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给水泵施工方案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动给水泵施工方案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给水泵施工方案教材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焊机
4台
4.2主要施工材料需用计划表
名称
钢筋
10吨
措施钢筋
2吨
多层板
1100m2
15mm
混凝土
1120m3
塑料布
500m2
毛毡
木材
30m3
50×
100mm木方
五、主要施工步骤及方法
5.1施工流程
混凝土垫层浇筑→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支设→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拆模
5.2混凝土垫层
5.2.1垫层长13.4m,宽4.21m,厚2.0m,模板采用多层板制作而成,用50×
100mm的方木作为大模板的肋,间距不大于300mm。
在木工制作场集中制作,内侧涂刷隔离剂,以保证垫层的外观质量。
垫层砼标号为C15砼,浇筑时使用泵送入模。
5.3测量放线
5.3.1轴线及尺寸线的测设:
由我公司专业测量人员根据厂房控制网测设主要轴线、并确定高程控制点,由技术人员根据主要轴线测设出分尺寸线,会同质量部门,监理单位验线合格。
5.4钢筋
5.4.1钢筋由钢筋加工厂专业人员制作成型,所有的原料必须具备合格证及复检合格报告。
钢筋配料单需经三级审核,钢筋下料前必须进行首件检验,符合无误后,方可批量下料。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钢筋加工成型必须按钢筋配料单所要求的规格、数量、外型尺寸加工,分类堆放整齐,挂牌标识,严格执行领用料制度,钢筋加工厂发料,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填写钢筋发料单。
加工成型的钢筋由自制的钢筋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
5.4.2基础外表面顶、底、四周、边角锚固长度均为360mm,转角处断开,锚入相邻边360mm,。
5.5模板工程
5.5.1根据设计图纸配模,按配模的尺寸和数量进行加工,并在模板涂刷脱模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5.5.2为提高砼的外观工艺水平确保优质工程,决定采用多层板进行模板支设,用50×
在木工制作场集中制作。
大模板的制作,应严格按配板图的要求,表面平整光滑,拼缝紧密,加固牢靠,尺寸准确,加工成型的大模板由运输车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拼缝处加设海绵条,以保证拼缝严密平整。
5.5.3基础模板加固采用φ12对拉螺栓,电弧焊焊牢,焊缝长度均按双面焊考虑,长度为80mm,焊缝高度不小于4mm,焊接时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平整,模板外侧用φ48×
3.5钢架管搭设双排脚手架辅助定位,对拉螺栓纵向间距600mm。
横向间距600mm。
5.5.4支模时,将制作的预留洞的杯形模板固定在钢筋和架管上,混凝土浇筑后,在初凝后终凝前将杯形模板取出,并且用钢板将其覆盖防止杂物进入。
5.5.5模板拆除时依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进行,模板拆除后,应分类码放整齐,配件集中存放,并清除残渣,刷隔离剂保存。
5.6地脚螺栓固定
5.6.1螺栓固定架依施工图设计制作,螺栓由厂家供应。
5.6.2固定架固定:
在浇筑砼垫层时留设预埋件,固定架四角定位后焊接在预埋件上,在固定架四角弹线,用以确定轴线和螺栓中心线。
5.6.3安装螺栓:
根据螺栓固定架上已经弹出的轴线和中心线,用4个M8顶丝微调使螺栓中心线与固定架上的中心线重合,然后用水平仪抄平,使螺栓达到高出设计高度5mm。
5.6.4螺栓验收:
根据控制桩反复检查测量螺栓位置,用全站仪检查轴线位置,用水平仪测量标高,测量挂线用细钢丝,确定无误,经四级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建立螺栓检查控制网。
5.7砼工程
5.7.1砼由现场搅拌站集中拌制,统一供应,砼拌制过程中,应配料准确,拌制时间充分。
砼由3罐车运送到现场,供现场布置的1台泵车泵送入模。
5.7.2砼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垫块是否垫好,模板表面应用气泵清除干净。
5.7.3检查自动计量设备,确保无误后,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
骨料中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确保加水量准确。
5.7.4砼搅拌时,由主管技术人员,试验室人员和搅拌站技术人员对出盘砼的坍落度、和易性进行鉴定,检查是否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经调整合格后再正式搅拌。
5.7.5砼自下落口自落高度不应超过2米。
5.7.6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均匀,不过振不漏振。
5.7.7砼浇筑顺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cm。
重点是控制层与层间的连接时间,严禁出现冷缝。
每层砼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插入点可呈行列式布置,间距不大于50cm,振捣时间应充分,以砼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且无大量气泡冒出时为宜。
特别应注意边角部位的振捣、保证内实外光。
当振捣上层砼时,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振捣钢筋及模板。
弹簧阻尼器条形基础在砼浇筑完毕进行压面时,必须保证表面平整度,并压实摸光,在隔振器放置范围内,单个隔振器接触面内的平整度≤2mm,整个支墩长度方向的高差不超过10mm。
5.7.8砼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螺栓盒及孔洞、预埋件及插筋等有无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以浇筑的砼初凝前修整好。
5.7.9在砼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每浇筑100m3砼,做一组100×
100×
100的抗压试块,以备检验其28天的强度之用,其中含3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以确定砼拆模时间。
试块的制作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确保试块外光内实,真实地反映结构砼的强度。
5.7.10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十二小时开始养护,铺设塑料布并用毛毡覆盖,并且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昼夜。
5.8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在基础间设置测温探头。
