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5989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4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土情韵柳琴戏进课堂 2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表演,通过聘请民间艺人和当地柳琴剧团的老师教唱的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了解,接触,掌握,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感情,增强对民族艺术家乡艺术的热爱。

目录

前言1

1.滕州柳琴戏的演变过程5

1.1柳琴戏简介5

1.2滕州柳琴戏的起源6

1.2.1滕州柳琴戏由来的传说6

1.2.2滕州——第一把柳叶琴的诞生地7

1.3滕州柳琴戏的发展8

1.3.1说唱时期8

1.3.2萌芽时期8

1.3.3班社时期9

1.4滕州柳琴戏的兴盛9

1.5滕州柳琴戏的衰落10

1.6滕州柳琴戏的现状11

2.滕州柳琴戏的特色及价值12

2.1滕州柳琴戏的特色12

2.1.1不定腔、不上谱,唱腔处理的自由性12

2.1.2无剧本、不定词,剧本体制的自由性12

2.1.3弦包音、乐随腔,伴奏方式的自由性错误!

未定义书签。

2.2滕州柳琴戏的价值错误!

2.2.1深厚的历史价值错误!

2.2.2独特的艺术价值错误!

2.2.3丰富的文化价值13

2.2.4极高的精神价值13

3.滕州柳琴戏进课堂的的实施模式探讨错误!

4.滕州柳琴戏进课堂实施计划

1.滕州柳琴戏的演变过程

1.1柳琴戏简介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也称拉后腔、拉呼腔、肘鼓子等。

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柳琴戏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柳琴戏成为一个跨省流传的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

它以优美动听的曲调、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备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推崇与喜爱。

其流行程度可以从当地盛行的顺口溜中略见一斑:

“拉魂腔一来,大闺女跑掉鞋;

拉魂腔一走,闪倒了十九”、“拉魂腔一走,躺倒了十九;

回来吸袋烟,爬起来十三”、“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也不枉;

为听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

这些平实风趣的语言,正反映出人们对这一乡土剧种的深厚感情。

可以说,柳琴戏作为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形式,已经渗透到人民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地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

柳琴戏源于“拉魂腔”,拉魂腔又源于“不拉门”。

关于“不拉门”的这一叫法,原来是“讨饭之人挨门讨要不落门”的意思。

我们可以想象:

在清乾隆年间,老滕县(今滕州)的武氏兄弟俩,是如何肩搭一副钱搭子,手里拨弄着自己用半个葫芦绷制的土琵琶,挨门即兴演唱讨饭度日的。

那忧郁而凄怨的曲调,那献媚并讨好的表情,不得不让人心动。

后来,穷困的人们逐渐地觉悟,那些靠演唱谋生的艺人竟然也能混饱饭吃。

到了咸丰年间,通过老滕县东郭镇苏楼村的苏门秀才通晓音律的倾注心力,“拉魂腔”这一滋生于老滕县境内“溜山调”和“拉纤号子”民间小调的说唱形式,竟然衍生出多家推车挑担、通乡串道、以演唱谋生的戏曲班子,以至于后来影响了整个鲁南和苏北、安徽、河南东部多个地区。

1.2滕州柳琴戏的起源

1.2.1滕州柳琴戏由来的传说

据苏氏族谱记载,约在清康熙年间,滕县北部祖沟,苏家在尚字辈有一位才子,殿试或榜眼功名,在京官居驸马,祖沟曾有驸马林,文革时被毁。

后因小辈横行乡里,犯有满门抄斩之罪,缉拿归案的官员为保住苏家根苗,释放两童。

其母苏孙氏为避仇人,带着老大苏道一,小名苏来,弟弟苏千一,四处流浪,学唱乞讨度日。

后驸马好友运河县令资助,在滕县东郭徐楼安家落户,赐良田数顷,家资渐丰。

兄弟俩趁此发奋读书,乾隆末年,分别考中文、武秀才。

县令赐给苏家金匾一块,上书“龙虎居隐”四个金字,落款是清嘉庆二十三年,盖有县令大印,并把徐楼改名为苏楼。

后来,兄弟俩乡试未能考中贡生,回家惆怅,愤世不公。

小名叫苏来的文秀才,精通音律、酷爱唱歌,为解烦闷,重操旧技,自相取乐,他管着饭教唱,凡招长工,非能唱者不取。

于是,流散艺人多到苏楼入伙,这样苏家逐渐形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班社。

清道光年间,滕县东门外有武氏兄弟,因唱肘鼓子出身,人称武大周、武二周,学会了当地流行的花鼓。

在演唱中,他们嫌花鼓不好听,没有丝弦伴奏,便改成了随心所欲的怡心调,演唱很受欢迎。

苏来知道后,便把武氏兄弟请到苏楼。

那时,到苏楼搭班的还有滕县南部高庄唱花鼓的艺人高二,艺名高老板;

