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
我们一起进行下面的活动。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折一折,涂一涂
1、(出示一个正方形)我们把一个正方形表示为“1”,请同学们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把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再把另一个平均分成10份的正方形中的3份涂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2、
我们可以写成小数0.1,0.1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
3、学生尝试把
写成小数。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把“1”平均分成10份,3份是它的
,也就是0.3。
4、请同学们尝试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先用分数表示,在用小数表示。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挑战:
请同学们把平均分成100份的正方形,其的1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然后试试用小数表示;
那23份涂上颜色,怎么表示呢?
小数的意义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背诵结论获得,必须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体验。
本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折一折、涂一涂,先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6、先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7、推想:
改写成小数是多少?
呢?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两人互相商量。
8、观察发现: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分母是10的分数是一位小数;
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两位小数;
分母是1000的分数是三位小数。
活动二:
读一读,写一写
1、刚才同学们写了很多小数,如:
0.23,0.127,0.409。
谁会读这些小数呢?
学生尝试读。
2、这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都是0,如果整数部分不是0,怎样读呢?
如:
32.017,125.409。
3、观察总结:
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有什么不同?
4、认识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出示计数器,教师介绍小数部分各数位的名称。
学生比较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与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5、拨一拨,说一说。
(1)在计数器上各数位都拨上3个珠子,说说每个3表示多少,这个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学会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先读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再试读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读法的不同。
(2)独立完成第4页“试一试”的“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3)你拨我说。
同桌一人拨珠,一人读数,并说说各数位上的数分别表示多少,然后交换角色。
解释与运用
1、小练习:
独立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2、3、4题。
2、数学游戏:
你说我摆。
3、小结。
通过开放性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数数位各名称的理解和体会到小数部分的数位也是十进位的。
课后反思:
测量活动
会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通过测量活动,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几米几分米或几米几厘米等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
米尺、卷尺等。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猜一猜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说情景图的主题,并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组讨论:
6分米和45厘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呢?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先写成分母是10或者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4、让学生自己阅读第6页。
量一量
1、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或者其他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2、重点讨论:
1米6分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书中获取问题,研究解决。
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小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4、完成第6页“填一填”。
左面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右面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最后全班交流。
练一练
1、第7页“试一试”。
第一题:
先让学生从题中找出数学信息,再用小数表示。
重点讨论:
1千克500克=()千克。
第二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再用小数表示。
2、第7页“练一练”。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量身高
1、同桌相互帮量身高,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
活动三:
收获园
自我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情况,自己有什么收获。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交流,大胆表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比大小
(一)
情感目标:
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能力目标:
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活动,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学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学排列
教学难点
熟练、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一、设疑激趣:
1、创设情境:
少年演讲比赛
教师提问:
这两个小朋友到底谁的得分高呢?
你是怎么想的?
小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板书课题)
2、大胆猜测:
(1)举例说明整数是如何比较大小的?
(当整数的位数相同的时候,从高位比起;
位数不同的时候,位数越多,数越大)
(2)教师提问:
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你对小数的了解,能试着说一说小数怎样比大小吗?
二、尝试探索:
1、根据你的猜测,用你的方法比较郑强和李明的分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87○9.90
2、评委会给张华多少分呢?
(1)独立阅读,分析信息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回忆旧知,为新知的学习顺利铺垫,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交流,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对他们理解数学很有帮助,甚至产生深远影响。
(2)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3、你能将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
4、归纳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
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5、教师:
我们归纳出来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与你最初的猜测相比,有什么不同?
解释与应用
一、我能行:
1、独立练习:
P91、2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二、我最棒:
P93、4题(重点指导第3题,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
三、数学游戏:
猜价钱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
还有什么问题?
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和原来的想法比较,加深对正确方法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多层次的练习,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正确熟练的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大小
(二)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通过探索发现小数的性质,运用小数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在小数部分什么位置添“0”去“0”,小数的大小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关系
一、以疑导入
引发冲突
师:
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
老师也做了调查,校门口左边的商店一支钢笔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
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
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
探索新知
验证猜想
开书完成P10
1、0.2和0.20谁大?
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1)独立尝试
课前调查,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去找数学信息,同时这是学生自身去调查的,比较熟悉,对课的内容也容易产生兴趣。
通过看书交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具体实例归纳出一般规律。
更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性质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五、我能行:
P10“试一试”1、2题
教师小结: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
,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
六、我最棒:
P11“练一练”1、2、3题(重点指导第2题,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
七、课堂小结: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使本节课牢牢地扎根于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是小数意义的运用,不是简单的重复,因而是有意义学习。
教学反思:
练习一
亲身经历数学活动的生动过程,,体会小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并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结合具体活动,加深对小数意义和小数性质的理解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熟练比较小数的大小
利用所学知识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回顾相关知识
开学了,智慧老人想邀请大家到数学王国游玩呢,我们先到小数馆看看吧!
