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234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建筑史古代部分Word格式.docx

《世界建筑史丛书》系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THESTORYOFWESTERNARCHITECTURE》,THEMITPRESS.

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建筑

第一节古埃及建筑(3500BC~30BC)

一.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理解古埃及文化与建筑的两个基本条件:

1.地理环境—“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1)尼罗河主宰了埃及的农业。

(2)河水泛滥期间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事大型建筑活动成为可能。

(3)河水的定期泛滥使古埃及的测量学和几何学十分发达,为建造大型建筑奠定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4)尼罗河水道便于大量石材的运输。

(5)影响着古埃及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产生了独特的宗教。

2.宗教—多神教,“政教合一”的中央集权制。

3.古埃及建筑的历史分期:

3500BC左右,形成上埃及和下埃及。

3200BC左右,埃及统一,史称第一王朝。

(1)古王国时期(3200BC~2130BC,第一~十王朝)

首都:

孟斐斯

建筑环境:

沙漠

建筑类型:

金字塔

(2)中王国石期(2130BC~1580BC,第十一~十七王朝)

底比斯

山区

崖墓(又译石窟墓,岩墓)

(3)新王国时期(1582BC~332BC,第十八~三十王朝)

建筑类型:

太阳神庙

(4)晚期(332BC~30BC,托勒密王朝时期)—开始表现出来自希腊与罗马的影响。

 

二.金字塔及其演变

1.早期形式——玛斯塔巴(MASTABA,意为石凳)

地面部分—祭祀厅堂

地下部分—墓室

材料—土坯,砖,石头

2.过渡形式——阶梯形金字塔

弯折式金字塔

祭祀厅堂已与坟墓分离,塔样的坟墓成为单纯的纪

念碑。

(1)阶梯形金字塔实例:

a.昭塞尔金字塔—第一座全部用石头建造的金字塔。

塔分六层,高约60米。

b.麦登金字塔

(2)弯折式金字塔的唯一实例:

达舒尔的斯涅弗鲁的南金字塔

2.成熟形式——金字塔

典型实例:

吉萨金字塔群,建于第四王朝(2723

~2563BC)

最大—胡夫金字塔

塔原高146.4米(现高137米),底边各长230.6

米,斜面呈51°

52'。

其次—哈夫拉金字塔

高143米,底边长216米。

塔前甬道旁有大斯

芬克斯。

最小—孟卡拉金字塔

高66.5米,底边长109米。

特点:

(1)均朝向正方位。

(2)开始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

金字塔—祭祀厅堂—甬道—河谷神殿

(3)象征通天的阶梯,体现太阳崇拜。

(4)尺度巨大,外形简洁,沉稳,突出其纪念性。

(5)与环境相协调。

(6)由单纯的坟墓向纪念碑的演变体现了建筑由使用功能向精神功能的转化。

三.崖墓

中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与山区环境相适应。

著名实例:

贝尼.哈桑的帝王石窟墓。

德.埃.巴哈利的建筑群。

阿布辛贝勒大庙。

四.太阳神庙

神庙的型制

(1)牌楼门

门前有方尖碑、神道。

(2)围柱庭院

(3)大柱厅(大殿,多柱厅)

(4)神堂

艺术处理重点

(1)大门——群众性仪式的场所,气氛喧嚣,热烈,

显示法老的恩泽。

大柱厅——少数人朝拜的场所,柱子密集,光线昏暗,气氛神密,压抑,幽黯,封闭,使人受到震慑,失去自我,显示法老的威严。

卡纳克,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五.古埃及柱式

可能源于对芦苇扎成的苇束的模仿,常见的有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等。

对古希腊建筑有一定影响。

第二节古希腊建筑(11C.BC~1C.BC)

·

爱琴文化的建筑

克里特岛(2000BC上半叶),气候温和,建筑开敞,世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迈锡尼(2000BC下半叶),防御性强,巨石砌筑,狮子门。

一.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发达的对外贸易,航海业——开放,经济文化交流频

繁。

先进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民主奴隶制,城邦制(共

和制,寡头制)。

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神人同形的多神教,与神

话相结合的人文主义(HUMANISM)。

二.古希腊建筑发展概述

荷马文化时期(11C.BC~8C.BC)

古风文化时期(8C.BC~5C.BC)