滕县西部磨庄唱花鼓的艺人安得有;

峄县李村唱三句半的艺人八戒等。

于是,各曲剧种的名伶义士纷纷到苏楼集结,年头唱到年尾,尤其春节前后,从腊月十五到正月二十,十几口艺人在苏楼及邻近乡村通宵演唱,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增强技艺。

这样使花鼓、肘鼓子、怡心调来了个大汇集,在相互碰撞、相互交杂、相互浸透、互为转化的基础上形成了锣鼓统子,但民间仍称花鼓。

锣鼓统子形成后,经过艺人们的共同努力,在文秀才苏来的指导下,借鉴了柳子戏曲牌《山坡羊》、《耍孩儿》的词句格式,把锣鼓统子的腔调与鲁南民间小调四句腔合流,四句腔流行于滕县南部,唱法是一个人叫起腔来唱三句半,后半句由其他人齐声帮腔,拉尾音翻高八度,近似运河畔拉纤呼号之声。

并吸取了起源于滕县山区牧羊人唱出来的溜山腔,保留了锣鼓统子的打击乐,使四句腔、溜山腔、锣鼓统子融为一体,便形成了最早的拉魂腔,拉魂腔初成之时,因吸收了许多曲种,并带有一些随心所欲演唱的成分,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原唱花鼓的艺人仍称花鼓,原唱锣鼓统子的人仍称锣鼓统子,艺人们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剧种名称。

据苏家班苏来之孙苏有刚的第四代徒孙季华芳讲:

“我师爷八戒说,‘这些叫法太乱,不好听,我们现在一句唱完后边拉腔,就叫拉后腔吧’,于是就有了拉后腔的叫法。

1.2.2滕州——第一把柳叶琴的诞生地

据《枣庄文化艺术志》记载,山东滕县的文艺工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对当地苏楼进行了广泛调查访问。

据该村村民回忆,山东滕县苏楼的王清于1860年前后发明了第一把柳叶琴。

在清代嘉庆年间,苏楼村苏来文秀才酷爱文艺,就连他家做活的也都要有好嗓子的,干活时也要唱着戏干。

他还精通音律,编写剧本,管饭教唱本村与邻村子弟。

王清当时是秀才家的木工,他是个巧木匠(雕刻木工),一边干活、一边学唱。

当时的肘鼓子(滕县花鼓)艺人,如高二、安得友等人到苏楼演唱时,也跟秀才家学唱一些新词新调,因无弦乐伴奏,显得单调。

秀才便与艺人研究,根据秀才家的画屏“王昭君”的琵琶形状,叫木工王清刻制了第一把土琵琶,因形似柳叶,所以也叫柳叶琴。

从此,滕县一带的艺人,因其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伴奏灵活,便纷纷采用,广传开来。

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东郭镇苏楼村发现了一把苏家祖传的柳琴,据专家考证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柳叶琴。

如今,苏家祖传的那把柳叶琴,已被征集到博物馆里保存,我们只能从照片及有关资料上了解它的形状,从苏楼村的老人们那里了解当年苏家班演出的盛况。

如图1所示

图1第一把柳叶琴

1.3滕州柳琴戏的发展

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它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

1.3.1说唱时期

早期的柳琴戏没有表演团体,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

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吉祥话、庄稼话。

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直到现在,柳琴戏流散艺人在农村演唱,还保留有这种说唱形式。

1.3.2萌芽时期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进入戏曲萌芽时期,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

这时期,艺人演出已开始变换简单的服装道具,一人演多角,群众称为“当场变”或“抹帽子戏”。

此外,还演出一些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也叫“对子戏”。

对子戏鼎盛时期,班社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

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

此时,柳琴戏从说唱形式向戏曲方向转化发展,在艺术上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1.3.3班社时期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职业班社。

艺人们多是托家带眷“一门退”(一家人)组成小小的班社到处流动演唱,由于生活困难,没有钱置办衣箱、行头,戏班里要有顶礼帽、两件长衫就算是好班子了。

因此,艺人只能穿大褂,戴礼帽、穿彩裙、扎彩球,以“盘凳子”的形式演出,又因人少,还需要一人兼演多角,伴奏也只有一副梆子和一把柳叶琴。

另外,柳琴戏的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打地摊演出的“跑坡”,发展成为庙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

