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1145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中师大《小学数学教育概论》课程练习题库六套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演示法就是指教师使用一些直观教具或实物进行演示实验,配合谈话或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观察,使学生对事物的现象获得感性认识,以便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算理,验证间接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搜集和处理小学数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水平做出判断的过程。

6、教学组织者是教师的角色之一,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设计和实施的专业行为模式。

二、

1、差别化;

弹性

2、《习算纲目》

3、整数;

小数;

分数

4、认识儿童数学知识发展的特点

5、障碍性;

可接受性

6、平等;

民主

7、教具;

学具

8、学生;

教法;

单元计划;

课时计划

9、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

10、写作提纲

三、

1、

(1)关注数学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2)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3)把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育;

(4)课程目标的个性化与差别化;

(5)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2、⑴输入新内容阶段;

⑵新知识同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阶段;

⑶强化巩固阶段;

⑷反馈检查阶段

3、⑴目标引领:

生成问题,组织活动;

⑵问题驱动:

启发儿童数学地思考;

⑶直观辅助:

促进儿童理解数学,巩固认知;

⑷活动探究:

儿童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⑸思想渗透:

促进儿童汲取数学思想方法的丰富营养

4、⑴数学形成与发展的故事;

⑵数学家的轶闻趣事;

⑶数学中的理性精神;

⑷数学的广泛应用;

⑸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⑹数学中的美;

⑺数学活动和数学游戏。

5、

(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确定双向细目表。

(2)小学数学测验题目的选择。

根据试题双向细目表,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

测试题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多样性,适应设计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开放性的题目。

(3)试卷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一是适当搭配主观题与客观题的比例;

二是试卷在呈现方式上力求赋予童趣的色彩,符合各年级儿童心理特点;

三是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四是在试卷中也应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

6、

(1)陈述研究课题;

(2)论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阐述研究假设和依据;

(4)分析研究内容;

(5)确定研究对象;

(6)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

(7)制订工作计划。

四、

1、数学问题解决是一个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反映为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⑴感知、理解问题。

就是学习者明确问题所提供的条件信息和目标信息,并在头脑里建立起问题的表象。

⑵确定求解方案。

是根据前面获得的条件信息、目标信息、问题的初始状态及学生头脑里形成的问题目标状态,选择解题方法并制定求解计划的过程。

①问题类化;

②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③确定解题步骤。

⑶实施问题解决。

将前面所制定的解题计划赋诸实施,使问题达到目标状态。

⑷总结评价。

问题解决以后,学生还应主动对自己的求解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与评价,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错误,应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及时纠正错误,获得正确答案。

(例子可插入每一步中或是综合举例)

2、数学双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切实体现数学双基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双基的基础性体现在,第一,数学双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应该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达到和有能力达到的要求。

数学双基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一部分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双基的要求教学,不能拔高要求;

第二,数学双基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

数学思维活动的开展和层次水平与学生拥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掌握的熟练程度相关,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最基本的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必要的。

双基的发展性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双基掌握的层面,应该在双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就是要让学生在获得双基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积极地体验数学发现、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数学双基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在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我们须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数学双基教学进行反思,汲取数学双基教学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中的合理因素,使数学双基教学得以创新。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练习题库

(2)

1、数学的同化

2、数学认知结构

3、活动教学法

4、解决问题教学

5、表现性评价

6、文献法

1、数学现实原则是由提出的。

2、强调数学的和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

3、《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等方面对总体目标进行了分解,对各自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4、为了数学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需要,人们提出了将数学双基发展成四基,即、、、。

5、由于新命题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因此数学命题的学习也可以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6、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和来体现。

7、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开放题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我们依据命题的要素,将开放题分为、、和四类。

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数学文化”,并将“”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设立“数学文化”模块。

9、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是指、和。

10、调查法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调查法分为和两种。

1、简述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

3、结合实例谈谈发现法运用的一般步骤。

4、简述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5、新课程提倡的发展性评价表现为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应注意哪些问题?

1、谈谈如何立足双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哪些学习方式?

