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41241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Word文件下载.docx

4、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近代:

竺可桢、胡焕庸、李旭旦,复兴人文地理

现代:

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

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

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像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1、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A、三个层次:

一是中心地区,称为核心地区:

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

文化现象表现典型的地方

二是外围区:

该文化的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三是边缘区:

文化的过渡带

B、特征:

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

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在自然状态,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

功能文化区:

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A、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

乡土文化区:

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是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表现:

感情、符号

特征:

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

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文化扩散:

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特点:

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有快有慢

分类:

A、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接触到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扩散

B、等级扩散:

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C、刺激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时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

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

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生产、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支学科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整合:

是指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

五、文化现象的综合体——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

亦称人文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样性

1、区位论:

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

2、文化景观论:

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3、行为论:

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与理论引入地理学;

行为地理学

4、人地关系论:

当前应突出研究如人口、资源环境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二、人地关系论

①环境决定论(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②可能论(或然论):

它不是强调环境在决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③适应论:

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英国的罗克斯比。

④生态论:

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

应。

美国的巴罗斯。

⑤环境感知论:

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印象,为该环境中共同文化集团内所有成员所共有,

在移民身上反映比较明显。

⑥文化决定论:

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

⑦和谐论:

如何处理和谐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研究任务。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

1、课题分类:

应用型课题、理论性课题、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2、课题的来源:

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题目、应用性协作项目

3、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为:

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1、计划方案中的三项内容:

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2、具体内容: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基础与工条

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

注意吸收、借鉴、学习;

要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学会批判和借鉴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1、调查研究的方式:

问卷调查与访问调查

2、实地研究的方法:

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

五、分析研究(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

1、过程步骤:

资料、数据分析;

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

提出观点与结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1、基础: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方法论的基础

2、特征:

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3、不足: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大;

代言局限性与片面性;

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1、优点:

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人文地理学理论;

采用了演绎逻辑;

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采用数理化技术

2、缺点:

经济决定论倾向;

实证作用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

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1、研究内容:

突出地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2、优点:

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

3、缺点:

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里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1、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

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要求:

需把握人地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3、研究对象或内容:

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和本质结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2、空间模型方法3、社会学方法4、系统分析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

1、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

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物的遗迹,取得信息

A、地理社会调查的目的和方案

B、社会调查方案的制定(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提纲、联系公文、经费,人力)

2、调查方法:

访问法、随机抽样法、资料收集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资料法

1、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

按表现形式分:

书刊类、资料类、数据类、文物类、图表类、非资料类或非印刷类

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类:

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

3、地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确定查阅范围;

重视文后参考文献目录;

注意间接文献的收集;

认真摘录,勤于动手

三、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2、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获取

3、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

描述、比较和归纳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1、世界人口增长阶段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人口分布:

由于采集狩猎群体对居住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

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婴儿存活率低;

2、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

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4、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出生率由上升到下降

2、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下降的原因:

✧因为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而非由限制的避孕的方法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

✧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念,特别是传统农村的大家庭观念也随着文化的普及得以削弱

✧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

3、人口:

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一定时间,居住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组成复杂关系和人的总和

4、人口构成:

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5、性别比:

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

6、年龄构成: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7、人口地理学:

是研究各种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空间差异、区际联系

二、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1、人口转变:

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2、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1934年《人口革命》,(此内为1944年诺特斯坦的发展)

A、第一序列为原始阶段,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B、第二序列为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过渡阶段)

C、第三阶段为现代阶段,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低低低)

3、布莱克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书上第80页图4—5)

✧高位静止阶段(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早期扩张阶段(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类增长逐渐加速

✧后期扩张阶段(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扩张增长至最快尔后减速

✧低位静止阶段(L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减退阶段(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

4、具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代表了大部分发达国家。

它们最早实行并且完成了工业化,这一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即经济增长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结果及其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

2、日本模式,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模式的特点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人为干预生育行为的措施,因此,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二百年的道路。

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与前两个模式相比,中国的特点是: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

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存在。

4、印度模式,直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印度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高位静止阶段,此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由于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生育控制较弱,人口直到90年代仍为出现

明显的下降的趋势

1、人口分布: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2、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密度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数,它掩盖了所计算范围的内部差异,考虑的范围越小,所计算出的人口密度就越能反映出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

农业人口密度:

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

营养密度;

比较密度

3、人口重心:

人口力矩达到均衡的空间点

4、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

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①自然因素:

一般来说,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就越重要、越明显,

有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会逐渐变小。

a.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

b.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

c.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d.水体除了作为水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生产所用外,还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载体和

