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400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docx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

  

 

  

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探索城市大数据建设路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受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影响,国家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时期,社会改革成为本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公共信息服务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来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改革,改革永远是一个不中断的事业。

为适应新变化,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形成国家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不断融合,城市不断扩张,社会矛盾更加复杂,使得城市综合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

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应用能力不足,大数据对政务管理、传统产业和社会公众服务尚不能适应,新业态发展面临体制机制障碍,跨界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如何做好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对促改革、调结构、降成本、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及相关部门在社会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2个部门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福建省建成了电子证照库,推动了跨部门证件、证照、证明的互认共享,初步实现了基于公民身份证号码的“一号式”服务;广州市的“一窗式”和佛山式的“一门式”服务改革,简化群众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了办事效率;上海市、深圳市通过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综合受理和全程协同办理。

在重庆,经过十多年建设,“数字重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市36个委、办、局基于平台建设了上百个应用系统,我们与20多个部门签订了数据共享协议。

近年开展的1∶5000基础测绘、重庆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全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等,形成了全市地理空间信息成果共享应用更强大的基础格局。

2013年,我们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分散在各委、办、局的公共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根据需求进行重组、提炼和空间集成,建立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消除行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着手搭建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汇聚、共享、交换的平台——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努力探索城市大数据整合应用新途径和“新常态”下的社会公共服务新模式。

二重庆大数据发展

从大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及创造新价值,正迅速成为新一代的信息服务业态,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

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具备一定基础,拥有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但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重庆市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领域公共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2014年印发的《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实施方案》(渝办发〔2014〕45号)提出,以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等三大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各部门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政务共享、信息惠民、信用建设、社会治理等四大应用平台,成为网络架构合理、基础数据共享、行业管理独立、公共平台统一、信息应用安全可信可控的开放式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简称“三库四平台”建设任务。

(一)三大基础数据库

(1)自然人信息数据库。

以公安部门人口户籍信息库为基础,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逐步叠加人力(人事)社保、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文化教育、就业收入、纳税缴费、民政事务等其他信息。

(2)法人信息数据库。

以工商部门企业法人信息库为基础,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逐步叠加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等其他合法机构信息,覆盖全社会各类法人机构。

(3)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

以规划部门地理信息库为基础,以坐标点为标识,逐步叠加交通、水利、通信、土地、矿产、地质等有关信息。

(二)四大公共应用平台

依托三大基础数据库和各行业部门的业务数据库,搭建重庆市政务共享、信息惠民、信用建设、社会治理四大公共应用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分散采集、整合使用、数据共享。

(1)政务共享应用平台。

在过去电子政务和“金”系列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部门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加强政务工作协同办理,提高部门的办公效率和行政效率,并依法向社会进行统一的政务公开。

(2)信息惠民应用平台。

通过汇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教育、卫生、交通、社保、民政、住房、就业、养老、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社区管理、基层事务等公共服务信息,对其进行深加工处理,建设“一站式”的网上服务大厅,联通区县政务中心、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社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基于“实名制”的多种信息服务,提高群众办事便利程度,减轻办事负担,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

(3)信用建设应用平台。

以各部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为基础,通过采集、整合、应用,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行政部门、企业、个人和社会征信机构等查询政务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4)社会综合治理应用平台。

按照中央综治办的建设标准,统筹搭建“9+×”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基层队伍信息采集比对,实现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信息的实时更新,按需共享校核公安、民政、司法、卫生计生、房管、教育等职能部门业务数据,为社会治理有关部门案(事)件交办、流转、反馈及考评等提供业务协同支撑。

随着“三库四平台”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慢慢发现在“三库”与“四平台”之间缺少一个连接枢纽,缺少打通数据库、支撑平台应用的重要载体。

谁有资格、有能力担当整合各类数据,打通信息流的大任?

三大类基础数据即人口数据、法人数据、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中只有地理空间数据可以作为载体,地理空间数据无所不在,可以担当整合各类数据和构建城市大数据的大任。

因此我们提出构建“3+1+×”的格局,“3”为三库,“×”为四平台及更多的应用,“1”为整合三库以及各类信息资源,为各类应用和共享交换提供支撑的平台。

它是重庆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的重要纽带,它是以空间数据集成综合信息的共享交换平台,由此,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建设应运而生。

这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构建的城市大数据平台(见图1)。

图1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的定位

三综合市情系统建设

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是支撑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汇聚、整合、发布、共享和应用的平台,是全市标准统一、内容融合、开放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

