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477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docx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1996年3月3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袁家荣教授撰写的《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一文,全面介绍了湖南道县玉蟾岩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出土文物情况。

1998年9月20日该报又发表了张镇洪教授等三人撰写的《英德牛栏洞史老墩遗址发掘有重要收获》一文,全面介绍了广东英德牛栏洞、史老墩两处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情况。

1999年12月,《英德史前考古报告》与《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同时出版发行,详细介绍了牛栏洞、史老两处遗址研究结果,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研究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学者们更高度重视。

因为,玉蟾岩与牛栏洞距离较近,时代大体相同,稻作农业活动却又相异,原因何在?

本文仅就上述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一下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几个方面,以求方家指正。

一.玉蟾岩与牛栏洞、史老墩的时空位置

玉蟾岩遗址的存在时间,参照其附近文化性质相同的三角岩遗存的碳14年代,估计其年代当在12000年前。

据实际碳14测定三个数据:

公元前8327-7449年、公元前7911-6414年、公元前7042-6059年

(1),若加以树轮校正,也是12000-10000年之间。

牛栏洞遗址的存在时间,第一期为距今约12000-11000年;第二期为距今约11000-10000年;第三期前段为距今约10000-9000年;后段为距今约9000-8000年

(2)。

由此可知,玉蟾岩基本上与牛栏洞同时而偏早,因为前者时间跨度仅2000年左右,后者时间跨度则有4000年之多。

玉蟾岩在牛栏洞的前半段时间内。

而牛栏洞的重要文化遗物出土于后半段时间内。

因此,可以认为玉蟾岩文化早于牛栏洞文化。

玉蟾岩遗址的空间位置在北纬25°30′,东经110°30′。

位于南岭山脉的北坡边缘地带。

牛栏洞遗址的空间位置则在北纬24°20′34″,东经113°27′10″,位于南岭山脉的南坡中央偏北,海拔500米左右,比玉蟾岩的海拔约高出一倍。

二者相差纬度1°9′66″,经度1°2′9″。

从英德沿连江而上溯,穿过九嶷山区,由江华、江永进入道县,南转宁远、临武、蓝山、嘉禾、桂阳一带湘南地区。

如果从英德沿北江而上溯,穿过骑田岭区,由宜章、桂阳、郴州、桂东、汝城一带湘南地区,再西往道县,也是比较方便的。

两地直线距离约200公里左右,曲线距离也不超过400公里。

按远古人类的步行速度,几天工夫即可到达。

相互之间的迁徙与往来,并不是难事。

二.遗址堆积层对比分析

玉蟾岩遗址堆积厚~米。

除上部有近代墓扰乱外,地层保存基本完好,文化性质比较单纯。

地层变化复杂,纵向剖面上多呈黑色烧灰土与白色灰土相间的层序。

横向平面上通常呈间断小块的交错土层堆积。

自然堆积层次近40层。

发掘了解到,遗址原始地貌西高东低,大石密布,人们最初进时,在参差的石缝间铺垫碎石,扩大有限的生活平面。

在以后的长期生活中,不断地局部铺垫灰白色、灰黄色石灰状堆积。

这种铺垫既可以平整地面,又可起到防潮作用。

清理的生活遗迹主要为烧灰堆。

这时无明显的灶坑,只有地面烧火的灰堆。

灰堆一般直径约40~50厘米,厚不足10厘米,富集炭屑和动物烧骨。

较大的灰堆厚度可达15厘米以上,往往伴有大量角砾碎块,可能作压火保留火种之用。

这种较大的灰堆一般位于巨石旁。

因遗址西高东低,堆积物也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状况。

西部堆积物混杂,颜色斑驳,文化遗物、烧火遗迹及白灰土铺垫均集中于西部,说明西部是人们主要活动区。

东部地层多呈颜色单纯的斜平地层,富含碎骨,伴有较多的小螺,表现为伴有人工作用的自然沉积,局部积水。

说明东部不是人们主要生活区,仅个别层面具有短时活动的迹象。

玉蟾岩洞穴较现代地面高约5米,洞口部分呈一宽敞的洞厅,宽约12~15米,进深6~8米。

遗址堆积物主要分布在洞厅内。

洞口朝向东南,洞厅阳光充足,可同时容纳30人左右共同栖息。

洞厅北面有暗孔通往后面的大洞口,空气流通而寒凉。

洞前地势平坦开阔,适宜人类生息繁衍。

而其附近均为喀斯特山峰,溶洞很多,据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告诉笔者,类似玉蟾岩的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全新世早期遗址还有上百个未发掘,它并不是孤立现象,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附近的三角岩遗存就是一证。

