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奖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红烛奖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奖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设计
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刘宇清
二零一二年十月
一、教材依据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④(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的第三框题。
本框题分为三目,其中第一目讲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人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努力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幸福人生。
第二目讲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
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三目讲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才能,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走正确价值观指引的道路。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的要求:
探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开展探究性学习。
本课要改变过去政治课上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旧模式,让学生动口议、动眼看、动情读、动脑思、动笔写,在教师设定的情境感染下,既学会知识,又培育品德,提高境界。
做到以诱达思,为学生思考搭好桥梁。
实现教师的“教”真正转化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
以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让学生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研究获本质。
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寻找素材,总结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做成ppt课件。
ppt课件共16张幻灯片,在课件中展示了学生课堂探究成果及教学评价,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和教材知识的整合。
3教材分析: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本课的最后一框,是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获得认识升华的关键一课。
价值要在劳动中创造,在奉献中实现,实现价值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
些问题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系统化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应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线索,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
4学情分析: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已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且具备了相当的比较、鉴别、归纳、发散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他们经常会用伟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因此对此问题会有一些感性认识。
学生通过对《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初步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或对自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不清,需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使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正确道路。
我们所面对的教学客体是90年代出世的独生子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社会中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些思想与本课内容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必然产生冲突,给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侧重学生主体的参与与体验过程,
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4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式教学学生讨论情景活动
(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做到提问时的小坡度、大面积、多层次、多角度、由浅入深,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
5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黑板文本录音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只有体会到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才会拥有幸福人生,从而才能进一步领悟到: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人生价值的实现还需要一定的主观条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教学中讲清该问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也能从理论和思想上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因此,该问题是本课的重点。
(2)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错误的价值取向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给三维目标的落实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该问题也是是本课的难点。
五、教学准备
收集案例,制作课件、学生课前小调查知识网络构建
六、教学流程
ppt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标志和志愿者精神、价值图片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创设情境
ppt2志愿者故事让生命在奉献中绽放(可播放视频)2010西安劳动模范张涛
自主探究
1何为人生价值?
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2张涛的人生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3张涛的人生价值为什么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4为什么劳动着的人(张涛)是幸福的?
5奉献是什么?
人生价值为何要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6张涛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7你打算怎样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学评价
分三组探究学生代表发言生生互评老师点评3人参与课堂发言
【篇三:
《人民教育》60年报道的最有影响力事件与人物】
《人民教育》创刊60年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与人物
(1950-2010)
最有影响力的事件
1.速成识字法1952年5月号《人民教育》发表郭沫若同志《在颁给祁建华奖状典礼会上的讲话》和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的创造经过》。
祁建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的文化教员,他在教部队战士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速成识字法”。
为奖励这种有重大意义的创造,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于1952年4月23日给祁建华颁发奖状。
郭沫若指出:
“这种创造,对于扫除文盲、发展工农兵群众文化教育的贡献很大,是文化教育工作上极有价值的极应重视的创造之一!
”速成识字法主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会注音符号和拼音,掌握这种识字的辅助工具;
第二步,突击生字,先求会读与初步会讲;
第三步,学习语文课本,开展阅读、写字、写话活动,巩固已经认识的文字并求进一步的提高。
该期还介绍了高碑店农民速成识字班的教学经验以及天津纺织工人速成识字法实验班的工作。
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成人识字扫盲运动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毛泽东称他是“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
刘少奇评价他为“我国继仓颉以后第二大文人”。
2.