目前正在开展的综合市情系统一期工程已上线运行,一期工程以地理信息为载体共整合了19个市级部门的各类信息,这是重庆城市大数据的雏形,也是下一步拓展覆盖市级其他部门和区县信息的基础平台。

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建设的组织推动是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作为领导小组组长,19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

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基础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应用软件体系及长效运行维护机制,系统总体架构见图2。

图2重庆市综合市情系统总体架构

(1)基础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等设施及信息安全支撑环境。

(2)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包括《重庆市综合市情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与《重庆市综合市情信息共享目录》。

(3)数据资源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地理、地表数据、各类规划、经济社会和城市运行五大门类数据,按照归属形成部门共享数据库、区县共享数据库、市情共享数据库。

(4)软件平台体系,主要包括资源目录管理、共享交换、市情查询、辅助决策等系统。

(5)长效运维机制,主要包括《重庆市综合市情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

(一)标准规范

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新技术标准研制及时跟进,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重庆通过政府引导、专家领衔、部门参与,共同推进公共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形成了《重庆市综合市情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该标准整合大数据资源,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一项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今后可以成为支撑“智慧重庆”的信息资源共享应用标准体系。

1.主要特点

《重庆市综合市情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通过建立覆盖全市、稳定且唯一的地理实体编码,确定该地理实体所属的地理数据分类、所在的空间网格位置及数据尺度大小,进行唯一地理标识。

再以地理实体编码为基础,加载其他自然和社会信息,通过组合编码实现全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空间关联与结构化集成。

标准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不同门类编码长度不一。

标准从全市综合信息资源服务需求出发,将综合市情信息分为基础地理、地表数据、各类规划、社会指标和城市运行等五大门类数据。

每个门类根据应用需求数据分级不同,门类间的编码长度不同,同一门类下数据编码长度相同。

(2)综合信息空间整合。

标准以地理空间实体为载体,通过地理空间实体唯一编码标识,与地表数据、各类规划、经济社会、城市运行等综合信息的分类编码进行组合,实现行业标准与地理空间信息标准的整合。

(3)分类编码唯一。

现行体制下,同一数据资源多头交叉管理的现象众多,各部门有各自的部门标准。

本标准对所有市情数据进行了唯一编码,确保数据分类的唯一性,部门管理权限及范围作为属性进行关联。

2.主要内容

标准根据信息层级分为5个门类,39个一级类,172个二级类,1690个要素类。

其中,基础地理、地表数据、各类规划、经济社会和城市运行五个门类分别由A、B、C、D、E等5个字母标识。

(1)基础地理类。

基础地理类编码由13位码组成,主要是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包括地形图、地下空间、地表覆盖、地名地址、影像地图、三维地图等。

例如,“城市建设用地”编码为XA0301010101R,从左到右,X代表“行政区划”,A代表“基础地理”门类,03代表一级类“地表覆盖”,01代表二级类“城乡用地”,01代表三级类“建设用地”,向下逐级细分,最后1位字母R代表“尺度”(见表1)。

表1基础地理类编码示意

行政区划(X)编码由12位数字码组成,按照省(市)、区县、乡镇、村分级编码。

行政区划编码结构见图3。

图3行政区划编码结构

例如,500113107004是重庆市巴南区安澜镇龙岗社区的编码。

(2)地表数据类。

地表数据类编码由17位码组成,主要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信息,可与基础地理组合编码。

例如,“住宅用地”编码为“XA0301010101RB0101010101010101”,前面“XA0301010101R”代表了“住宅用地”所属“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编码,后面“B0101010101010101”代表了“住宅用地”的地表信息分类编码(见表2)。

表2地表数据类编码示意

(3)各类规划类。

各类规划类编码由18位码组成,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数据。

可与基础地理组合编码。

例如,大都市区规划的城市轨道,规划类别代码为“XC0202010808010306”。

组合编码为A010*******,“XA0101020200R”对应基础地理类的“城市道路”(见表3)。

表3各类规划类编码示意

(4)经济社会类。

经济社会类编码由12位码组成,主要是有关经济社会的统计信息。

编码第一位是行政区划码,确定该项统计信息的所属区划单元。

例如,“增值税”的信息分层编码为“XD0401010101”,从左到右,“X”代表所属行政区划,“D”代表“经济社会类”,向下逐级细分(见表4)。

表4经济社会类编码示意

(5)城市运行类。

城市运行类编码由8位码组成,主要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相关的动态信息。

可与“基础地理”或“地表信息”组合编码。

例如,“土地出让”的组合编码为“XA0104030100RB010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