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9795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原理例题分析文档Word文档格式.docx

这一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和指标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

答案中的B、C、E是错误的。

“B”中的“工业总产值”是统计指标,不能作为统计总体,因而“单位产值”也不能作为总体单位;

“C”中的“全国总人口”总体中的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而一个省的总人口属于“小总体”,其总体单位仍然是每一个人,这个“小总体”不能视为总体单位;

“E”中的总体单位应该是“每个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价值不能作为总体单位,因为它不能作为标志的承担者。

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总人口数是统计总体B、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年龄是变量D、男性是品质标志

E、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是指标

BCE

这一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总体和总体单位、总体和指标、指标和变量之间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

答案中的A、B是错误的。

“A”中的“全国总人口数”是统计指标,而统计总体应是“全国总人口”,仅一字之差,其涵义不同。

“D”中的“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而品质标志应当是“性别”。

3、有三个学生,其统计学原理成绩分别是60分、70分、80分。

这三个数字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

C、数量标志表现D、标志值

E、变量值

CDE

这一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标志、标志表现、指标、标志值、变量值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数量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

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总规模水平的科学概念,是数量标志值累计之和。

“60”“70”“80”这三个数字是“成绩”这一数量标志的具体数值表现,是特指。

因而是“数量标志表现”、“标志值”和“变量值”。

4、要了解某市商业企业经营状况,则统计指标是()

A、该市商业企业个数B、该市商业职工数

C、该市职工工资总额D、该市商业企业销售额

E、该市大中型企业个数

ABD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单位等容构成。

在本题中,统计总体是“某市所有商业企业”,则统计指标应当是反映该市商业企业有关数量特征的名称概念。

“C”“D”所涉及的容超出了特定的研究围,故不是统计指标。

填空题

一名工人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

品质标志

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

划分它们的关键是看其标志表现是否可用数值表示。

工人的文化程度不能用数量来表现,因而属于品质标志。

简答题

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具有综合性,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不具有综合性;

指标具有可量性,标志不一定,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

判断题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普查是全面调查,而统计报表既可以是全面统计报表,也可以是非全面统计报表。

只有全面统计报表才属于全面调查,因此该题所下断语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1、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供选答案A、B、D都不是划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正确方法。

因为,第一,按时间是否连续只能将调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第二,非全面调查中的抽样调查也可取得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较全面的资料;

第三,不管总体规模大小都可对其进行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只能是C。

2、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全国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总体

C.调查单位D.填报单位

调查对象即统计总体或调查总体,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目的所确定的,调查单位是调查对象中的个体单位,即总体单位。

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也是调查总体,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是调查单位,也称总体单位,而工业企业只能是填报单位。

1、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BCE

在一次统计调查中,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此题调查目的是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进行调查,根据此目的可知供选取答案B是对的。

调查对象实际就是要调查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就是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总体单位,根据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可知供选取答案C是对的。

填报单位是上报统计资料的单位,在我国每个工业企业是最低一级的行政组织,负责上报调查结果,因此供选答案E也是正确的。

2、在统计调查中()

A、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调查是根据调查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

B、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单位

C、调查时限是调查工作起止的期限

D、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E、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CD

可供选取答案ABE是错误的。

连续性和非连续性调查是根据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被研究总体的围来划分的。

3、调查单位是()

A、需要调查的那些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B、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个体单位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容的单位

E、调查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

可供选取答案AD是错误的。

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称调查对象,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容的单位称填报单位或报告单位。

调查单位是调查对象中的个体单位,也称总体单位,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也就是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因此可供选取答案BCE是正确的。

某地区对占该地区工业增加值三分之二的10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重点调查。

首先,从该题容可知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第二,非全面调查包括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这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重点调查是根据单位标志总量的比重来确定调查单位,而典型调查是依据对总体的分析,有意识地选取调查单位。

因此,根据本题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可判断出该地区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查,采用的是重点调查方式。

1、什么是普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虽然都是全面调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

