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0125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docx

水处理生物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及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了解)

答:

微生物: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

史前期(8000年前—公元1676年)

(2)初创期列文虎克的主要贡献:

认识细菌,解决了第一个障碍;制造50—200倍的显微镜,最大266倍;发表了400多篇论文。

巴斯德的主要贡献:

否定自生学说,建立了一系列微生物研究方法。

(3)奠基期(微生物学科)(4)发展期(5)成熟期DNA的发现

2、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发展的进步贡献(了解)

答:

(一)医疗保健“六大战役”

外科消毒术

(2)寻找人畜病原菌(3)免疫防治法的应用(4)化学治疗剂的发明(5)抗生素治疗的兴起: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6)生物药物

(二)工业发展“六个里程碑”

(1)自然发酵与食品加工、饮料

(2)罐头保藏(3)厌种(4)生物工程的兴起

(三)促进农业进步

3、掌握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答: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种(5)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了解球菌、杆菌以及丝状菌的基本结构及形态特征(了解)

答:

球菌:

球状。

杆菌:

呈短杆(球杆)状,一般长为1—5um,宽为0、5—1um。

丝状菌:

最小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相似(50nm)最大肉眼可见。

(0.75mm)

2、理解革兰氏染色的过程、机理、关键、意义。

(理解)

答:

过程:

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

机理:

通过怵然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洁净紫与碘的打分子复合物。

关键:

A.与细胞壁有关B.与细菌的等电点有关

意义:

3、革兰氏G+和G-的区别?

答:

(1).G+经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G-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而带上了复染蕃红或沙黄的红色.

(2).G+细胞壁较厚,单层,组分比较均匀一致,主要有肽聚糖组成,还有一定数量的磷壁酸,脂类组分很少;G-细胞壁分为两层,及细胞壁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主要由脂多糖和脂蛋白组成,较厚,内层主要组分是肽聚糖,较薄.

4、了解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各种内含物(细菌细胞)(了解)

答:

细胞壁功能:

(1)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

(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3)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4)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5)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功能:

(1)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和交换

(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3)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4)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5)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6)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内含物功能:

(1)异染颗粒:

是磷源和能源的贮藏物,可降低细胞渗透压;

(2)聚b—羟基丁酸盐:

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物;(3)肝糖和淀粉粒:

两者都是碳源和能源的贮藏物;(4)硫粒:

元素硫的贮藏物;(5)气泡:

调节细胞比重,以使其漂浮在最适水层中的作用;(6)藻青素:

只存在蓝细胞中(7)磁小体:

具有导向作用;(8)羟酶体(9)载色体:

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当于绿色植物的叶绿体。

5、糖被、荚膜、粘液层、菌胶团的概念(理解)

答:

糖被:

厚度一定的胶状物质。

荚膜:

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会向细胞壁外分泌出一层粘性多糖类物质,根据其厚度、可溶性及其在细胞表面的存在状态可将其称为荚膜,微荚膜,黏液层。

粘液层:

粘液层比荚膜松散,无明显形状,悬浮在培养液中,跟容易溶解,会增加培养液的黏度。

菌胶团:

当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团块,内含许多细菌时,称为菌胶团。

6、了解荚膜的功能,芽孢的概念、特点和耐热机制、功能。

(了解)

答:

功能:

(1)保护作用;

(2)贮存养料,以备缺乏使用;(3)作为离子交换系统免受重金属离子毒害;(4)反向附着作用(5)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6)堆积某些代谢废物(7)在水处理中,可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无机固体物及胶体物,把他们吸附在固体表面。

芽孢:

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称为芽孢。

特点:

(1)壁厚

(2)水分少(3)不易透水(4)芽孢具有极强的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等能力(5)DPA15%(干重)(6)含有耐热性酶

功能:

(1)菌种鉴别的依据

(2)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7、伴孢晶体的概念、鞭毛的结构特点?

