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4624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总结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五部分建设成果

一、主要成果

二、典型案例

第六部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是学校示范校建设四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根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该专业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00万元。

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校企合作等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建设期为两年。

到2013年6月,项目建设基本完成。

在国家示范校建设2年期间,我们开始系统化思考长期存在和困扰我们在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既具有普适性一面,又有针对汽车运用及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难题的解决方案,更有一些经验和还未解决问题的思考。

2年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既掌握汽车组成、构造原理,又能解决实际故障,能够对汽车进行检测维修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专业内涵建设,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建立依托汽车维修企业、渗透企业要素、强化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教学标准制订、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条件配置、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成立以汽车教学部主任郭奇峰为建设项目负责人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建立完善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通过广泛深入的专业调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确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基本内涵是:

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

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实际作业环境,学生以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形式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学习;

与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建设校内实训场所,进行仿真实训、作业性实训,使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相一致;

建设工学一化教学场所,强化“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在示范性建设目标引领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从课程体系到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与建设。

深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在2年的建设过程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适时根据企业发展、岗位变化、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改革教学模式,将企业的技术、任务、人员、设备、场所、管理等要素融入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中,将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了“以企业要素渗透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贯穿教学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示范性建设期,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工学一体化”平台得到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加强。

2011年以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陆续成立了“嘉华汽车班”、“T-Tep丰田班”、“通用班”等订单班级,其中“嘉华汽车班”受到中央党报内参高度评价。

1、多方面吸收国际职教先进理念与模式,校企合作制订专业教学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瞄准国际职教标准,尤其在示范性建设期间,重点借鉴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模式,与海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北京嘉华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行业专家合作,吸纳企业培训体系内容,结合本专业已有的基础,制订出汽运专业教学标准。

2.建立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同时结合汽车检测维修企业岗位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既掌握汽车综合诊断与维修核心能力,又能胜任汽车运用与服务行业不同岗位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逐步形成以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专业技术综合运用能力等三大能力为构架的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老师组成的课程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形成由专家指导课程建设的机制。

专业课程设置之前,首先对企业的岗位群进行分析,充分分析企业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再进行岗位能力分解,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对应的基本岗位能力、岗位核心能力。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本专业的能力领域,每个领域再分解为若干项具体能力,最后列出各项能力对应的课程。

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构建课程体系。

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紧贴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构建完善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1、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应的职业工作过程,按照汽车总成检修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编写4门优质核心课程的教材及课程标准制定,编写3门校本特色课程的教材及课程标准制定,进行信息化课程及专业资源库的建设。

2.以学习情境为载体实施情境化教学改革,实现“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汽运专业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职教模式,结合中职教育目标和我校生源情况,逐渐摸索出“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学为主教相辅”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将企业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分门别类,重新整合,并归纳出每个行动领域的典型任务,以此来设计课程体系。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中,对传统的知识体系解构,根据工作过程的顺序重新进行组合。

课程中的学习情境、项目、案例都是取自于实际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任务。

学生完成一个学习情境(项目、案例)的学习,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有了全面的了解,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学生基本上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动手解决实际的工作问题,从而大大缩短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融合的时间。

2011年之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建设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特色还不够明显,成效也不够显著。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后,专业课程特色逐渐显现,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有4门课程建设成为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近几年由于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猛,对汽车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汽车专业常常很难招聘到适合的人才,尤其在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方面,困难巨大。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方面多层次引进不同人才,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的培养,对教师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系统培训,从管理上通过绩效考核,强化“双师型”结构师资团队的能力互补。

(1)对于正式在编教师,针对教师的特点不同,帮助每个教师搭建教学、教研、科研平台,发挥各自专长,配合各类管理规定,让教师外出进修、下企业锻炼、进一步深造,创造各自的发展领域。

对于非在编教师,我们从待遇、职务等方面给予教师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2)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

目前。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已经从海南省企业和高校聘请了20名校外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教学和实习指导,有效促进专业教学的校企融合度。

1、培养专业带头人

培养郭奇峰、刘冬生两位专业教师做为专业带头人。

经过培训、企业锻炼等多种培养形式,两位专业带头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

能起到引领专业发展的作用。

专业带头人郭奇峰是海南省职业教育名师,海南省全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科研汽车类专业中心组组长,海南省机动车维修与检测专家库专家,海口市机动维修检测行业协会专家库专家,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汽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

专业带头人刘冬生近两年来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培养骨干教师

培养专业带头人的同时,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以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近两年培养骨干教师15名。