红领巾教学法1953年7月号,《人民教育》发表了叶苍岑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详细介绍了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观摩北京市女六中的《红领巾》教学后提出的意见和北师大中文系学生依照普希金的意见再次教《红领巾》的经过与体会。
同期《人民教育》还配发了《稳步地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短评。
文章发表后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许多学校纷纷仿效“红领巾教学法”,把“文学分析”当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把提问、谈话法当成唯一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
当时所形成的“红领巾教学法”,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有着长时间比较大的影响,在我国20世纪后半叶的语文教育史上写下了令人难忘的一笔。
3.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大讨论1955年2月号《人民教育》发表《实行全面发展教育中若干问题的商榷》。
文章指出,教育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重学生负担的矛盾,其次是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中学生要求不同的矛盾,再次是各科知识的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的矛盾,灌注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动钻研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矛盾。
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才德兼备、身心健康、手脑并用、智情并茂、意志坚强的共产主义新人。
文章指出,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发展的。
该文掀起我国教育理论的大讨论。
1956年9月号~12月号《人民教育》针对“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再次发起“全面发展教育问题”的讨论。
讨论的中心集中在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不是可以结合、两者相结合能否成为新的教育方针。
认为因材施教只是教学方法的,就不主张把它和全面发展的方针相提并论地结合起来;
认为因材施教不只是教学方法,并且要贯彻到教学内容、教学制度各个方面的,就肯定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针。
4.语文分科1955年8月号《人民教育》发表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一文。
文中指出,语言学和文学性质不同,语言学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
性质既然不同,知识体系就不同,教学任务也有所不同,所以必须分科。
在叶圣陶的倡导下,1956年,“语文”课被一分为二,分为语言部分和文学部分,分科教学。
为了配合语文分科,教育部在1956年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
这也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正式的语文教学大纲。
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有关部门又停止了以前课本的使用。
但有关语文分科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叶圣陶的观点还常常被人谈起和引用。
5.批判“两个估计”1977年,在教育部党组领导下,《人民教育》总编辑及几位编辑参与撰写《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一文,发表在1977年第2期《人民教育》(1977年11月17日付印)上。
经邓小平同志批准,该文在11月的《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同时发表。
这篇文章对“四人帮”炮制的教育战线的“两个估计”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为日后否定“两个凡是”、解放思想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是意识形态领域标志性的文章。
6.手执金钥匙的人们《人民教育》1978年第4~5期合刊发表了本刊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手执金钥匙的人们》,报道了北京景山学校几位小学教师马淑珍、郑俊选、方碧辉、周淑溪等。
他们坚持教学改革实验,分别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数学教学现代化教学、外语教学以及作文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当时刚刚拨乱反正的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作出了贡献。
此篇通讯经邓小平、方毅(时任副总理)等领导同志的圈阅、批示后,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报纸先后转载,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部批准的全国中小学最早的一批特级教师,就是《手执金钥匙的人们》一文中所采写的其中的几位教师。
7.人才学的建立1979年,《应当建立一门人才学》和《试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等文章在《人民教育》上发表后,在全国特别是青年中产生很大影响,《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先后转载,一时间引起了人才研究热。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国庆30周年学术研讨会,还专门分设了教育学、人才学分会,由《人民教育》的同志负责具体筹备工作,进而促进了中国人才研究会的成立,推动了我国人才学的创立,开拓了教育工作的新视野。
8.“红烛奖”征文1983年,《人民教育》首创教育文艺“红烛奖”,先后于1983年、1986年、1989年举办了“红烛奖”小说征文、散文征文、报告文学征文活动,发动社会各界包括教师拿起笔来反映教师生活,讴歌人民教师,增进全社会对教师工作的了解与理解,形成尊师重教的强大舆论氛围。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严济慈参加了1985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红烛奖”小说征文颁奖大会。
征文活动受到了贺敬之、冰心、冯牧、魏巍、吴组缃、王蒙、刘白羽、孔罗荪、秦牧、严文井、陈伯吹、袁鹰、柯岩、刘绍棠等著名文学家、作家、文学评论家的热情支持,或亲自为征文撰稿,或撰写评论文章,或担任评委。
《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文汇报》等多家新闻单位都及时发表了征文活动的有关消息。
征文中部分优秀获奖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转载,有的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9.落实“三个面向”的讨论1984年第5~11期《人民教育》对怎样按照“三个面向”改革中小学教育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三个面向”;
如何按照“三个面向”,端正中小学办学指导思想;
如何按照“三个面向”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何按照“三个面向”改革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工作;
如何按照“三个面向”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刘佛年、游铭钧、
吕型伟、金世柏、肖宗六、黄济等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该讨论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1993年第1期《人民教育》又发表评论员文章《在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新华社摘要发通稿。
《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摘报》、《报刊文摘》等先后摘要转载。
该评论获国家教委“教育好新闻(言论)”一等奖。
10.农村中小学教育问题大讨论由于种种原因,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在农村教育中表现特别突出,问题特别严重,导致农村教育极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
于是,《人民教育》从1986年第7~8期开始,开展了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如何适应农业生产”、“如何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讨论。
讨论历时两年半,共发表全国各地来稿70多篇。
大家认识到:
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极不适应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突出的问题是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即升学教育特别严重;
改革的关键是教育思想的转变;
要从升学教育中摆脱出来,树立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
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为“讨论”撰写了总结文章,明确指出: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认为“《人民教育》杂志开展的‘讨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11.平度经验1986年第10期《人民教育》发表长篇通讯《他们在创造性地工作》,系统地介绍了平度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县教育局善于从实际出发,主动地、创造性地工作的经验。
