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289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支护Word文档格式.docx

8.1人身安全23

8.2用电安全24

8.3机械设备安全25

8.4交通安全26

8.5防火安全26

8.6文明施工26

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27

9.1施工质量目标27

9.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7

第十章雨季施工措施29

第十一章资料整理31

附:

基坑工程总平面图

基坑支护剖面图

基坑支护计算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东直门交通枢纽暨东华国际广场商务区商业、公交及公寓地下工程化粪池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桥东北侧。

本工程包括HC-5-7#、HC-4-7#、HC-2-9#、、HC-3-9#、HC-6-9#、、HC-7-9#、其中:

HC-5-7#、HC-4-7#、基础埋深-7.3m,地面标高-0.7m,基坑实际开挖深度6.6m;

HC-2-9#、HC-3-9#基础埋深-7.3m,地面标高-1,5m,基坑实际开挖深度5.8m,HC-6-9#、、HC-7-9#基础基础埋深-6.3m,地面标高-0.05m,基坑实际开挖深度按-6,3m计算。

基坑安全等级三级。

1.2拟建项目与周边条件概况

拟开挖各基坑位于施工场区内部,没有邻近的既有建筑物,边界条件较为简单。

1.3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勘探深度范围内(最深66.00m)的地层,按成因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基坑支护及开挖范围内按岩性及工程特性进一步划分为5个大层及亚层:

人工堆积层:

①粉质粘土、砂质粉土填土,湿-饱和、可塑-硬塑;

①1房渣土,湿-饱和;

①2碎石填土,稍湿-湿。

本大层层顶标高为39.94~41.60m。

第四纪沉积层

②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湿-饱和,可塑;

②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湿-饱和,可塑-硬塑,大层层顶标高为35.58~40.33m。

③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湿-饱和,可塑-硬塑;

③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湿-饱和,硬塑-可塑;

③2粘土、重粉质粘土,湿-饱和,可塑-硬塑。

大层层顶标高为30.98~34.24m。

④细砂、粉砂,湿-饱和,大层层顶标高为25.43~28.09m。

⑤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湿-饱和,可塑-硬塑;

⑤1粘土-重粉质粘土,湿-饱和,可塑-硬塑;

⑤2砂质粉土-粘质粉土,湿-饱和,硬塑-可塑;

⑤3粉砂、砂质粉土,湿-饱和。

大层层顶标高为18.99~21.06m。

1.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期间(2002年12月)于钻孔中实测到4层地下水,具体地下水水位情况参见表下。

地下水情况一览表  表-2

序号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稳定水位

备注

水位埋深(m)

水位标高(m)

1

台地潜水

2.40~6.50

33.64~38.05

/

2

层间潜水

14.50~17.30

23.63~25.75

3

承压水(测压水头)

17.40~19.50

21.48~23.33

赋存于第6大层中的承压水

4

21.40~24.00

16.83~18.99

赋存于第8大层中的深层承压水

第二章基坑支护方案

3.1编制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础平面图

3、《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2000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2007

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2土钉护坡支护设计

3.2.1土钉设计

结合本工程特点,基坑按1:

0.3开挖放坡,边坡加固处理方式采用土钉墙护坡。

基坑周边2m以内禁止堆载,2m以外堆载不得超过10kPa。

本项目支护基础埋深-6.3~7.3m,根据现有地面标高设计按开挖深度5.8~6.3m,施工过程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局部调整。

HC-5-7、HC-4-7基坑深度6.6m。

放坡比例按1:

0.3边坡,工程设计土钉长度3.8m~5.8.0m,以1.5m×

1.5m间距梅花形布置,土钉直径100,土钉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00,主筋采用φ16螺纹钢筋。

详细参数如下表:

土钉

编号

深度

(m)

长度

倾角

()

直径

(mm)