由木构过渡到石构,产生“柱式”(order),主要定于

两种,Doric&

Ionic。

石砌神庙型制逐渐定型为围廊式(或列柱围廊式)。

共和制城邦里,逐渐形成了圣地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古典文化时期(5C.BC~4C.BC)

是古希腊成就最辉煌的时期,达到其艺术成就的最高

峰,诞生了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

等杰作。

希腊普化时期(4C.BC后期~146BC,泛希腊时期)

建筑类型丰富,露天剧场、广场、敞廊。

柱式通俗化,科林斯柱式成熟,叠柱式,壁柱,集中式构图。

146BC希腊为古罗马所灭。

三.柱式

是关于柱,额枋,檐部的形式,比例及相互组合的一整套做法,6C.BC时已相当稳定,罗马人称为“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意大利,西西里,寡头制

城邦。

爱奥尼柱式(IONIC)—小亚细亚,共和制城邦。

古典时期,两种柱式才完全成熟。

1.DORIC,IONIC的不同

(1)起源地

DORIC—以农业为主的寡头制城邦

IONIC—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共和制城邦

(2)细长比

D—1:

5.5~5.75

I—1:

9~10

(3)开间

D—1.2~1.5D(柱径)

I—2D左右

(4)檐部高

D—1/3柱高

I—1/4柱高

(5)额枋

D—一条方石带

三条横带

(6)檐壁

D—三陇板、陇间板

I—一条水平浮雕装饰带,或几条几何图案装饰带(卵形

饰,齿形饰)

(7)顶板

D—稍厚

I—很小,很薄,有卵形雕饰

(8)柱头

D—简单刚挺的倒圆锥台

I—精巧柔和的涡卷

(9)柱身

D—半椭圆形凹槽,相交成尖棱,一般16~24个,古典

时期20个。

I—半圆形凹槽,相交成平棱,一般24个。

(10)收分和卷杀

D—较明显

I—不明显

(11)柱础

D—无

I—富有弹性

(12)台基

D—朴素的三级台阶

I—上下有线脚

(13)线脚

D—极少,或方线脚

I—多种复合曲面线脚,串以雕饰

(14)装饰雕刻

D—高浮雕,强调体积

I—浅浮雕,强调线条

(15)性格

D—粗壮有力,刚劲雄健,象征男性

I—清秀柔美,华丽精巧,象征女性

两种柱式的共同点:

下粗上细,下重上轻,下面质朴,划分少,上面华丽,

划分多,表现出向上生长的态势。

2.科林斯柱式——产生于古典时期,柱头由忍冬草叶组成,其余部分与爱奥尼柱式相同,开始多用于内部装饰,希腊晚期以后才得到广泛应用。

3.古希腊柱式体现了严谨清晰的构造逻辑,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同时又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普遍的理想的和谐之美的追求。

四.神庙

1.型制:

多为矩形平面,围廊式(列柱围廊式),

中央为圣堂,内设守护神的雕像,入口朝东。

2.忽视内部空间,注重实体,外部形象务求完美,仿

佛放大的雕塑(虚实对比,光影效果)。

3.立面设计运用比例,模数,黄金分割等手法来达到

完美。

4.视觉修正:

(1)檐部,柱子向内倾;

(2)两侧柱子向中间倾;

(3)角柱加粗,尽间小;

(4)檐部,台基的水平线向上凸;

(5)柱身有收分和卷杀。

5.古希腊神庙的最高成就:

(1)帕提农神庙

希腊本土最大的Doric神庙;

位置最高,体积最大,型制最庄严,装饰最

华丽,风格最雄伟,纪念性最强。

(2)伊瑞克提翁神庙

体形最奇特,立面多变,用平面构图手法,

对比中求和谐。

五.雅典卫城

——达到古希腊圣地建筑群,神庙,柱式,雕刻的

最高水平,是建筑群体组合方面的典范。

1.建设目的:

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繁荣雅典,使之成为文化宗教中心;

为各行业工匠提供就业机会。

2.地形:

70~80米的高地,东西长280米,南北最宽130米。

3.群体布局特色:

(1)突破了建筑形式与城邦,地域的局限性,综合了多

立克与爱奥尼两种柱式;

(2)发展了民间自然神圣地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

顺应地势,高低错落,没有轴线;

(3)照顾山上山下的景观,照顾各个角度,讲求画面效

果;

(4)按祭祀盛典的路线组织空间;

(5)建筑景象相继出现,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6)主次分明,对比中求和谐,突出中心;