文章刊出后,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平度经验成为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影响最大的一个改革典型。
一些地市将该文翻印下发到所属县、乡、校。
根据国家教委有关领导的建议,将文章印成《农村教育改革的好典型》一书,以国家教委办公厅的名义分送各省(区、市)、地、县党政领导同志和教育行政部门参阅。
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联合在平度召开“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推广平度经验。
12.“教师——美好的职业”散文征文继三次“红烛奖”征文活动之后,1992年《人民教育》举办“教师——美好的职业”散文征文活动。
这次活动突破了过去单纯反映教师职业清苦、艰辛、奉献的一面,侧重开掘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包括个体感受;
教师不只是在奉献,同时也在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教师生活不只是与“清苦”联系在一起,还有说不完的快乐,道不尽的幸福,从而将教育文艺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将教育舆论引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这次历时两年多的征文活动共收到来稿5000多篇,覆盖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
征文活动顾问是原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和著名作家魏巍,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担任评委会主任,李希凡、刘绍棠、韩作黎、张锲、周明、石英、郑伯农、赵金久、王远平、刘国正、于漪等任评委。
此次活动还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支持。
13.深圳实验学校的经验1994年第9期《人民教育》发表长篇通讯《教育现代化的领先实验》,对深圳实验学校的整体改革实验进行了报道。
其主要经验是:
实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
通过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努力运用现代管理思想使学校高效运转。
文章刊发后,深圳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该校经验。
三个月内全国共有4284人先后到深圳实验学校参观学习。
他们说:
“这所学校硬件是现代化的,软件更是现代化的——现代化的德育,现代化的教学,现代化的管理。
这个典型,再过
若干年,也是有生命力的!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一直在思考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应是什么样子,应有什么特点,在深圳实验学校,我得到了很好的启示,有了一个具体而深刻的印象,丰富了我的思考。
”1995年1月,该文被评为国家教委“教育好新闻”一等奖。
14.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于1995年第7~8期合刊、1996年第6期、第9期、1997年第6期、第12期陆续发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撰写的五篇文章,论述“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第一次被提出到1995年,经过近10年自由而激烈的争论,理论界与实践层面均提出了许多问题,但并未形成明确的认识。
针对其中的主要问题,柳斌以这五篇文章做出回答,对素质教育首次做出政策上和理论上的系统阐述。
他认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实施素质教育,转变观念是前提,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是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根本,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核心。
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突破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突破口,改革考试制度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突破口。
此组文章的发表,澄清了许多关于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促使大家逐步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
15.汨罗经验1996年第2期《人民教育》发表长篇通讯《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探索》,对湖南省汨罗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进行了报道。
汨罗市的主要做法是:
三个控制与四个面向——控制重复教育、控制留级率、控制班额,面向属地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把“两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落实到每一堂课以及实行目标管理。
本刊同期发表评论员文章《加快素质教育的区域性推进》。
刊物出版后,李岚清副总理在半个月之内两次批示,肯定汨罗经验。
1996年5月,李岚清同志亲自考察汨罗市教育,指出“汨罗经验非常可贵,要逐步在全国推广”。
汨罗的素质教育经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全国各地到汨罗考察学习的人一年之内达8万,成为素质教育的特大典型。
16.烟台经验1997年第7~8期合刊《人民教育》和《山东教育》联合推出长篇通讯《直挂云帆济沧海》,全面系统地报道山东省烟台市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经验:
通过调控升学指标遏制“片追”势头;
改革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分类指导、分流施教,为每一个学生铺下成才之路;
加大力度建设德育“重点工程”;
以教学为中心开足开齐开好课程;
进行教学改革,向课堂要素质;
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等。
是年9月国家教委在烟台召开全国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到会。
会上朱开轩说,我是通过《人民教育》对烟台的报道,了解烟台经验的本质的,希望到会的同志都好好读读《人民教育》的报道。
会上李岚清副总理也充分肯定这篇报道。
文章发表后,被一些报刊转载,几万人到烟台参观访问,一时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烟台经验的热潮。
1998年这篇报道被评为教育部全国“教育好新闻”一等奖。
1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02年第3期发表长篇通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和评论员文章《寿光的发展观》,率先推出均衡发展的典型,引发教育界广泛关注。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王湛阅后批示:
“……读后颇受
鼓舞。
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希望有更多的地区能像寿光市这样坚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之后,2003年、2004年《人民教育》陆续刊发一系列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章。
“均衡发展”逐步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思想。
这些文章的核心观点有:
“今后10年政府的最大理想是促进教育公平”(张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问题,是人权问题”(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重在规范教师工资待遇”(王晋堂)等。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政府决策。
18.徐州校长竞聘制2002年6月,《人民教育》与《江苏教育》联合采访,率先推出了报道江苏省徐州市校长竞聘制改革的长篇通讯《忽如一夜春风来》,“在全国各地反响强烈,有不少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教师前往上述单位学习、取经,为各地的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教育部网站)。
徐州校长竞聘制始于1999年,是教育系统较早开始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历时长,范围广,操作规范,成效显著,“使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打破了干部终身制局面”,解放了教育生产力,其经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至今仍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19.考试与评价改革《人民教育》2003年第3~4期合刊发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新课程“指挥棒”改革的开始。
该《通知》指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内容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过程。
明确评价标准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并首次提出“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明确不得以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
高中录取要“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2008年7月,时值中考制度改革进入第4个年头,本刊以60页篇幅,在全国首次详细地、全方位地刊登了中考制度改革的经验及政策思考文章。
中考制度改革直接制约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中考制度改革有两大要点,其一,改变单纯以分数简单相加决定录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