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一些大型剧班开始出现,脚色行当也逐步完善。

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

约在民国前后,固定班社基本形成,如当时滕县有常胜班(卜端品戏班,后改为卜家班),张家班(张增法戏班),常春班(相瑞先戏班)等。

这时戏班均已初具规模,演员配备较为齐整,行当已有明确分工,有了简单的戏衣、行头,文武场也有了专人负责,伴奏乐器除了柳琴外,还增加了坠琴、三弦小锣和鼓等其它乐器。

但是,由于小型班社的不稳定性,因此,它时常处于流动的不稳定状态。

例如,农忙时节很多时候班社就要解散,从事农事活动。

农闲季节便重新组织起来,进行卖艺活动。

由于仅仅在农村表演,拉魂腔艺人的收入十分有限,若遇到灾荒歉收年代,便更难维持生计。

20世纪40年代,一些柳琴戏班社便开始有意识的由农村向人口多、经济好的集镇或大城市移动。

进城后,仍是先唱“地摊”,后来又在茶楼草棚演出。

1933年前后,卜端品曾领班进入泰安岱庙演出多日,后来又进入济南,在大观园四台春茶社演出。

此时,柳琴戏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1.4柳琴戏盛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辉煌火爆于七八十年代。

柳琴戏最红火.滕州柳琴戏的兴盛的时候,每天都要在滕县县城演上个两三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当时,那土的掉渣、乡土气息浓重的柳琴戏,在鲁南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心目中,绝不亚于今天的粉丝追星族崇拜的巨星偶像。

此时,柳琴戏正式登上城市舞台,班社人员逐渐增多,有了较好的衣箱行头,演出上有了所谓的“拿手戏”,如《喝面叶》、《小书房》、《七装》、《小姑贤》等。

最常演的剧目有《观灯》、《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大花园》,艺人称“四大台柱子戏”,也就是戏迷们常说的“观不尽的‘灯’,点不尽的‘兵’,讲不完的‘四告’,唱不完的‘花园’”。

柳琴戏所到之处,很快与那里的姊妹艺术结下亲缘,逐渐把柳子戏、梆子戏、花鼓等的剧目、音调、表演技艺吸收融化,为己所用,以崭新的姿态,活跃于中小城市的舞台。

滕州市柳琴剧团来源于早期的卜家班。

民国时期,卜家班是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张汪镇渊子崖村的卜端品老先生创下的“长春班”,人们习惯称之为“卜拉门”。

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

老先生爱戏成癖,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不会唱戏的他不要。

农忙时干活,农闲时就组成班子,在本村或者在周围的村里搭班唱戏,一时在鲁南影响很大。

“卜拉门的拉魂腔,卜拉门腿上挂铃铛,东庄唱戏西庄看,赶集上会唱满场”成为当时生动的写照。

全国解放以后,卜家班在党的关怀下得以迅速发展,队伍扩大到近百人。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50年,卜家班改组为“四平剧社”,由班主制改为社长制。

1953年,滕县人民政府对四平剧社进行整编,正式命名为“滕县新建剧团”,并正式纳入地方事业建制。

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时,改名为“滕县柳琴剧团”。

1988年,随县改市,正式改名为“滕州市柳琴剧团”。

柳琴剧团的建立,为柳琴戏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沿街叫门的“拉魂腔”得以脱胎换骨,从而登上了文艺剧种的大雅之堂。

1.5滕州柳琴戏的衰落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柳琴戏就开始步入了低谷。

究其原因:

第一,主要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使柳琴戏失去了一大部分中、青年观众,这也是全国戏曲萎缩的原因;

第二,从剧种本身来说,柳琴戏依然沿袭多年不变的风格韵味,观众对这种仍还咿咿呀呀的慢节奏不太适应;

第三,设备落后。

由于受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革、时尚文化的冲击,况且原有的设备陈旧、装置简陋,已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观众的要求,很难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

第四,费用的短缺。

资金不足是大部分艺术团体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观众的减少,表演团体也悄然萎缩,柳琴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听到几句纯正的拉魂腔声调了。

1.6滕州柳琴戏的现状

各行各业都在为社会发展进步服务,柳琴戏也不例外。

滕州柳琴剧团利用柳琴戏这个土生土长的剧种形式,反映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1990年,带着泥土芳香的柳琴戏《山乡锣鼓》,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戏剧节,登上了中国民族文化的殿堂。

