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思路解析.docx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思路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思路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思路解析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思路解析
一、2015新课标全国一: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材料: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
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
要求:
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
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文题解析】:
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
这个题目很好,很现实,又是现实中发生的真人真事,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角度,有的人可能觉得女儿不应该举报爸爸。
有人觉得女儿举报他爸爸目的就是担心他爸爸在高速路上开车会出危险,打电话会出危险,完全出于好心。
我觉得,这个题目实际上能够充分的让学生们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说话,这个作文题是出的很好的。
写作立意方面:
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驾驶员开车打手机的为数不少,有的甚至毫无顾忌。
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公然违反交通规则,形成重大安全隐患,害己害人,理当谴责,必须依法查处。
需要了解与分析制定这条规定的原因,了解与分析开车打手机的坏处有哪些。
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有关知识的情况选择立意角度。
比如,若站在给小陈写信的角度,则可肯定或否定的角度表示看法并列举理由;若站在给老陈写信的角度,则应着重分析开车打手机的坏处,点明当爸爸的应该在女儿面前起垂范作用;若站在给交警写信的角度,则即可抱肯定赞扬的态度,也可就交警发在官方微博的做法有涉泄露他人隐私之嫌提出质疑。
二、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二:
(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材料: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此材料作文继续采用延续前几年的社会生活类事实性材料,作文考查了学生的价值观,不论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作出贡献,就值得点赞。
审题障碍不大,可供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思辨性差,恐怕出现的仍是千篇一律的颂扬之词。
但在立意上不能忽视一些细节要求的提示。
这个作文题的特点就是,表明观点容易,但找到恰当的论据支撑比较难,容易写得空洞。
”
考生可以从团队精神、科技进步、创新改变生活等角度阐述:
如果选择技术工人,可以从爱岗敬业、普通人普通岗位也能创造社会价值的角度切入;如果选择摄影师,可以从提升人们审美,用美的作品来缓解人们紧张压力的角度切入。
三、北京卷: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材料: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
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
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
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文题解析】:
2015年北京卷命题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命题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表达愿望。
考生认为无理无趣的,甚至认为过分的,你自可不取。
就你自己的“领域”与“表达”,写下去即可。
充分的选择的背后就是不强迫。
尊重并鼓励学生写作个性上所做的努力。
发挥想象,编故事,谈认识,说感悟,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这些开放的要求一改往年偏向议论文考查的单一性,为学生预留了尽量大的写作空间,意在鼓励学生充分驰骋自己的思维,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各自的精彩,实现了对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考查。
第一题,立意以表达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爱、崇拜、学习为主,如果能写出英雄人物谦虚、平凡、柔情的一面,或通过英雄人物,表达出作者也可成为英雄的思想,应属立意新颖。
想象力、叙事描写能力,成为这篇作文在技能要求上的重点。
第二题,深入灵魂的热爱,应该是关乎人类前途、国家民族精神、英雄品德、祖先遗爱、亲子感情、个人成长或“三观”的爱。
所选之物,不是有象征意义,就是有重大作用,或者与某段真挚的感情想关联。
四、上海卷:
造就和谐自我(70分)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材料: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文题解析】:
近几年上海高考作文一直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今年的作文试题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
今年作文题目跟往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的思维模式是一致的,都是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
题目查考的是学生辩证的思考力,而这也是一些学生所缺失的。
从题目内容来看,探讨心中的“坚硬”与“柔软”,培育精神和谐。
精神培育这个话题,具有时代特征。
这个题目有写作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同时也有高度可攀。
从写法上,可以写统一性,培育和谐人格;也可以分开写,“坚硬”的力量和“柔软”的力量,同时兼顾另一方面。
作文题带有开放性,给学生的空间较大,容易上手,可以选择不同角度来写。
既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随笔等。
从内容来说,心中的“坚硬”和“柔软”以及和谐的自我,针对整个社会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内心的选择对整个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走极端和偏激。
当考生在某一点上站稳,却仍需要将眼光涉及另一点,将两点结合,逼迫考生深入思考:
“如何对待,才能造就和谐人生”。
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境遇去平衡“柔软”与“坚硬”,造就和谐自我。
挖掘矛盾背后的逻辑合理性,体现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查。
至此,什么是“和谐人生”呢?
