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docx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科技文化
一各朝代的文化特点
春秋战国:
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秦汉:
统一与多样性有机结合,中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魏晋南北朝:
科学技术出现完整体系,思想上三教并流,文学承上启下,艺术大放光彩。
隋唐:
文化繁荣灿烂,有盛世特色,文化对外交流频繁,兼收并蓄,成就世界领先。
五代辽宋夏金元:
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民族文化交流频繁,三大发明世界领先,市民文化产生。
明清:
承古萌新,集大成科技著作问世,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二科技文化发展和衰落的原因
(一)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
1.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
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3.政策:
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正常发展;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兼容并包”,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4.民族:
国家统一和民族触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5.文化:
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代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外交:
对外交流频繁,吸收外来文化;
7.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领先世界的根本原因。
(二)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政治:
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①政策:
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②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4.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三科学技术
(一)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西汉前期: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②l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
造价低廉,便于书写,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水平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光滑而质地细薄,并且逐渐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长安、洛阳、南方的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④造纸术的外传:
朝鲜(4th)→日本(7th)→阿拉伯国家(8th)→欧洲、非洲(12th)→美洲(16th)→大洋洲(19th)
⑤意义:
方便了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创造了条件。
2、指南针
①战国时,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
②北宋时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了中国船只用指南针辨识航向的情况;
③传播:
13世纪(南宋时),,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④意义:
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活字印刷术
①隋唐时期已有佛经、日历、诗集等雕版印刷,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11世纪中期,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中有记载: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
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佛经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③传播:
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④意义:
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4、火药
①唐朝中期的书籍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②北宋在东京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出现了管形火器“突火枪”③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④传播:
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⑤意义:
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阶级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天文历法
朝代
成就
意义
夏
朝
《夏小正》
我国最早的历法
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商朝
干支纪日法
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纪日方法
春
秋
《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
“有星孛入于北斗”
世界公认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十九年七闰
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战国
《甘石星经》
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秦
汉
汉武帝时“太初历”
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西汉太阳黑子的记录
世界公认最早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的科学解释
世界最早
隋
唐
僧一行《大衍历》
较准确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僧一行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
世界首次
小范围内得到的认识
不能往大范围无限推演
我国科学思想史上一次伟大进步
宋朝
沈括“十二气历”
有利于农事安排
元
朝
郭守敬《授时历》
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三)医学
朝代
成就
意义
商周
已有丰富的医药学知识
战
国
扁鹊(“脉学之宗”)
望、闻、问、切四诊法
我国中医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秦汉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
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的基础
东汉《神农本草经》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华陀(“神医”)麻沸散
用于外科手术,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后世中医重要经典
隋唐
孙思邈《千金方》
在我国医药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吐蕃元丹贡布《四部医典》
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唐高宗时《唐本草》
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明清
李时珍《本草纲目》
全面总结16世纪以前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四)数学
朝代
成就
意义
秦
汉
东汉《九章算术》
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魏
晋
刘徽运用极限理论,
提出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
朝
祖冲之精确圆周率
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祖冲之《缀术》
对数学发展有杰出贡献,中国唐朝数学教科书后来成为朝鲜和日本的教材
(五)农学
朝代
成就
意义
西汉
《汜胜之书》
我国最早的农书
东汉
《四民月令》
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北朝
贾思勰《齐民要术》
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明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水利技术和工具
(六)地理学
朝代
成就
意义
商周
《周易》
首提出“地理”一词,周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知识。
西晋
裴秀《禹贡地域图》
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
北
魏
郦道元《水经注》
全面系统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清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七)建筑学
朝代
成就
意义
秦汉
长城和兵马俑
隋朝
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
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采用图纸和模型结合的设计方法唐朝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
长安城体现了当时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
我国建筑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观风行殿
最早的活动房屋
李春赵州桥,“奇巧固护,甲于天下”
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辽宋
夏金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
我国建筑史上的杰出著作
辽代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
我国著名古代木结构建筑
金代卢沟桥
元朝
城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
明
朝
营建北京,布局突出了皇权,城有三重:
宫城、皇城、京城,宫城又称紫禁城
(八)科学著作
朝代
著作
作者
内容及意义
战国
《考工记》
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的情况,在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居独一无二的地位。
战国
《墨经》
墨子
杠杆原理、浮力理论,声学、光学的记载“《墨经》光学八条”(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物理学重大成就
北宋
《梦溪笔谈》
沈括
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技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的里程碑”
明清
《开工天物》
宋应星
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收录了一些外来的技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九)领先世界的成就
朝代
成绩
领先
春秋
十九年七闰原则
160年
战国
哈雷彗星记载
600年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2000年
东汉
华陀麻沸散
1600年
南朝
祖冲之精确圆周率
1000年
北宋
毕升活字印刷术
400年(领先欧洲)
元朝
郭守敬《授时历》
300年
四.哲学思想
(一)诸子百家
代表
学派
观点
代表
老子
道家
创始人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本源是“道”;朴素辩证法思想:
世界和社会是运动的,矛盾可以相互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孔子
儒家
创始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标准;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暴政;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有教无类”;儒家“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墨子
墨家
创始人
“兼爱”,主张爱一切人;“非攻”,反对战争;“尚贤”,主张任人唯贤
平民利益
孟子
儒家
“亚圣”
主张施行仁政,“民贵君轻”;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虐民”、“暴民”;主张宽刑薄税;主张性本善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荀子
儒家
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主张以民为本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庄子
