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费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估计费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估计费用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⑴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
⑵教学中以学生为主替,并让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收获。
⑶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估算的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合作,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估算策略。
以上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开始,以谈话导入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以后,话题一转,你能帮助小淘气吗?
唤起学生的爱心,顺势揭示了课题“估算费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教材原有的情境,稍做增改,该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平台。
2、师生共研,探索新知
对教材呈现的情景,我大胆地做了增改,如:
果冷,变形金刚,都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物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激发以后,提出问题,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索,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探索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生做完后反馈交流,指名学生口答估算的方法和结果,并鼓励学生尝试说明估算的思路,适时加以引导,并将不同估算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在此基础观察比较,分析、总结,体会这几种策略的特点。
设计即时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
3、应用所学,巩固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着重体现层次性、实用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别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两种层次。
⑴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的1~2题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学会估算。
⑵估算下列结果,并交流
0.93+1.02+10.9+0.88+5.110.51×
981
71.892÷
8
4、总结质疑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和疑问?
5、课外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将学习和探究延伸到课堂之外。
附3:
“统计”教学设计
认识折线统计图
马店中心校陈阳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读统计图、画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折线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主动与人合作,感觉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统计表和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
夏天快要到了,你能说说这两天的天气情况怎样?
当学生说到气温时,追问:
你觉得早晨的气温怎样?
到了中午呢?
出示例题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
提问:
观察统计表,从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几时气温最高?
几时气温最低?
你能很快找出来吗?
)大家想很快就知道结果吗?
揭示课题:
这天的气温情况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
(板书:
折线统计图)
二、主动探索,认识折线统计图
1、初步阅读折线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提问:
你能看懂这张图所表示的数据吗?
让学生指着图说说各时刻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摄氏度,是怎样看出来的。
2、深入观察折线统计图。
出示问题:
要求学生边看图边逐一思考这四个问题,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1).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如何?
(2).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
(3).几时气温最高?
(4).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
降的最快呢?
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通过交流使全班学生明确:
(1)折线统计图也有标题,纵轴和横轴。
(2)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是从横轴上相邻两个时刻都相差2小时知道的;
(3)折线上最高的点所表示的气温最高,折线上最低的点所表示的气温最低;
(4)随着时间的推移,折线由下往上说明气温上升,反之说明气温下降;
(4)某段折线越陡,说明这个时间段的气温变化得越快。
3、比较中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出:
刚才我们从折线统计图上发现了很多的信息。
现在将折线统计图与前面的统计表相比较,你觉得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小结: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够更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
1、谈话:
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它很多的好处,现在你想不想也来动手完成一个折线统计图?
2、观察思考:
先观察“试一试”中的统计表,表中列举了哪些数据?
根据表下面提供的尚未完成的统计图,想一想,表中的数据该怎样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认识到:
要先描点,再连线,还要在点旁边注上数据)
3、学生尝试完成统计图。
4、重点交流:
(1)是怎样确定表示相关数据的点的位置的;
(2)连线时要注意些什么;
(3)数据是否注明,制表日期是否填好。
5、小组内交流:
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由折线的样子判断数量的变化情况)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统计图,再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上看出了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说说小红每分心跳次数是怎样变化的,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统计表,并完成统计图。
交流时,先要求说说是怎样在统计图中表示有关数据的,再要求说说从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五、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学到了哪些本领?
你打算如何巩固所学的知识?
附4:
“统计”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二单元“统计”(折线统计图)课本94页“例题”,95页“试一试、想想做做”96页“统计”。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和折线统计图相比较进行教学的。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简单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重点:
1、使学生在读统计图、画统计图、分析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难点:
2、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折线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基本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的设计上从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合作交流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本节课共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创设情境,揭示例题:
某地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的统计表。
因为折线统计图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知识,因而在学生初步了解统计表中的内容后通过提出问题随后便出示折线统计图。
第二个环节是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认识折线统计图,通过“每隔几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引导学生看懂横轴上的信息;
通过“几时气温最高,几时气温最低”,引导学生根据纵轴上的刻度确定有关的点所表示的数据;
通过“气温升得最快是几时到几时,降得最快呢”,引导学生根据折线的状态判断数量的变化情况。
弄清了这三个问题,学生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对折线统计图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课本95页“试一试”制作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第四个环节是巩固练习。
学生做“想想做做”第1题,此题是让学生读一个关于小红跳绳后心跳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这是每个学生都曾有过体验的素材。
让学生思考“小红每分的心跳次数有什么变化”,既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图中每个点所表示的数据,又启发学生根据折线图的走势发现心跳的前后变化情况,这就涵盖了折线统计图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2题是让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
与前面几幅相比这个图为了更好地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纵轴上省略了0~110区间内的刻度,让学生对此有所认识,便于提高实际读图的能力。
最后是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样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总之,本节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自主化、活动化、生活化、情感化的新课标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OO八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