2、想一想:
这周在小数方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还有那些困难?
3、在小组里说一说。
(要求:
认真倾听,注意比较谁说的让你觉得很满意,怎么说的?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及时整理并板书)
二、多层次练习,巩固方法
(一)我会做:
P12/第1、2题
1、独立完成
2、交流方法并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
3、做《学习手册》中相关题并评价。
(二)我能行:
P12/第3、4、5题
2、在小组内交流不理解或觉得困难的题
结合“到数学王国”这个具体情境,自然融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板书,把知识点形成系统。
在具体学习活动中体会数与形的结合,同时注意关注个别,及时激励后进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3、小结:
要注意看清楚是以什么为单位,弄清单位之间的关系是10进制,还是100或1000进制
4、做《学习手册》中相关题并评价。
(三)我最棒
1、P13/第6题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2)个别学生说说学习方法
2、数学游戏
(1)同桌游戏
(2)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游戏的心得、获胜的经验
三、课堂小结
以学定教,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方法。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小数加减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通过“歌手大奖赛”,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情境引入,“谁的表现好”
教师: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
请看大屏幕:
出示主题图画面(当屏幕出现5号选手说“专业得分8.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时),问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
“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吗?
谁能说说怎样判断谁的表现比较好呢?
二、解决问题:
(1)谁的表现好呢?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
(2)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号选手?
(3)先独立思考,再列算式,和四人小组交流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当学生了解要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后就能知道谁的表现好了
引导学生估算结果,然后再探索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4)试一试:
7.29+1.7115-12.5
(5)用竖式计算:
0.9+0.615.4+2.97
11.65+7.3910.2-8.75
5.94+10.710-3.14
(6)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并解答。
(7)森林医生:
(要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8)情境题:
①猜一猜她可能买哪两本书?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将体会到时常需要根据问题选择估算或是精确计算)
②如果吴彤只有15元,她只能买哪两本?
③如果她没了《童话大全》和《趣味折纸》,付给售货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算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学生不必要提出同意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的多一些,有的学生提的少一些,教师应引导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选择几个问题容纳感全体学生进行解答,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如问题银行。
购物小票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计算,能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多媒体课件、计算卡片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购物小票
师:
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天天见或是佳用超市的购物小票,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我们来看看。
谁能说说你带来的购物小票上都有些什么?
(个别说)
那上面的每一项都表示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指名说)
那我们怎样知道收银员阿姨找回给我们的钱究竟对了没有呢?
个别说。
由学生独立列出小数混合运算的算式,并和同桌说一说运算顺序。
还可以怎样算?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1、让学生独立列式,和同桌说说运算顺
教师通过创设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了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在教学计算时先帮助学生认识购物小票上每一项所表示的意思。
再放手让学生独立去计算,体现了对学生先扶再放的教学方法。
序,说说自己在计算中的好方法,提醒学生书写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算法。
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2、试一试。
4.2+12.3+5.8+2.7
15-1.2-3.8
3、学生读题,找到题目中的相关数学信息,说一说,讨论,解决。
(1)分步列式解答。
(2)对于学生使用的方便只要正确,应给予肯定。
二、解释应用
1、独立列式计算。
2、可采用“比比谁是计算能手”来完成此题。
3、解决图形中的小数问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4、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5、智慧题。
教师主要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目意思,由能力强的学生独立完成。
这两题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观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尽量要求学生脱式计算,培养口算小数加减法的能力。
这都是小数在图形中的运用。
不仅可以巩固新知,同时对旧知也进行了很好的回顾。
练习二
在问题情境中巩固第一单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混合运算,使学生能养成正确计算的好习惯。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活动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加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应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我会做
通过开火车或全班抢答的形式完成:
0.7+0.231-0.560.17+0.33
0.9-0.60.75+0.251.9+8.1
5-0.424.3+2.315.9-3.7
集体订正。
我能行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8+3.549.5+4.85-6.36
3.05-2.95.6+2.7+4.4
85-34.74.6-(1.75+2.08)
4.02-3.5+0.9870.8-1.25-1.75
5-4.19+2.83
我最棒
1、地理知识题。
培养学生口算小数加减法的能力。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是对小数混合运算的检验和巩固,从学生的喜好出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从中渗透小数的简便算法,养成正确的计算方法。
(1)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是多少?
(2)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
2、体育题:
强强跳了多少米?
3、比一比:
(1)哪辆小汽车的车身高?
(2)哪辆小汽车的车身长?
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4、生活题:
(1)买1份鸡翅和1份蔬菜汤,大约需要多少钱?
(2)我有5元,买1份冰激凌和1份爆米花,够吗?
(3)买1份粟米棒和1份薯条,付了10元,找回3.25元,对吗?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5、实际题:
我能摘下这顶帽子吗?
提醒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单位。
解决时引导学生找到关键性词,帮助审清题目。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计算。
注意联系实际来想,还要考虑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