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7521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实论复习资料解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运输方式不同。

前者适用各种运输方式,后者仅适用水上运输。

•B.交货和风险转移的地点不同。

前者均在货交承运人,而后者均在装运港船舷。

•C.装卸费用负担不同。

在租船运输的FOB合同中,应明确装货费由何方负担,在租船运输的CFR和CIF合同中,则应明确卸货费由何方负担;

在FCA合同中若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则装货费用由卖方负担。

在CPT和CIP合同中,由于卖方支付的运费已包含装卸费,因此不存在装卸费用由谁负担的问题。

3.简述比较成本学说的核心思想。

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等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

比较成本论比绝对成本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

比较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

4.简述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

①进口商按合同向银行申请开证,并缴纳押金及相关费用;

②开证行接受申请,开出信用证寄交通知行;

③通知行接到信用证审查无误后交出口人;

④出口人见证后,按规定条件装妥货物并备齐全部单据后,按时向银行交单议付;

⑤议付行审核单据无误后,扣除押汇利息后付款;

5.简述构成共同海损的要件是什么?

发生共同海损由谁承担?

构成要件:

(1)必须有危及船、货共同安全的危险存在,只有危及一方的危险所造成的货物部分损失,不成立共同海损。

(2)作出的牺牲和费用必须是特殊的,即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

(3)牺牲和费用必须是人为有意造成或花费的。

(4)采取的措施必须要有效果,即使船舶或部分货物脱离了危险。

6.简述从量税的特点。

(1)单位产品的应税税额固定,税额计算简便,纳税手续简单;

(2)在商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关税的保护作用实际上得到加强,反之,在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关税的保护作用就会减弱,即关税的保护作用与商品价格涨落成反比关系;

(3)同一类商品,价格低的税负重,价格高的税负轻,即税负不公,但能起到抑制低廉商品或故意低瞒报价商品的进口;

(4)适用于规格简单、计量容易、价差比较小的一般性大宗进口商品。

7.简述绝对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为: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8.简述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的区别。

(1)损失的构成不同,即单独海损一般是指货物本身的损失,不包括费用损失,而共同海损既包括货物牺牲,又包括因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引起的费用;

(2)引起损失的原因不同,即单独海损是承保风险所直接导致货物损失,而共同海损则不是承保风险直接导致的损失,它是为了解除或减轻船、货、运费三方共同危险,而人为造成的损失。

(3)损失的承担方式不同,即单独海损由受损方自行承担损失,而共同海损则由受益有关方按获救财产价值大小的比例分摊损失。

从实际情况看,单独海损的事故往往先于共同海损的行为而发生,两者经常是有联系的。

9.外汇倾销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要满足的条件。

Ø

答:

条件:

(1)实行外汇倾销要保证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升水平,这样才使得国内价格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出口到国外依然具有优势。

(2)要保证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对外贬值政策,或其他报复性政策(如限制商品的进口等) 

(3)货币对外贬值要在国内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实施。

即对外贬值要小于货币对内贬值,否则会加剧通货膨胀程度。

(4)货币对外贬值针对的商品是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这样需求增加可以大幅度增加销售量从而增加外汇收入。

名词解释:

1.最惠国待遇

所谓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对于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都必须是同样的,如果一国给任何一国降低、豁免关税或提供其他优惠政策,该国也必须同时给其他的成员国同样的待遇。

2.对外贸易依存度

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期国民(国内)生产总值(GNP、GDP)的对比关系。

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赖程度的一个指标,可细分为进口与出口对外依存度

3外汇倾销

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延伸:

外汇倾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本国货币贬值的幅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

二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以上的货币贬值或其他报复措施。

4.商品倾销

指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后,用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市场为目的的销售行为。

5.信用证

信用证是指进口地银行应进口商(买方)的请求和指示,开给出口商(卖方)的一种保证有条件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

6.公量

干净重加上国际公定回潮率与干净重的乘积所得出的重量。

7.实际全损

是指货物全部灭失或全部变质而不再有任何商业价值或货物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已被剥夺。

8.出口商品换汇成本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是以某种商品的出口总成品与出口所得的外汇净收入之比,得出用多少人民币换回一美元。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如高于银行的外汇牌价,则出口为亏损;

反之,则说明出口盈利。

9.推定全损

是指货物遭受风险后受损,尽管未达实际全损的程度,但实际全损已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支付的抢救和修理费用加上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了保险价值。

