手一机,这与实际不符。
所以,用了“几乎”一词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几乎”释义1分,说明理由1分。
只回答了能否删去,没有阐述理由,不给分)
18.(2分)说明方法有: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引用等等。
(写出一种说明方法,给1分;
分析其作用给1分)
19.(2分)开放性作答,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但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文本1】
榫(sǔn)卯(mǎo)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
这是一种构件间的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以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如现存的岳阳楼就采用了这种榫卯结构。
【文本2】
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
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接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
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变成了优点:
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抻(chen,拉;
扯)。
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相互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即便地震来袭,也岿然不动。
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
这座建于公元壹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考验,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文本3】
榫卯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同时也广泛用于家具。
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他整体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相互结合,相互支撑,这种结构成了后代建筑和中式家具的基本模式。
榫卯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
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结合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
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的天衣无缝,如浑然天成时,你就会顿悟:
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
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
榫卯结构就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可是,部分榫卯是很难在机械上通过制作简单模具来成型的,需要经验丰富的木工花费一定时间才能做好,这样导致的结果无非是成本上升。
而且榫卯对材料的硬度或者价值很有很高要求,要么硬如红木,要么好如金丝楠,因此,榫卯应用并不十分容易。
8.这组文本的主要目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解说榫卯的构造。
B.阐述榫卯应用并不十分容易的原因。
C.解释山西应县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考验,依然高高耸立的原因。
D.解说榫卯结构的精巧,功用及缺憾。
9.依照顺序写下榫卯连接的顺序。
(第一项已经写好了)(2分)
()不断连接构件,完成大型的结构,整体
()找出木构件卯
(①)找出木构件榫
()将榫头插入卯眼,完成一个小型的结构整体
10.【文本2】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1.根据文本资料,并想象一下说明应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12.请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例子谈谈你对【文本3】中划线句子的思考。
【答案】8.D
9.④②①③
10.打比方,形象将任何一个世界、机构、团体、组织之间的关系比作“榫卯”,形象生地说明了任何一个世界、机构、团体、组织之间的联系,使说明更加浅显易懂。
11.应用榫卯结构制作的家具的优点是:
稳定性好,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掠夺的拉抻;
缺点是:
成本过高,人们的经济条件跟不上。
12.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规矩”的尊崇,如同榫卯结构一样,世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的,没有绝对的的自由。
比如说我们作为学生,就得听从老师的教导,不能随心所欲的理解知识,而老师的行为也不能随心所欲,他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教材的知识体系来教学,管理学校的校长,也不能随心所欲,他要根据本地的教学大环境,教师学生情况,制定出管理学校的特色方案。
总之,正如古人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榫与卯的巧妙结合与相互制约,让事物更稳固,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和谐。
【A】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光(节选)
记者:
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
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
它总长1Q..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B】消息《天舟天宫顺利对接》(节选)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据了解,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天舟一号,它的上行载货比、货物运输、推进剂补加等综合能力比肩甚至优于国际现役货运飞船,快递货物经济实惠。
此次与天官二号进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空间应用和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多项实(试)验。
【C】天舟一号瘦身记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最近我承接了一项艰巨又光荣的任务,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
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
③减过肥的人都知道,腰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去的。
而我的腰部是一个个连接框,为了将我高大的身躯牢固连接,这些连接框原先做得很厚实,显得臃肿。
因此,教练决定第一步就要帮我减腰部赘肉。
④经过多次试验,教练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⑤我的教练十分严格,不仅不放过肉眼可见的腰部赘肉,连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
我的外部是一种壁板结构,壁板连接完成后,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装货物的肚子了。
虽然壁板厚度只有不到3毫米,但是在教练看来,依然有减重的空间。
他们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尽量使壁板厚度贴近设计人员给出的公差下限。
通过去除“皮下脂肪”,尽可能让壁板变薄。
由于壁板面积很大,即使去除A4纸那样薄的一层“脂肪”,整舱的重量也会下降很多。
这不,我的体重因此又减少了30千克左右。
⑥为了装更多的货物,设计人员用货架将我的肚子分成了许多区域。
我的教练连这些货架也没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货架面板”——仪器板,使用的是铝合金蜂窝板;
“货架框架”——立梁,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
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
为此,研制人员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
这些“锻炼”让我的肌肉又轻又强壮,我的瘦身计划圆满完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阅读材料【B】,说说天舟一号要完成哪些任务。
14.材料【A】【C】都介绍了天舟一号,它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5.阅读材料【C】,回答下面问题。
(6分)
⑴有人认为第⑤节画线句多余,应删去。
你赞同吗?
请简述理由。
⑵科研人员采用哪些方法为“快递小哥”“瘦身”?
16.阅读三则材料,谈谈你从中领悟到的科学精神。
【答案】13.⑴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实验。
⑵空间应用实验。
⑶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实验。
解析:
尽量用原文作答,直接提取更准确高效。
14.【A】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多用数字,表达效果是更准确更科学。
【C】的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表达效果是不枯燥,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吸引人去阅读,通俗易懂。
此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以及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一般说明文和文艺说明文(即科学小品)之间的不同是我们说明文学习的一个重点。
15.⑴不赞同。
这句话的存在,起到了以下几点作用:
①在文章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更紧凑。
②在文章内容上,它提示了本段下文要说明的对象是“皮下脂肪”,指的是壁板的厚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俗易懂。
③同时赞扬了科研人员严格、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所以不能删去。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作用。
一般来说,句子的作用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⑴结构上的作用;
⑵内容上的作用;
⑶表达效果上的作用。
⑵①将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重量降低到原来的一半,但不影响结实程度。
②严格控锚加工温度、切削速度等参数,使壁板厚度尽量贴近设计人员给我的公差下限,使体重再次30千克左右。
③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④采用了“无应力”装配的方式,保证了货架装配误差不超过2毫米。
此题考查的提取信息的能力,可直接在原文中进行筛选提炼,找到每段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句,加以提炼概括。
课堂
检测
测试题(累计不超过20分钟)_______道;
成绩_______;
教学需:
加快□;
保持□;
放慢□;
增加内容□
课后
巩固
作业_____题;
巩固复习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赏识
评价
赏识:
建议:
签字
学生签字:
教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