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243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常识三《唐诗宋词选读》课件资料文档格式.docx

8、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王维合称为"

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张九龄镇守荆州时,招为幕。

世称“孟襄阳”。

9、王维(701-761),字摩诘(jié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著有《王右丞集》。

10、高适(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

官至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与岑参并称“高岑”,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尚质主理,雄浑悲壮。

11、岑参(约715—770),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

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与高适并称“高岑”,是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1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调张籍》)。

1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工部。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有《杜工部集》传世:

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中唐:

14、韦应物(737~792),因曾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左司、韦江州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

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

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句,写景如画,为后世称许。

有《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15、韩愈(768~826)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

祖籍(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有《昌黎先生集》。

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16、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17、古文运动:

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所谓“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

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

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

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

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

唐代古文兴起于初唐,陈子昂为其先驱;

发展于安史之乱前后,萧颖士、元结等作出重要努力;

全盛于贞元、元和年间,韩愈、柳宗元为其领袖;

衰微于晚唐,杜牧等为其余响。

理论主张:

文以明道,文道统一(即文是用来阐明道的);

“惟陈言之务去”(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

“文从字顺”(指文章表义清楚,通顺);

“不平则鸣”(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18、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交流文章)甚多,并称“刘白”。

19、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刑部尚书。

与其好友元稹(zhen)齐名,并称“元白”。

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20、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运动口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1、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属今河南)人。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有《李长吉歌诗》。

是中唐重要的作家。

因为政局混乱及自身失意,其诗多揭露时弊之作和愤懑不平之音。

既有昂扬奋发之气,也有感伤低沉之情;

既有热烈奔放的抒怀,也有凄冷虚幻的意境;

既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及时行乐的颓唐。

他在同时代的韩、孟、元、白诸家之外别树一帜,启迪了晚唐的诗歌创作。

但由于过分标新立异,也有的作品晦涩险怪。

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利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非常独特的风格,因而被称为“诗鬼”。

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

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造语奇隽,凝练峭拔。

晚唐:

22、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主要著有《樊川文集》。

23、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有《李义山诗集》。

24、赵嘏,与杜牧善,杜牧赞赏他的“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因此人称“赵倚楼”。

官渭南尉,有《渭南诗集》。

25、温庭筠(812—866),晚唐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

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

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

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唐五代:

26、韦庄(约公元836~910),字端巳,唐末五代(五代前蜀)诗人、词人。

京兆杜陵(今西安)人,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

为人疏旷不拘,任性自用。

后人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和游乐生活,情凝词中,读之始化,以至弥漫充溢于脏腑。

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27、冯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

五代南唐词人。

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

其词集名《阳春集》。

28、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江苏)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人称中主。

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

后人把他以及他儿子李煜(南唐后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才词》。

29、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世称李后主。

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

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

皆成于此时。

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后世影响亦甚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北宋:

30、晏殊(991-1055),字同叔。

北宋临川人(今属江西),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婉约派诗人。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

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31、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

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

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32、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有《范文正公集》。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李元昊造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岳阳楼记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33、张先(990─1078)字子野,北宋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

语言工巧。

今存《张子野词》。

因三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

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

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

34、柳永(?

—约1053),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3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官至礼部尚书,北宋文学家。

豪放派词人代表。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与《前后赤壁赋》等。

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

36、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北宋临川(今属南昌进贤)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与乃父齐名,世称“二晏”。

他的名句,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

37、黄庭坚(1045-1105),北宋,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官至著作佐郎。

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龙榆生《豫章黄先生词》。

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

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

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为“江西诗派”之祖。

38、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

北宋文学家、词人。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lei)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

39、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

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贺铸诗、词、文皆善。

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

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

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

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有名句“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0、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音乐机构)。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南宋:

41、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善属文,于诗尤工。

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

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42、岳飞(1103—1142)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

死后20年,高宗禅位,孝宗为他平反,谥武穆,后宁宗改谥忠武,追封为鄂王。

岳飞20岁投军抗金。

绍兴十一年(1141年),秦桧以“其事莫须有”(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时年三十九岁。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岳飞留有《岳武穆集》。

存词3首。

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岳飞诬陷被杀后,金国人举国相庆弹冠。

因为,南宋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像岳家军一样难以撼动!

43、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词人。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阁待制。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气吞残虏”。

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

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高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44、姜夔jiāngkuí

(1155?

-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南宋词人、音乐家。

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诗集《白石道人诗集》等。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

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

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

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工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

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45、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有《稼轩长短句》。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

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

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

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

词至此亦足矣。

”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后来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

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

虽然,自中原失陷以来,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已经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辛弃疾的词在其中仍然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

这不仅因为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46、“花间词派”:

唐末五代词派,因后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

(花间派中“花间”两字出自花间词人张泌“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一句。

)主要词人有韦庄、牛希济、欧阳炯等。

“花间”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但只继承了温词中偏于闺情、伤于柔弱、过于雕琢的“柔而软”的词风,多数作品尽力描绘妇女的容貌、服饰和情态,辞藻艳丽、色彩华美,题材狭窄、内容空虚,缺乏意境的创造。

其中也有少数作品能够脱去浓腻的脂粉气,具有较为开阔的生活内容,而以韦庄成就较高。

“花间”词风直接影响了北宋词坛,直到清代“常州词派”。

47、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中国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

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产生背景:

北宋初年,面对土地兼并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政治斗争日趋尖锐,一些开明的中下层士大夫文人主张革除社会弊病,要求文学反映现实,而当时风靡文坛的西昆体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历史使命,于是推崇韩愈、白居易,反西昆成为政治改革派们在文学上的反映。

理论主张:

1、主张诗文应有美刺,利于风教,应对当世的政治起积极作用。

范仲淹曾批判西昆派“上不主乎规谏,下不主乎劝诫”。

这表明了他的主张,认为诗文创作要为现实政治服务。

他还明确指出:

“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华厚薄,见乎文章。

”强调了文章和教化的关系。

梅尧臣提出诗文要有兴寄,“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他认为“国风”是要使下情上达,“雅颂”中寓有美刺,十分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