主要以参加国内培训、校本培训、下企业锻炼等多种培养形式。

其中参加国内培训9人次,德国专家校本培训15人次。

3、双师型教师培养

经过两年的培养,汽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100﹪。

4、兼职教师

近两年积极引进20名行业技术专家、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整个过程,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课堂,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工作现实。

1.采用多样化培养模式,强化“双师型”结构师资团队的能力培养。

(1)个性化培养模式:

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重视过程培养,强化教师“双师型”能力。

A.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状况、人才需求,并向专业汇报。

B.每年暑假由专业统一组织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或参与企业生产。

C.新引进教师第一学期要在汽车技术实训室学习锻炼,熟悉设备使用,协助实训指导。

D.实行课程组制与指导教师制相结合,每个新进教师都要编入课程组,由具有较丰富职教经验的老教师进行1对1指导,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E.实行培养成效与年度考核相挂钩制,将教师的技能水平纳入年度人事考核方案,形成教师提高技能水平的动力和压力。

示范校2年建设期间,汽车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100﹪。

(2)国际化培养模式:

支持教师将国外职教模式引入专业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聘请德国专家现场教学,学习德国当地的职教模式,了解德国当地的汽车专业职业教育标准,并吸收消化,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3)骨干教师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各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制度,选拔工作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的教师成作培养对象,加强专业核心队伍建设。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确定了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2人、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15人,形成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师资队伍结构。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将政府投入与社会支持、校内规划与企业建设相结合,建立一个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实现专业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流动、合作共赢”。

1.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室建设

以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财政为主体,以实际生产技术性实训教学为目标,积极寻求与省内汽车制造、维修企业合作,按照汽车企业维修车间的模式来进行规划设计。

在申报一汽丰田T-TEP、上海通用AYEC项目过程中,按照企业培训体系要求建设实训室,并保持设备、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与企业工作场景一致的环境与场所。

按照学习情境式课程教学需要和工学结合原则进行调整,形成了汽车检修、二级维护、汽车营销、汽车发动机拆装等实训室,实训室布局更加合理、实用,实训室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在示范性建设期间,专业课程教学实行工学一体化(项目、案例)教学,绝大部分课时需要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对实训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经过充分考虑,汽车实训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实训室人员实行全天坐班制;

将实训设备改造成可移动式,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

通过以上措施,基本满足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需求。

完善实训室软件建设,在充分论证基础是制订较为科学合理的实训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

按照工学一体化的思想及生产性实训的要求,制订实训室与建设方案;

按照就业需求,制订了实训室管理规范和实训室人员岗位职责。

近年来,汽车专业分别和以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

1、海南嘉华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订单式培养,校企合办“嘉华汽车班”。

2、丰田汽车公司(一汽车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车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投资有限公司)

成立全国第33所T-TEP项目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校企合办“丰田汽车班”。

3、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成立全国AYEC课程推广项目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合办“通用汽车班”。

4、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共建校外、校内实训基地,订单接收专业毕业生。

5、海南展通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6、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专业资源库开发。

相互流动式及多元化的校外基地建设

保持学校与企业的设备、人才相互流动,才能保证校内实训室与企业的相对同步。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方面利用校内设备、场地和教师为企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技能鉴定,另一方面也将企业的车辆、设备、人员邀请进学校,为学生提供现场教学,同时广泛接受企业设备捐赠。

从校企的相互流动中,发现实训室建设的不足,为实训室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建议与思路。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校外建立了多家校外挂牌基地,实现功能的多元化和企业性质的多元化。

功能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是课程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也是教师教研课题来源和产业化基地;

企业性质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汽车维修服务企业,又有保险、鉴定、评估、生产等与汽车相关的企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计投入建设资金400万元。

通过2年的示范校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尤为突出。

为海南嘉华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订单式培养汽车修理、钣金、喷漆等人才。

为丰田汽车公司(一汽车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广汽车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投资有限公司)海南4S店订单培养汽车修理人才。

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海南4S店培养汽车修理人才。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共建校外、校内实训基地,为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专业毕业生,毕业直接进入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工作。

为海南展通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海口4S店汽车修理、钣金、喷漆等人才。

1、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重点建设为龙头,引领和带动专业群的其它专业建设,在师资、课程、教材、实训资源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实了专业群的跨跃式发展,形成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效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通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以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引领和带动了集团学校中其它学校的发展。