答:

伴孢晶体的概念:

某些芽孢杆菌,如苏云芽孢金杆菌(BT),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的碱溶性蛋白晶体,称为伴孢晶体。

鞭毛的结构特点:

 

8、培养基的概念、菌落的概念、特征

答:

培养基的概念: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

菌落的概念:

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征的子细胞团。

菌落的特征:

(1)圆形或椭圆形,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

(2)易挑取、质地均匀(3)正反面颜色一致

9、了解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

答:

10、理解基内(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菌丝的特点(理解)

答:

基内(营养)菌丝:

是伸入营养物质内或漫生于营养物质表面吸取养料的菌丝。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体发育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并伸向空间的菌丝为气生菌丝。

孢子菌丝:

当气生菌丝体发育到一定的程度,其上分化出可形成孢子的菌丝既孢子丝又名产孢丝或繁殖菌丝。

11、放线菌的菌落形态、繁殖方式、群体特征

答:

菌落形态:

菌落表面常呈粉末状或皱褶状,有的则呈紧密干硬的圆形,有些属的菌落为糊状。

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借菌丝断裂或菌丝片段繁殖,但以孢子繁殖为主。

群体特征:

(1)由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所形成的菌落。

(2)由不产生大量菌丝体的种类形成。

12、了解蓝细菌的分布、形态、结构、繁殖、分类(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

答:

分布:

分布广泛,但一般不喜欢生长于较温暖的地区或一年中温暖的季节。

形态:

蓝细菌的形态有单细胞球状、杆状、长丝状、分枝丝状等类型。

其菌体外常具有胶质外套,使多个菌体或菌丝体聚成一团。

蓝细菌的细胞一般比细菌大,巨颤蓝细菌是迄今最大的原核生物细胞。

其运动表现出趋光性和趋化性。

(课本)

二分裂形成的单细胞

(2)复分裂形成的单细胞(3)有异形细胞的菌丝(4)无异形细胞的菌丝(5)分枝状菌丝(笔记)

结构:

(1)细胞壁内、外两层

(2)与G—类似(3)细胞外分泌的细胞外多糖(笔记)

繁殖:

以类似于芽生方式繁殖。

或者形成大而厚壁的休眠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

(课本)

无性繁殖(二分裂、多分裂)

分类:

色球藻纲,藻殖锻纲。

三古菌

1、古菌形态、细胞结构、代谢、呼吸类型、繁殖及生活习性

答:

形态:

直角边、几何形状

结构:

没有肽聚糖

代谢:

辅酶M、F420、F430

呼吸类型:

严格厌氧、兼性厌氧、少数好氧

繁殖:

主要以细胞分裂繁殖,速度较慢

生活习性:

多生存在极端环境中

2、了解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的特点

答:

四 真核微生物

1..了解原生动物的概念,细胞特点,营养类型,繁殖?

(了解)

答:

原生动物的概念:

原生动物是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细胞特点:

单细胞,体型微小.

营养类型:

A.全动性营养,植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

繁殖: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二分裂和复分裂)。

2..原生动物的三纲动物及其特点?

答:

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

特点:

鞭毛类:

多污带,中污带,在活性污泥培养初期。

肉足类:

a-中污带,b-中污带,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

纤毛类:

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钟虫),出水水质澄清。

3.了解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答:

a.对污水净化作用  b.絮凝作用    c.指示作用

4.了解轮虫,线毛,管毛类动物,蜉蝣甲壳动物的特点?

答:

轮虫:

粗轮动物门属轮虫纲.活性污泥出现轮虫时,表明处理效果好.

线虫:

线形动物门的线形纲(自由生活).

管毛类动物:

颤蚯蚓(河流,湖泊底泥污染),水丝蚓,

蜉蝣甲壳动物: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水体污染和自净,判断水体清洁度.

5.了解藻类的一般特征,分类,及藻类与环保的关系?

答:

一般特征:

多数有细胞壁,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单细胞一般能运动,多胞藻类的生殖细胞(孢子)通常也能运动藻类的运动主要靠鞭毛进行,藻类细胞中大多有叶绿体.

分类:

根据藻类的形态及生理特性,可将之分为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红藻门等.

