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489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Word格式.docx

1916年:

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发动了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战争向不利于同盟国的方向发展。

1917年:

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1918年:

苏俄退出了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战争最终结束。

3.结果:

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4.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5.影响:

(1)西欧相对衰落;

美日崛起。

(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3)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4)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革命与独立浪潮。

思维升华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是欧洲,在这里形成了三条战线。

(2)对参战各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它凸显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

协约国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占压倒性优势。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

一战结束后,战胜国集团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

2.巴黎和会

(1)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2)协约国帝国主义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控制在英法手中的国联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3.国际联盟的建立

(1)提出计划:

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

(2)通过盟约:

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

(3)正式成立: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国联会址设在日内瓦。

美国最初提出组建国联,但美国参议院于1920年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4.华盛顿会议

1921年,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5.影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和亚太地区的矛盾,是战后帝国主义格局力量对比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包含着种种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决定了该体系不可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名师点睛 

(1)凡尔赛体系是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系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2)凡尔赛体系内隐含着许多矛盾:

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分赃的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牺牲弱小民族的利益,深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火山上的短暂稳定

1.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

(1)法国积极寻求安全保障,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

(2)《洛迦诺公约》

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的局势。

该条约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

2.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

(1)军备竞赛

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

(2)裁军问题

3.《非战公约》

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基准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主题一 图解一战及其主要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随着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之间的矛盾与竞争空前尖锐和激烈,1914~1918年间,同盟国与协约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欧洲在全球的支配地位开始动摇。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2.重要原因

(1)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掀起扩军备战的狂潮。

(2)英德矛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主题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

1.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还要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2.法国的目的是收复在普法战争中被割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4.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

5.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6.日本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

7.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

8.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和争夺世界霸权。

主题四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

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

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经济上

大战期间,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下降,商品需求则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思想文化上

一战中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

基准考点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主题一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之比较

 名称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

美日因争夺亚太地区而矛盾尖锐;

美、英、日三国展开海军军备竞赛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操纵者

英、法、美

美国

参加国

英、法、美、日、意等27国

英、美、日、中、法、意、比、荷、葡9国

内容

签订《凡尔赛和约》;

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

讨论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性质

分赃、反苏俄

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结果

形成凡尔赛体系

形成华盛顿体系

相同点

①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②均由少数大国操纵。

③都侵犯了中国主权。

④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却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⑤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

⑥都形成了新的国际体系

主题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隐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

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

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

主题三 华盛顿体系对中、日、美的影响

1.使中国由一战时的日本独占变为多国共同控制,中国的民族危机依然。

2.暂时对日本起到约束作用,使其不敢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但它并没有放弃称霸野心,埋下了更大的战争祸根。

3.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在亚太地区势力大大扩展。

史料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信息解读] 史料中列宁所作判断是正确的。

因为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拆散了英日同盟,压制了日本海军的发展,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霸局面,引起了日本的不满,因而日本不断寻找机会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所以说埋下了下一场战争的火种。

主题四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美国罗斯福实施新政,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开始,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后崩溃。

具体过程如下:

(1)从1935年开始,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2)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3)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并于1936年将其吞并,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4)1938年,德占奥地利。

1938年慕尼黑会议,德占苏台德地区。

1939年,德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5)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例题(2012·

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

审题突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掌握凡尔赛体系的相关知识。

(1)问从二者在赔款上的程度不同及各自的不同目的分析。

(2)问从微观(德国)和宏观(欧洲)等角度分析。

答案 

(1)不同:

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

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

(2)原因:

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

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

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

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命题感悟

着重考查战争带来的灾难及从中得到的认识。

命题视角 珍爱世界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

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一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

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

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

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

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

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

(3)一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有哪些?

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

(2)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要求按照自己的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结果:

一方面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美国、日本趁机崛起;

另一方面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3)人类发展需要和平的环境;

和平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营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材料二 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

“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

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1)材料一中提到的引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

这次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

(3)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

答案 

(1)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惨烈。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让和平永驻人间等。

(言之有理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

两个阵营的士兵挖掘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

战争已不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

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2)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答案 

(1)变化:

由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大国家到认为战争是丑陋的、对国家毫无意义。

原因:

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

相持阶段(堑壕战)军事上难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

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2)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

解析 第

(1)问,在解答时要注意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在分析原因时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2)问在解答时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少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

乔治《枫丹白露文件》

材料二 凡尔赛体系使“世界十分之七的人口陷于被奴役的地位。

这些奴隶遍及全世界,受英国、法国和日本等一小撮国家的宰割。

正因为如此,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1)上述材料中揭示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几类矛盾?

这些矛盾对该体系的瓦解作用如何?

(2)概括说明凡尔赛体系的局限性。

答案 

(1)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德国强烈不满,力图复仇,德国法西斯上台后发动侵略战争最终瓦解了该体系。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激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土耳其于1922年废除《色佛尔条约》,冲破了该体系。

(2)局限性:

脆弱性、不稳定性,内部矛盾重重,不能长久维持和平。

解析 材料一、二分别透露出凡尔赛体系下的两种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而正是这些矛盾成为瓦解凡尔赛体系的重要因素。

4.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

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

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或两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

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拉,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

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

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分析材料二中这个“开端”的含义。

(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4)除上述三则材料所揭示的后果或影响外,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两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这场大战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美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一战爆发后,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火,美国的参战以及不断向协约国提供商品和贷款,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这一开端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及解放斗争。

(3)说明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的催化剂。

(4)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或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受到挑战);

美日趁机崛起;

苏维埃政权成为欧洲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

对此,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说:

“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德国的财产还要多得多。

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卵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于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

——摘自《历史教学》1980年第2期

材料三 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

乔治讽刺地说:

“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

”克里孟梭说:

“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

乔治”。

——摘自《世界史》

(1)材料一中劳合·

乔治对克里孟梭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实质是什么?

结果怎样?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反对法国的赔款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克里孟梭的话?

试结合材料一、二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征。

答案 

(1)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和法国过于强大,这是英国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

双方最后妥协,法国取得萨尔煤矿开采权,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

(2)经济崩溃的德国无力偿还美国的战债和投资;

同时法国强大不利于美国的世界霸权计划。

(3)美国总统威尔逊打着和平的旗号,实质上和劳合·

乔治一样想竭力控制欧洲。

英国和美国都不愿意过分削弱德国而使法国强大。

(4)英美联合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妄图称霸欧洲大陆计划;

英法联合反对美国插手欧洲的事务。

6.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包括战败的德国加入国际联盟;

联盟各会员国应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

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

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千米的旅行,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

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

“美国不能为了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

”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建立国际联盟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分析如此规定对哪国有利?

主要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总统与参议院之间的主要分歧,并利用所给材料说明成因。

(4)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国际矛盾?

指出其实质。

答案 

(1)利用国际联盟干预世界事务、在联盟内部利用德国对抗英法、控制联盟称霸世界。

(2)对英国有利。

增强对国联的控制,回击美国的争霸。

(3)分歧:

是否参加国联。

由于英法的抵制,美国没有达到操纵国联的目的。

(4)国际矛盾:

英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实质: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