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986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整理资料文档格式.docx

P36

25.促进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主要因素有:

信息爆炸、三个应用学科的发展,信息资源地位提高。

P37

26.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如数情报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产生、发展和深度应用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域。

27.三个应用学科:

数据库管理、记录活文献管理和数据处理。

第二章

1.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

调动好相关的人力资源,借助适宜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相应的信息系统,对信息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以促进组织战略实现的目的。

P45

2.组织战略是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在总结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3.组织战略一般包括三类:

总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P46

4.组织战略制定的过程:

环境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规划的形成和完善。

5.组织的战略决策方案包括明确组织的使命,确定可达到的目标,形成组织的战略指南。

P47

6.SWOT矩阵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全面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寻找满意战略组合的分析工具。

7.SWOT矩阵分析包括组合分析和综合分析两步

8.波特五力模型又叫五力竞争模型,包括同行业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供应商的竞价能力、客户的竞争能力、替代商品。

9.价值链:

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有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

P48

10.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

11.价值链分析法就是通过系统地分析企业价值生成环节中存在问题及其影响的关键因素,提出整体解决的方略即企业经营管理战略。

一般地,价值链分析法较适合于进行企业业务又称重组战略分析。

12.信息化规划的作用:

有效管理组织的信息资产,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安排,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避免“信息孤岛”出现;

减低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风险和投资成本;

使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保持一直,争强组织的竞争力;

改善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

13.组织信息化建设应该采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足部升级、先进适用、讲求实效”的原则P50

14.现代的信息化规划主要包括:

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资源规划和信息化项目规划三个工作层面。

15.信息化战略:

描述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方向、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策略。

他是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指导体系。

16.信息化战略规划步骤:

基础信息调研、现状评估与问题分析、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制定。

17.基础信息调研包括:

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

组织信息化需求调研;

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调研P53

18.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简称SST,)优点是全面识别目标,却似暗示重点不够突出P54

19.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引导高级管理者综观整个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但在进行较低层次的信息需求分析时效率不高。

20.关键成功因素发的主要步骤:

了解企业目标;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

识别性能的指标和标准;

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

P55

21.信息化战略规划书的一般部分:

环镜分析;

信息化战略;

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

信息技术标准;

项目分派和管理。

22.信息资源规划(IRP)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生产、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

23.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P57

24.信息资源规划的步骤:

建立负责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组;

分析职能域及其业务;

对职能域数据进行标准化P57

25.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26.主题数据库市一中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资源。

P58

27.基本表的三个主要特性:

原子行;

规范性;

演绎性。

28.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元素标准化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29.信息化项目可以分为应用型和开发型两类。

P59

30.信息化项目规划: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都需要精心地安排你和科学地计划,以便项目能够在预算内按时、优质地完成。

31.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甘特图P59

32.信息化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点:

结合组织具体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组织机构;

确立信息化组织工作的核心灵魂CIO机制P61

33.广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整个组织机构

34.狭义的信息化组织机构是指组织中专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机构,也称信息部门或(IT部门)P62

35.信息化组织机构的职能:

信息化战略制定及管理工作的组织;

信息系统研发与管理;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

36.信息化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门:

系统研发与管理部、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部、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部。

P63

37.CIO即chiefInformationofficer的缩写,中文译为首席信息官,通常也称为信息主管,即专门负责组织信息化建设、实施和运作的管理者,他通常是组织决策层的成员。

P65

38.CIO机制是以组织CIO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支撑,以业务部门为信息化实施主体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它由四大部分组成:

CIO;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部门;

业务部门的信息人员。

第三章

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就是为完成信息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保证优质的信息系统上线,并能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P70

2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简称IS)是一个完成信息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等信息处理活动的系统。

3现代信息系统特质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4信息系统的特点:

涉及的数量大;

绝大部分数据时持久的;

这些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甚至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规划、涉及、智慧、控制、决策、报警、提示、咨询等信息服务。

5信息系统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系统(EDP)、孤立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MIS)、集成一体化的智能信息系统(DSS)三个阶段

6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数据和处理规程五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P71

7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五个阶段。

8一个组织的运行一般包括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四个层次。

9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事务处理系统(TSP,transactionprocessingsystem)、知识工作系统(KWS,knowledgeworksystem)、办公自动系统(OAS,officeautomaticsystem)、经理支持系统(ESS,executivesupportsystem)、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supportsystem)。

P72

10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新的资源观主要包括资源系统观、资源辩证观、资源层次观、资源开放观。