10.中性包装

是在商品的内外包装上据均不注明商品的生产国别地名、厂名,也不注明原有商标或牌号。

有定牌和无牌之分,目的是打破进口国的关税壁垒、配额限制或其他歧视性贸易措施。

但易引起了纠纷,要慎用。

11.贸易量

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12.共同海损

在海洋运输途中,船舶、货物或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船方为了维护船舶和所有货物的共同安全或使航程能够继续完成,有意识地并且合理地采取救难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付一定的额外费用。

案例分析

1.某货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中航船货物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遂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事后调查,这次事件造成的损失有:

①1000箱货物被烧毁;

②600箱货由于灌水灭火受到损失;

③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

④拖船费用;

⑤额外增加的燃料和船长、船员的工资。

从上述情况和各项损失的性质来看,哪些属单独海损,哪些属共同海损,为什么?

(1)以上各项损失,属于单独海损的有①③;

属于共同海损的有②④⑤。

(2)结合本案例①③损失是由于货船火灾导致,属意外事故,故其为单独海损;

②④⑤损失是船长为避免实际的火灾风险而采取的有意的、合理的避险措施,属于非正常性质的损失,费用支出也是额外的,故其属于共同海损。

2.2003年1月份我国某一进口商与东南亚某国以CIF条件签订合同进口香米,由于考虑到海上运输距离较近,且运输时间段海上一般风平浪静,于是卖方在没有办理海上货运保险的情况下将货物运至我国某一目的港口,适逢国内香米价格下跌,我国进口商便以出口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卖方提交的单据不全为由,拒收货物和拒付货款。

请问我方的要求是否合理,此案应如何处理?

我方的要求是合理的。

尽管我方的动机是由于市场行情发生了对其不利的变化,但是由于是CIF贸易方式,要求卖方凭借合格完全的单证完成交货义务。

本案中卖方没有办理货运保险,提交的单据少了保险单,即使货物安全到达目的港,也不能认为其完成了交货义务。

3.我出口公司向新加坡商人出口一批花生,CIF新加坡。

新加坡商人又将该货转卖给马来西亚商人,货到新加坡后,新加坡商人发现货物的质量有问题,但仍将原货转船至马来西亚。

其后,新加坡商人在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内凭马来西亚商检机构签发的检验证书,向我方提出退货要求。

试问,我公司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

我公司应拒绝新加坡商人的退货要求。

因本批货卖到新加坡,新加坡商人提货时发现质量有问题,应即凭新加坡公证机构的商检证书向我方提出索赔。

现新加坡商人已将货物转卖,即构成了对货物的接受。

此外,新加坡商人持马来西亚商检机构证书向我方索赔,其索赔依据不符合规定,所以我方有权拒绝。

4.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出口一批驴肉到日本。

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共25吨,装1500箱,每箱净重16.6千克。

如按规定装货,则总重量应为24.9吨,余下100千克可以不再补交。

当货物运抵日本港口后,日本海关人员在抽查该批货物时,发现每箱净重不是16.6千克而是20千克,即每箱多装了3.4千克。

因此该批货物实际装了30吨。

但在所有单据上都注明了24.9吨。

议付货款时也按24.9吨计算,白送5.1吨驴肉给客户。

此外,由于货物单据上的净重与实际重量不符,日本海关还认为我方少报重量有帮助客户逃税的嫌疑,向我方提出意见。

经我方解释,才未予深究。

但多装5.1吨驴肉,不再退还,也不补付货款。

本案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方一定会损失。

损失的原因是没有按照合同或信用证上规定的数量装货,深究原因系我们工作脱节,管理不善造成。

因为数量是买卖双方签订合同时定下来的重要交易条件,少了买方不干,多了进口国家海关也不会放行。

如果进口商申报的数量与到货数量不符,海关会认为是企图逃漏关税,海关有权罚没,至追究刑事责任。

此案告诉我们,不按合同规定办理,违约方必然要承担责任。

我方只能按照单据上标注的24.9吨收款,余下的5.1吨驴肉白白送给了客户。

这样惨重的教训应当记取。

5.某外贸公司向乔治公司出口花生仁500公吨,信用证支付,规定分5个月装运完毕,3月份装80公吨;

4月份装120公吨;

5月份装140公吨;

6月份装110公吨;

