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001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2 大小:2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工程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技术交底.docx

《工程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交底.docx(19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技术交底.docx

工程技术交底

01地基钎探

   交底提要:

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一、材料要求

砂:

一般为中砂。

二、主要机具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穿心锤重10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25钢筋,长度1.5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

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确定打钎顺序

就位打钎

记录锤击数

 

灌砂

检查孔深

拔钎盖孔

整理记录

 

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 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按地钎探记录(表式C5-7)执行。

 

4、拔钎:

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械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

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

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

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一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

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

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3、记录和平面布置图的整理:

在记录表上用有色铅笔或符号将不同的锤击数孔位分开。

4、在钎孔布置平面图上,注明过硬或过软孔号的位置,以便设计勘察人员分析处理。

八、安全标准

操作人员要专心施工,扶锤人员与扶钎人员要密切配合,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02轻型井点降水

交底提要:

轻型井点降水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

(1)滤管Φ38-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O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井点管:

Φ38-55mm,壁厚为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

(3)连接管:

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

Φ75-102mm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

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

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旧设备)、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

Φ219*8mm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

Φ50*5mm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mm的枪头喷嘴,上端弯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

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

100TSM-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2、材料

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3、技术准备

(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4、平整场地

  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的自制简易车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车架在场地内移动。

二、井点安装

  1、安装程序

  井点放线定位  安装高位水泵 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 布置安装总管  井点管与总管连接  安装抽水设备 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2、井点管埋设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2)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0.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和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

一般含砂的粘土,按过去经验,套管落距在100mm之内,在射水与套管冲切作用下,大约在10-15min时间之内,井点管可下沉10mm左右,若遇到较厚的纯粘土时,沉管时间要延长,此时可采取增加高压水泵的压力,以达到加速沉管的速度。

冲击孔的成孔直径应达到300~350mm,保证管壁与井点管之间有一定间隙,以便于填充砂石,冲孔深度应比滤管设计安置深度低500mm以上,以防止冲击套管提升拔出时部分土塌落,并使滤管底部存在足够的砂石。

  凿孔冲击管上下移动时应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使井点降水井壁保持垂直,若在凿孔时遇到较大的石块和砖块,会出现倾斜现象,此时成孔的直径也应尽量保持上下一致。

  井孔冲击成型后,应拔出冲击管,通过单滑轮,用绳索拉起井点管插入,井点管的上端应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填灌砂石滤层,该砂石滤层的填充质量直接影响轻型井点降水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滤管的网眼.填砂厚度要均匀,速度要快,填砂中途不得中断,以防孔壁塌土。

  3)滤砂层的填充高度,至少超过滤管顶以上1000~1800mm,一般应填至原地下水位线以上,以保证土层水流上下畅通。

  4)井点填砂后,井口以下1.0~1.5m用粘土封口压实,防止漏气而降低降水效果。

3、冲洗井管

  将Φ15~30mm的胶管插入井点底部进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为止。

应逐根进行清洗,避免出现“死井”。

4、管路安装

  首先沿井点管线外侧,铺设集水毛管,并用胶垫螺栓把干管连接起来,主干管连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点管上端的木塞,用胶管与主管连接好,再用10#铅丝绑好,防止管路不严漏气而降低整个管路的真空度。

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按坡向泵房5‰的坡度并用砖将主干管垫好。

并作好冬季降水防冻保温。

5、检查管路

  检查集水干管与井点管边接的胶管的各个接尖在试抽水时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现这种情况应重新连接或用油腻子堵塞,重新拧紧法兰盘螺栓和胶管的铅丝,直至不漏气为止。

在正式运转抽水之前必须进行试抽,以检查抽水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在水泵进水管上安装一个真空表,在水泵的出不管上安装一个压力表。

为了观测降水深度,是否达到施工组织设计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民设置一个观测井点,以便于通过观测井点测量水位,并描绘出降水曲线。

  在试抽时,应检查整个管网的真空度,应达到500mmHg(73.33kpa),方可进行正式投入抽水。

  三、抽水

  轻型井点管网全部安装完毕后进行试抽。

当抽水设备运转一切正常后,整个抽水和路无漏气现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业。

开机后一个星期后将形成地下降水漏斗,并趋向稳定,土方工程可在降水10d后开挖。

  四、注意事项

  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并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

因为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阻塞,出水混浊。

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5、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地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

  6、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7、在打井点之前应勘测现场,采用洛阳铲凿孔,若发现场内表层有旧基础、隐性墓地应及早处理。

  8、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采取增大水泵压力,大约在1.0~1.4MPa,但不要超过1.5MPa。

  9、主干管应按本交底做好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10、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

  11、基坑周围上部应挖好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基坑。

  12、井点位置应距坑2~2.5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边坑土坡的稳定性。

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地表水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13、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下去,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

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后水产生的负压,上层关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

  由于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工程地质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并向公司技术部通报。

03深井井点降水

交底提要:

轻型井点降水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

一、适用范围

  深井井点具有排不量大、降水深(15~50mm)、不受土质限制等特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基坑深(>10m),基地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地下降水;流砂地区和重复挖方地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更佳。

二、施工准备

  1、材料:

  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3~8mm砂砾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2、作业条件:

 

(1)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2)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

  三、工艺流程

  井点测量定位  挖井口  安护筒钻机就位  钻孔   回填井底砂垫层  吊放井管  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    洗井   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  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  降水完毕拔井管  封井

  四、操作要点

1、定位:

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2、采用冲击钻成孔:

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

3、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井管下入后,井管的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中,并在井管与孔壁填充砾石滤料。

4、安装水泵前,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5、水泵安装后,对水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