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9760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可能含有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O2、N2

C.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H2、CO和CO2,可能含有N2

D.若实验④后还有气体剩余,则原混合气体一定含有N2、CO

6.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设计了如下的五步操作,正确的程序是(  )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A.②①⑤④③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⑤④③D.①⑤④②③

7.现有①K2SO4溶液 ②Ba(NO3)2溶液 ③Al2(SO4)3溶液 ④KOH溶液 ⑤CuCl2溶液五种溶液。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①⑤C.⑤④①②③D.⑤④③①②

8.将硅粉与镁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强热,得到一种暗蓝色的化合物。

将此化合物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并伴有爆炸声与火光。

此过程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2Mg+Si

Mg2SiB.Mg2Si+4H2O=2Mg(OH)2+SiH4↑

C.SiO2+H2O=H2SiO3D.SiH4+2O2=SiO2+2H2O

9.已知: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都相同,常温下二氧化硫气体和硫化氢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硫和水.现将m个二氧化硫分子和n个硫化氢分子混合,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反应前的1/2,则m与n的比值为(  )

A.1:

4B.1:

3C.1:

1D.2:

1

10.一种化学冰袋中含有Na2SO4·

10H2O、NH4NO3、等物质。

将此冰袋用手搓揉就可制冷,制冷效果可维持2-3小时。

下列关于其制冷原理的推测中肯定错误的是(  )

A.Na2SO4·

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

B.较长时间制冷是由于Na2SO4·

10H2O脱水是较慢的过程

C.铵盐在该条件下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氨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D.NH4NO3溶于水中会吸收热量

11.a、b、c、d可能是Na2CO3、AgNO3、BaCl2、HCl4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它们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图现象:

则a、b、c、d依次是

a

b

c

d

----

白↓

---

A.Na2CO3、AgNO3、HCl、BaCl2

B.AgNO3、Na2CO3、BaCl2、HCl

C.HCl、AgNO3、BaCl2、Na2CO3

D.BaCl2、HCl、Na2CO3、AgNO3

12.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测量结果一定偏大或偏小

B.用量筒量取10mL98%的浓硫酸溶液(密度1.84g/mL)于烧杯中,加水162mL,配制成10%的稀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原子团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HNO3B.Al(OH)3C.Al(NO3)3D.NH4NO3

14.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a克氧化铜至剩余固体为b克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A.ag-40B.

C.b克-32D.

15.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B.30%C.25%D.35%

16.非金属单质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Br2+2KI=2KBr+I2;

I2+Na2S=2NaI+S↓

由此可判断非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12>I2>Br2>SB.C12>Br2>I2>S

C.S>I2>Br2>C12D.C12>Br2>S>I2

17.已知反应: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有铜无铁B.有铁无铜C.铁、铜都有D.铁、铜都无

18.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l、AgNO3、Na2CO3B.NaNO3、KNO3、NH4Cl

C.K2SO4、K2CO3、NaOHD.KMnO4、CuSO4、NaNO3

二、填空题

19.有X、Y、Z、W四种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X和Y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Y比X多一个电子层,X、Y、W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状态相同,X和Z能形成气态化合物XZ2,每个XZ2分子中共有22个电子,W元素的原子比Y原子多一个质子.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

X_____,Y_____,W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2)写出白酒中的一种成分与足量的Z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

(1)完成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Cl+3H2O

NaClO3+3________↑

(2)II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的KClO3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写出母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

(3)用下图装轩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②中有现象,但该现象不能作为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①中实验

②中现象

A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伸入试管内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加热铜丝

伸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D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酚酞溶液变红

21.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判断:

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FG段反应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蒸馏水B氯化钠固体C氯化钠溶液D浓盐酸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_____

三、推断题

22.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

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

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化学式:

M_____。

(2)写出C→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

(4)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3.Mg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与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NH3+HCl=NH4Cl②2NH3+H2SO4=(NH4)2SO4③2NH3+3CuO===3Cu+N2+3H2O

(实验探究)

(1)为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_____溶液中,无沉淀产生,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_____,证明有NH3;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

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

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是_____。

五、实验题

24.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

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同时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

Si+3HCl

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

_____。

(3)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

②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

六、流程题

25.氯化钠和氯化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物质,为了从中提取较纯的氯化镁和氯化钠,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Ⅰ.步骤①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

Ⅱ.步骤④⑤的顺序颠倒会引发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Ⅲ.滤液乙中所含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含有_____;

沉淀B中除含碳酸钙、碳酸钡外还含有_____;

在步骤⑦中若加入的盐酸略过量是否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Ⅳ.写出步骤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实验最终所得的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整个过程中产生新的NaCl的反应共有_____个.

七、计算题

26.现有在敞口容器中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分析得知含水6.62%、碳酸钠2.38%、氢氧化钠91%。

将此样品1g放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4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过量的稀盐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43%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中和,用去氢氧化钠的溶液20.5g。

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

1.C

【详解】

①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若饮酒,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和测定原理有关,故正确;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和测定原理无关,故不正确;

③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K2Cr2C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被乙醇迅速还原为蓝绿色的Cr3+,故正确;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和测定原理无关,故不正确。

故选C。

2.D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H2O是氧化物,HCOOH、(NH4)2Fe(SO4)2均不是氧化物,故A不正确;

B、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是氧化性酸,但盐酸和稀硫酸不是氧化性酸,故B不正确;

C、孔雀石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属于铜矿石,故C不正确;

D、Na2CO3、Ba(OH)2、NH4Cl、Na2O2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3.D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B、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一氧化氮,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可用该装置制取,但是一氧化氮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且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不符合题意;