牛栏洞遗址揭露面积51平方米。

洞内堆积物很厚,最厚处达米,可分8层。

有的胶结坚硬。

堆积层中含有炭屑、烧土及大量螺壳、蚌壳、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等,文化遗物有大量的石制品和少量骨器、蚌器、陶片,证明这里是一处古人类长时期活动、居住的遗址。

目前已经知道该洞总面积400平方米,地面状况狭窄。

但对比玉蟾岩的堆积层状况来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印象:

玉蟾岩堆积厚~米,牛栏洞堆积厚米,表明玉蟾岩内人类生息的时间短,牛栏洞内人类生息的时间长。

玉蟾岩堆积分40层,牛栏洞堆积分8层,表明玉蟾岩内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短,迁徙的次数多;牛栏洞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长,迁徙次数少。

也就是说,玉蟾岩在2000年之内有40批人员进驻与迁出,每次约50年左右。

而牛栏洞在2万年左右的漫长时间内只有8批人员进驻与迁出,每次约2500年左右。

玉蟾岩内有烧灰堆,大而厚。

牛栏洞内未发现大而厚的烧灰堆,只见烧土、炭屑。

表明玉蟾岩时代气候寒冷,必须日夜在洞内架篝火才能御寒去湿。

而洞内铺垫白灰土,也说明洞内阴冷潮湿,不防潮不能在地面睡眠。

而牛栏洞内不用铺垫白灰土,表明地面干燥温暖,洞内气温暖和。

即使是在玉蟾岩时代,这里也比玉蟾岩暖和,不需要日夜烧篝火取暖防寒防潮。

三.出土石、骨器对比分析

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骨、角、牙、蚌制品。

石制品全部打制,未见磨制。

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切割器、石刀、锄形器。

石器制作粗糙简陋,以中小型石器为主,缺乏细小石器。

加工技术简单,基本上为单面加工。

其石器工业风格与岭南全新世早期的黄岩洞、独石仔等洞穴石器相类似。

锄形石器是该遗址富有特征的工具,它采用一遍长形砾石为原料,在其一端及两侧单面打击成器,使用部位是端刃,可能绑在弯柄上用于掘土。

骨器有骨锥和骨铲。

此外还有用动物犬齿制作的牙饰,出现装饰品。

牛栏洞遗址出土石制品有800多件,其中成型的有200多件。

器类可分为陡刃器、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石钻、砺石、斧形器、铲形器、凿形器等,还有少量磨制石器。

较典型的是平面略呈三角形的陡刃器和有一个长刃的砍砸器,刃部有多次打击成形后再加工修理的痕迹,说明此时人类加工石器的技术已相当成熟。

磨制石器仅5件,除一件为石斧外,余为磨刃切割器,反映出磨制石器的技术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骨器主要有铲、锥、针。

同时还发现磨制骨器的砺石,砺石器身留有多道磨制骨器后的磨槽。

经初步分析,牛栏洞遗址石器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石器加工简单、器类多;第二期已出现一些较成形的石器,少量打击加工较好,器类增加;第三期石器的数量大大增加,打击加工修理较好的石器增多,且出现磨制刃部的石器和陶片,但无装饰品。

这就是说,牛栏洞第三期石器相当于玉蟾岩时代的石器。

牛栏洞已出现磨制石器,玉蟾岩却尚未出现。

磨制石器为石斧与主要磨刃切割器,主要用于砍伐与切割,即砍伐树木或兽骨、切割兽肉之类,表明牛栏洞第三期居民的狩猎生活占的比重相当大。

或者说,狩猎生活占主导地位,这才会精心加工石斧与切割器。

而玉蟾岩没有磨制石器,也没有石斧与细小石器,狩猎生活并未占主导地位。

相反,它拥有锄形石器,可用于播种栽培,证实农耕文化已在这里萌芽。

所以,它的石器制作粗陋,不求精巧。

  四.出土动物化石的对比分析

玉蟾岩遗址出土大量的动物残骸。

经初步观察,哺乳动物达20余种。

数量最多的是鹿科动物。

如水鹿、梅花鹿、赤鹿、小鹿等。

食肉类动物也很丰富。

如熊、鼬、水獭、猪獾、狗獾、貉、大灵猫、小灵猫、果子狸、椰子狸、野猫等。

以猪、牛、竹鼠、豪猪等常见。

此外还有猴、兔、羊、鼠、食虫类等动物。

由此可见,玉蟾岩人主要狩猎大型的食草动物和小型的食肉动物。

动物残骸中引人注目的是鸟禽类骨胳,其个体数量可达30%以上,种类可达10种以上。

这在我国早期史前遗址中是少见的。

说明玉蟾岩人也将鸟禽类作为一种主要的捕猎对象,反映这一阶段狩猎技术和狩猎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狩猎大型与中小型动物转向空中飞鸟,扩展了食谱,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与智力的提高。

