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9175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电子教案Word格式.docx

引导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

朗读法、感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执教者修改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代的传说,传说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2、板书课题:

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3、教师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碰到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向他人请教。

(2)指名读,开火车读,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

(3)教师相机订正读音,指导易错、难读字。

难:

前鼻音,声母是“n”;

是多音字,在“灾难”一词中读第四声。

另一个读音为“ná

n”,可组词为“困难”。

蛇、兽、伤:

都是翘舌音。

洪、伤:

都是后鼻音。

(4)齐读生字词,去掉拼音再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点评。

6、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学生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最终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3、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2、根据生字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与大家交流。

4、指导写字。

道:

半包围结构,注意“辶”是三画,“首”的下半部分是“自”。

注意右边“隹”是四横。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写洪水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

(2)这么大的洪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灾难?

(指名回答)

(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

(3)课件出示洪水视频(图片),引导感知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

(1)洪水肆虐,有人出来治理洪水吗?

(鲧)

(2)鲧治理洪水的方法是什么?

(筑坝挡水)

讨论:

你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学生自由讨论)

(3)鲧治水的结果怎样?

(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为什么鲧没有治好洪水?

3、出示第4自然段前两句话,对比禹和鲧治水方法的不同。

(1)禹是谁?

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

(他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2)禹和他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禹采用疏导的办法,他和大家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

开通这些河道有什么作用?

(可以让洪水通过河道流到大海里去)

(3)讨论:

为什么禹能治水成功?

(因为他的方法正确。

出示动画演示筑坝挡水和疏通河道的区别)

过渡:

你们知道还有别的原因吗?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3自然段。

4、指名学生读第3自然段。

(1)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找出文中的数字,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十三年:

说明治水的时间很长。

三次、一次也没有:

说明禹回家的次数少。

(3)为什么禹三次路过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他认为治水要紧。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大禹治水的决心之坚定,牺牲之大。

禹的付出值得吗?

他治水成功了吗?

5、学习第4自然段后两句话,感受禹的伟大。

(1)洪水退后,大家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2)这些都应该感谢谁?

你想对他说什么?

(3)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4自然段后两句话。

三、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指导朗读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预设:

(1)大禹,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2)大禹,我们也要向你学习,做事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指导理清文章顺序:

①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②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③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④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2)按照课文顺序,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板书设计

板书再设计

15大禹治水

洪水泛滥生活痛苦

鲧筑坝挡水洪水没有消退

禹疏通河道洪水退了,人们安居乐业

(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六单元第十六课主备人:

朱德的扁担

认读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为什么藏扁担后又不藏了。

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讨论了解课文内容。

能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朱德同志吃苦耐劳,身先士卒的高尚品格。

1、.能认识15个生字,会工整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战士们为什么藏起扁担,后又不藏扁担了。

引导法,点拨法。

体验法,联想法。

一、导入

老师给大家讲什么是扁担?

扁担的用途等让学生对扁担有印象。

也可让学生说。

小结:

就是这么一位伟大的将军,他面对缺粮的困难,是怎样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2、学习生字

(1)自主学习生字。

(2)找出自学中感觉有困难的生字进行学习。

翘舌音:

朱志士师

后鼻韵母:

仗疼敬

(3)课件出示具体的句子进行测读。

3、 

朗读全文,读通顺。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朱德带领一支队伍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山上缺粮,要到山下挑粮,大家争着去包括朱德在内。

但大家都担心他的安危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不让他去。

可朱德又找来一支还写上字。

大家都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四、指名让同学完整地讲讲原文。

五、疑问解答

有哪个词语不理解的可以举手问。

老师引导理解。

六、 

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

2. 

组词或用自己方法记生字。

注意区分:

“士”与“土”;

“担”与“但”。

3.师范写,学生描红并书写。

七、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

1、导入

听写上节课学过的词语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老师指导本段第一句交代了朱德和毛主席的会师。

朗读时要带者快乐激动的心情。

第二句交代了山下有敌人的情况。

朗读时要流露出对红军的担心,说明红军的处境很危险。

2、指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

那红军面对的困难仅仅是敌人吗?

还有什么困难呢?

请大家在第二自然段中找答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师生共同讨论红军面临的困难。

(粮食不够吃;

山高路远)老师板画山高路陡。

呀!

路又陡又远,而且还要挑着一担一百斤的粮食。

你体会到什么呢?

(很累,辛苦)再让学生朗读。

可是大家都争着去,你佩服他们吗?

佩服他们什么?

(不怕辛苦,舍己为人)

小结并过渡:

大家都是这样不怕吃苦,那身为领导的朱德同志呢?

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填空。

朱德白天();

晚上()。

大家开始(      );

后来(          )。

2、自由读第1、2句话,边读边体会。

如果你对可以对他说一句话,你会怎么说?

3、自由朗读第3、4、5句话。

  这三句话里,你体会到什么?

(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爱、尊敬、心疼)面对这样的司令员,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尊敬、敬爱)

4、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大家为什么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了?

(因为大家担心朱德司令,担心他白天挑粮,晚上要研究事情太累,所以想藏起他的扁担。

可朱德愿意与大家同吃苦共患难,所以又找来一根扁担,并写上了字。

所以大家再也不藏他的扁担了。

5、让我们都以红军战士的身份来读这一自然段吧!

三、拓展延伸

谁还知道朱德爷爷的其他故事,可以给大家讲讲。

总结:

朱德爷爷是咱们四川省仪陇县人,从小家境贫寒。

参加革命以来一直保持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作风。

而且这也成为红军和后代人学习的榜样。

四、作业设计:

表达:

给家人讲今天学习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16、朱德的扁担

 山上

           藏

 会师 挑 粮 敬重

          不藏 

          山下

第六单元第十七课主备人:

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与能力:

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引导法,点拨法,比较法。

自读自悟法,合作学习法。

一、谈话导入

  师:

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

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

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

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

翘舌音有“驶、盛、祝、寿、穿”,平舌音有“族、踩”。

  2、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

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

“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

“周总理来了!

”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忘、泼、度、龙、炮”五个字: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1、配上音乐,激起情感高潮:

周总理开心,人们更开心,我们也开心。

  2、配乐齐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

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17、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花 火红火红

──周总理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