11信息系统的资源观的核心思想是把信息系统作为组织以总重要战略资源来认识。

P73

12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可分为两阶段: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P74

13新系统能够开发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的有序、经济和优质。

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信息系统运行的优质、安全和高效。

14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可以进行系统的思考,进行切合实际的全局性安排;

可为项目人力资源的需求提供确切的依据;

通过合理的计划安排对项目进行最优化控制;

能够提供准确、一直、标准的文档数据。

15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是指信息系统上线后对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人员、硬件、软件、数据、规程等进行管理的活动。

16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资源被充分利用的重要措施。

P77

17对人员进行科学管理是信息系统健康运行的关键。

18对规程的管理重点表现为:

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执行与监督。

P78

19审计踪迹就是指系统中设置了自动记录功能,能通过自动记录的信息发现来判明系统的问题和原因。

P81

20审计内容可以在三个层次上设立:

语句审计;

特权审计;

对象审计。

P82

21数据备份的方法有全盘备份;

增量备份;

基本备份;

离开主机备份;

22信息系统退化是指信息系统的维护成本高于带来的收益是信息系统的生命周即将要结束。

23数据库管理有数据库管理员来完成。

数据库管理包括: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24DBA的重要职责是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5信息系统的维护是为了使信息系统处于合用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纠正错误合改进功能,保证信息系统正常工作。

P83

26导致信息系统维护的内外部因素要:

外部环境的改变;

组织管理方式和业务过程的改变;

用户需求的增减改变;

运行硬软件按平台的变化与升级;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其他的一些突发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的影响。

27维护的类型: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

完善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

28维护的内容:

程序的维护;

数据的维护;

代码的维护;

设备的维护。

29维护的流程:

确定维护目标;

建立维护计划方案;

维护的实施;

系统维护档案建立;

维护的验收、总结和评价。

P84

30IT服务管理是一种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他通过整合IT服务与业务来提高组织IT服务支持合服务支付的能力及水平。

31IT服务管理的理念是“以流程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P87

32通过实施IT服务管理提供主动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系统服务。

P89

33信息系统的文档记录了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以书面形式记录人们的思维活动及其工作结果的文字资料。

34信息系统文档的作用:

在系统规划和分析阶段,有利于系统分析员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有利于系统弄过的开发人员与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

有利于开发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

在系统测试阶段,有利于系统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利于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沟通;

在系统的运行维护阶段,有利于系统维护人员与系统开发人与系统开发人员进行沟通。

35信息系统的文档有建立和审计的作用。

P90

36信息系统文档管理内容包括文档制定、修订和存档等。

37系统文档管理工作主要有:

制定文档标准与规范;

知道文档编写;

收存、保管文档与办理借用手续。

P91

38信息系统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适量进行各种衡量,以判断其是否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的活动。

39评价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系统的各种资源是否的得到充分以用,经济效益是否理想,指出系统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与扩展提出意见。

P92

40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是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的使用等方面做出判断的过程。

P93

41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42审计人员所开展的工作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描述和测试。

43审计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数据环节;

内部控制环节;

数据传输环节。

44内部控制主要分为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

第四章

1.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

P98

2.信息用户:

既具有信息需求又具有信息行为的人。

3.信息用户具有的特征:

拥有信息需求;

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

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

4.信息需求是信息用户最为本质的特征,只具备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而未形成实际的行动为潜在信息用户。

5.信息需求分为人信息需求和组织信息需求。

6.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分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或专业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相应的活动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以及操作层的活动。

将前三层称为管理和专业层。

7.决策是决策者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判断、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

P100

8.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发现问题;

设计和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选择执行其中的一个方案以解决问题。

9.决策问题大致有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三类。

10.信息采集是指根据用户的需要,寻找、选择相关信息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过程。

P101

11.分析信息源的目的在于明确信息采集的方向信息的准确策划给你读和可靠度直接影响局测得准确性。

12.信息源即信息的来源。

它是自然界和人类一切活动和思维的反映,是人类知识和记忆的物质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信息源数量巨大形式多样。

13.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知识性信息传承与共享的重要工具

14.信息采集原则:

目的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计划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

预见性原则。

15.信息采集方法是指根据信息采集计划,广泛开辟信息来源,及时将信息采集到手的基本方法。

P104

16.信息采集方法:

定向采集法;

定题采集法;

定点采集法;

主动采集法;

跟踪采集法;

社交采集法;

现场采集法;

委托采集法;

间谍采集法。

17.信息存储是指将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将这些载体按照一定特征和内容性质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