通道,也是人类副食品的一个源地,水体往往成为人口分布的先决条件。

e.自产业革命以来,某些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②社会经济因素:

虽然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但它只是提供了人口分布的可

能性。

人口分布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

决定性因素

a.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人口分分布具有明显不同

的特点。

b.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

现今的人口分布在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为稠密,

而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稀疏。

人们长期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会养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

因此人们通常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所为故土难离。

c.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也较大,有时短时间内便可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1、人口迁移:

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离开居住地,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人口流动:

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

3、人口移动:

是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居住地,时间或长或短

4、拉文斯坦的七条迁移法则

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迁移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

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

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

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

4、人口迁移的意义:

有利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

5、影响迁移的因素:

生态环境、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

1、人种:

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2、划分种族的标志:

毛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形、血型、指纹

3、世界种族的划分:

白色种族群、黄色种族群、黑色种族群(和棕色种族群)

4、地理人种: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5、地域人种是人种的基本进化单位

6、地理人种的划分:

亚洲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非洲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种族主义:

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认为白种

人是高等人种,有权统治其他种族

一、民族的形成于特征

1、民族:

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的特征:

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3、民族发展的五个阶段:

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世界的主要民族:

汉族、印度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巴西人、日本人、德意志人、比哈尔人、旁遮普人、墨西哥人、爪哇人、意大利族、朝鲜族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2、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3、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4、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5、美国城乡中的其他民族聚居区

民族聚居区的分类:

一类是民族邻里:

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一类是隔坨:

是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和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区

民族整合:

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接触,并最终融入主体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的过程

四、民间文化与流行文化

1、民间文化(民俗):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2、民间文化的特点:

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变化比较缓慢

3、流行文化的特点:

变化快、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称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农业:

是人们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社会基础工程

2、农业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旱作农业:

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地区;

对水的要求大

水稻农业:

高温潮湿;

暖温带和温带;

分布地区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地中海农业: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多雨;

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周围地区,还零星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

游牧业:

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4、现代农业的类型

✧种植园农业:

在热带地区出现的新型的、大规模的单一作物类型的集约化农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特征是单一经济作物,劳动力集约,市场指向,地域性

✧谷物农业:

面向市场专业生产谷物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牲畜育肥农业:

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

五大湖以南的大片地区,欧洲从西班牙北部开始,巴西东南部地区

✧乳品业:

专门生产流质牛奶及一些乳类加工制品的农业;

距离的远近与交通工具、道路状况;

主要分布于五大湖及圣劳伦斯南分布岸地区,瑞士、大西洋沿岸、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大城市的郊区

✧市场园艺农业

✧大牧场: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干旱、少雨大面积半草原与半荒漠;

规模大,面向市场

6、现代农业基本特征:

集约经营,生产规模大;

高度社会化,生产工艺高度分化与联合经营;

商品化生产,商品率高,建设农业基地;

技术密集型,机械化生产,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消耗劳动力少;

高产型,单产高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一、城市与乡村

1、聚落: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2、聚落的分类:

城市和乡村

3、城市:

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具有集约性与高效性的(特点)

4、城市的中心作用:

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区域创新的中心

5、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二、集镇

1、集镇:

是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一般是对建制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

2、乡村的三种类型:

具有工业活动生产的乡村、集市(乡村地区定期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乡村

3、乡村的按形态分类:

一般类型的形成(密集型农村聚落、分散型农村聚落、半聚集型农村聚落)、活动型村落、特殊类型(美国单户型、集体农场型)

4、乡村:

农村居民点,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

第二节城市化及其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1、城市化:

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城市化概念的四个含义:

A、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

B、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C、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集中点的增大

D、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占全社会人口比例增加的过程

3、城市化测度:

人口比重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土地利用状况、产业指标

4、城市化的两个阶段

✧形式(外延)城市化:

是人口与非农业活动向城市集中、非农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直接表现为城市数量的最多与城市规模的扩大

✧功能(内涵)城市化:

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过程

二、城市化的进程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

✧城心地区的城市化,形成城中的一个高密度、高能量、高效益的极核

✧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动态性特点,见缝插针,地域变动幅度较小,速度和缓

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

✧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带动城市其他职能部门的转移

3、郊区的城市化:

✧土地利用集约化。

(作物、劳动、土地三者的商品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城市网络化:

是指以各种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手段、管理和绿地等为载体,以各类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城市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高度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能量交换的城乡系统

4、逆城市化阶段: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

5、城心:

城市中商业服务区和办公事业集中、交通线路汇集、位置大体适中的实际上的城市中心区

6、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

三、城市化的机制(推动因素)

1、农业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