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期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吴Word格式.docx
《春期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期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吴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册教材教学折线统计图,根据统计内容的调整,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集中进行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学生把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并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建构了数据分析观念。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
系统而有步骤地渗入渗出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旨在通过“找次品”渗入渗出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看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入渗出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数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丰富素材。
例如,“图形的运动(三)”中“你知道吗”呈现了艺术家们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图案;
综合与实践活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次品”等,都蕴含了优化思想方法,简洁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中闪烁着数学方法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
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把握教材的内容,吃透教材的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做到对学生基础摸清,好、中、差生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做好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通过教具、挂图、投影仪等教学辅助手段,使学生从实物中认识并掌握数学概念知识。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继续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
4.继续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在农村的实验与研究”,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而准备。
6.认真写好每节课后的反思。
五、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
………………………………………
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
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
5.约分…………………………………………………
4课时
6.通分…………………………………………………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全册教案编写说明:
1、课时教案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准备、学习过程、教后反思等部分组成。
其中学习过程由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和练一练4部分组成,即所谓的“四个一”模式,本学期结合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2、整个教学去掉了以往的“作业布置”环节,使学生课堂紧张,课外轻松。
达到减负,提高学习效率。
3、运用多媒体课件,内容融于教案之中。
4、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自学。
关注教案中的“自学指导”和“议一议的预设”环节。
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灵活借鉴。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一课时观察物体(三)例1例2主备人叶军锋
学习内容:
观察物体(三)例1例2(教材第2.3.4页以及相应练习)
学习目标:
1、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结果只有一种。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3、通过拼摆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
能通过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积木图片)同学们,大家喜欢搭积木吗?
你们看,只要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搭一搭。
(板书:
观察物体(三))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出示)
师: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自学,对自己有没有信心!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页的内容。
看图看文字并将例题补充完整。
出示例1:
按要求摆一摆。
解决问题
(1):
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的是
的图形。
(1)学生动手拼摆,并与同伴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摆法:
解决问题
(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1)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2)指名汇报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四、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不宜辅导学生),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做一做(找学生板演,其余写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错例并请同学板书黑板)
1、学生独立完成第2页例1。
请两名3、4号学生演板,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页例2。
请四名3、4号学生演板,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
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2、教学例2。
出示例2: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1)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2)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呈现多种图形。
(3)提问:
通过刚才的拼摆你有发现了什么?
(4)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
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题意自行操作,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拼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指导。
五、后教
(一)更正
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学生依次更正黑板上的题)提示:
更正时用红色粉笔,哪道题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议一议
1、提问:
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
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
2、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组长监督,有错的更正。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七、当堂训练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第2题:
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组织交流摆法。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第
(1)题中有多种不同的摆法,第
(2)题是不能确定5个小正方体怎么样摆的。
八、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根据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有多种摆法。
根据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摆法。
当想象不出来时,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
九、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观察物体(三)例1例2练习课主备人刘飞
观察物体(三)练习课(教材第2.3.4页以及相应练习)
1、通过练习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通过练习巩固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来拼摆小立方体。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复习铺垫: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在从一个和多个方向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什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习“观察物体(三)”(板书课题)。
三、基础练习
1、第3、4题学生自己独立练习,再交流。
对于第4题第
(2)小题,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只看到一面是无法确定物体的形状的。
2、第5题:
可以让学生直接作出判断,再组织交流。
3、第6题:
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搭成的图形从正面看,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
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4、第7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根据题意摆一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四、提高练习:
1、同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是不是相同的呢?
从不同方向看呢?
2、小华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3、用小正方体拼一个立体图形,使得从左面看和从上面看如下图,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指名回答,一起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的重点:
通过三个面观察到的形状摆小正方体,只有一种可能。
2.当想象不出来的时候,用小正方体摆就变得简单了。
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组长监督,有错的更正。
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七、当堂训练巩固上面习题
八、教后反思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测试题
主备人:
叶军锋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填一填。
2.用一些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cm3。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5.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
他一定是用()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A.5B.6C.7D.8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主备人吴成芬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质数和奇数的区别
课时安排
因数和倍数…………………..2课时
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质数和合数……………………1课时
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主备人刘银静
教学内容
因数和倍数。
教材第5—7页的内容。
例1和例2.例3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不同方法。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因数和倍数》。
二、揭示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
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
师读)。
认真看课本P5-6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及“注意”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什么叫因数和倍数?
举例说明。
2、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4分钟后)师问:
“看完的请举手?
”“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
请看检测题
5页做一做和6页习题。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做完的请举手?
(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你们积极思考真是好样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
认为30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
追问2: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
最大的因数是几?
小结: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追问3:
认为5的倍数写对请举手?
追问4: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
有最大倍数吗?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过渡:
下面咱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习题,比谁发言最积极。
找出18的因数和倍数
六、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
练习二1、2、3题
选做题:
第4题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因数与倍数的练习课主备人刘银静
因数与倍数的练习课,教材7——8页练习二的习题。
.
1、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特征。
2、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在“因数和倍数”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二、练习巩固
1、填空
(1)如果A×
B=C(A、B、C都是整数),那么A和B都是C的(),C是A和B的()。
(2)16的因数有(),16是()的倍数。
提醒学生注意审题,第二问其实还是求16的因数。
(3)30以内4的倍数有()。
(4)已知A=2X3X5,那么A的所有因数有()。
2、练习二第2题。
比赛找因数,看谁找得又完整又快。
观察这两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1、2、3、4、6、12既是36的因数,也是60的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