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全面统计报表需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调查项目更多。

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这就可以通过普查来解决。

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经常组织,因此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靠全面统计报表。

2、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三者都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具有调查单位少,省时省力的特点。

但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调查单位的意义和取得方式不同,重点调查是选择为数不多但标志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绝大比重的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的选择具有客观性;

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选择的代表性单位,单位的选择具有主观性;

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按照随机原则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具有较高代表性。

其次,三者研究目的不同。

重点调查是为了了解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

典型调查是为了研究现象总体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进行的深入细致的调查;

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以样本量来推断总体总量。

再次,适用场合不同。

重点调查适用于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所研究的项目或指标的场合;

典型调查比较灵活,既可侧重质的方面的研究,又可侧重量的方面的研究,既可研究几个典型,也可研究部分典型;

抽样调查最适合于不能或很难进行全面调查,而又需要全面数值的场合,在能进行全面调查的场合也有独到的作用。

第四、推断总体的可靠程度不同。

重点调查不能推断总体总量;

典型调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断总体总量,但不知道可靠程度;

抽样调查可以计算和控制推断的可靠程度。

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分组标志做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半成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分组标志是“品种”,它所反映的是产品属性上的差别,是品质标志,所以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ACE

“工人人数”是离散型变量,在进行分组时,组限的表示方法可以是重叠组限,也可以是不重叠组限。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和,其核心问题是。

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划分各组界限、选择分组标志。

统计分组是把总体按某一标志来分门别类的。

因此,有什么样的标志就有什么样的分组和分组体系。

分组标志作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和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所以分组标志的选择是统计分组的关键。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离散型变量如果变动幅度小,应该用单项式分组,如果变动幅度大,变量值个数多,则用组距式分组。

而连续型变量由于无法逐一列举其数值,其分组只能是组距式分组。

本题要根据变量值的特征来回答由于变量取值的连续性不同,分组时要区别对待,分别采用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形式,以免分组时出现总体单位在各组的重复或遗漏。

第四章综合指标

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

变异指标是通过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除以离差的项数得到的。

很明显在项数一定的情况下,离差之和越小,所得比值越小。

比值越小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越小,分布越集中,同时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因此,此题是错误的。

某市场销售洗衣机,1995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

这两个指标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某一时期商品的销售总是需随着时间的变动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才能取得,因此,商品的销售量是时期指标。

而商品库存量则不是累计结果,只能反映某一时点库存总量,因此商品库存量是时点指标。

经调查已知某地区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这一指标属于()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新增人口数与全部人口数对比的结果,这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的对比,因此属于相对指标,而且是强度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反映了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因此这个指标也是质量指标。

某地区通过调查得知该地区每万人中拥有4名医生。

此指标是一个-相对指标。

强度

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体总量之比,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或密度。

本题涉及两个总体总量,一个是医生总数,一个是人口总数,这两个指标对比的结果说明的是医生数在全部人口中的密度。

因此这个指标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指标的含义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说明的是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或普遍程度;

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

2、计算方法不同。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是,强度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与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在的联系,即分子是分母(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

计算题

1、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商品规格

销售价格(元)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销售价格

(元)

组中值(X)

比重(%)

x

25

35

45

5.0

17.5

13.5

合计

--

100

36.0

  (元)

说明:

第一,此题给出销售单价和销售量资料,即给出了计算平均指标的分母资料,所以需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二,所给资料是组距数列,因此需计算出组中值。

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平均价格。

第三,此题所给的是比重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2、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是1991年的105%,1992年实际产值是1991的的1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即1992年计划完成程度为110%,超额完成计划10%。

此题中的计划任务和实际完是“含基数”百分数,所以可以直接代入基本公式计算。

3、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是1991年的95%,实际单位成本是1991年的90%,问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计划完成程度。

即92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是94.74%,超额完成计划5.26%。

本题是“含基数”的相对数,直接套用公式计算计划完成程度。

4、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比91年增长5%,实际增长16%,问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计划完成程度

这是“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计算计划完成程度,应先将“不含基数”的相对数还原成“含基数”的相对数,才能进行计算。

5、某企业1992年单位成本计划比1991年降低5%,实际降低10%,问1992年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6、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期增长5%,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多少?

