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0412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十五讲审批稿Word文件下载.docx

(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

(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

(p6)

(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

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

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p6-7)

(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

(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

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

(p11)

(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

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

(p13)

三、思考题

.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

礼文肇兴]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对于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往都是依靠西方的模式进行思考。

实际上,中国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饮食文化。

中国重视饮食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特殊性。

第一,中国的饮食思维成为儒道诸家思维的传统与习惯。

第二,饮食文化的发达导致中国的宗教观是乐生的。

从饮食思维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礼而非法。

(1)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划分。

(p3)作者提出“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的特殊性在于玉非实用性生产工具,重视玉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表现。

玉器在各个时代都受到重视。

玉器的制造本身标志着工艺水平的先进。

玉的来源多源,表明古代的商贸发达。

(2)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

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

(p22)

(3)中国人却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以黄河中游为多。

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

至迟在商朝时则已开始用箸。

……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

(p24-25)

(4)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

而且缺乏彼岸之向往,……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招呼死者“魂兮归来”。

换言之,一种贵生的、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性格,即本于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

(p30)

(5)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相信饮食的沟通功能。

我们用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

鬼神吃了我们的东西,表示它们愿意“福我”。

(p31)

(6)礼与法同样是要为人生社会提供一套秩序、规范,让人遵守。

但礼不是法。

法不论来自习惯还是契约,都是对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但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与义务问题,而是情。

(p37)此即所谓礼教,中国人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就从此等生活仪节、饮食进退中见出。

(p37)

试证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三讲[男女:

人伦渐备]

人伦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来源于古代中国对男女性别的关注。

正是因为有了性别意识,使得中国式的思考区别于西方哲学。

男女关系的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

人伦礼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于男女关系的重视。

而对于男女关系的考察并不能套用西方的理论。

根据姓氏的来源和祖先崇拜的缘起,我们可以看到对女性的重视一直遗存于中国传统社会。

换言之,男性意识并未控制整个生活领域,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仍然维持着两性架构及性别意识。

而这导致了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无性别意识之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1)有了这种礼(嫁娶),人才有父母、兄弟、夫妇、亲戚、上下等各种人伦关系。

故婚姻制度亦可说是整个人伦礼制的起源或基础。

(p42)

(2)生命的共同性与一体性,由图腾崇拜转移到祖先崇拜身上,祖先崇拜与宗庙制度便产生了。

(p45)

(3)纪念始妣生育族人之意,转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媒人神、送子神,出现“送子观音”、“注生娘娘”之类女神,不再只对自己这一族具有意义了。

(p50)

(4)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无性别意识,只有在当地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才正在觉醒;

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则有鲜明的性别意识。

这种区别,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的重大不同。

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会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

也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人的互动互感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非逻辑与科学。

(p53)

注重性别对中国传统哲理思维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第四讲[封建:

立此家邦]

封邦建国是周代,即中国传统形成时期最主要的制度。

而封邦建国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国家结构,更是宗法制度的表现,是一种道德的反映。

礼的一个最重要作用是敬鬼神,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敬鬼神更注重“德”。

而周代围绕着敬鬼神这一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从而形成了周朝的封建体制,使周的君统与宗统的完美结合。

封建来源于血缘,而不同的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起作用的是宗庙,形式是封邦建国。

而宗庙更多地表现为道德意义层面上的思想意识。

(1)礼,始诸饮食,人伦又肇端于夫妇。

由饮食之礼,发展出了其他各种礼;

由男女夫妇,又形成了尊卑上下长幼等各种礼文、礼的架构,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包裹人文世界的网络。

(p65)

(2)古人之祭祀天地、鬼神、山川等,并不是信这些,乃是因它们能福佑自身。

(p67)故从西方超绝的神或人信仰神的感情看,会觉得中国这种宗教态度近乎功利,神能福佑我,我才敬事之,是一种报酬式的宗教态度。

(p67)但实际上,人神是互动的,非一主一从,一操控者一被宰制者之关系。

也是“崇德报本”的观念。

(3)无论亲族或异宗,凡共祭周之宗庙者,即确定了封建的关系。

(p72)

(4)天命、宗庙、封建在此连成一体。

封建邦国提供甸服与王共祭,透过宗庙,以上达上帝及天地社稷。

(5)宗庙实质上代表着族群整合的原理法则。

这种法则的产生,一方是宇宙天地所命令的,是环境及血缘的力量,一方面又是人类自身团结的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