道家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我”的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不公平社会现象;消极避世心理
没落的奴隶主贵族
韩非子
法家
集大成者
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按现实需要推行改革;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不阿贵”;提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法治的实质仍是“仁治”
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二)儒教、道教
1、儒教
朝代
代表
观点
春秋战国
孔子孟子
汉朝
董仲舒
《天人三策》“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南宋
朱熹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同人欲对立起来,“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时期
地位
原因或内容
春秋战国
非儒即墨
孔子与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思想深得民心
秦朝
焚书坑儒
儒家不利于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汉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家学说经董仲舒调整后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魏晋南北朝
三教并流
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盛行影响了儒教的统治地位
南宋
重新确立
主流地位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与道教思想成为新儒学
明末清初
开始遭到质疑
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太平天国时期
儒家思想被利用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便于号召农民
维新变法时期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道理;目的是利用孔子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新文化运动
儒家思想遭到
排斥与否定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当代
儒家思想得到
传承、扬弃与创新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需要继承并创新其好的精华部分,抛弃其守旧落后的部分
2、道教
朝代
观点
春秋战国
老子、庄子思想
东汉
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太平经》是道教主要经典,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散财救穷、自食其力。
东晋
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
萧梁
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三)唯物主义思想
朝代
代表
观点
战国
荀子
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
东汉
王充
《论衡》,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南朝
范缜
《神灭论》,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具有反佛思想,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有重大发展
明清
王夫之
“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为器”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趋时更新”
(四)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
李贽:
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孔子与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暴政的思想深得民心
黄宗羲:
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顾炎武:
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把书本知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为器”;“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用发展观点看待历史,提出“趋时更新”
五.文学艺术
(一)文字
原始社会
半坡彩陶碗上可有符号
商朝
甲骨文(文字成熟标志)
商周
金文(钟鼎文)
春秋战国
不同诸侯国使用不同文字
秦朝
官方小篆,民间隶书
曹
魏
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换为楷书,这是书法汉字的进步
行书
草书
(二)文学
1、诸子散文
老子的文章具有深沉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和抽象的哲理。
墨子的文章推理与叙事相结合
孟子的文章以刚柔相济的辩论见长。
用“鱼与熊掌”的比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庄子的文章文字优美,想象丰富。
《秋水》《逍遥游》
韩非子的文章善于用寓言比喻现实。
《五蠹》,“守株待兔”
2、赋
赋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缺点是辞藻过于华丽
西汉的赋气势恢弘,篇幅一般较长,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的赋现实感强,篇幅较短,代表作班固《两都赋》
3、诗歌
春秋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对我们了解春秋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参考价值。
它的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世界文学上永放光芒
战国
《楚辞》屈原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长诗《离骚》
西汉
贾谊,司马相如;东汉的班固,张衡
乐府诗
由民歌加工而成,形式朴素,名篇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国
“建安文学”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曹操《蒿里行》、王粲《七哀诗》和蔡文姬《悲愤诗》
东晋
田园诗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陶渊明《归园田居》《桃花源诗》
南北朝
山水田园诗开始兴盛,代表作谢灵运《登池上楼》
初唐
时期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初唐四杰”
盛唐
时期山水田园诗孟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岑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唐
时期倡导反映生活
晚唐
时期杜牧、李商隐
南宋
陆游有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充满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也有一些婉丽飘逸之作,如《钗头凤》
4、词
李煜
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风格肉糜;后期主要是亡国之作,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哀婉感人
苏轼
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柳永
婉约派主要代表,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雨霖铃》
李清照
婉约派代表,风格委婉,生活气息浓厚,后期作品渗透了忧伤的感情,也有怀念中原故土的篇章
辛弃疾
豪放派代表,作品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5、小说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内容及意义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歌颂农民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前80回,高鹗后40回
清朝
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清朝
以揭露科举制度腐败为主,是我国古代优秀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清朝
借写妖狐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
6、戏剧
朝代
成就
元
朝
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
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
明
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清
朝
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京剧: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
经过安徽、湖北艺人的努力、京剧形成。
(三)艺术
1、绘画
春秋战国
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四川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秦汉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
魏晋南北朝
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三国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始祖;东晋顾恺之以擅长画人物著称,《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
题材广泛,风格多彩多姿;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用线条表现人物形态、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隋朝展子虔(“唐画之祖”),唐朝阎立本、吴道子
宋元
表现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2、雕塑
秦朝
秦始皇兵马俑,体现秦人奋发向上精神
东汉
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砖瓦、瓦当,“长乐未央”瓦当。
魏晋
南北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风格;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隋
唐
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坐落在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崖壁上,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3、书法
秦汉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魏晋
南北
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皆精,世称“书圣”,
《兰亭序》《黄亭经》钟繇、卫夫人、王献之
隋
唐
汇合南朝的秀美与北朝的雄健;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虞世南和褚遂良;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神策军碑》;“草圣”张旭和怀素
北宋
苏轼《寒食帖》我国第三行书
4、音乐
春秋战国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和其他乐器
秦汉
楚歌、楚舞在汉代风行一时西域的琵琶、笳、箜篌等乐器传入中原
魏晋南北朝
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传入,传统音乐得以革新
隋唐
受西域和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秦王破阵乐》
5、舞蹈
魏晋南北朝
带有明显的民族融合色彩,《大面》《城舞》
隋唐
分为雄劲的健舞和柔美的软舞,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四)历史
朝代
作者
书名
评价
春秋
孔子
《尚书》
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
春秋
孔子
《春秋》
以鲁国为主的一部编年史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传记为主,编年纪事为辅,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全面反映社会全貌,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
东汉
班固
《汉书》
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西汉一朝历史
北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意在使君主借鉴其中经验教训。
(五)其他
1、类书
明朝
《永乐大典》
明成祖时由解缙主持编纂
清朝
《古今图书集成》
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
2、丛书
清朝《四库全书》,乾隆时由纪晓岚主持编纂,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