健康、快乐、幸福、自适等就是一种和谐人生。
故而,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五、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要求: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析】: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以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词“范儿”,及其派生的一系列词语如“中国范儿”“潮范儿”等为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范儿”呢?
一是快餐化、碎片化的浅阅读时代(自媒体时代)而带来的“盲从范儿”;一是社会转型期,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社会浮躁情绪、急功近利而带来的“功利范儿”“精致的利己范儿”。
材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延展性,可以激发考生的写作思维。
该题根植现实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导向积极,彰显正能量,有新意,比较接地气,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思考。
天津卷作文题写作角度多元,具有开放性,赋予了考生自主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的空间。
考生可从时代、民族、国家、集体、个人等维度切入,多层面展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感悟,叙说自己心目中“范儿”的风格、气派、情调、品位等。
既可对“范儿”概论综观,也可对某种具体的“范儿”描写议论;既可刻画其外在形貌,也可着意于内在精神;既可写反映时代潮流的“范儿”,也可写体现传统文化的“范儿”。
考生可以大处着眼,提要钩玄,也可以由表及里,深入升华,只要具备了相应的生活积累和思辨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就能写出较好文章。
此外,题目对文体的要求较为宽泛,考生可以抒情记叙,也可以议论分析,适用于多种文体写作,便于发挥其写作个性。
这个题目很潮,够“范儿”!
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容易入手。
六、四川卷:
材料:
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与聪明”展开讨论。
甲:
老实就是实诚、忠厚,聪明就是机制、敏锐。
乙:
老实和聪明可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
老实是另一种聪明。
聪明不一定是真聪明。
要求:
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文题解析】:
四川省今年的高考作文,相对而言让考生有话可写,从命题看“老实”和“聪明”是两种人生态度,该作文题着重培养和考察考生对社会、人生和人的关系的认识。
相比往年,作文更加灵活,本身的导向性不是很强,考生既可以选择“老实”,也可以选择“聪明”,还可以选择“老实又聪明”,比较辩证,具有开发性和哲理性,考生可以进行选择,在具体的场合选择具体的人生态度。
同时,此次的作文还考察考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维水平,学生可以不受限的多思考,作文让“人人都有话说”,但思维的优劣也能在考生行文中体现出来。
总体来说,作文的出题范围,所给的材料并不难,着重点在于学生思考的角度和自身抱有怎样的人生态度。
七、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
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文题解析】:
这道材料作文题困扰考生,命题“不够严谨”。
材料大意写蝴蝶的翅膀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等都属于此类,给考生思辨和表达的空间,考生可以有自己的观念、想法,只要自圆其说,严密表达即可。
从孩子的角度,实践出真知,还有显微镜这条路,扫描视镜和显微镜这些科学仪器,有这些科普活动,所以学生才能有这个认识。
从蝴蝶的角度,如果赞扬同学这种得到真知的途径,赞扬科学研究所说推出的科普活动,这种举措,显微镜什么的,都可以。
这是材料中很重要一部分。
非常模糊,比如蝴蝶这个角度,也涉及很多。
另外,可以涉及到环境对蝴蝶的影响,有了光和环境,蝴蝶可以生存。
另外也可以在蝴蝶本身,必定是有那种提问的结构。
其实安徽省的作文题是比较典型的“不给定角度的材料作文”,即需要考生在材料中自选角度来立意。
这种题目比较浅层次的角度有“从不同角度看事物,事物呈现出不同面貌”、“普通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令人惊喜的变化”等等立意。
八、江苏卷:
材料: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
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
要求: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