C、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择该装置,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万用瓶收集,应“短进长出”,不符合题意;

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实验装置合理,符合题意。

4.B

A、浓硫酸是腐蚀品,不是有毒品,不能张贴该标志,不符合题意;

B、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Cl-等杂质制蒸馏水,符合题意;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D、由于碱金属单质钾、钠、钙等化学性质活泼,很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实验室中的各种碱金属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钾、钠、钙等能与水反应,不能保存在水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碳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一氧化碳,会使气体体积增大一倍,根据①可知,混合气通过碳后气体体积不变,可以知道混合气中一定不含二氧化碳;

通过氧化铜后,固体变成红色,说明混合气中存在还原性气体,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通过氧化铜后生成了水,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氢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有一氧化碳,由于氮气不参加反应,可能含有,也可能没有,所以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氮气。

A、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故错误;

B、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氮气,故错误;

C、原混合气中一定没有二氧化碳,一定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可能含有氮气,故错误;

D、若实验④后还有气体剩余,说明是氮气,因此一定含有氮气、一氧化碳和氢气,故正确。

6.A

实验室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安装装置要从下而上,从左到右,则顺序为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在蒸馏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气密性);

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故选A。

7.D

氯化铜和氢氧化钾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钾,氢氧化钾和硫酸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钾,硫酸铝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铝。

CuCl2溶液呈蓝色,可以先鉴别出来,氯化铜和氢氧化钾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可以鉴别出氢氧化钾溶液,KOH和Al2(SO4)3反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可以鉴别Al2(SO4)3溶液,Al2(SO4)3和Ba(NO3)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Ba(NO3)2溶液,剩下的为K2SO4溶液,故选D。

8.C

硅粉与镁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强热,得到一种暗蓝色的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Mg+Si

Mg2Si,将此化合物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并伴有爆炸声与火光,化学方程式为Mg2Si+4H2O=2Mg(OH)2+SiH4↑,SiH4+2O2=SiO2+2H2O,而题中没有SiO2+H2O=H2SiO3此反应发生的现象,故选C。

考点:

现象和反应的推断

9.D

先根据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它们的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由于反应后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所以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个数就是减少的气体分子数,没参加反应的气体是剩余气体即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

A、如果m与n的比值为1:

4,假设m是1个分子,n是4个分子,则消耗了2个硫化氢分子,剩余2个硫化氢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2:

6=1:

3,故A不正确;

B、如果m与n的比值为1:

3,假设m是1个分子,n是3个分子,则消耗了2个硫化氢分子,剩余1个硫化氢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1:

4,故B不正确;

C、如果m与n的比值为1:

1,假设m是1个分子,n是1个分子,则消耗了0.5个二氧化硫分子,剩余0.5个二氧化硫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

0.5:

2=1:

4,故C不正确;

D、如果m与n的比值为2:

1,假设m是2个分子,n是1个分子,则消耗了0.5个硫化氢分子,剩余1.5个二氧化硫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

1.5:

3=1:

2,故D正确。

10.C

A、Na2SO4•10H2O脱水是吸热过程,故A正确;

B、十水合硫酸钠脱水较慢,水遇上硝酸铵吸热,因此制冷效果可以维持较长,故B正确;

C、Na2SO4•10H2O和NH4NO3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硝酸铵夺取硫酸钠结晶水,是一个吸热反应,同时溶解吸热,故D正确。

11.C

由物质的各自性质可知物质之间彼此反应生成一种沉淀的为氯化钡,两种沉淀的为碳酸钠,三种沉淀的为硝酸银,一种沉淀一种气体的为盐酸,故a、b、c、d依次为HCl、AgNO3、BaCl2、Na2CO3,故选C。

12.D

A、用水润湿的pH试纸测量中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不变,故A不正确;

B、10mL98%的浓硫酸溶液(密度1.84g/mL)中硫酸的质量为

,加水162mL,配制成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故B不正确;

C、在气体收集装置中,不能用密封的橡皮塞塞紧管口,会导致无法排气,易爆炸,故C不正确;

D、HCl极易溶于水,则可以用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故D正确。

13.C

由题意可知,化学式中含有铝、氧、氮三种元素。

氧元素和氮元素形成的原子团为硝酸根,显-1价,铝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Al(NO3)3。

【点睛】

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14.B

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

x=

g。

固体质量都不可直接代入计算,应采用差量法来解答。

15.C

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

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56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

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56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20g,所以碳酸钙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间。

则CaCO3的质量分数20%---28%之间。

16.B

因为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l2+2NaBr=2NaCl+Br2可得非金属性Cl2>Br2;

Br2+2KI=2KBr+I2,可得非金属性Br2>I2;

I2+Na2S=2NaI+S↓,可得非金属性I2>S。

所以:

C12>Br2>I2>S。

17.B

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③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如果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

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

A、根据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如果剩余物中含有铁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铜存在,此时该固体中一定含有铜,故B错误;

C、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剩余,故C正确;

D、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不会有剩余,故D正确。

18.C

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Cl、AgNO3溶液中的氯离子、银离子会结合成氯化银沉淀,盐酸中的氢离子与Na2CO3中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盐酸中的氢离子和碱性溶液中的O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NH4Cl中的铵根离子和碱性溶液中的中OH-在溶液中结合生成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三种物质在碱性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带有颜色的离子,选项C正确;

D、CuSO4中铜离子与碱性溶液中的中OH-在溶液中结合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并且KMnO4溶液为紫红色,CuSO4溶液为蓝色,选项D错误。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9.

(1)碳元素硅元素

(2)

有X、Y、Z、W四种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则X的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4个电子,则X是碳元素,X和Y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