钢筋直径

水平间距

1.5

4.8

10

100

18

3.0

5.8

4.5

6.0

3.8

HC-2-9、HC-3-9基坑深度5.8m。

1.3m间距梅花形布置,土钉直径100,土钉与水平方向夹角为100,主筋采用φ16螺纹钢筋。

1.3

2.6

3.9

5.2

HC-6-9、HC-7-9基坑深度6.3m。

3.2.2土钉护坡支护所需材料的性能参数

1)注浆:

水泥浆体强度20Mpa

水泥浆配比W/C0.5

水泥浆体注浆压力0.2Mpa

2)喷射砼:

设计强度:

C20

水泥:

砂:

碎石=1:

2:

2(此为重量比)

喷射厚度:

100mm

3)钢筋网:

Ф6.5@250×

250mm,保护层为30~50mm,另外为保证坡顶稳定,在坡顶做1.0m的钢筋砼翻边。

各锚头采取Ф14水平联系筋相连。

3.3其它设计说明

1、本方案根据初步设计图纸进行设计,设计图纸有变化时需进行设计变更。

2、总包方应做好坡顶路面的硬化防水工作。

3、施工前,甲方应获取场区及其周边详细管线资料,如存在对变形敏感的管线时应及时变更设计。

4、坡体浸水会影响基坑边坡的稳定,建议甲方和各施工单位远离基坑排放生活污水。

5、土方开挖要严格配合支护施工进行,待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步,严禁超挖或欠挖。

6、因可能存在上层滞水等原因,可能使面壁出现渗漏水现象,必要时可在渗水部位设置塑料排水管,排水管长为0.5-1.5m,管壁带孔,内填滤水材料,在基底挖排水沟。

7、本设计未考虑塔吊对基坑的影响。

8、基坑支护为临时工程,其正常使用期限约为12个月。

第三章土方设挖运方案

3.1、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反铲挖土,钩端和钩侧开挖相结合,充分利用挖土半径,提高效率,尽量抓紧工期,紧前不紧后。

开挖方法为分层运送,辅以分层递送(收坡时)。

测量工作随时配合,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留30cm,配备足够人员同人工清理及修坡。

基槽大角处也用人工挖方清理。

严禁超挖,防止扰动基底土。

挖至标高后,晾槽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应采取保护措施。

挖方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水,但也要提前做好备渣土垫道工作。

3.2、场外运输及弃土

开工前做好沿途的交通环卫工作,并交纳其费用,办理好证件,在取得这些部门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1)地下障碍物处理

现场地面下可能存在未暴露出来或未知的地下建(构)筑物,一般位于杂填土或人工填土层。

因而对于此类地下障碍物的清理主要在前几步土方开挖时进行。

首先将障碍物开挖暴露出来,判别是否有用途或需改造处理。

对于无用和改造完毕的障碍物集中进行处理:

一般砖混结构的障碍物在挖土时由挖掘机直接强行破碎挖除: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障碍物由破碎机完全破碎后由挖掘机装车运走。

2)地下管线的处理

施工中严禁下列行为:

人工堆填层开挖时未有指挥人员或对基坑清况不进行了解即擅自开挖

土方开挖应有序进行,现场不得乱挖,以免掩盖可能存在的管线

遇到未知地下管线不上报即自行开挖

管线未处理完毕或未经许可即野蛮开挖

3)开挖时遇到古文物的处理

开挖遇到文物古迹时应及时上报,不得破坏、哄抢、私分隐藏文物,应保护好现场,通知有关文物部门进行收集、保护、鉴定。

严防违法现象发生。

经通知许可后再恢复开挖。

需要时可以停工并配合文物保护、考古部门的开挖、清理工作。

4)土方挖运施工

土方施工工艺流程

a.基坑土方开挖

设备进场→施工放线→开挖边坡支护工作区→支护施工后下步土方开挖(同时分步进行基坑中部土方开挖)→开挖至槽底→清槽收土→后续施工。

b.运土施工

挖土装车→出口处清土→清扫(冲洗)轮胎→出场外运。

c.挖土施工:

挖掘机挖土应配合护坡施工进行,每步挖深与护坡竖向间距相符,施工时首先开挖边坡支护工作区(周边),然后向中间开挖。

由于基坑深度一般、土方量较小,而前期土方挖运较为便利,为保证土方施工的合理进行,抢工期、争取时间,可在白天开挖时集中机械和车辆提高施工进度,进行突击施工,土方挖运施工期间应保证车辆状况良好,车容整洁,运土高峰期间可适当增加车次。

集水坑局部需加深的部位,土方量较大处可用挖掘机直接挖走,人工细部清理,人工清理的土运至挖掘机旋转半径内,由挖掘机挖走。

天然地基部位槽底预留土层厚度为30cm,当机械挖土到设计槽底以上时,由测量人员配合共同进行,标高由水准测量控制,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

5)施工管理及技术要求

土方开挖前,先由业主提供的放线控制桩位引线,并结合开槽图施放开挖边线,放线须经监理认可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由于地层为砂土地层,开挖时控制挖深,一步开挖不宜过深,以免坍塌。

挖土时注意周边管线,需有人跟铲作业,注意观察周边暗埋物的情况。

6)土方开挖控制

标高控制

由于基础持力层直接放在槽底土层上,挖土时如控制不好很容易对下持力层造成扰动,因此在挖土时必须注意控制挖深,土方开挖与护坡同步进行。

前期挖土施工时在护坡坡面上抄测挖土各点标高,及时统计挖土标高,掌握最新开挖深度。

将最后一步开挖作为控制重点,开挖时由专业测量人员跟踪抄测,控制挖深。

预防超挖措施

最后一步土方开挖应提前作出控制开挖的标高点。

先由测量人员给出开挖深度,由挖土机逐步向下开挖,边开挖边测量,配合至预留人工清槽土层顶标高,对于己挖出槽底的应等间距撒出白灰点作为标志防止超挖。

挖出槽底禁止大型施工机械和设备来回碾压。

7)清槽施工

建议甲方验槽合格后,槽底保护层土由人工用平底锹清理,清除的土用铁锹或用手推车运至坡道口附近,由挖掘机将其挖走,无法挖除时,用塔吊将其吊出。

为防止扰动槽底及运土方便,可用竹胶板铺设一条道路。

清土时可由测量员事先在槽底设定厚度标记,由测量员指挥工人按厚度推铲土层。

要防止人员反复在己清平的槽底来回走动,以免过多扰动基底土层。

槽底局部加深部分,如土方量较小,可采用人工开挖,开挖时要求做到斜坡切边正确,不得欠切、超挖多切。

清理完毕的槽底应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8)土方收尾

最后一步土方挖运,用加反铲挖掘机向马道口收土,边收土边装车运走。

最后由挖掘机站在基坑马道平台上直接收土。

挖掘机及其他施工机械最后由外马道撤出。

9)土方与其它工序的配合

土方与支护施工的配合

对于边坡一般障碍物可由挖掘机直接挖除,支护时再进行处理。

土方开挖施工中应全力配合边坡支护,对于边坡开挖深度控制、险情回填处理等安排应积极响应,一切为整体安全及施工进度考虑。

土方与渗水处理的配合

土方运土时局部存在渗水、残余水严重区域,及时通报支护施工组,及时处理。

土方与基础施工的配合

10)土方开挖过程中遇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施工,疏散相关人员。

当边坡出现明显垮塌迹象,立即进行土方回填,稳住边坡。

第四章施工组织方案

4.1施工流程

本次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工程涉及到工程内容多,各专业施工交叉左右,对整体施工的系统性和统筹性要求较高,整个施工流程如下:

 

4.2工期安排

4.2.1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开工后,计划20天完成施工。

具体安排如下:

土钉墙施工:

20天

土方施工:

20天

4.2.2工期保证措施

一、组织措施

1.公司信息化宏观管理系统加强公司对项目施工生产的监控与指导,保证各种生产资料及时、足量的供给。

2.现场经理部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确保指令畅通、令行禁止;