藻类与环保的关系:

藻类对改水工程有一定的危害性,当他们在水库,湖泊中,大量繁殖时,会使水带有臭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颜色.水源水中含大量藻类时会影响水厂的正常水处理过程,如造成滤池阻塞.水中即使含有数量很少的黄群藻,也能产生强烈的气味,而使水不适宜饮用.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时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藻类具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功能,在氧化塘等生物处理工艺中,利用菌藻共生系统,其中藻类产生的氧可被好氧微生物有效利用,去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天然水体自净过程中,藻类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6.了解真菌的特点,用途,分布?

答:

特点:

A.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有发达的菌丝体C.细胞壁多富含有几丁质D.营养方式为异氧吸收型E.以产生大量有性无性孢子进行繁殖.F.陆生性较强

用途:

A.食物来源  B药物来源   C工业生产资源    D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分布:

 

7.了解酵母菌的特点,用途,分布?

答:

特点:

A.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B.多数营出芽繁殖 C能发酵糖类产能     D 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E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用途:

酵母菌在酿造,食品,医药等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分布:

主要生长在偏酸的含糖环境中,在水果蜜饯的表面和果园土壤中最为常见.由于不少酵母菌可以利用烃类物质,在油田和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可以找到酵母菌.

8.酵母细胞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

(列文虎克第一个看到酵母细胞)

答:

形态: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与细菌类似,但比细菌细胞大得多,是细菌的几倍到几十倍.一般呈卵圆形,圆柱形或球状.有的酵母菌细胞与子细胞连接成一串,相连面积狭小,细胞传呈藕节状的称假菌丝,相连细胞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横隔面一致的竹节状细胞串则称为真菌丝.

构造:

酵母菌具有真核生物的特征,有真核,还有其他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膜等.成熟细胞中还含有较大的液泡.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或担子和担子孢子的方式进行).

9.理解酵母菌的菌落?

答:

含水较多,外观大而突起,单个分散或假丝状,大而分化,稍透明,菌落和培养基不结合,菌落颜色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呈红色或黑色。

菌落正反面的颜色相同,菌落边缘呈可见球状、卵圆装货假丝状细胞,细胞的生长的速度较快,多带酒香味。

 

10.了解霉菌的用途,分布,细胞形态,构造?

答:

用途:

对复杂有机物(如纤维素、木质素等)均有很强的分解能力,骑在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其处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

分布:

霉菌分布及其广泛,只要存在有机物就有他们的踪迹。

细胞形态:

一般呈卵圆形,圆柱形或球状.有的酵母菌细胞与子细胞连接成一串,相连面积狭小,细胞传呈藕节状的称假菌丝,相连细胞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横隔面一致的竹节状细胞串则称为真菌丝.

构造:

霉菌具有真核生物的特征,有真核,还有其他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膜等.成熟细胞中还含有较大的液泡.

五  病毒

1 了解病毒的特点及其分类?

答:

特点:

是一类超显微,非细胞的,没有代谢能力的绝对细胞的寄生性生物.A.形态个体微小,一般在10-200nm.B.无细胞构造C.只含有一种核酸D.没有酶系统E.离体条件下,以生命大分子状态存在F.对抗生素不敏感.

分类:

动物,植物病毒,噬菌体.

2 了解病毒的形态,大小,基本结构?

答:

形态:

有球形,杆形,椭圆形,呈立方体和六面体.

大小:

病毒的个体非常微小,一般可通过细菌过滤器.病毒的大小相差悬殊,大的直径超过200nm,而小的仅10nm左右.

基本结构:

是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以壳,又称壳体或外壳.有些动物病毒的一衣壳外面还有一层薄膜,称囊膜.

3 理解病毒粒子,衣壳,胞膜,包涵体的概念?

答:

病毒粒子:

成熟的病毒感染单位,病毒复制的最后阶段,在宿主脂肪体细胞、血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核内复制,形成多边形和多角形的包含体,裸露或被囊膜包裹。

衣壳:

病毒的蛋白质外被。

胞膜:

包涵体:

包涵体即表达外源基因的宿主细胞

4 了解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组成成分的功能?

答:

化学组成:

核酸和蛋白质,有些病毒还含有脂类,糖类,聚胺类化合物和无机阳离子等.

组成成分的功能:

A.核酸:

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每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  B蛋白质:

病毒蛋白质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是指形成一个有感染性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囊膜蛋白和存在与病毒颗粒内的蛋白等.非结构蛋白是指有病毒基因组编码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结合在的病毒颗粒中.