每组测温点设上、中、下三个探点,将测温导线固定在钢筋上,上点距混凝土表面500mm,下点距基底500mm,中间点位于混凝土中间位置。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注完成后,及时进行测温,测温仪器使用两台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时要求记录浇注混凝土当时的大气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在混凝土浇注完开始7天,每间隔2小时测温一次,第8天至第15天,每间隔4小时测一次,以后每天测温3次,测温持续不小于28天。
将所有测温点编号排序,记录所测温度数据。
测温人员由工地进行上岗前培训,固定专人负责,不得中途更换。
5.9土方回填
5.9.1回填次序: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5.9.2施工方法
素土回填前取土样在实验室进行原土的击实试验,材料试验报告合格后进行回填。
5.9.2.1回填前基槽内应无浮土和杂物,素土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砖块等杂物。
由深至浅分层铺设在基槽内布置标杆(或弹线),控制每层回填厚度,按照规范要求每层虚铺厚度蛙式打夯200-250mm,夯实遍数3遍。
震动碾每层虚铺厚度600mm。
碾压6~8遍。
压实系数0.95。
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
5.9.2.2在回填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
回填土最佳含水率按击实试验报告进行控制,含水率误差控制在±
2%范围内,现场碾压控制含水率,待每一层施工结束后确定最小干密度。
由实验室派专人取样测量含水率,含水量过高,要经过晾晒后才能回填,含水量过低,要进行定量喷水搅拌后才能回填。
5.9.2.3基础根部采用木夯夯实,以防破坏混凝土基础。
基础梁以下部分采用人工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200mm,蛙式打夯机夯实,基础梁以上采用推土机铺填,15吨振动碾压,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
上下层错缝不得小于1.0米。
5.9.2.4分层夯实后实验室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回填。
试验采用环刀取样试验和核子密度仪试验。
前期试验将两个数据进行比较调整,正常后可采用核子密度仪直接进行试验。
5.9.2.5回填土的含水率控制在8-12%,雨后回填必须将回填土进行晒干后方可进行。
5.9.2.6基础回填到最后一步时,通过测量控制回填土顶面标高和平整度。
六、施工质量标准
6.1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质量标准
类别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
主
控
项
目
外观质量
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尺寸偏差
不应由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设计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预埋件预埋铁
应符合标准附录B规定
一
般
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基础中心对主厂房轴线偏差
≤10
mm
经纬仪、钢尺检查
层面标高偏差
0~-20
水准仪检查
梁柱截面尺寸偏差
±
10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全高垂直度
吊线和钢尺检查
平面外形尺寸偏差
20
8
凸台上平面尺寸偏差
9
凹穴尺寸偏差
+20~0
预留地脚螺栓孔
中心位移
深度偏差
孔垂直偏差
6.1.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申请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
6.1.2混凝土振捣工持证上岗,浇筑高度及振捣速度、顺序应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质检员、技术员跟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1.3按规范要求定期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加溜槽或串筒。
6.2混凝土施工质量标准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及试件取样留置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抗渗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水泥、掺和料
2%
检查搅拌记录,复称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
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应按设计要求和是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执行
后浇带留置位置
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养护
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3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模坂及其支架
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检查计算书,观察和手摇动检查
上下层支架的立柱
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观察检查
隔离剂
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得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地坪胎膜
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结构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梁、板起拱度
设计有要求
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准仪或接线、钢尺检查
设计无要求
应为全长跨长的1/1000~3/1000
预埋件、预留空洞
应齐全、正确、牢固
观察或手摇动检查
预埋件制作、安装
应符合本部分附录B的规定
轴线位移
≤5
标高
偏差
杯形基础的杯底
-10~-2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其他基础模板
地膜上表面
有装配件的支撑面
0~-5
截面尺寸偏差
基础
柱、墙、梁
+4~-5
垂直度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
侧向弯曲
不大于L2/750,且不大于20mm
拉线、钢尺检查
梁、墙
不大于L2/750,且不大于10mm
柱
不大于L2/750,且不大于15mm
11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直尺或塞尺检查
12
2m靠尺或塞尺检查
13
预留孔中心位移
≤3
观察或钢尺检查
14
预留洞
拉线和钢尺检查
15
+10~0
16
插筋
中心
17
外露长度偏差
6.4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
原材料抽验