103%=105%÷

(1+x)

x=1.9%

即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1.9%.

计划完成程度=103%,实际完成相对数=105%,设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加x,则计划任务相对数=1+x,根据基本关系推算出x.

7、某煤矿某月计划任务为5400吨,各旬计划任务是均衡安排的,根据资料分析本月生产情况.

计划数(吨)

实际数(吨)

计划完成程度%

上旬1800

1225

68.06

中旬1800

1720

95.56

下旬1800

2665

148.06

合计5100

5610

104

从资料看,尽管超额完成了全期计划(=104%),但在节奏性方面把握不好。

上旬仅完成计划68.06%,下旬完成计划148.06%,存在明显着前松后紧现象,在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中应当注意这一问题.

对于短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时,除了同期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对比,以说明月度计划执行的结果外,还可用计划期中某一阶段实际累计数与全期计划数对比,用以说明计划执行的节奏性和均衡性,为下一阶段工作安排作准备。

8、某地区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资料如下: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0年

1季

2季

3季

固定资产投资

68

83

95

105

29

28

该地区“七五”时期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

试计算全期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

计划任务410亿元是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累计法计算检查:

从计划规定的第一年起累计到第五年的第二季度已达到410亿元,提前两个季度完成计划。

9、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以54万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一季

二季

三季

四季

产量

40

43

24

11

12

13

14

15

(单位:

万吨)

试计算产量计划完成程度和计划提前完成时间。

计划规定了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用水平法检查。

从第四年的第四季度起累计至第五年的第三季度,在连续12个月刚好完成产量54万吨,故提前一个季度完成计划任务

10、某班40名学生统计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

成绩

组中值x

学生数

60分以下

5

60—80

70

80以上

90

10

  合计

  —

平均成绩=,即

=

先计算出组距式分组数列的组中值。

本题掌握各组平均成绩和对应的学生数资料(频数),掌握被平均标志值及频数、频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

11、第一组工人的工龄是6年,第二组工人的工龄是8年,第三组工人的工龄是10年,第一组工人占三组工人总数的30%,第二组占三组工人总数和的50%,试计算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

=6×

30%+8×

50%+10×

20%=7.8(年)

现掌握各组工龄及各组工人所占比重(频率)权数,因此需采用以比重形式表示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

12、某班学生统计学原理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全班的平均成绩。

各组总成绩

250

1750

900

  合计

  ——

2900

  参考答案:

全班平均成绩

掌握被平均标志值()及各组标志总量(),用加权调和平均法计算。

13、某工业公司12个企业计划完成程度分组资料如下

按产值计划完成分组%

组中值%

企业数

实际产值(万元)

90-100

2

1200

100-110

7

12800

110-120

115

3

2000

试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这是一个相对数计算平均数的问题.首先涉及到权数的选择问题。

我们假设以企业数为权数,则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以上算法显然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公式.因为计划完成程度=,即影响计划完成程度的直接因素应是企业的实际完成数和企业的计划任务数,以实际完成数或计划任务数作权数是比较合适的;

其次涉及到平均方法的选择问题,本例掌握实际完成数,即掌握所要平均的变量的分子资料,故用加权调和平均数法计算.

在选择权数时必须考虑两点:

一是它是标志值的直接承担者;

二是它与标志值相乘具有意义,能构成标志总量.

14、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市场某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效量(万斤)

1.2

1.4

2.8

1

1.5

-

5.5

4

试问该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甲市场平均价格

    乙市场平均价格

  =

甲市场的平均价格于高乙市场.

在对比分析平均水平的高低变化时,必须考虑权数比重变化的影响.

权数对总体平均数的影响规律是:

当标志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