(p74)

(6)孝是祭祖的宗教仪式加上一层道德意义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然而透过对“德”的掌握,它可以拓及整个人伦关系与道德指向。

(p75)

(7)以宗庙制度为核心的封建体制,足以形成一有秩序的结构,在内实现敬哀忠孝等内容,在外支撑社会组织,作为各种政治社会组织的内部秩序力量与中心根源。

封邦建国为核心的周代封建制度的思想核心是哪些。

第五讲[道术:

内圣外王]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所以礼能够成为传统中国的关注对象,是因为礼具有多重功能,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调试功能。

周代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国人的权力较大,起到制衡作用。

而其权力的基础就是礼。

礼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词汇,对于礼的理解需要掌握几个方面:

一是礼是出于节制人情而产生的,强调“情欲的适当化”。

二是礼是规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

而礼的一个最主要作用,即沟通天人,构建人与人的关系。

正是对礼的重视,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

(1)礼是习俗,但非一般之习俗;

礼是统治的手段,但又非一般手段,故其他民族、其他时代并未发展出这样一套礼文化体系。

礼含有许多进退揖让之仪节,可是又非仪式、礼节而已。

礼有规范的意味,但又不是法律式的规范,也不是道德的戒律。

(p89)

(2)第一,“礼”是一套制度与文化的架构,是一个整合性的文明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特征。

……第二,“礼”又是一个历史概念。

历经夏商周,礼的基本原则及其社会功能固然在千年间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其内容、结构及适用的范围,则因王朝兴废、社会变迁而发生过多次重大改变。

(p89-90)

(3)角色理论从不考虑个性、动机、态度之类问题,而是把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视如演员在舞台剧场上,扮演着某种角色,对该角色亦有其期望与需求。

(p95)

(4)在世俗社会生活中,藉由礼来通人我之情;

在面向神圣世界时,藉由礼则可以通鬼神而达天地之情。

(p97)

(5)在封建体制之礼乐文化中,人与人因亲亲之仁而相联结,彼此相保惠、相教诲、相翼辅,形成的就是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

(p99)

作为整体的礼的作用包括哪些。

第六讲[天人:

通乎神明]

宗教作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影响到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宗教的认识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的分歧。

比较中西方的宗教和神话,二者的区别显然。

第一,神人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的神是万能的,外在的,与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神和人之间的关系无法超越。

第二,命运观的不同。

在希腊神话中,命运是前定,无法改变的。

中国则强调天人之间的互动,人能发挥自身的自主性,适应或改变天命。

第三,正是在这基础上,中国中的人可以自我救赎,而西方的人由于是原罪的,只能自我否定。

(1)希腊神话中的神不为人类利益着想,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统治。

……中国不是用神来表示或掌理精神性及理会性职能,而是将之作为人们对古圣先哲创造功业、泽被人群的感念。

(p102)

(2)希腊神话中的神,对人起掌管、支配作用。

后来自然神学的发展,不但没有改变这种神人关系,反而强化巩固之,建立了一个超强的神。

他全知、全能、全善,人只能是他的创造物,永远不可能是神。

……中国为数不多的神话中的神,则被人们用来作为对古圣先哲的感念和追思,缺少了绝对支配性而更具有世俗意义。

(p105)

(3)与希腊神话等相比较,中国的“天帝”不拥有高居一切具体事物之上,作为“第一因”那种的支配力。

而是,这种支配是神人互动的,人透过修德或敬事,可以知天命,亦可改变帝令;

透过占卜,可以与神沟通,趋吉避凶。

(p105-106)

(4)一方面,天命对于人具有决定性的主宰效应,因而人必须服从;

另一方面,人在必须遵循天命的同时,又可以对于天命产生反馈性的影响,或是积极实现天命,或是导致天命变更。

(p107)

(5)西欧文明的普遍化主要是通过三种制度或机制:

一是社会科学;

一是意识型态;

一是运动。

(p112)

中国和西方的神话或宗教在哪些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七讲[王官:

理性的礼制社会]

诸子百家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来源,他们的产生来源于周代的王官之学。

诸子百家之学是本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夏商周的思想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与“周公制礼”的关系尤为密切。

而“周公制礼”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宗法制度。

一是“周官”的官僚制度。

正是这两个层面导致王官之学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两个支柱的崩溃导致周朝的瓦解以及诸子百家局面的形成。

