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苏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苏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总结与提升新版苏教版
单元总结与提升
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第五单元
1.易错字音
水皆缥(piǎo)碧 窥(kuī)谷忘反 轩邈(miǎo)
急湍(tuān)横柯(kē)上蔽辄(zhé)尽
吝(lìn)情箪(dān)瓢欤(yú)
黔(qián)俦(chóu)骈(pián)
粟(sù)其真无马邪(yé)弗之怠(dài)
叱咄(chìduō)俟(sì)负箧(qiè)
皲(jūn)裂媵(yìng)人绮(qǐ)绣
容臭(xiù)烨(yè)然缊(yùn)袍
折戟(jǐ)宫阙(què)踌躇(chóuchú)
以衾(qīn)拥覆
2.易错字形
泠泠作响 鸢飞戾天 嘤嘤成韵
嗜酒 短褐 汲汲 祇 槽枥
曳屣 婵娟 峰峦
3.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4)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显露、表现。
(5)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才干。
(6)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肢体。
(7)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文中是穿的意思。
不求甚解 环堵萧然
1.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2.水皆缥碧 青白色
3.泉水激石 冲击,拍打
4.蝉则千转不穷 停止
5.鸢飞戾天 至
6.造饮辄尽 往、到
7.衔觞赋诗 酒杯
8.色愈恭 脸色,神情,态度
9.礼愈至 周到
10.不敢出一言以复 辩解
11.穷冬烈风 隆冬
12.寓逆旅 住
13.右备容臭 香袋
14.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指吃的穿的
15.照无眠 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之
2.其
3.以
1.绝
2.上
3.无
4.许
5.志
6.食
7.策
8.冠
9.经
1.鸢飞戾天者(古义:
至;今义:
罪过;乖张)
2.因以为号焉(古义:
以之为;今义:
认为)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古义:
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义:
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4.故虽有名马(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5.策之不以其道(古义:
正确的方法;今义:
道路)
6.走送之(古义:
跑;今义: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
借;今义:
伪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对))
8.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
指黄河;今义:
泛指大的河道)
1.风烟俱净:
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除尽。
2.任意东西:
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3.猛浪若奔:
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4.负势竞上:
上,名词作动词,向上。
5.互相轩邈:
轩,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伸展;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远处伸展。
6.横柯上蔽:
上,名词作状语,在上边。
7.亲旧知其如此:
旧,形容词作名词,旧交,旧友。
8.亦不详其姓字:
详,形容词作动词,知道。
9.性嗜酒:
酒,名词作动词,喝酒。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1.策之不以其道:
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1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13.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14.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1.陶渊明作品中的名句
(1)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其一)》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十二首(其一)》
2.韩愈名言摘录
(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送孟东野序》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3)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
——《原道》
3.古代认真求学的人物
苏秦锥刺股苦读;匡衡凿壁偷光;司马光警枕砺勤;孙康雪地夜读;车胤囊萤照读;苏颋马棚读书;李密牛角挂书。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他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擅长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2.《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3.《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世称“韩昌黎”。
他积极倡导古文运动,得到柳宗元的密切配合,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他推动了文学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4.《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
明太祖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其诗刚健豪宕,雄浑苍老,有“诗豪”之称。
6.《赤壁》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7.《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作品大多洋溢着爱国激情和忠贞气节。
8.《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成就很高,是豪放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9.《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其散曲多写田园隐逸生活。
二、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一,二,三,总 分
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1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短褐(yè)
相马(xiàng)叱咄(chuō)
B.轩邈(miǎo)晏如(yàn)
骈死(pián)皲裂(qūn)
C.戾(lì)俦(zhù)
黔娄(qián)容臭(chòu)
D.辄(zhé)祇辱于(zhǐ)
加冠(guān)烨然(y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C.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3.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性嗜酒/余幼时即嗜学
4.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策之不以其道
C.腰白玉之环D.弗之怠
5.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翻译:
所以虽然有名马,也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它向东偏西的方向流动。
C.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翻译:
喜欢读书,不求理解内容;每当正赶上自己有意的书,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D.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翻译:
我神色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精美的山水小品文,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
B.《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所写的传记,塑造了一位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C.《马说》通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标题,“潼关怀古”是曲牌名。
7.默写。
(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朱元思书》中含蓄流露作者爱慕自然,厌弃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
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语言综合表达。
(4分)
通州初级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亲近传统书信”的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
请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并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2分)
通州初级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
项目
年级
从未写
过信
学应用
文时写
寄贺
卡时写
七年级
94.4%
1.1%
4.5%
八年级
90.6%
5.2%
4.2%
九年级
88.8%
7.3%
3.9%
探究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
根据以上情况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
可是你班的卜廷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怎么劝说他呢?
(2分)
二、阅读(39分)
(一)阅读《水调歌头》,完成9、10题。
(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天上宫阙如此美好,但作者毕竟更热爱人间生活。
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思转向人世情怀的过渡?
(2分)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________,说说你对这组名句的理解。
(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0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数十茎啖④之。
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
“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
”范仲淹曰:
“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
【注释】①南都书舍:
当时有名的书院。
②釜:
锅。
③齑(jī):
腌菜或酱菜。
④啖:
吃。
⑤留守:
官职名称。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2)礼愈至( )
(3)日煮粥一釜( )
(4)馈以佳肴(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1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
(3分)
选文
主要人物
(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