(7)内部空间简单,外部空间丰富;

单体建筑简单,群

体建筑丰富。

六.希腊普化时期的建筑

4C.BC后期,来自北方的马其顿帝国统一希腊,希腊文化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而广泛传播。

主要建筑类型:

(1)露天剧场:

利用山坡,扇形观众席,放射状过道与环

状过道相结合,中央为圆形(或半圆型)

表演区。

实例:

埃比道拉斯剧场

·

麦迦洛波里斯剧场

(2)集中式纪念物

实例:

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

莫索列姆陵墓

雅典风塔

(3)广场和敞廊:

二者往往结合成市场,敞廊沿一面或几面,开间一致,形象完整,单层或两层,两层采用叠柱式,神庙位于市场一侧。

实例:

阿索斯广场

第三节古罗马建筑(8C.BC~476AD)

3C.BC控制意大利半岛,3~2C.BC与迦太基人进行

了三次大战,征服北非,西班牙,1C.BC占领希腊。

30BC,奥古斯都称帝,罗马成为帝国;

3C.AD,佃奴制代替奴隶制,基督教开始传播;

330AD,君士坦丁皇帝迁都拜占庭,命名为君士坦丁

堡;

395AD,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定

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定都拉文纳;

476AD,西罗马帝国被北方蛮族(日耳曼人等)所灭;

1453AD,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所灭。

1.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基础

伊特鲁里亚文化—拱券技术

希腊艺术—柱式及艺术处理手法

2.宗教

继承古希腊神人同形的多神教,艺术上少理想主义而多

现实主义。

3.古罗马建筑的历史分期

(1)伊特鲁里亚时期(8C.BC~2C.BC)

(2)罗马共和时期(2C.BC~30BC)

(3)罗马帝国时期(30BC~476AD)

二.古罗马建筑的成就

结构上,发挥了光辉的拱券结构技术,形成了拱顶

体系,初步摆脱了承重墙的限制;

空间处理上,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既有庄

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又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

浴场的序列式复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是从实体到空间的一次重大飞跃;

发展了古希腊柱式的构图,使之更有适应性;

创造

出极有意义的券柱式构图,兼有结构与装饰作用;

建筑类型丰富,规模宏大,世俗建筑的数量占很大

比例,且功能推敲深入,型制成熟特化,平面由简单

转向复杂,体量由单层转向多层;

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建筑理论,奠定了欧洲建筑

科学的基本体系。

三.拱券结构技术

1.建筑材料——天然混凝土(火山灰,石灰,碎石)

2.筒形拱

2~3c.发明砖券带格间浇筑法,优点是:

(1)浇筑

时可避免混凝土下滑;

(2)收缩均匀,避免裂缝;

(3)可分段浇筑。

3.十字拱

1c.中叶开始采用,四角有支柱,便于开窗。

4.拱顶体系——十字拱,筒形拱组合,2~3c.罗马浴场

获得了开敞贯通的内部空间。

5.肋骨拱(又名肋架拱,券架拱,骨架券)

4c.后出现,将拱顶区分为承重部分与围护部分,

可大大减轻自重,并节约模板,在中世纪得到大发展。

四.罗马柱式

1.五种柱式:

塔斯干柱式

罗马多立克柱式

罗马爱奥尼柱式

罗马科林斯柱式

复合柱式(混合式)

2.柱式的变化

更富细节,采用复杂线脚和雕饰;

趋于华丽细密,追求豪华浮艳,失去希腊时的端庄典

雅;

规范化程度很高。

3.柱式构图

(1)券柱式—结构为拱券,柱子仅为装饰,开间放大,

柱凸出墙面约3/4柱径;

构图成功,但

有损结构逻辑。

(2)叠柱式—适应多层建筑的需要,一般为券柱式的叠

加;

突出水平划分,变化少。

(3)巨柱式—柱式贯穿二层或三层,突破水平划分,可

突出重点,但尺度失真。

五.成熟的建筑理论——维特鲁威与《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Pollio,1c.BC人,可能当过