5 掌握病毒繁殖的基本过程,理解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

答:

繁殖的基本过程:

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

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

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

六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1 了解酶的概念,催化特征,分类与命名?

答:

概念:

酶是生物细胞中自己合成的一种催化剂,是活细胞成分,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合成的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并传递电子,原子和化学基因的生物催化剂。

催化特征:

A.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B.高度的专一性.C.温和性.D.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极敏感.E.高催化效率.F.可逆性,可促进合成,也可促进分解.

分类:

用酶促反应的性质分:

(按此顺序,不可更换顺序)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解酶,同分异构酶,合成酶.

命名:

(1)习惯命名法:

根据它的作用性质或它的作用物,即基质(在生物化学中常称为底物)而命名.

(2)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对酶进行分类编号的规定.每个酶都有一个特定的编号.系统分类的编号的原则是每一种酶都用四个数字来表示,数字间用圆点号"•"隔开.。

第一个数字指明该酶属于哪一大类,第二个数字指出属于哪一个亚类,第三个数字说明该酶属于哪一个亚亚类,第四个数字表示亚-亚类中的序号.

2 酶的活性中心?

答:

定义: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蛋白肽链中由少数几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具有一定空间构象的与催化作用密切相关的区域。

结构:

酶的活性中心分2个功能部位:

第一是结合部位,基质靠此部位结合到酶分子上;第二是催化部分,基质的键在此处被打断或形成新的键,从而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

3 固有酶,诱导酶,酶活力,比活力的概念?

答:

(1)固有酶:

大多数微生物酶的产生与基质存在与否无关,在微生物体内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酶,这些酶称为组成酶。

(2)诱导酶: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受到了持续的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微生物会在其体内产生出适应新环境的酶,称诱导酶。

(3)酶活力:

也称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4)比活力:

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重量(mg)蛋白质或R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4 掌握影响酶活力的因素?

答:

A.温度: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高温会使酶蛋白被破坏,而低温会使酶作用降低或停止.

B.PH值:

不同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反应的PH值,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在6-7左右.

C.酶的浓度:

当底物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呈正比.

D.底物的浓度:

当酶浓度一定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

E.激活剂.

5 新陈代谢的概念,微生物化学组成,营养物及营养类型?

答:

新城代谢:

简称代谢,是推动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指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总和.

微生物化学组成:

微生物细胞中最重要的组分是水.约占细胞总重量的80%,一般为70%~90%,其他10%~30%为干物质.干物质中有机物占90%~97%,其主要元素是C,N,O,P,S;另外约3%~10%为无机盐分(或称灰分)。

营养物质:

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营养类型:

根据碳源的不同,微生物可分成自养微生物和异氧微生物。

根据生活所需能量来源的不同,微生物又分为光能营养和化能营养两类。

6 了解微生物的C,N比。

答:

7 培养基的类型。

答:

A.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脱水培养基。

B.根据化学组分的不同,分为: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C.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

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基础培养基.

8 营养物进入细胞的方式.

答:

吸收和运输:

不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单纯扩散),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

A.耗能:

a运送前后溶质分子不变:

主动运输;b运送前后溶质分子改变:

基因转位.B:

不耗能:

促进扩散.

9 了解生物氧化的概念,ATP的生成方式(氧化,光合,综合磷化酸化)

答:

生物氧化的概念:

是微生物在氧化分解机制的过程中,释放电子,生成水或其他还原性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生物氧化类型(好氧,厌氧,发酵)

答:

好氧: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基质的氧化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厌氧:

又称无氧呼吸,指以某些无机氧化物作为受氢体(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

发酵:

在无氧条件下,基质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内源中间代谢产物。

10 了解生长,繁殖,世代时间(G)的概念.

答:

生长:

如果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则细胞质量不断增加,体积得以增大,表现在细胞自身就是体积或重量的不断增加,这种现象叫生长。

繁殖:

生长到一定阶段,微生物便以二分裂的方式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以上过程,这就是繁殖。

世代时间:

微生物繁殖一代即个体数目增加一倍的时间。

11 分批培养,连续培养的概念和意义.