作为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度重视对口支援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援兄弟院校同类专业建设,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建设期内,汽运专业接受学校任务,派遣1名教师海南省乐东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讲座、现场指导,协助对口支援院校专业建设。

承办3期海南省师资培训班,培训教师90余人。

接受1名对口支援院校专业教师进修一年。

接受对口支援院校学生培养200余名。

承办中德师资培训班1期。

此外还组织社会人员技能鉴定4期约300人次。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以往建设基础上,国家示范校建设期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按照“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的思想,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职教理念为指导,深入剖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未来的专业建设确立了方向,具有较好的可推广性。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逐步形成与完善切合海南省汽车行业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课程设计紧密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以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学科型知识体系基础上,对实践技能进行强化,在教学思想上仍然信守“实践为理论服务”的思想,职业针对性不强。

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入工作岗位,仍需要较长的见习时间,才能融入工作岗位角色。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将企业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分门别类,重新整合,并归纳出每个行动领域的典型任务,以此来设计课程体系。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较为全面、前后一致性较强

在以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有时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全面思考,或侧重于加强实践技能、或侧重于课程整合,会产生要求与条件不配套,行动与思想不一致的情况,影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

3.对“校企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进入示范校建设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对“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的认识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基本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专业教师“走出去”的意愿不强,缺乏制度要求。

目前制订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理念树立“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的思想,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每一项内容中渗透了企业的要素。

从课程体系设计来源、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师资要求、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针对海南省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特点,提出校企合作的方式。

(二)深入实践基于“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

基于“工学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必须与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实施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特别是近2年学习借鉴德国职教模式,结合中职教育目标和我校生源情况,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维修汽车发动机”全面试点和改革,逐渐摸索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行动过程为导向,学为主教相辅”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给出了完整的方案,并通过两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完善,取得一些经验和成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有示范作用。

通过示范校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技能全面提高。

特别是近两年汽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成绩斐然。

近四年,全省职业学校汽车技能大赛均由我校承办。

(一)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中职学校是为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综合型技能人才,目前社会急需大批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专业技能人才。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建校55年以来,学校坚持建立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好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模式,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通过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真正受益。

因此我校同嘉华、丰田、上海通用、海马等企业都进行了校企合作。

(二)、主要目标

针对海南省汽修行业的人才需求,积极与省内各大汽修厂、汽车4S店等企业合作,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进一步完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就业市场。

(三)、工作过程

从2011年至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就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们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协议对培训材料和课程、课程的实施、培训教员、就业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这也为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通过层层选拔,成立丰田班并有针对性的组织了教学。

我们先后派出了2010、2011级学生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嘉华丰田、展通丰田等4S店进行顶岗实习。

丰田公司定期召开年会,对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模式进行改进。

深化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合作期间具体操作如下:

1、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

培训教员必须需经企业培训,具有一定资质才可以给丰田班学生进行教学,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合作班级的教学质量。

2、工学一体化教学

校内实训场地布置、设备与实训生产一致,学习过程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理论与事件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企业文化进课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对学生学习、实训、生活等方面实行“5S”管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锻炼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在顶岗实习管理中,合作班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岗位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得到普遍提高。

由于合作班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岗位快、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受到企业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学生在毕业后,都走上了重要岗位。

(四)、主要成效与主要成果

1、学生成绩斐然

校企合作班级学生技能全面提高。

参赛选手多数都是丰田班、嘉华班学生。

2012年4月24、25日两天,在我校汽车教学部组织承办的海南省汽车技能大赛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共派出1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

在汽车二级维护、汽车故障诊断、汽车钣金以及汽车喷涂、汽车空调等五个大项展开角逐。

最终10名学生全部荣获一等奖,开创了汽车专业学生参加省赛的最好成绩。

同时10名学生代表海南省参加6月25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共有9名学生分别获得两个全国一等奖、两个全国二等奖、四个全国三等奖的历史性好成绩。

2013年4月17、18日两天,在我校汽车教学部组织承办的海南省汽车技能大赛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继续派出10名学生参加了比赛。

同样参加了汽车二级维护、汽车故障诊断、汽车钣金以及汽车喷涂、汽车空调等五个大项,最终10名学生全部荣获一等奖,再次创造了佳绩。

同时10名学生代表海南省参加6月20日在无锡举办的全国技能大赛。

2、课程体系改革卓见成效

其中《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电气》、《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控发动机》、4门课程建设成为优质核心课程,《汽车钣金》、《汽车喷漆》2门课程建设成为校本课程,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3、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建设实现工学结合和学生零距离就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重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成为我校稳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