钢筋进场时,应按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化学成分专项检验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检查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
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
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末端弯钩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表主控项目第4项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②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
;
对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
③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钢筋表面质量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调直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加工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6.5钢筋安装质量标准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和钢尺检查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方式
焊接(机械连接)接头的质量
应符合本部分附录C的规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接头位置
宜设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受力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接头位置
宜相互错开。
在连接区段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范围内,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绑扎搭接接头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搭接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连接区段1.3L1长度内,接头面积百分率:
①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②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③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内构件不宜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箍筋配置
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钢筋网
网片长、宽偏差
网眼尺寸偏差
钢尺检查,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网片对角线差
钢筋骨架
长度偏差
宽、高度偏差
受力钢筋
间距偏差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距偏差
钢尺检查,取最大值
保护层厚度偏差
柱、梁
板、墙、壳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偏差
钢尺检查,尽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0.00
钢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七、成品及半成品防护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成品半成品的防护工作:
7.1轴线及主要尺寸线用红漆做明显标志。
7.2绑扎成型的钢筋,严禁无关人员任意践踏
7.3严禁随意拆除模板的支撑杆件
7.4拆模时,不野蛮施工,保护砼成品的楞角不损伤,拆模时,砼楞角用多层板防护。
八、安全文明施工
8.1安全施工措施
8.1.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稳固、规范、脚手板用铁丝绑牢,并经验收合格。
8.1.2泵送砼时,输送管的接头应紧密牢固不漏浆,安全阀必须完好。
8.1.3浇筑时,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坠落。
8.1.4夜间施工时,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8.1.5现场的机械、车辆必须由专人操作、维修。
8.1.6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8.1.7操作振捣器、电钻、电锯等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带绝缘手套。
8.1.8临边处设栏杆围护,并刷明显标志
8.1.9安监部门应严格按规定经常对各工序进行检查,对发现问题提出书面整改通知,严格执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
8.2文明施工措施
8.2.1施工人员统一着装,配带胸卡。
8.2.2文明施工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8.2.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8.2.4砼浇筑完成,应及时清理模板上口、架管上的砼,残存地上的砼应即时清理。
8.2.5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应设专人清理,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8.2.6各种机械设备作业完后,要认真清理污垢,对机械保养。
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8.3.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
安监部
工地主任
副主任
主任工程师
安全科
施工队安全员
施工队工人
九、劳动力配置表
工种
数量(人)
钢筋工
8
木工
15
砼工
力工
30
十、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10.1砼的表面缺陷及防治措施
10.1.1混凝土表面麻面:
主要通过充分润湿模板,控制模板支设的严密性;
充足振捣,并防止漏浆,振固后养护好。
露筋:
主要通过控制砼的保护层厚度来避免露筋。
10.1.2蜂窝:
通过优化材料的配合比,均匀搅拌砼,充足振捣避免蜂窝的产生。
10.1.3孔洞:
通过充足振捣砼,避免砂浆严重分离,石子成堆,砂子和水泥分离而产生孔洞。
10.1.4缝隙及夹层:
主要是合理地处理好砼内部的施工缝、温度缝、收缩缝。
10.1.5缺棱掉角:
首先,充分润湿模板,避免棱角处砼中水分被模板吸去,水化不充分而产生;
其次,拆模时注意棱角的保护。
十一、混凝土工程强制性条文
11.1基本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1.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1.1.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