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9103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词语与句式》学案文档格式.docx

③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④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鸿门宴》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例①到例③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④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⑤到例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

2、不远万里(认为……远)

3.鱼肉百姓(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使动意动小组同学解答,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前者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意动用法是表示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

比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作文素材,是选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其原文是这样的: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就是著名的“智子疑邻”的故事。

文末“智其子”中的“智”是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老人产生怀疑。

而使动用法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

丰衣足食:

使……丰足。

“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

名词用如动词的用法

(1)“吾师道也。

”(《师说》)师,学习。

“师”和“道”两个名词连用,根据句意,不能构成主谓或并列的关系,则可能是动宾关系。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游水。

紧跟在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

由此推论,用在副词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如“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3)“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重耳之亡》)“妻”,给……做妻子。

紧跟在介词结构后面的名词常用如动词。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舍”,修筑房舍。

后面紧跟着介词结构的名词常用如动词。

(5)“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鸿门宴》)“王之”,尊他为王。

后面紧跟着代词的名词常用如动词。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主要要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名词使动。

一、使动用法之动词使动

1、不及物动词使动。

●项伯杀人,臣活之。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2、及物动词使动。

●外连横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分辩及物动词是否使动用法,主要还得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没有其他更简洁得方法。

二、使动用法之形容词使动

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作使动。

它是使宾语所代表得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一般可以翻译为“使+宾语+形容词”的形式。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足以荣汝身

三、使动用法之名词使动

古代汉语里,名词常作使动。

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一般可以翻译为“使+宾语+名词”的形式。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族秦者秦也

意动用法主要要形容词意动、名词意动。

定义: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形容词意动;

或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词意动)。

经常可以翻译为:

1、“把------当作(看作)------”

2、“以------为------”

3、“认为(觉得)------怎么样”

一、意动用法之形容词意动

●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渔人甚异之

●于其身,则耻师焉

二、意动用法之名词意动

●吾从而师之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之区别

对于意动用法,要把握它所表示的“认为”这个意义特点。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

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就不一定如此了。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文句

用法

意义

襟三江而带五湖

意动用法

以·

·

为襟、·

为带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名词作状语

像雾、流星那样

川泽纡其骇瞩

使动用法

使·

感到惊骇

屈贾宜于长沙

屈居

窜梁鸿于海曲

窜逃

徐儒下陈蕃之榻

使……下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名词作动词

变成丘墟

腾蛟起凤

动词使动

使……腾空(飞起)

目吴会于云间

用眼睛看

(二)实词词义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

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1、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

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

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

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

(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3、(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

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

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

指刚成年的时候。

学会联想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

A项“竟”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即完毕的意思。

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生乙:

(第二小组补充)

4、①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例①中的“兵”。

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例②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5、①故山殊可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

(例①“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

例②“鲜”应和“无”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实词词义小组同学解答,师根据情况补充)

综上所述,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