同甲方、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形式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3.选择高素质的劳工队伍。

4.施工配合及前期施工准备工作,拟定施工准备计划,专人逐项落实,确保后勤保障工作的高质、高效。

二、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机械设备数量及有效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本工程的工期指标是否能实现,因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对机械零部件的采购存贮;

2.为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我们备齐所有易损零配件,以便及时更换不影响正常施工。

4.3土钉墙支护总原则

一、施工遵循的原则

土钉支护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要靠正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来实现,因此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是土钉支护整个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钉支护成败的关键。

为此,我们将遵循以下几项施工原则:

1.采用动态设计与信息施工技术

工程技术人员跟随各作业班,不离施工现场,及时处理设计中无法预料但却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如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出现每层每段的实际地质情况与地堪资料提供的情况存在局部差异;

又如基坑边坡位移不收敛或位移变化速率增大等,这些都必须及时、果断、不失时机的调整一些设计参数和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来保证边坡的稳定。

2.准备好可能出现问题的应急预案

坡体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问题,这些问题又受到工程现场的地质、水文、环境、荷载可、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施工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应急预案常采用同类工程中的成功经验来处理,有时比理论计算或规范更加有效。

通过监测手段,分析基坑边壁位移时程曲线,确定其对基坑边壁稳定的影响程度,以便采用限制边壁位移的应急预案。

如在挖土过程中,重粉质粘土地质层因挖土卸载引起的侧向变形;

细、粉砂层可能出现的表层崩落等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

1.基坑开挖过程中,局部坍塌的处理

基坑开挖过程中,在某些粉质粘土层,有可能土钉支护还来不及实施时,就出现小范围的坍塌,这种情况的坍塌不会对边坡构成威胁,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一般是,正常施工,只是在喷射混凝土面层前,用碎砖头等杂物将塌空的地方填齐,再喷射混凝土,待面层强度上来时,再注浆将回填地方的空隙填满,当坍塌量较小时,可在喷射混凝土面层时,直接喷射混凝土至坍塌区喷平。

2.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位移增大的处理

土钉支护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信息化施工即反馈设计,由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序来掌握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当边坡的位移变化速率超过警戒值时,就要采取措施,针对本工程的措施有:

对已施工过的土层,根据情况追加土钉,并且要加长,对于下面的土层,土钉要缩小间距,钉体要加长,增加注浆压力,并且还可以追加微桩的密度、长度,再施以预应力锚杆加以约束。

3.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施工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⑴.分层分段开挖;

⑵.预留坡面开挖,待土钉成孔注浆后,再用人工将坡面修齐编网喷射混凝土;

⑶.预置超前土层,主要用在含水量丰富的地层;

⑷.土钉注浆时,成一个孔就立即注浆一个孔。

4.建立完整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基坑支护由参加过深基坑土钉设计、计算、施工的人员组成。

并且特别要求本工程的基坑支护设计人担任基坑支护技术负责人。

4.4、喷锚工艺流程

进场准备→原材料进场(送样)→测量放线(复核报验)→混凝土试配(施工配合比)→基坑开挖第一道土钉(控制标高)→修坡→土钉施工(注浆)→安装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下一道土钉循环

4.5、主要施工方法

1)采用人工成孔,操作时要调整好洛阳铲角度,孔体直径不小于100mm、倾角15度,挖至设计深度。

2)土钉制作:

为使土钉顺利进入土中,在土钉上每隔2m处焊接对中支架,形成锥形滑撬。

同时保证土钉在孔居中位置,防止出现偏心,以提高抗拔力。

3)检查钻孔质量,放入土钉体,土钉与钢筋网片连接处的加强筋通过时另加“L”字形钢筋焊接;

4)坑边修坡:

在挖土过程中及时进行侧壁的修补,保证垂直度满足施工要求,同时此项工艺直接关系到面层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和材料耗用量,因此要严格按要求施工。

5)注入水灰比0.50左右的水泥浆,并及时多次补浆,直至返出清水泥浆。

补浆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6)钢筋网片施工:

在修好的坡面上及时进行绑扎网片固定在坡面的短钢筋上,上下左右根对根搭接绑扎,并不少于两点焊接,钢筋网片与锚头及压筋压焊在土钉端部形成一体。

7)锚喷采用C20碎石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0cm,在含水部位的锚喷面上布置梅花状排水管,材料为塑料管,根部用豆石滤料填充。

8)喷射砼施工:

面层豆石混凝土用混凝土喷射机施喷,压缩空气机施喷气压2~5MPa/m2,靠底边300mm高度的开挖面可先不喷,利于下一步开挖面上的钢筋设置与搭接。

8)锚喷面深入基坑底100mm,外沿坡面800mm,抹平作散水面。

4.6质量要求

1)喷射前要进行人工修坡,要求顺直,无凹凸现象;

2)钢筋网片绑扎符合设计要求;

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应自上而下,分层喷射,钢筋网应与加强筋及土钉焊接牢固,喷射时钢筋不得晃动;

4)开始喷射时,应减少喷头到锚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以保证钢筋与壁面之间混凝土的密实性。

第五章边坡安全监测及应急措施

5.1边坡安全监测

5.1.1监测的必要性

为随时掌握整个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侧重监测和观察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注意观察附近及地表有无裂隙,周围建筑物有无异常变化,掌握其发展规律,为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

本设计考虑地面荷载10KN/m2,如周围地面荷载增大,或周围环境存在对变形要求更敏感管线或建筑物时,应及时调整设计。

如可通过增设微预应力锚杆等措施以控制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保证安全。

5.1.2监测内容

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土体变形测量。

如坡顶水平位移、坑周地面垂直沉降、坑周地面裂缝等;

2、坑周相临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的变形测量。

比如坑周相临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及坑周地下管线的变位、变形、裂缝等测量。

监测点的布置、监测方法和监测周期

监测点的布置。

沿坡顶或桩顶布置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20~30m,测点布置在变形量最大或局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段。

根据测点的分布情况,布设若干条视准线。

由于基坑施工条件复杂,测点容易受到破坏,所有测点必须做得牢固,配醒目标志,并与施工方密切配合,确保免受破坏。

监测方法。

对边坡坡顶及坡身的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观测,即在各边坡平行于边坡方向定一条基准线,随时观测各边坡上的各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即可获得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监测周期。

监测时间从基坑开挖前开始,到基坑回填完毕结束。

基坑支护过程中,每1~2天监测一次,当相临两次观测得位移增量大于3mm或累计变形量大于报警值时,应缩短观测周期至每天两次甚至全天候观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分析位移原因,指导下一步工作。

基坑支护完成后,观测周期可调整为7天一次,如果位移增量很小甚至为零,可以将观测周期再延长。

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比如降雨、管道渗漏、现场堆载变化、施工用水不当排放等可能影响基坑安全的情况发生时,必须加强观测。

5.1.3报警值的确定

在工程监测中,每一监测项目都应根据客观环境和设计计算书,事先确定相应的报警值,以判断位移或受力状况是否会超过允许的范围,判断工程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是否需要调整工序或优化原设计方案。

报警值确定的原则是:

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

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以达到防护目的;

满足各防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根据以上原则,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本工程报警值定为15mm。

本工程基坑变形预警值设定为15mm,超过此值应立即停止下部施工,先用土回填后查明原因并进行加固。

待基坑边坡加固并稳定之后方可继续开挖,沉降与位移观测应有记录,并通过分析处理,总结并预测变形趋势,以指导施工。

5.1.4数据整理及反馈设计

在监测中,数据获取是手段,指导设计、施工是目的。

因此必须及时将监测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尽快提出分析结论,判断前一步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是否符合预期要求,确定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

5.1.5巡检

安排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现场肉眼巡检,检查支护结构施工质量,基坑四周堆载,管道渗漏,地面细微裂缝(用钢尺测量)等,这也是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