(1)宗法制要成立,至少须满足下列七个条件:

(1)家长必须拥有政治权力和职位,政治权力和职位不可分割,所以要求继承人的唯一性;

(2)一妻多妾或一正妻多媵妾制,在众多儿子中必须区别嫡庶,这就是嫡庶制的必要性;

(3)家族分化,所以有姓氏、有大小宗、有丧服制和封建制的必要;

(4)宗族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性的组织;

(5)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系统,且必须能够对之进行严格与完善的范畴分析;

(6)宗族成员的文明程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要能够有系统、有层次地进行宗族活动;

(7)宗族必须脱离原始的孤立状态,将自己的发展自觉地纳入等级制国家的整体发展之中。

(p120-121)

(2)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夫一妻制,它的继承人是固定的;

而嫡长子继承制的前提是一妻多妾制,它要考虑姻亲的地位,所以要在众多儿子中确定哪一个具有嫡长子的身份。

(p121)

(3)官吏制度或官僚制,依韦伯之见,是属于理性的法制型支配形态,其特征为:

(1)有持续不断受规则所约束的行为与正式经营。

(2)有明显范围的权限。

这包括:

执行因系统分工而分化出来的特定功能的义务;

赋予在职者某些必要的权力;

有明确规定的必要强制手段,以及使用这些强制手段的明确限制。

一个根据这种原则而进行经营的组织,就可称为“机关”。

(3)各种职位的组织,是依照官职层级制的原则而建立的。

(4)节制一个职位行为的原则,包括:

技术性的法规;

规范。

但无论如何,这些原则的运用与实践必须有专业的训练。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适当的专业训练之后,才有资格成为这个组织化团体的一员,才有资格接受正式职位的任命。

(5)行政措施、决议和规令都以文字的形式提出及记录。

……见之于文字的资料和官员的持续管理,两者共同构成“办公室”。

这是现代任何“有组织行动”的核心焦点。

(p122-123)

韦伯所言的官僚制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第八讲[史学:

史官与历史意识]

中国自古就有重史的传统,史官是这一传统得以延续的支撑力量。

王官之学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史官的存在。

而史官所掌管的并不仅是现在历史学科的范畴,而是作为文献保管者的面目出现的。

史官能够延续是因为他们的家学传统。

而史官的受重视是因为古代中国注重时间纬度的思考,即以史为鉴。

(1)王官之学,均由官吏职掌,而这些职掌的业务知识则存于其所掌理的文书档案。

因此古人常说王官之学均由史掌。

其实不是由史官所掌,而是王官之学具存于文书档案中,史则是主管文书典册的人。

(p129)

(2)周朝平行着两个教育系统:

一是学校,贵族子弟……在学校中习礼乐射御,修成一个贵族子弟所应有的文化教养。

这是一个系统,以通识教养教育为主。

另一个系统则是家学。

贵族往往世袭其职,关于这个职事的知识专业均得自家学,此即“旧法世传之史”的意义。

(p140)

试分析古中国与希腊对历史的不同态度。

第九讲[用思:

思维模式与方法]

中国式思维与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很多可以用思考方式的差别进行解释。

中国式的思维与西方哲学是截然不同的,是因为古代中国人更为关注本末、始终、阴阳、中和、系数等概念进行统括。

之所以会有这些概念,是因为古代中国的思考方法以关系性联系为主。

(1)亚里士多德的十范畴,倾向于对事物作确定的描述,是客观性的说明。

我们讲物的本末、事有终始,则重在体会事物内部之关系。

(p154-155)

(2)关系性思考,是说一事通常不是孤立的,必与另一事有关,事物也应在关系、关联或脉络中才能被认识。

……这与西方常以定义一事的方式对一物予以定性定位非常不同,强调的是其关系与脉络。

(p155-156)

关系性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第十讲[抒情:

气感愉悦的世界]

中国式思维中重视情感,这是古代中国的特点之一。

重情感实际上有着深厚的哲学来源,而情感在哲学上的表现也是有诸多层面的。

中国哲学的底色是对气的重视。

正是因为有了“气”,导致了风、气、声、乐这些概念的出现。

而这些概念引发了中国式教育的与众不同。

从而导致古代中国对情的重视,以乐作为最终衡量的标准。

(1)我国最初的国家教育体制,是以盲乐师为中心的非文字传授的诗歌礼乐之教。

这些人,不仅是宗教知识的传授者,本身亦是以音声为手段,沟通神人、调节宇宙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圣者。