动物残骸中还有鲤、草、青等多种鱼类,和丰富的龟鳖、螺、蚌等水生动物,反映出冰后期新出现的洞穴螺蚌堆积特征。

牛栏洞遗址出土的动物化石有水鹿、梅花鹿、赤鹿、獐鹿、小鹿、巨羊、山羊等。

食肉类动物以中小型种类较多,如沙獾、貉、小灵猫、小野猫、果子狸、水獭、黄鼬、狐狸等,老虎、黑熊、豹等大型动物很少见,小型的啮齿类、翼手类、食虫类动物数量也不多。

灵长类也有发现,但亦很少。

犀牛化石和东方剑齿象化石在底部地层中虽有发现,但数量极少。

此外,龟、鳖、蛇化石和鱼类化石出土不少。

由此可见,当时云岭一带的生态环境适合于食草动物和小型兽类生活,而且周围水域面积颇为宽广,水生动物和贝类非常丰富,成为人类捕捞的主要对象。

从上述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的种类来看,陆地与水中动物都是一样,唯一区别在玉蟾岩有大量鸟禽类骨胳化石,而牛栏洞没有。

这就反映出玉蟾岩人比牛栏洞人的智商高了一个档次,用技巧发明捕鸟工具去捕捉鸟禽,由陆地与水中狩猎对象发展到猎取空中对象。

牛栏洞人尚做不到这一点。

玉蟾岩人思维领域比牛栏洞人前进了一大步。

五.出土植物化石的对比分析

玉蟾岩遗址通过对每层堆积物土样的浮选和筛选工作,收集植物种、核、茎、叶40余种,其中以朴树籽最为丰富。

这些植物标本为了解玉蟾岩人的生存环境及经济生活提供了重要证据。

同时还收集到丰富的微小的螺及昆虫等遗骸,为了解遗址不同部位堆积层的埋藏环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最为重要的是在文化胶结堆积的层面中发现了水稻谷壳。

稻壳出土时颜色呈灰黄色,共有2枚,其中1枚形态完整。

此外还筛选出1枚1/4稻壳残片。

在层位上它们晚于1993年该遗址出土的稻壳。

1993年发掘的3个层位均有稻属的硅质体,进一步证明玉蟾岩存在水稻的事实。

中国农业大学张文绪教授对二次发掘出土的稻谷进行了初步电镜分析,共4枚,鉴定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其最显着的特征是"大粒性"(3)。

显而易见,这一发现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提前到12000年前,对稻作农业起源时间与地点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牛栏洞遗址发掘过程中也采用了水浮选法与筛选法,发现极少量非籼非粳类型水稻硅质体,与各类植物孢粉、硅质体,未见籽实。

似乎表明牛栏洞人对植物果实与茎叶的采食与栽培均无兴趣。

或者说,占比重甚微。

他们完全或绝大部分靠肉食生存。

因为非籼非粳类型的水稻硅质体并不能肯定它是栽培稻或野生稻,必须出土了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古栽培稻实物,才能确认已有了稻作农业的萌芽。

非籼非粳类型水稻硅质体在牛栏洞中出现,数量又极少,很可能是牛栏洞人无意带入的遗物,并非有意栽培并长期食用的遗存。

牛栏洞中无朴树籽遗存,就可以证实牛栏洞人当时并不食用植物果实和茎叶。

这一点与玉蟾岩人有本质上的区别。

六.出土陶片的对比分析七.玉蟾岩遗址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原始的贴塑陶片。

整个遗址堆积层所含陶片甚少,仅在个别层位发现数片不足1厘米大小的碎片。

1993年在接近基底的地层中意外地发现了三块较大的原始陶片。

1995年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堆约30×30厘米的陶片。

陶片呈黑褐色,火候很低,质地非常疏松,胎厚近2厘米,夹炭、夹粗砂。

陶片贴塑,可见交错层理。

陶片内外均饰纹样,似绳纹,但为编织印痕,有清晰的经编与纬编。

从陶片的形态判断,早于彭头山文化的陶片。

牛栏洞遗址的陶片也很少,表面饰粗绳纹,无编织印痕,内壁加抹,表里呈褐色,厚~2厘米。

早期夹炭,晚期不夹炭,只夹砂,纹理不明。

未见交错层理,显然不是采用贴塑法成型,可能为手捏法成型,与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成型方法相类似。

烧制火候极低,易破碎,不能辨别器形。

对比之下,玉蟾岩人采用贴塑法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