它反映的是乡镇文化站如何利用科学文化知识,服务于农村人民群众,反对封建迷信,在北京反响很大,受到了中央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李景、贺敬之、吴雪、刘厚生等军政领导听罢乡音后,格外兴奋和激动。

当时的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看完演出接见演职人员时,拉着演员的手还即兴作了一首小诗:

“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2004年,滕州市柳琴戏团推出大型新编历史剧《墨子》,实现了柳琴戏的自我突破。

墨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山东滕州人。

柳琴戏《墨子》截取墨子一生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止楚攻宋”事件,糅合了墨子与滕阳公主一段可歌可泣的恋情,以“天下之爱”贯穿始终,刻画了墨子名利不足动其心、威武不足屈其神、情爱不足移其志、毁誉不足易其节的先哲形象,深深打动了专家和戏迷的心。

“止楚攻宋”是墨子的中心思想,表达的是:

世界都和平、人人都相爱,这和现在建立的“和谐社会”一个道理。

2004年,滕州柳琴剧团到北京演出《墨子》,很多专家包括第六届墨子研究会的一些学者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因为墨子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留的资料太少,而《墨子》把他形象地立在舞台上,应该说是全国首家,让更多的人了解墨子思想,柳琴戏做了一定的贡献。

《墨子》利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生动展示了墨子大爱无言、吐哺天下的感人事迹,弘扬宣传了“兼爱非攻”这一政治主张。

《墨子》曾在中国首届柳琴艺术节中获12个奖项,在第九届齐鲁文化艺术节中获多项大奖,被评为山东省戏剧“精品工程”奖,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现场录制并采访了本次演出。

另外,滕州市柳琴剧团非常受滕州政府的重视,只要滕州有什么重要会议和活动,柳琴戏必定会被请去做专场演出,柳琴戏已经成为滕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从2007年开始,还举办了两年一度的柳琴戏艺术节。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柳琴戏的整体生存现状仍然是不容乐观的。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柳琴戏这种流传了200多年的地方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各地柳琴剧团处境都十分困难,观众数量急剧缩减,剧团入不敷出,部分县市专业剧团纷纷撤销,业余班社也不断减少。

另外,大多老艺人已届离退休,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不再学戏,剧团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对于这一剧种的传承保护已经迫在眉捷。

2.滕州柳琴戏的特色及价值

2.1滕州柳琴戏的特色

滕州柳琴戏的特色——“自由性”艺术特质概括体现为唱腔、剧本、伴奏三个层面:

2.1.1不定腔、不上谱,唱腔处理的自由性

艺人可以根据自己对情节的理解,相对自由地处理唱腔,既可以任意组合乐句,也可以随机处理花腔,甚至某些有经验的柳琴戏艺人通过和乐师的配合,可以创立出一些新腔。

这样,柳琴戏的唱腔,始终在遵循末句拉腔的“前提”下,充满着丰富的变化。

2.1.2无剧本、不定词,剧本体制的自由性

由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柳琴戏还没有文本形式的剧本存在,演出剧目更多的是以口头形式,在艺人之间口耳相传,因此演唱什么样的唱词,很多时候要依靠艺人的即兴创作与发挥。

根据刘长春老人的回忆:

她在卜家班唱戏时,戏班经常会请一个有文化的人,给艺人们讲讲戏,分配一下谁演什么角色,有时候教几句词,有时候什么词也没有,就告诉你一个大致情节。

艺人们把那几句教会的词唱完以后,就套唱各种各样的篇子。

这种“大纲戏”(或者叫“幕表戏”)的综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其唱腔婉转悠扬、动人心弦、生活气息浓厚,往往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2丰富的文化价值

柳琴戏是传统戏曲民俗文化的载体,前身是柳子戏,它不仅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色,而且对于我们研究这个时代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3极高的精神价值

柳琴戏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

柳琴戏来源于群众,发展于群众,创新于群众。

形式的多种多样和内容的通俗易懂,使它成为深受鲁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

直到今天,柳琴戏仍在群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宣扬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戏曲民俗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3滕州柳琴戏进课堂实施的模式探讨

3.1音乐教师以“欣赏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对于一个初学柳琴戏的教师来讲,欣赏的方式应该较为适宜,学习戏曲要借助多媒体,以唱激趣。