P107

18.信息存储的作用:

方便检索;

延长寿命;

利于共享;

方便管理。

19.信息存储的基本原则:

统一性;

便利性;

有序性;

先进性。

20.信息库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要求,将各种载体形式的信息组织成有序的信息集合体,所以它又被称为“数据库”P108

21.信息存储技术主要包括:

缩微存储技术、声像存储技术、计算机存储技术以及光盘存储技术,它们具有存储容量大、密度高、成本低、存取迅速等优点。

P108

22.信息检索是指对信息的寻找和调取工作。

23.信息检索要遵循目的性、时间性、全面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基本原则。

2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确定检索的范围和深度;

选择检索工具;

选择检索途径;

选择检索方法;

实践信息查找;

调取信息资料P110

25.信息加工就是将采集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著录和标引、编目和组织从而使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P111,

26.信息的著录和标引主要依据元数据。

27.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专门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属性,描述和组织信息资源,发现信息资源的语言和工具。

28.信息分析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深度加工,是一种深层次或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一项具有研究性质的智能活动P113。

29.信息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

综合法;

对比法;

相关法;

因果法。

定量方法有:

文献计量分析法;

插值法;

回归分析法;

决策分析法;

预测分析法;

30.逻辑分析法是建立在逻辑推理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

常用逻辑分析方法包括:

比较法,分析与综合、推理等。

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表象和本质分析、相关分析。

P114

31.文献计量学中常用的三大定律有布拉德福定律、洛特卡定律和齐普夫定律。

P115

32.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33.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

关联分析;

决策树;

粗糙集、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归纳学习。

P116

34.知识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目的是提高组织中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创新商业模式,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35.组织知识管理包括:

建立知识库;

促进员工的只是交流;

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

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

36.信息传递是信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它是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

P124

37.信息传递过程中涉及的通用技术有:

信息的编码/解码、信息传输、信息安全P125

38.信息共享涉及的技术有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标准化、信息定维护描述技术、信息转换技术、信息融合技术。

其中信息标准化是信息共享的前提,信息定位和描述是查找和获取信息的依据,信息资源目录是用来描述和定位共享信息的技术。

P126

39.数据、系统和环境的异构是影响信息共享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

产生异构问题的原因有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的差异,网络协议标准的差异,数据格式和标准的差异,语言文化的差异等。

第五章

1.标准:

为了在一定得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P130

2.建立最佳秩序、取得最佳效益是建立标准系统的基本目标。

局部服从全局、小局服从大局是标准化活动的一条基本原则。

3.标准产生的基础:

讲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成果同时间中积累的经验加以结合,纳入标准,奠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

标准中所反映的不应是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也不能仅仅反映局部的利益。

4.重复性制定标准的对象的属性;

统一是标准的本质特征。

5.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XXXX-XX)、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XXXXX-XX)和企业标准(Q/XXXXXX-XX)。

6.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胡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P133

7.标准化的主要作用是改善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对于预定目标的适应性,消除贸易壁垒,便利技术协作。

8.标准化是一个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贯彻标准、进行修订标准的过程。

9.标准化工作的特性:

政策性;

横向综合性。

P134

10.标准化研究的对象:

具体对象和总体对象。

前者是制定标准的对象,后者是标准化要研究的任务和对象。

P135

11.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作用:

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

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

合理发展产品品种;

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

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12.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技术;

标准化设施;

标准化术语;

标准化管理。

其中标准化技术是最重要的部分。

P138

13.标准化术语应遵循的原则:

优先原则;

简化原则;

灵活性原则;

广义原则。

14.标准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可是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它是信息资源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习和贯彻标准、制定标准以及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

1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指导原则:

效益原则;

系统原则;

动态原则;

优化原则;

协商原则。

16.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一般方法:

简化、统一、组合、综合、程序化。

P139

17.标准的制定采用统一管理和分工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8.ISO9000系列标准在国际流行的原因:

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的驱动;

ISO9000系列标准适用领域广阔。

P144

19.ISO9000知道两种条件或环境下的质量体系运行:

外部质量保证和内部质量保证。

20.外部质量保证条件下ISO9000提出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1、ISO9002、ISO9003供合同双方使用。

21.内部质量管理条件下,ISO9000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体系。

P145

22.信息法的定义:

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146

23.信息法的特点:

信息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明确性、稳定性和执行的强制性;

法律的规定性;

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稳定性。

第六章

1.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安全。

2.信息资源安全管理是指:

针对普遍存在的信息资源安全问题,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