最近几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绿色生活”,还有“忧与爱”和“青春不朽”,定义标题内涵,定义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字眼背后无尽的含意,这次的“智慧”的可选角度更加多元化,多角度立意的形式,考生可以根据材料中给出的智慧是一种“经验”、“能力”、“境界”、“本色”等角度切入立意,也可自选新的角度切入——大部分考生在审题上是不容易跑题或偏题的,看上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要写出新意写出深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考生在文体的选择上,如果是议论文,学生最好是能够选定一个角度确定立意后,整理好思路以递进式的结构把立意深入地阐释,并不推荐学生把材料中的几个点作为分论点并列论述,每个点都没有办法明确、完整、深入的解读;如果是写散文,学生要能够为自己的立意找到契合的意象,由实入虚,升华文章主题,适合写“境界”或者“本色”,而“经验”、“能力”这种比较“接地气”的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太好升华,散文便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同时,在平时练习中就不擅长散文的同学在选择文体时也一定要慎重考虑;如果是记叙文,学生在选材上,选择的“人”或“事”一定要能够和“经验”完全吻合,因为记叙文注重通过叙事和描写打动读者,其中不适合插入过多的议论,这就缩小了学生表明自己立场的空间,那么,写记叙文,一是要注意选材,二是要注重通过细致、生动的描写来突出主题。
九、重庆卷:
材料: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
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重庆市2015年此次的语文作文题为材料作文,弘扬社会正能量,材料表达的事件虽小,但贴近现实,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展示亲情的可贵、关爱的宝贵,反映了正能量。
考生可以从以下点入手:
宽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价值,应保持善良、光明;平和心态,平和感受生命的温情等就不容易跑题,但是要写出材料蕴含的深意,需要考生眼观社会,心系社会,考生可从情感性、思辨性入手,做到语言流畅、思维清晰,写出材料的感情味道。
十、湖北卷:
材料:
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
要求: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文题解析】:
湖北卷出了一道看似简单直接的材料题目。
泉水在地下积蓄,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的涌出地面,沉淀众人注目的喷泉。
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默默不语的泉水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不停奔涌。
喷泉最大的特点是美,泉水不一定美,但是实用性很强。
涉及“美和实用”的关系。
今年湖北的作文考题在告诉我们,个人也好,社会也好,国家也好,人们最基础的部分更重要的。
如果一道题看上去很简单,那么审题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想要写出最佳立意就需要考生再多下思考功夫了。
如果题目里面两个事物看似在分高下,那么第一步就是做选择,泉水和喷泉,选择哪个。
选择喷泉的是傻瓜,选择泉水的才聪明。
这种典型的二选一最好就是反弹琵琶,去选泉水。
这种立意的好处就是角度较新,对于平时思维比较活跃、有想法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就写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
十一、山东卷:
材料: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
“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
”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
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
【文题解析】:
今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是个寓言故事,考生光从这个题表面上看挺老土,丝瓜藤乱七八糟的,需要到农村体验生活。
仔细一看,是一个现代性的话题,你如何突破城市,冲破这些羁绊,在前行路上让你实现模糊的羁绊找到非常明确的方向,一个人要有非常果决的理想和结果诉求,就像种东西,不要纠结它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要结果。
很多东西过程重要,其实过程让很多人痛苦不堪,对于我们来说,有的时候果决去触及那个结果,很多时候是更重要的。
这个非常简单的材料,通过例子告诉你,是否分辨“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孩子和父亲各有认识和行为选择。
孩子要分辨并且行动了,父亲认为不必分辨,照顾好,等着摘吃即可。
孩子和父亲之间构成了一对情节矛盾。
考生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找到材料的核心角度才能得高分,偏离了材料的重心很难得高分。
从这个小事件让我们感受到,其实人生不也是如此。
人生就好像一团乱麻总是理不清,为什么?