答:

分批培养:

将少量微生物接种于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内,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加入也不取出培养基和微生物,这就是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

将少量微生物接种于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内,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连续进料另一方面又连续出料,这就是分批培养。

恒浊和恒化培养的概念,意义.(P126)

12 了解研究微生物的意义.

13 了解生物曲线的应用.

14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总数,活细菌数,计算生长量)(P121)

答:

(1)总数法: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又称为全数法,是常用的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其特点是测定过程迅速,但不能区分为微生物的死活。

(2)活菌计数法:

活菌计数法又称间接计数法,是通过测定样品中活的微生物数量来间接的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这种方法不含死的微生物细胞,而且测定所需的时间也较长。

(3)计算生长量法:

微生物细胞尽管很微小,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因此借助群体生长后的细胞的重量,可以采用测定重量比如细胞干重的方法直接来表示微生物生长的多少或快慢。

水处理中构筑物内微生物生长量通常采用这种细胞干重测定法。

15 微生物的生长因子.

答:

微生物的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需要量很少.按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生长因子异氧型微生物,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

16 微生物与微生物的关系.

答:

(1)竞争关系

(2)互生关系(3)共生关系(4)拮抗关系(5)捕食关系(6)寄生关系

七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三个经典实验(DNA)

答:

(1)、转化实验

(2)噬菌体感染实验(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2 DNA的结构与复制.(P130,P137)

答:

结构:

(1)两条走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

两条链间借碱基对的氢键连接。

一个DNA分子可含几十万或几百万个碱基对。

复制:

(1)首先DNA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分离成两条单链。

然后各自以原有的多核苷酸链按照碱基排列顺序各自合成一条互补的单链。

新链的碱基与旧链的碱基以氢键相连成新的双螺旋结构。

3 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

答:

在DNA复制的过程中,新链的碱基与旧链的碱基以氢键相连成新的双螺旋结构称为半保留复制。

4 变性,复性的概念.

答:

变性:

天然的双链DNA受热或其他因素影响,两条链之间的结合力被破坏而分成单链,此即为DNA的变性。

复性:

变性后的DNA在恢复温度后,生成新的DNA双链结构,此即为DNA的复性。

5 微生物的生长与蛋白质合成.(P122—P129)    重中之重★★★★★

6 微生物细胞分裂.(P122—P125)

7 了解突变的类型.(P147)

答:

(1)形态突变型

(2)生化突变型(3)致死突变型(4)条件致死突变型

8 自发突变与育种.

答:

自发突变的定义:

在没有特设的诱变条件下,由外界环境的自然作用如辐射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生化变化而发生的基因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自发突变具有的特性:

(P146)

不对称性、自发性、稀有性、独立性、诱变性、稳定性、可逆性

自然突变发生的因素:

1、背景辐射,环境因素

2、有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物引起的

3、由DNA复制过程中剪辑配对错误引起的

育种:

(1)从生产者中选育

(2)定向培育优良品种

八、微生物的生态

1、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

(1)概念:

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

(2)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理化环境。

(3)结构:

三维的空间结构

(4)功能:

a生物生产b能量流动(单向流动)c物质循环(反复循环)d信息传递

2、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

(1)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2)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

(3)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4)物质和能量的蓄存者

(5)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

3、生物圈与生态平衡的概念

答:

(1)生物圈:

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那部分非生命环境的总称,包括非生命部分和生命部分。

(2)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4、生态系统的分类

答: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5、了解土壤的生态条件,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分布。

答:

(1)生态条件:

①营养②PH③渗透压④氧气和水⑤温度⑥保护层(隔离紫外线)

(2)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

①细菌②放线菌、霉菌③藻类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数量:

细菌占总量的70%---90%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①水平分布:

不同类型土壤中所含微生物不同

②垂直分布:

同一土壤不同深度所含的微生物不同

6、土壤自净的概念

答:

土壤对进入其中一定数量的有机物具有降解的能力。

7、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

答:

(1)来源:

农药的使用、废水、废物、油垢的泄露等

(2)后果:

①改变土壤性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

②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③病源微生物传播

(3)土壤修复:

1、利用土壤天生所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