凯撒的军事工程师,为奥古斯都监造过军械。

《建筑十书》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

筑学专著,约写于27~23BC,分十卷。

该书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认为建筑构图原理主要是柱式及其组合法则。

该书总结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经验,在文艺复兴

时期成为建筑学的金科玉律。

六.发达的各类公共建筑

(一)剧场——型制与希腊化时期基本一致,但规模比希

腊小,用舞台表演,原来的表演区成为半

圆形的乐池。

(1)罗马,马采鲁斯剧场

(2)现法国,奥朗治剧场

(二)角斗场——起源于共和末期,平面为椭圆形,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游氓观看角斗而建,结构和造型等处理与剧场类似。

罗马,大角斗场(70~82AD,又译大斗兽场)

位于罗马市中心东南,是所有圆形剧场中最大的;

平面—椭圆形,长轴189米,短轴156.4米,中央

沙场长轴87.47米,短轴54.86米;

观众席—60排,分5区,可容5~8万人,80个出

入口;

成就:

(1)结构上——混凝土筒形拱与交叉拱结合;

(2)材料使用合理;

(3)人流疏散合理;

(4)艺术上——立面高48米,下三层有80间券柱廊,第四层为壁柱实墙;

单纯的几何形体,叠柱式水平划分—完整,宏大;

券柱式构图—对比丰富(虚实,明暗,方圆,

光影),券洞开阔,富于节奏感;

达到功能,结构,形式的和谐统一,型制完

善。

庙宇——神庙选址在城市里,市场边,型制沿袭希

腊传统,以矩形为主,但强调正面性,多

用前廊式,少用围廊式,还出现了小型圆

形神庙。

(1)尼姆,梅宋卡瑞神庙;

(2)罗马,维纳斯与罗马神庙;

(3)黎巴嫩,巴尔贝克大神庙;

(4)罗马,万神庙

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杰出代表,是罗马穹

顶技术的最高成就;

坐南朝北,集中式穹窿+希腊门廊,穹顶直径=

内殿高=43.3米,是古代世界的最高纪录;

穹顶

材料用混凝土和砖,下部厚5.9米,顶部厚1.5

米,内有5圈凹格;

外墙面分三层,墙体厚6.2

米;

内部空间处理非常成功:

a.空间单一,完整,几何形状单纯明确而和谐,象

宇宙般开朗,阔大而庄严;

b.内部的凹格既减轻了穹顶自重,又使构图连续统一,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

c.内部装饰尺度正常,不使人压抑;

d.穹顶象征天宇,圆洞象征神与人的联系,光线柔和,创造出一种宗教的宁谧气氛。

外部处理不成功。

公共浴场——不仅仅是沐浴之所,而是一种综合有

社交,文娱和健身等活动的场所。

罗马,卡瑞卡拉浴场

建筑群占地575×

363米,主体建筑位于地段中央,216×

122米,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为冷水,温水,热水浴三个大厅,两侧完全对称布置更衣室,洗濯室,按摩室,蒸汽室,院落等,辅助杂用房在地下;

结构十分出色——采用了拱顶体系,冷水浴池露天,温水浴大厅为横向三间十字拱结合筒形拱,热水浴大厅为圆形上覆穹顶,直径35米;

功能完善,多用途,天然照明;

内部空间的组织简洁而又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序列的艺术手法:

a.主要空间串联在中央轴线上,以集中式空间结束,轴线上,空间的大小,纵横,高矮,开阖,形状交替变化;

b.摆脱了连续承重墙,使内部空间流转贯通,变化丰富;

c.结构的进步使空间由单一转向复合,彻底改变了建筑的空间艺术,是空间在建筑艺术中的空前进步;

d.室内装饰华丽

罗马,戴克利先浴场

规模比前者大,内容相仿。

巴西利卡(Basilica)——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的大厅,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Apse),纵向的几排柱子将其分为中厅(Nave)和侧廊(Aisle)两大部分,中厅比侧廊高,两侧可开高侧窗;

多为木屋架,支柱较细;

其容量大,结构简单,传统上是群众聚会的场所,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后,被教会选中做教堂的蓝本。

凯旋门——为炫耀战争胜利而建。

一开间或三开间券柱式门洞,立面方正,威武雄壮。

七.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比较

古罗马古希腊

1.平面组合,复杂简单,对称

2.柱式五种三种

3.材料混凝土石材

4.结构拱券体系梁柱体系

5.规模宏大,粗放小巧,精美

6.功能复杂,多功能简单,单一

7.层数多层单层

8.空间内部空间完美外部空间为主

9.细部手法完全程式化工匠自由创作

10.劳动力奴隶奴隶与自由民

11.风格华丽,骄奢雅致,优美

(纯粹建筑)(更像雕塑)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的建筑

中世纪THEMIDDLEAGES,THEMEDIEVAL

(476~15C.AD)