这些学习方式具体运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数学的同化学习就是指当新的数学内容输入以后,主体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它们,而是利用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内容进行改造,使新内容纳入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

2、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

3、活动教学法是指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和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4、解决问题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应用新知等多种能力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为主要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求解、发展、延伸、迁移和变形的一种教学模式。

5、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具有一定情境的任务来来考察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方法。

6、文献法就是对于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1、弗赖登塔尔

2、应用性;

实践性

3、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4、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

5、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

并列学习

6、确立;

表述

7、条件开放型;

策略开放型;

结论开放型;

综合开放型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

10、访谈调查;

问卷调查

1、

(1)面向全体学生;

(2)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观;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5)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2、

(1)能让学生获得适应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

(2)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数感、符号感和数学应用意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过程,能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5)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3、发现法的一般步骤是:

⑴创造问题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⑵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

⑶提出假设;

⑷检验假设;

⑸总结,做出结论。

例如,对于“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内容,可以这样设计发现法教学方法:

教师先提出如下问题:

“有3千克面包,3/8千克放一袋,可以放几袋?

”让儿童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解题方法,并画图说明是怎样想的。

然后教师巡视全班,当大多数学生解出来以后,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法。

教师把不同解法都写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评价哪种解法比较好,最后让学生用他们发现的比较好的解法做练习题以巩固新的知识。

(案例自由选择)

4、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⑵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⑶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⑷思维缺乏批判性;

⑸思维缺乏灵活性。

5、⑴关注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⑵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⑶注重评价的改进功能;

⑷提倡评价方法多样化。

6、⑴正确认识和处理数学问题情境预设与课堂实际生成的关系;

⑵在教学实施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儿童的数学素养;

⑶关注对儿童数学学习方式的引导。

1、立足双基着眼创新,是指双基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教学取向,不能把双基教学看成是单纯知识技能教学,而是要将数学知识技能及其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第一,将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学法指导相结合。

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过程也是学生吸收和更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的吸收和更新知识是双基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将基础知识技能的运用与迁移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牢固掌握数学双基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地提取知识并灵活地加以运用,这种运用不是模仿例题,而是在新的环境下解决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具体表现。

第三,将基础知识技能的变通与组合与培育求新求异意识相结合。

数学双基教学注意将知识技能通过变式来进行教学,其中就蕴涵着培育求新求异意识的成份。

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知识的变通与组合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形成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学生富有创造性的表现。

2、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具备的条件:

①学生必须具有主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心理倾向;

②学习材料要具有潜在意义;

③学生头脑里要具有联系新内容的知识经验。

⑵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

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目标的制定;

②尊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提倡用多样化的方式去学习所学内容;

③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根据学习的情况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整;

④重视学生学习后的自我反思,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作出客观评价,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⑶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要确立好合作学习的内容与主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调控,让合作伙伴之间能够互相支持,积极配合;

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⑷探究学习。

具体运用时要注意:

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好探究的主题,让他们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产生主动探究的心理需要;

教师要为学生探究学习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

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要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应与其它学习方式紧密配合。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练习题库(3)

1、数学问题

2、CAI

3、数学日记

4、小学数学学习

5、教师能力。

6、调查报告。

1、年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由此拉开了帷幕。

2、NCTM标准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核心是。

3、一般地说,儿童几何概念的发展经历四个发展水平:

、、、。

4、数学的双基是指数学的和。

5、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主要是通过和两种方式去构建的,这是小学生数学认知的基本方式。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有:

讲解法、、、操作实验法、练习法和等。

7、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儿童数学教学,使教师更有效地实施教学。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和。

8、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过程,学生思维过程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是关系。

获取知识的思维;

同构

9、教师进入引导者的角色,必要的前提是实现。

10、质性研究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和。

1、简述启发式教学体系的架构。

2、我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数学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

3、小学数学双基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数学问题解决的功能。

5、建立和维持成长记录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6、简述教师寻求专业发展的途径。

1、对照传统的应用题教学,结合实例谈谈小学开放题的设计策略。

2、结合实例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

1、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2、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指的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