(p166)

(2)一是整个教育之目标,是让人成为有德行的君子人。

但这种成德之教,是由感入,而非理入,是以乐音声诗,令人于“兴发感讽”中潜移默化,而非通过理性的讨论、辩难、教诲。

……另一个特点,是成德之教与成乐是合一的。

(p173)

(3)显示了中国人一般思想倾向中其实更重视情感。

我们说凡事情理法兼顾,做人要有情义、做事不能不合情理、要通情达理,情都在前。

(p175)

(4)由情来讲道德,而不是以道德来克制、压抑感情,是周文明的基本型态。

……礼本身就是本乎人情也用以宣达人情的。

礼不是理,而是情的适当化。

(p178)

中国对情感的重视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十一讲[忧患:

德业政治的担当]

相对于西方,我们往往认为古代中国是君权至上而无民主的集权国家。

然而按照中国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实际上古代中国的君权权力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中国固然是帝制国家,但是实际上由于天(民)至上的思想存在,君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转移的过程中。

这一转移过程就是革命。

而在西方的思想中,革命思想是被屏斥的。

就国家形态而言,中国的“国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国”与“家”的二元相依相斥的关系。

(1)整个政权成立的正当性及结构原则,不在血缘,而在天(也就是民,人民群体意志合起来,无法确指,故说为天。

(p184)

古代中国是否是一个君权与民权截然不相容的政体?

第十二讲[周公:

文化实践的圣王]

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述往往及于孔子。

实际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做了更大贡献的是周公。

正是周公确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公虽然在地位上不断地下降,但实际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

而之所以周公的地位没有在今天被还原,是因为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

如轴心时代的讨论实际上是误读中国文化。

周公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承前启后的文化接续作用。

二是中国观的确定者。

三是制定礼乐以及与之相配合的政治社会体制。

(1)除了跨地域共同出现大批哲人外,轴心期还有如下几个特点:

(1)轴心期结束了几千年古代文明,前轴心期文化,像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和中国土着文化,其本身规模可能十分宏大,但却没有显示出某种觉醒的意识。

与轴心期相比,古老的文化似乎罩上了面纱,人方佛仍未真正苏醒过来。

(2)任何未同轴心期获得联系的民族仍保持“原始”状态,继续过着已达几十万年的非历史生活。

(3)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花。

(p203)

(2)为什么轴心时期能有如此宏大之影响呢?

雅斯培说:

这个时代的特点是:

三个地区的人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

……这些信念和教义虽然途径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人能够在整体内不断地意识到自己而超越自己。

(p204)

(3)“中国”作为一个相对于“四方”的概念,不只是空间上一在中央,一分列四方,更在于它具价值判断。

中国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意义,甚且超越了空间上的意义。

(p209-210)

(4)中国人自认为是礼义之邦,中国人在文化意义上强调华夷之辨、对四裔邦国有文化自豪感,而且向来倾向以文化而非以政治体统治辖区来界定中国等,都与周公确定中国这个概念有关。

(p210)

周公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第十三讲[画歪的脸谱:

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我们对传统中国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

这种错误的根源实际上是以孟德斯鸠为主的欧洲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进行丑化的,近代知识分子不加选择地借用导致我们今天对传统中国的破坏和疏离。

以孟德斯鸠为代表的欧洲知识分子对传统中国的描述充满了荒谬和想象的意象。

这种想象的根源就是为了将以中国为主的亚洲作为对立面,书写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充满了西方中心论的观点。

为了凸显他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专制的、停滞的社会。

尽管孟德斯鸠眼中的中国充满了不实和曲解,但是他却深刻地影响到了欧洲中国观。

1748年的《论法的精神》成为欧洲中国观的一个转折点,从被赞美的对象变为被贬斥的对象。

其后包括黑格尔在内对中国的论述都不出其藩篱。

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国观却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批评专制的武器,从而进一步使得传统中国妖魔化。

这最终导致包括中国人自己在内的今天对传统中国的摒弃。

而实际上他们对传统的描述是不堪一击的。

但是我们却仍在坚信不疑地接受。

(1)(君主立宪派、革命派的眼中),孟德斯鸠以中国为东方专制主义之代表的论述,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人诠释中国古代及清末民初当时存在的社会的典范。

(p256)

对传统中国的丑化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如何蔓延开来。

第十四讲[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读书目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