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9922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造林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全球的重要课题

6.森林生态与环境的研究成为全球热门课题

7.防治荒漠化是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

8.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向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9.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多技术融合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10.林产工业的研究内涵不断扩大

14.立地:

泛指地球表面某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是自然地理发展的综合体。

森林立地是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15.生境:

林学上的立地与生态学上的生境的内涵趋于相同。

实质上,立地包含地理位置以及特定位置的环境条件的综合。

16.立地质量:

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17.立地条件:

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18.立地类型:

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森林立地类型(Forestsitetype):

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19.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1.直接评价法:

就是直接利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来评定立地质量。

1.地位指数法

2.树种间地位指数比较法

3.生长截距法

2.间接评价法:

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

1.测树学方法

2.指示植物法

3.地文学立地分类法

4.土壤-立地评价法

5.土壤调查法

20.森林立地分类的途径:

1.植被因子途径2.环境因子途径3.多因子综合途径

21.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

1.相对稳定主导因子原则

2.有林地与无林地统一的原则

3.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综合多元原则(地域分异原则)

5.与其他分类相协调的原则

22.森林立地分类的依据

1.区划单位划分依据:

地貌、水热组合、岩性等的分异性。

2.森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的依据:

环境条件、植被条件和林木生长状况。

23.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1.按主导环境因子划分立地类型

2.按生活因子划分立地类型

3.数量化立地分类

24.詹昭宁等的《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1.立地区域2.立地区3.立地亚区4.立地类型小区5.立地类型组6.立地类型

区划单位和分类单位组成同一分类系统

前3级是立地区划单位,后3级为分类单位

立地类型是基本的分类单位

25.森林经营模式

A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一体化模式

B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模式

C森林多种效益综合经营模式

26.林种划分

1.防护林(Protectiveforest):

1.农田防护林2.牧场防护林3.海岸防护林4.防风固沙林5.水土保持林6.水源涵养林

2.用材林:

速生、优质、丰产、定向、高效、稳定

3.经济林

4.薪炭林或能源林

5.特种用途林

6.四旁植树:

路旁、村旁、水旁、宅旁

27.我国林业区划概况:

林业区划实行三级区划,有全国、省级、县级区划,分别称一级、二级、三级区划

全国林业区划中有8个一级区,50个二级区

28.林业规划与区划

1.林业规划是以区划为依据,按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可能所制定的发展生产的长期计划。

2.区划是规划的基础和依据,而规划是区划的发展和必然结果

29.林业区划的原则与依据

1.区划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进行林业区划应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结合经济规律确定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布局。

因此,一切对林业生产发展有影响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必须综合考虑。

2.相似性原则:

在同一区域内,必须保持自然条件、林业资源条件、林业经济条件的相似以及在发展方向、布局和主要途径、措施上的相似性。

3.主导因素原则:

在形成各个区域特性的诸因素中,总有一个或几个重要因素起主导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林业生产发展的方向。

因此,在分区划片时,要抓住主导因素,再参考其它因素,合理确定区间的界线。

4.区划线与行政界线相近时,可适当照顾行政界线。

2.区划的依据

1.自然条件:

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

2.林业资源的组合:

主要指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宜林地等的组合结构状况。

3.树种和树种组的组合:

4.社会经济和林业经济条件:

主要指人口、劳动力、耕地、居民点、水利设施、交通条件、现有林业生产基础的分布和规模以及发展林工商的可能性和潜力等。

30.树种选择

1.树种选择的基础

1.生物学特性(形态、解剖、遗传特性)

2.生态学特性(对环境的需求和适应能力)

3.林学特性(单位面积产量—密度、结构)

2.树种选择的原则

1.经济学原则:

充分满足造林目的要求

2.林学原则:

适地适树

3.生态学原则:

森林生态系统

3.注意问题

1.经济原则与林学原则必须兼顾

2.发展乡土树种与引进外来树种

充分发挥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来树种;

但必须慎重,以免造成不良影响(有害生物)。

3.群落中树种间的相互作用

4.发掘优良野生乡土树种

31.适地适树的概念:

使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1.适地适树的标准:

1.立地指数

2.材积生长

3.经济期望值

2.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

1.选树适地

2.选地适树

3.改树适地

4.改地适树

32.造林地种类

1.荒山荒坡:

这种造林地上没有生长过森林植被,或过去生长过森林植被,但多年(50年)前已遭破坏,植被已退化演替为荒山植被,土壤也失去了森林植被的特点。

森林植被恢复难度较大。

2.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

3.采代迹地和火烧迹地

4.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及林冠下造林地

33.树种组成:

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1.纯林:

由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

2.混交林: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

各个树种比例应大于10%。

森林树种组成的表示方法:

以林分中不同树种的胸高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量的成数来表示;

人工林则可以各树种的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表示。

34.培育混交林的意义

1.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不同生物学特性树种的搭配:

1.耐荫性—喜光与耐荫

2.根型—深根型与浅根型、吸收根密集型与分散型

3.生长特点—速生与慢生、前期生长型与全期生长型

4.嗜肥性—对不同养分元素的需求特性

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1.改善林地微气候条件

2.促进养分循环(凋落物数量、质量、分解性)

3.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

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

提高林分产量、林木质量、产品种类等

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多种效益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固定CO2、生物多样性森林、景观、保健作用等

5.可有效地提高林木的抗性:

病虫害控制、森林火灾、自然灾害

35.混交林的种间关系

实质:

生态关系

1.表现形式:

两个方面

1.有利—改善地力、促进生长

2.有害—化感作用、机械作用、抑制生长

2.实际表现有:

1.双方有利、2.单方有利、3.无利无害、4.单方有害、5.双方有害

3.作用方式:

1.直接作用:

树木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相互影响;

2.间接作用:

树种间通过对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相互作用。

混交林培育中,间接作用是主要的、重要的作用方式

1.机械的作用方式:

伤害、缠绕、绞杀等

2.生物的作用方式:

授粉、根系连生、菌丝桥等

3.生物物理的作用方式:

辐射场、热场等

4.生理生态的作用方式:

1.改变林地的物理环境(微气候条件)

2.改变林地的生物环境(动植物、微生物组成)

3.改变林地化学环境(互补利用养分、枯落物分解、土壤养分有效化、树种间养分互补转移等)

5.生物化学的作用方式:

化感作用

36.混交林中的树种分类

1.主要树种:

培育的目的树种,经济价值高,防护性能好;

多为优势树种,林分中可一个或2、3个。

2.伴生树种:

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为其创造有利条件的乔木树种,具有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

多为次要树种。

3.灌木树种:

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生长一起,为其创造有利条件的树种,具有良好护土和改土作用;

是次要树种。

37.树种的混交类型

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

通常按树种类型划分如下类型:

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

构成林分的都是目的树种,可充分利用地力、发挥有益效能、提供多种木材;

选择生态特性有所差异的树种,以缓和种间竞争;

要求良好的立地条件。

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

生产力较高,防护性能好,林分稳定,种间矛盾缓和;

多形成复层林;

选择较好的立地条件应用。

3.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也叫乔灌混交类型,种间关系缓和,林分稳定,防护性能好;

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

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

也叫综合混交类型,兼有上述三种类型的特点,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

混交类型还可以按生态习性划分为1.阴阳性树种混交、2.针阔叶树种混交、3.乔灌木树种混交。

38.人工林的种类

1.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

2.生态公益林

1.防护林1.水源涵养林、2.水土保持林、3.防风固沙林、4.农田牧场防护林、5.护路护岸林、6.其他防护林

2.特种用途林:

1.国防林、2.实验林、3.种子林、4.环境保护林、5.风景林、6.文化纪念林、7.自然保存林

39.混交林的应用条件

1.森林培育的目的

2.经营条件

经营条件好的地方—不宜多造混交林

经营条件差的地方—营造混交林

当地没有营造混交林的经验或合适的混交树种,应先营造纯林,再发展混交林

3.立地条件

在某些极端的立地(高寒、瘠薄、水湿、盐碱等)上,不营造混交林。

4.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对于一些直干性强、生长稳定、天然整枝能力强的树种,无需通过混交造林来改善林木干形,所以可以营造纯林,当然这些树种也可以营造混交林。

5.轮伐期

1.轮伐期长的用材林——混交林

2.轮伐期短的用材林——纯林

6.其它条件

在森林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应大力发展混交林。

40.混交树种的选择

关键:

按培育目标要求及适地适树原则选择主要树种;

按培育的目标结构模式要求选择混交树种(次要树种)。

选择条件:

1.应与主要树种有不同的生态要求

2.充分利用天然植被成分(更新幼树、灌木等)

3.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美学价值

4.具有较强的耐火和抗病虫害性,与主要树种无共同的病虫害

5.最好萌芽力强,容易繁殖,以便于调整和伐后恢复

41.混交方法:

构成混交林的各树种在林地上的排列形式,混交方法不同,种间关系特点及林分生长状况不同。

1.株间混交或称为行内混交:

在同一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不同树种。

树种选择时应以种间互利为主,如树种搭配不当,种间矛盾尖锐;

造林施工麻烦;

多用于乔灌混交类型。

2.行间混交或称隔行混交:

隔行种植不同树种的混交方法;

树种间关系出现较迟,多在郁闭后才明显;

种间矛盾比株间混交易调节,施工较方便;

适用于主伴混交、乔灌混交。

3.带状混交:

一个树种连续三行或三行以上构成一带与另一树种的带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

种间关系缓和,通常在后期产生良好效果。

多用于主主混交类型。

4.块状混交:

一个树种栽植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块状与另一树种的块状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

种间关系缓和,通常在成林后产生良好效果。

不同树种的块状地面积不宜太大,可依地形灵活掌握。

5.星状混交:

一个树种呈点状分散地与其他树种的大量植株种植在一起的混交方法;

能满足某些喜光树种扩展树冠的要求,并为另一树种提供庇荫环境;

种间关系缓和,混交效果明显。

6.植生组混交:

在小块地上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邻小块地密集种植的另一树种交错配置的混交方法。

种间关系出现较迟,易于调节。

造林施工不便,应用较少;

多适用于治沙造林、人工更新、次生林改造

42.林木个体生长:

林木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的重量和体积的不可逆增加,以及新器官的形成和分化。

林木生长无论是在年周期还是生命周期中都表现为慢-快-慢的生长节律,被称作生长大周期。

43.林木发育:

个体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生长于发育既不同又密切相关。

44.树木生长的周期性:

是指树木生长速率随着季节或生命过程的变化发生有规律性的变化,有季节周期和生命周期之分。

生长的季节周期性变化是树木对环境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树种间差异悬殊,特别是高生长。

据此可把树种分为两类:

1.前期生长型—树木的高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通常只有1-3个月。

如马尾松、麻栎、栓皮栎、板栗等。

2.全期生长型—树木高生长期持续在整个生长季节,北方多3-6个月,南方6-9个月。

45.树木生命周期:

是指从种子萌发到衰老死亡的整个生长大周期中,树木生长发育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

根据这种规律变化树木个体生长发育可分为4个时期

1.幼年期:

从授精卵形成开始到第一次开花结实止。

可塑性大、再生力强;

无结实能力。

2.青年期:

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到结实能力大幅上升止。

营养生长为主、结实量小,但种实可塑性大,引种好材料。

3.壮年期:

从结实能力大幅上升到大幅下降至。

4.衰老期:

结实量大幅下降到衰老死亡止。

生理功能显著衰退、抗逆性和可塑性大大下降。

46.影响林木个体生长发育的因素

1.内在因素:

遗传性、代谢机能、激素水平等;

2.环境因素:

光、温、水、养分、各种干扰(自然和人为干扰)

47.林木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1.幼龄林阶段:

林分郁闭后的5-10年,是森林形成时期,由个体生长转向群体生长阶段。

栽培上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幼林对水、肥、光的需求,必要的修枝、间伐,形成良好干形。

2.中龄林阶段:

经过幼龄林阶段而进入中龄林阶段,林分外貌和结构基本定型,由高、径速生期转入树干材积速生期;

因自然稀疏或抚育间伐密度明显下降;

林内的光强有所改善,林下植被趋于繁茂;

林分比较稳定,持续10-40年。

3.成熟林阶段:

高生长明显减缓,冠形稳定;

自然稀疏显著减慢;

林下植被发育良好,生物多样性高;

材积和生物量生长量达高峰,在后期趋于下降,达工艺成熟,持续10-40年。

4.过熟林(衰老)阶段:

林木生长显著减缓,健康度下降,抗逆性降低,进一步稀疏;

次林层和幼树生长繁茂,生物多样性最高;

开花结实量急剧下降

48.森林生长量测定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

1.林分平均高2.林分平均胸径3.林分胸高断面积4.林分蓄积量5.林分生物量

49.林分材积生长量指标

1.总生长量:

林分中全部林木在一定时期内生长的总材积,通常采用连年总生长量、定期平均总生长量。

2.净生长量:

总生长量与该期间内枯损量之差,也叫纯生长量。

3.收获量:

定期内采伐所收获的总材积。

4.枯损量:

调查期内因自然因素而枯死的林木总材积。

5.采伐量:

一定时期内抚育间伐的林木材积。

6.进阶生长量:

在测定期内才能达到测定标准的林木材积。

50.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产潜力的概念

1.森林生产力:

是指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

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森林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自然因素和经营措施;

它可分为森林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两个概念。

2.潜在生产力:

指在一定气候下森林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达到的最高生产力,也称气候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和立地的制约。

3.现实生产力:

指现存森林群落所具有的实际生产力,低于气候生产力,缩小两者差异是栽培学的任务。

51.提高人工林生产力水平的途径

1.保证林木个体要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育种与栽培措施

2.保证林木群体要有合理的结构

树种组成、密度与种间关系(栽培措施)

3.保证林地的生境能满足林木生长的必须条件

光、热、水、气、肥(栽培措施)

52.人工林培育的特点

1.造林材料(种子和苗木)是人为培育的,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

2.个体分布均匀,群体结构合理,光能利用充分

3.极早郁闭,个体分化不明显,个体与群体的矛盾突出

4.林木的生长始终受人为控制

53.森林结构:

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年龄结构;

林分结构主要取决于树种组成、密度与配置、林木年龄等;

它是森林植物和环境之间以及森林植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54.造林密度(初始密度):

指森林形成时的密度或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

55.林分密度(经营密度):

林分在某个生长发育时期,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

56.密度的作用

1.初始密度在郁闭成林中的作用

初始密度大可加速林分郁闭;

郁闭后种内竞争强烈,导致自然整枝、自然稀疏,树冠减小。

2.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

1.树高生长

1.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反应不同:

如耐阴树种、弱顶端优势

2.不同立地上对密度的反应不同:

如湿润、干旱

3.其作用取决于密度范围

4.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

2.直径生长:

通过冠幅而发生作用,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在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越小;

在直径分布方面密度大,小径阶木增多。

3.单株材积:

不同时期影响不一样(幼林、成林后);

不同树种对密度的影响不一样(阳性树种、耐阴树种)

4.林分干材产量:

包括蓄积量和总产量(蓄积量与间伐材之和);

1.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在较稀的密度范围内,林分蓄积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大,当密度达一定程度时,蓄积量保持一定水平,不再随密度增加而增大。

此产量水平取决于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措施等非密度因素。

林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合理密度。

林分干材产量:

2.密度与总产量的关系更复杂,生长初期密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总产量。

即对林分进行系统密度管理:

就是在林分发育过程中通过造林密度选择、抚育管理、间伐、疏伐等一系列调整密度的措施,使林分始终保持合理密度直至主伐期。

3.密度对生物量的作用

两者的关系类似干材产量,在生长初期个体生物量与密度无关,但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

当生长到产生竞争时,低密度林分个体生物量逐渐超过高密度个体,但林分总生物量差异变小;

到一定阶段,不同密度林分产量相差不大。

4.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

取决于侧枝数量和节疤数量,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干材质量。

5.密度对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的作用

有关根系的研究资料较少,有试验表明林分过密根系生长受抑,总根量减少;

这样林分对风害、雪压、病虫害抵抗力差,处于不稳定状态。

57.确定密度的原则

1.林分密度与经营目的的关系

经营目的首先反映在林种上:

1.防护林

1.农田防护林-疏透结构不宜太大;

紧密结构密度大

2.水土保持林-密度大

3.固沙林-以控制就地起沙为原则

2.经济林应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来确定其密度,提倡密植

2.林分密度与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树种生物学特性包括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性、根系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

1.阳性、生长迅速树种:

密度小

2.耐阴、初期生长慢的:

密度大

3.干形通直、自然整枝良好的:

宜稀;

否则宜密

4.树冠庞大的树种:

稀植;

窄冠树种密植

58.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

一定树种在一定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合理造林密度

59.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1.经验方法:

根据过去不同密度造林所取得的成效,分析判断其合理性及调整的可能性,据此确定新条件下的合理造林密度;

2.试验方法:

通过造林密度试验来确定不同立地条件的合适造林密度;

虽然十分可靠,但耗时长、费人力和财力。

3.调查方法:

通过对现有不同密度森林的生长调查,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取密度效益规律和相关参数,据此确定造林密度。

4.密度控制图(表)方法:

根据各地已编制的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管理图(表)来确定造林密度。

60.种植点的配置:

是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间距及其排列形式,或称分布形式。

1.正方形配置:

其株行距相等。

苗木之间的距离均匀,利于树冠均匀地生长发育,是营造用材林的特用经济林较为常用的配置形式

2.长方形配置:

其行距大于株距。

有利于行间进行抚育和间作。

3.三角形配置:

1.相邻行的各株相对位置错开成品字形,株行距可相等(正三角形配置)、亦可不等;

2.正三角形配置时苗与苗之间的距离最均匀,而且单位面积上株数可以增加15%。

4.群状配置形式或植生组配置:

在造林初期,群内苗木很快郁闭,形成了一个对苗木生长较有利的集团,这种集团对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61.造林整地:

造林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并进行土壤翻耕的技术措施。

意义:

1.改善造林地立地条件

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3.减少杂草灌木、病虫害的侵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