1c.,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

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取

得合法地位,被定为罗马国教;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1054年,基督教分裂,东欧为正教(希腊正教),中心在拜占庭;

西欧为天主教,中心在罗马。

封建分裂状态和教会的统治,使中世纪的建筑产生了两大建筑体系:

东欧——拜占庭建筑,发展了古罗马的穹顶结构,集中

式型制;

西欧——罗马风,哥特建筑,发展了古罗马的拱顶结构,

巴西利卡型制。

两大体系同时发展。

第一节拜占庭建筑(330~1453)

地处东西方的交界处,位置优越,贸易发达,保存和继承了大量古希腊和罗马文化,同时汲取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等地的文化成就,形成独特的体系。

建筑历史分期:

1.前期(4c.~6c.)——是拜占庭的兴盛时期,主要是按照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建有城墙,宫殿,广场,输水道,蓄水池等,正教为国教,教堂在结构上有重大突破,6c.时建成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2.中期(7c.~12c.)——渐趋没落,建筑数量和规模均减小,但巴尔干和小亚细亚的建筑风格和型制却趋于统一,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窿被成群的几个小穹隆所取代,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天主教堂,1063~1085),基辅的圣索菲亚教堂(正教教堂,1017~1037)。

3.后期(13c.~15c.)——建筑不多,无甚创造。

拜占庭建筑是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古希腊的柱式和古罗马的宏大规模的别具特色的综合,特别是在拱,券,穹窿方面,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使其形式灵活多样。

教堂型制有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平面圆形或正多边形,中央有穹窿),十字式(平面十字形,中央有穹窿,有时四翼上也有),重点发展的是集中式。

此外,受东方影响,用彩色云石,琉璃砖镶嵌和彩色面砖,马赛克装饰建筑。

二.穹顶与帆拱

解放穹顶下的空间,使其摆脱承重墙,首先需解决方形平面与圆形穹顶的交接问题。

拜占庭的帆拱技术以波斯和西亚的经验为基础。

帆拱(Pendentive)—沿正方形的四边发券,券之间作以正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

其意义在于:

解决了方形与圆形的承接过渡,形式自然简洁;

b.荷载集中到四角的支柱上,摆脱了连续承重墙,解放了穹顶下的空间;

c.可以穹顶覆盖各种正多边形平面;

d.创造出穹顶统率下的灵活多变的集中式型制;

e.穹顶在构图上的作用大大明确,突出,使结构因素获得了相应的艺术表现;

帆拱四面需配合筒形拱和交叉拱,以抵消穹顶的侧推力,可获得开场,贯通的内部空间。

三.拜占庭装饰艺术

1.玻璃马赛克与粉画

2.石雕

3.外部:

红砖

四.圣索菲亚大教堂(532~537)

建于查士丁尼皇帝时期,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宫廷教堂;

建筑师是小亚细亚人安提莫斯和伊索多拉斯;

平面是以穹顶覆盖的巴西利卡式(集中式穹顶+巴西利卡),东西长77米,南北71.7米,门廊两进,前有围廊院子,中央有洗礼池;

结构体系——帆拱的成就,结构层次清晰,明确,条

理井然;

内部空间——穹顶统率下的复合空间,既统一又丰富

多变,前后,上下渗透;

加大纵深空间,适合宗教仪式;

逐级缩小的几个半穹顶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又明确向心,集中统一;

40个窗洞射入的光线宛如幻影,使大穹顶显得轻巧

凌空,使人产生恍惚迷离之感;

d.空间气氛上,不如万神庙的简练,庄严肃穆,多了

些零乱,驳杂,但它的延展的,复合的空间,比万

神庙的单一封闭的空间是结构上的巨大进步。

灿烂的内部色彩——绚丽,斑驳,宗教气息浓厚。

五.拜占庭建筑在东欧的传播和影响

第二节早期基督教与罗马风建筑(4C.~12C.)

一.早期基督教建筑

1.型制

(1)巴西利卡式

圣坛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彼得老教堂例外);

圣坛半圆形,以半穹顶覆盖;

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有歌坛;

有院子(前庭),三面有柱廊,中央设洗礼池。

(2)拉丁十字式

横厅(袖廊),较短,形成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