7月份装50公吨。

不许分批装运,从中国港口发往伦敦港。

卖方于3月15日和4月20日在青岛港分别装运80公吨和120公吨,都顺利结汇。

但是第三批因货源不足于5月20日在青岛港装了70.500公吨。

卖方与烟台联系正好有货,于是要求HULIN轮再驶往烟台港又装了64.100公吨。

卖方议付时提交两套提单,一套是5月20日在青岛签发的,另一套是5月28日在烟台签发的。

单据寄到开证行,该行认为单证有不符点:

1、信用证规定不许分批装运,你方分别于5月20日和5月28日在青岛和烟台装船,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2.信用证规定5月份装140公吨,你方装运总量只有134.6公吨,短装5.4公吨,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同时,乔治公司对短交造成用户停工待料也提出索赔意见。

没有不符点(分批装运+溢短装条款)

6.我某外贸企业某国A商达成一项出口合同,付款条件为付款交单,见票后60天付款,当汇票及所附单据通过托收行寄抵进口地代收行后,A商在汇票上履行了承兑手续并出具信托收据向代收行借得单据,先行提货转售。

汇票到期时,A商因经营不善,失去偿付能力。

代收行以汇票付款人拒付为由通知托收行,并建议我外贸企业径向A商索取货款。

对此,你认为我外贸企业应如何处理?

(付款交单)

7.有一份FOB合同,买方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

(allriskeswithwarehousetowarehouse)。

货物从卖方仓库运往装运码头途中,发生承保范围内的风险损失,事后卖方以保险单含有“仓至仓条款”,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但遭到拒绝。

后来卖方又请买方以买方的名义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同样遭到拒绝。

为什么保险公司会拒赔?

(货物的所有权在卖方,而卖方没有办理保险。

8.某公司FOB条件进口一批货物,合同检验条款中规定:

由装运港公证行出具的有关证书证明的品质和重量是终局的。

货到目的港后,海关检验发现部分货物霉变,且交货数量与合同约定不符。

该公司经当地商检机构检验并出具证书后向卖方提出索赔。

请问该公司索赔是否合理?

不合理,因为合同规定商品检验以装船地商检报告为准,这决定了卖方交货品质的最后依据是装船地商检报告书。

在此情况下,买方在目的港收到货物后,可以再行进行检验,但原则

上无权提出异议。

所以,卖方可以拒赔。

练习题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叫做(B)

A.贸易结构B.贸易条件C.贸易差额D.贸易量

2.从一国对外贸易角度来说,(C)是指一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

A.贸易的商品结构B.贸易条件C.贸易的地理方向D.贸易差额

3.“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该结论源于(C)

A.比较成本说B.人力资本说C.要素禀赋说D.产业内贸易说

4.大卫·

李嘉图的代表著作是(C)

A.《国富论》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D.《国际贸易原理》

5.从甲国经过第三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于第三国而言就是(B)。

A.转口贸易B.过境贸易C.间接贸易D.货物贸易

6.划分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的依据是(B)。

A.货物是否直接从生产国运往消费国B.贸易是否有第三国贸易商参与

C.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是否经第三国D.货款是否直接用货币支付

7.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C)。

A.必要条件B.充分条件C.必要非充分条件D.充分非必要条件

8.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性因素是(B)。

A.自然条件B.社会生产力 C.上层建筑D.生产关系

9.绝对利益理论的提出者是(B)。

A.大卫·

李嘉图B.亚当·

斯密C.马歇尔D.俄林

10.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同种商品上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当其出口数大于进口数时称为(D)。

A.进口B.出口C.净进口D.净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有(ABC)

A.生产力因素B.自然条件C.上层建筑D.国际生产关系的改变

2.对于列昂惕夫悖论,下面哪些是它的解释(ABD)

A.要素密集度逆转B.资本密集型的需求偏好C.关税结构D.自然资源稀缺

3.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BC)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入超D.出超

4.国际贸易按商品流向划分,可分为(ABD)

A.出口贸易B.进口贸易C.转口贸易D.过境贸易

5.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区别是(ABC)。

A.经济联系的范围不同B.经营的复杂程度不同C.使用的币不同D.经营的目的不同

6.国际贸易按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划分,可分为(ABC)。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口贸易D.过境贸易

7.国际贸易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可分为(AB)。

A.水平贸易B.垂直贸易C.自由结汇贸易D.易货贸易

8.赫―俄模型建立所考虑的要素是指(ACD)。

A.劳动力B.信息C.土地D.资本

三、简答题:

1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四个阶段?