现代化多媒体可使教师轻松引导学生走进戏曲。

并提出用音频教学学生静不下心,听不下去。

采用视频方式孩子们就会学得很认真。

根据柳琴民间艺人早年学习学习柳琴戏的经验,以及经常遇到的情况——柳琴戏唱的不是很熟,虽然记住基本强调,但是单独演唱还有一定的阻力,决定以欣赏课为主,教唱为辅。

把欣赏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以欣赏为主要形式,第二节综合教唱为主要形式。

因为不了戏曲教学特点,也没有尝试过地方校本课程,笔者把七年级至九年级的音乐课本找来,仔细地查找书中的戏曲部分是如何要求的,根据教学大纲特点来设计教案。

并且查找相似的教案用来模仿,最后根据大纲,制作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案。

与张老师的商讨后,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需求方式,对教案做了一些改动。

把不太重要的比较难懂的东西删减掉,更多的穿插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简单的介绍柳琴戏的特点、角色行当、重要剧目等等,让学生结合图片和视频能够对柳琴戏有个立体的感观。

以下为这两节课的具体方案:

第一课时——欣赏课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柳琴戏,简单给学生介绍柳琴戏的基本知识,请学生欣赏名段。

欣赏内容选择了《马孤驴换妻》。

原因如下:

1.《马孤驴换妻》整出戏表演性很强,演员肢体语言非常滑稽,有明显的故事情节。

并且唱腔和唱词都还比较易懂。

应该能引起学生的兴致,这对刚接触柳琴戏的孩子来讲较为容易接受。

2.《马孤驴换妻》03年获得“首届中国·

滨州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优秀剧目金奖,属经典剧目;

教学内容:

柳琴戏基础知识、欣赏柳琴戏《马孤驴换妻》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马孤驴换妻》来初步了解徐州柳琴戏;

2.通过欣赏引发学生对柳琴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

同学们,我们滕州的地方戏是什么啊?

生:

柳琴戏。

师:

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简单说说他们的特点呢?

好象是用滕州方言唱的。

很好,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发源于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安徽北部相接壤地区的地方戏曲。

二、简单了解柳琴戏:

1.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

2.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区。

三、欣赏《马孤驴换妻》

1.内容简介:

七十一岁的老头马孤驴从媒婆手里买一老妇潘氏为妻,但是见到青年马顺喜买的妻子刘二姐年轻貌美。

就用金钱买通媒婆,暗中调包,自己娶了刘二姐。

而年轻的马顺喜则带了年老的老潘氏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马顺喜、潘氏、刘二姐发现真相后,弄清原委,联合在一起,使马孤驴弄巧成拙,落了个人财两空。

2.人物介绍:

3.试说柳琴戏特点

第二课时——以综合教唱为主

本节课安排学生了解柳琴戏的基础知识以及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欣赏《喝面叶》。

《喝面叶》是柳琴戏中经典的小剧,1954年在上海获得“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员一、二等奖,久演不衰。

剧情也很有意思:

陈士铎好吃懒做,不务正业。

赌钱喝酒样样会。

一次,陈士铎赶会,三天不归,妻子梅翠娥一心想教训丈夫改邪归正,于是装病要陈士铎做面叶。

陈士铎从未做过饭,在灶房内手忙脚乱,洋相百出,千辛万苦做出一锅面叶。

得知梅翠娥原是装病,欲打翠娥。

在翠娥的规劝和事实面前,士铎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决心改过。

夫妻俩言归于好。

并以《喝面叶》为契机,引出柳琴戏的唱腔和表演特征,并且教唱《喝面叶》陈士铎描述看戏的片段。

教学内容:

柳琴戏基础知识、柳琴戏《喝面叶》选段欣赏及教唱。

教学目标:

(1)了解柳琴戏基础知识。

(2)欣赏《喝面叶》选段,并学习其中唱段

教学重点:

柳琴戏的演唱、唱腔、动作表演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为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之看起来更为生动直白,我们把教案做成了图文并茂的PPT格式。

1.简述柳琴戏艺术特点音乐唱腔非常别致,“标志性的特点是在男女下句腔后的拉腔

2.介绍柳琴戏角色行当:

小头(闺门旦)、二头(青衣)、二脚梁子(青衣兼花旦)、老头(老旦)、祸婆(亦称老拐,彩旦)、大生(老生)、小生、武生、勾脚(丑)、花脸(净,分黑脸、奸白脸、毛腿子)等

2.柳琴戏成就简述。

3.介绍柳琴戏历史沿革

说唱时期、进入专业时期、拉魂腔形成时期、舞台演出时期、进入城市,成为市民主要娱乐方式时期。

4.柳琴戏传统剧目了解

柳琴戏共有传统剧目200多种。

柳琴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喝面叶》、《小书房》、《张郎与丁香》等。

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小燕和大燕》已摄制成影片。

6.欣赏《喝面叶》喝面叶简介:

5.欣赏柳琴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