3、数学日记是通过学生记录自己学习数学的过程和体会,了解和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方面表现的一种评价方式。

4、小学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提供的信息资源和学习线索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数学知识经验、能力和情感态度持久变化的活动过程。

5、教师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完成情况的个性心理特征。

6、调查报告是用来描述、阐明课题的调查材料和分析结论,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

1、2001;

7

2、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3、具体水平;

同一性水平;

分类水平;

形式水平

基本技能

5、同化;

顺应

6、演示法;

发现法;

活动教学法

7、物理环境;

心理环境

8、获取知识的思维;

9、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

10、行动研究;

个案研究;

叙事研究

1、一是“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

二是“两结合”,即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

三是“一核心”,即以培养和发展智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

2、

(1)课程理念的变化。

课程改革倡导和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实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目标。

(2)课程教材的变化。

数学教材的编写出现多样化,多版本的教材可供教师和学生选用。

(3)课堂教学的变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4)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5)素质教育得到逐步落实。

3、⑴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⑵在活动体验中获得解题技能;

⑶在变式引导中促进自主构建;

⑷在综合运用中形成整体观念;

⑸在双基掌握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

4、⑴问题解决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

⑵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⑷问题解决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

(1)开始时小一点、简单一点。

(2)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成长记录的重要性。

及时向学生和家长说明保存这样一份成长记录的目的。

(3)成长记录必须让学生能够看到。

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合适的位置用于保存这些成长记录。

(4)在课堂上要留出时间给学生维护成长记录的工作。

6、⑴自觉制定发展规划;

⑵深入开对话与讨论;

⑶积极参加在职进修;

⑷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⑸主动进行教育研究。

1、

(1)条件开放。

传统的应用题的条件是所求问题的充要条件,它极易给学生造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条件不足或有余时,便感到束手无策或疑惑不解,因此,设计条件型开放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开放。

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利用已知信息分析数量关系时,能发现并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

设计问题开放的开放题,有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策略开放。

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结论开放。

传统的应用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往往只满足于把一个答案找出来,不再进一步思考分析,探索解题规律和方法。

设计结论型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

(实例)

2、⑴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①阅读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②探访数学珍宝,领略传统文化魅力;

③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⑵突出数学思想:

①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

②通过数学历史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③在应用中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价值。

⑶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①查找数学符号来源;

②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

③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④预示知识发展的前景。

(结合实例)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练习题库(4)

1、数学课堂活动

2、数学问题解决

3、合作学习

4、成长记录

5、操作实验法

6、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1、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数学教育既保持了原来的较高的统一性、普及性等一些传统,另一方面又朝着、的方向发展。

2、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并于2001年9月开始在实验区使用。

3、数学双基既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双基教学就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关注放在首位,切实体现数学双基的和。

4、顾泠沅先生认为数学的变式教学分为和。

6、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时,还是应该以目标为核心,目标和目标渗透其中,以形成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7、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究的有序状态中。

8、表现性评价的核心是通过学生,来了解学生多方面的表现。

9、小学数学教师的一般能力主要指(如数学的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和(如检索、搜集资料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等)。

10、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写作论文的实际情况,论文主要分为:

、和三种。

1、简述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2、数学认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4、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是什么?

5、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实施数学文化的方法有哪几种?

6、常见的教师对话有哪几种?

2、对小学数学学习有哪些基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去落实这些要求?

1、数学课堂活动是指学习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和操作活

2、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新的情景状态下,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寻求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3、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通过分工合作而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4、成长记录将显示学生学习成就信息的一系列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起来,以了解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的评价方式。

5、操作实验法是小学数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指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学生进行具体实验,并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思考的教学方法。

6、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就是依据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对小学数学教育活动进行质和量的分析,揭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1、民主化;

个性化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学生的发展;

基础性;

发展性

4、概念性变式;

过程性变式

6、知识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7、动手操作

8、解决一个具体的任务

9、数学能力;

学习能力

10、调查报告;

实验报告;

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