你不知道要什么,不知道结果是什么。
就拿高考报志愿来说,很多孩子不知道报什么志愿好,因为他没有真正果决、真正的兴趣,所以他摘不到东西。
这则材料有着较为广阔的生活联想空间和思想认识空间。
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事情缠绕在一起很难分辨,分辨和不分辨都可能带来好坏两种结果。
材料有整体的隐喻性,也就注定会有干扰性,进而分散考生的思考中心。
很显然材料虽短但也包含很多小角度,如果考生仅仅抓住“保护孩子的兴趣最重要”“社会要像父亲一样保持宽容心”“世事繁复难以分辨清楚”等等去写,就偏离了材料的重心所在,很难得高分。
十二、福建卷:
材料: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
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看了福建高考作文题,谁不知道鲁迅先生的话,看似简单,但考生要在考场上,要从这三句话中选择写的角度。
关键是选择的角度如何出新,才能写出新意。
如果选的角度太平常太俗的话,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会失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国家需要创新,一个民族需要创新,一个社会也需要创新,一个人更要创新。
歌德有言“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对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写创新,通过这篇作文命题,可以大概对福建卷的特征有一个了解,才能体现命题人的真正的目的。
十三、浙江卷:
材料:
古人说: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3)不得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
浙江高考作文材料内容为,古人说: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有一定难度,这个题目考的是学生三方面素质。
首先,文学方面的功底要深厚,如果考生阅读不多,文学积淀不够,那么写出来的论据也不会丰满,就无法佐证观点。
其次,出这个题的原因应该是针对当下“文如其人”背离的现象,中国传统文道系文如其人,当下的针对意义就是提倡“文如其人”,如果是一个理工科考生,如果对中国传统文道理解相对欠缺,就会有难度。
再者,理论之后还得有一个反面的举例,考生要结合当前出题者原本的价值倾向性。
考生如果理清三方面,做到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写出文章才能符合命题人的初衷。
文体以议论文为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加之平时有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
做到具有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定能写出好的作文。
十四、湖南卷:
材料: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休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谈论着自己去各地旅行的经历。
大树也想去旅行,于是请飞禽、走兽们帮忙。
飞禽瞧不起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
大树于是想请走兽帮忙。
走兽说,你没有腿,也拒绝了。
于是,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
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里包含着种子。
果实被走兽们吃了后,大树的种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要求: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文题解析】:
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题目还是新材料作文。
材料提供的是一则寓言。
这则寓言说的是大树虽然不能像飞禽走兽一样去旅行,但是它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立意时,考生应紧扣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大树想要实现旅行的愿望,在直接请求飞禽、走兽帮忙而不可得的情况下,决定自己想办法,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①求人不如求己;②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二,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由此可将立意定为:
③蛮干不如巧干;④要善于借助他人。
⑤理想、愿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智慧。
立意一:
从树的角度立意,有多种立意角度:
抓住大树“没有翅膀”“没有腿”等词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客观条件不足,与飞禽、走兽相比,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以退为进,最终靠结出甜美的果子,让飞禽、走兽把种子带到世界各地。
从这点上说,可以写要学会转弯,写要知道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或写有志者事竟成。
立意二:
抓住“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个句子,我们思考下,大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显然是想出靠飞禽、走兽们吃了种子后把它带到世界各地去的办法。
从这点,立意的角度有方法总比困难多,要学会借助外物,要注意借鸡生蛋。
立意三:
从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认为要旅行,就必须有翅膀、有腿,这是常规思维,换个角度思考,没有翅膀和腿照样可以旅行。
我们可以写凡事不要妄下结论,做人要有自己的识别能力和判断力,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立意四:
从有飞禽、走兽等角度立意,飞禽、走兽原本想帮助大树旅行,苦于大树自身条件不足,但无心之中却助成了大树旅行,可以立意为“无心插柳柳成荫”。
立意五:
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虽然靠自己,但最终是靠合作。
大树结出甜美果实给飞禽、走兽;飞禽、走兽吃了果实,携带种子去远方,帮大树实现了旅行的心愿!
可以写要学会合作。
立意六:
从材料的整体来立意,大树面对飞禽走的拒绝,并不灰心丧气,而是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
我们可以写“自立自强”“求人不如求己”这个常见的立意。
还可以从树为实现理想,排除困难,坚韧不拔入手,可以从承认劣势坚持优势,寻求途径达成目标入手;还可以立意在分享与合作上,通过与他人合作达到双赢;或者立意在“君子善假于物”上,从树善于利用外部条件达到目标着手……
十五、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今年的试题整体上呈现“承前启后”的味道。
作文更是如此。
“承前”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新材料作文,内容是在信息时代下如何认知自然与人的关系,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中去阐释“近”和“远”。
思辨性一直是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2014年的“胶片与数码时代”,2013年的“富翁捐款”,2012年的“生活的时代”都是有不同认知的材料可供考生多方位去思考,凡事一个角度切入而又能比较理性思辨的作文都会有高分,从这点看2015年的“感知自然”具有承前的味道。
在立意上可以写“在信息时代中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