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衰退阶段

2简述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的区别。

•有形国际商品市场

•是指有固定场所,按照特定的原则和规章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拍卖中心、博览会、展销会等。

•无形国际商品市场

•这种市场上的商品交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纯商品购销,另一类则是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商品购销,如补偿贸易、加工贸易、招标投标、易货贸易、租赁贸易等。

3何为比较利益学说?

它的贡献和局限性是什么?

作业二

1.商品交易所是(D)

A交易的商品通常是工业制成品B商品交易不必在交易所内进行

C交易的商品成交后必须交割实物D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商品市场

2.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基本职能是(C)

A表现商品的社会劳动B表现商品的国内价值

C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D表现商品的个人劳动

3.当前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交换方式是(A)。

A单边商品购销B多边商品购销C商品交易所D拍卖

4.保护贸易保护的对象主要是(B)

A垄断产业B幼稚产业C农业D夕阳工业

5.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基础是(D)。

A科技革命B国际关系C国际价值D国际分工

6.战后,居于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是(A)。

A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B垂直型国际分工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D区域性国家间分工

7.国际分工的实现主要受制于(A)。

A社会生产力B劳动规模C市场规模D国际资本移动

8.主张与外国进行贸易的每一笔都要保持顺差,是(B)的观点。

A重金主义B贸易差额论C超保护贸易D新贸易保护

1.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商品市场,主要包括(ABC)

A商品交易所B博览会C展销会D租赁贸易

2.一国的对外贸易总政策主要包括(ABD)

A商品的进口政策B国别对外贸易政策C对外交往政策D商品的出口政策

3.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有:

(ACD)

A劳动强度B劳动过程C参与贸易国家的贸易量D劳动生产效率

4.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将各国的经济发展分为各阶段,他主张(ABC)

A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B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应当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C处于农工商阶段的国家应当实行自由贸易政策D农业急需要保护

5.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BC)。

A世界货币的产生B社会分工的扩大C货币资本的积累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6.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包括(ABC)。

A多边贸易、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B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C形成了比较固定和健全的销售渠道D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争夺

7.英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有(AB)。

A绝对成本说B比较成本说C要素禀赋说D国家竞争优势

8.超保护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比较的特点是(ABC)。

A保护的目的变了B保护措施多样化C保护对象变了D主要保护幼稚行业

1什么是单边商品购销形式?

•是指交易双方不通过固定市场而进行的商品买卖活动。

在商品购销中,交易双方直接采用面谈或函电往来方式进行洽商。

这种交易方式的一般原则为:

买卖双方自由成交,对商品的品质、规格、价格、支付等条件要逐一谈判,在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签定购销合同。

这是当前国际贸易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交换方式。

2什么是超保护贸易?

简述其特点。

资本主义国家都提高了关税,实行外汇管制措施等,同时,政府积极干预对外贸易,鼓励出口,扶持本国垄断组织夺取外国市场,从而使贸易政策发展为超保护贸易政策。

•A.保护的对象扩大,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保护已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败的垄断工业,且侧重后者;

•B.保护的目的变了,不是为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C.保护的方式变了,从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转为进攻性的扩张出口;

•D.保护的对象变了,由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E.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不只是关税,还出现各种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以及其他奖出限入措施。

3为什么商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就具有双重价值?

❖无论任何国家的任何一种商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它就身兼两重价值(国民价值和国际价值),一是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民价值,二是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国际价值。

该商品在国内交换时以国民价值作为衡量尺度,而在国际交换时则以国际价值作为衡量尺度。

作业三

一、判断题

1.出口生丝、羊绒等商品一般按净重称量。

(×

2.专门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

3.DavidRicardo认为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则总是那些需要本

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

4.任何一种商品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它就只具有国际价值。

5.不注明生产厂家的商品包装称为中性包装。

6.李斯特(F.List)认为,一个国家在畜牧时期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7.从防御性限制进口转为进攻性扩张出口是保护贸易的主要特征。

8.关税属于直接税的一种。

9.一般而言,海关征收从量税,对商品的税赋来说是比较公平的。

()

10.进口配额可分为绝对配额和国别配额。

11.卖方信贷是进口国银行给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1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总理事会是WTO的最高权力机构。

14.商品的品质主要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

15.在国际贸易中,大多数商品的品质都是采用凭样品表示。

16.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的品质差异,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17.地理标志已被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最终协议文件正式列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

18.合同中的规定可以出现“海运包装”、“习惯包装”之类的术语。

19.汇票有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之分,在进出口贸易中,托收使用的总是商业汇票,信用证使用的总是银

行汇票。

20.可撤销信用证在任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