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7858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0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督脉Word文档格式.docx

口轮匝肌。

面神经颊支及眶下神经分支。

  〔类别〕本穴《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归入督脉。

  〔功效〕清神,泄热。

癫疾,小便赤涩,舌干,唇吻强,上齿龋痛,消渴,衄血,寒热。

  癫疾吐沫:

兑端、本神。

  唇吻强,上齿龋痛:

兑端、目窗、正营、耳门。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

禁灸。

水沟

  DU26水沟Shuigou

  〔别名〕人中。

  〔释名〕鼻下凹陷似水沟,穴在其中,故名。

水沟似人形,《释名·

释形体》:

“鼻下曰立人,取立于鼻于狭而长似人立也。

”穴居其中,故又称“人中”。

又释,人指人部,居天(上)部与地(下)部之间。

鼻主天气(呼吸),口主地气(饮食),穴在口鼻之间的人部之中。

《老子释略》:

“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天地间人中是也。

  〔出处〕水沟,出《针灸甲乙经》。

人中,原为部位名,《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用作穴

名。

  〔位置〕面部上唇人中沟正中线上1/3折点处。

“在鼻柱下人中”;

《针灸玉龙经》:

“在鼻下三分,衔水突起处是穴”;

《针灸聚英》:

“近鼻孔陷中”。

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

督脉、手足阳明之会。

  〔功效〕开窍,醒神,升阳,消肿,利腰脊。

卒死,尸厥,昏迷,中风闭证,口噤不开,惊风,癫,狂、痫,失笑无时,乍喜乍哭,寒热,心腹绞痛,黄疸,水肿,消喝,歪僻,面肿虚浮,面痒如虫行,唇动,目风痒赤痛,鼻鼽,鼻衄,不闻香臭,鼻内生疮,口气,头痛,脊背强痛,挫闪腰痛。

晕厥,休克,呃逆,遗尿,尿潴留,破伤风,面神经麻痹,癔病,精神分裂症,舞蹈病,抽搐,面肌痉挛,晕车,晕船,晕机,急性腰扭伤。

  小儿惊风:

印堂、水沟。

  产妇晕倒:

水沟、内关。

  癔病:

水沟、合谷透劳宫。

  面肿虚浮:

水沟、前顶。

  鼻出血:

水沟、水分、阴交。

  脊膂强痛、挫闪腰痛:

水沟、委中。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素髎

  DU25素髎Suliao

  〔别名〕面王、鼻准、准头。

  〔释名〕素,有本始的意思;

髎,指穴位。

人之胚胎,鼻先结形,为人身本始,故名。

又释“素”为白色,肺开窍于鼻,属金而应白色。

穴居面部正中鼻端,故又称面王、鼻准、准头。

  〔位置〕面部鼻尖正中央。

“在鼻柱上端。

鼻尖软骨。

筛前神经鼻外支(眼神经分支)。

面动、静脉鼻背支。

  〔功效〕利鼻窍,苏厥逆。

鼻塞,多涕,鼻衄,不闻香臭,抽搐,惊厥,小儿惊风,鼻赤,狂。

休克,呼吸骤停,心跳骤停,心动过缓,酒糟鼻,鼻炎,呃逆,新生儿窒息。

  休克:

素髎、内关、足三里。

  酒糟鼻:

素髎、迎香、合谷。

  〔刺灸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3~0.5寸,或散刺出血。

神庭

  DU24神庭Shenting

  〔别名〕发际。

  〔释名〕庭,府前广场。

脑为元神之府,面为神之庭,穴居其上,故名。

位当前发际,故又称“发际”。

  〔位置〕头额正中线上前发际后五分处。

“在发际,直鼻”;

《外台秘要》作:

“在

入发际五分,直鼻”;

《类经图翼》:

“直鼻上,入发际五分。

发高者发际是穴,发低者加二、三分。

左右额肌交界处。

额神经分支。

额动、静脉分支。

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功效〕安神,利窍,祛风,泄热。

风眩,善呕,烦满,头胸,头脑中寒,鼻鼽衄,惊悸,目肿,目翳,目不能视,目泣出,痎疟,喘喝,癫疾呕沫,惊风,腰脊强。

抑郁症。

  风痫:

神庭、素髎、涌泉。

  〔刺灸法〕沿皮刺0.5~1寸。

可灸。

上星

  DU23上星Shangxing

  〔别名〕明堂、神堂、鬼堂。

  〔释名〕《灵枢·

九针论》:

“星者人之七窍”,穴居面部七窍之上方,故名。

又近额部,故称明堂、神堂、鬼堂。

  〔位置〕头顶正中线前发际后一寸处。

“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

”《针灸玉龙经》:

“在发际一寸半,以手掌手横纹按鼻尖,中指头尽处是穴。

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

  〔功效〕泄热,利窍,清头目。

热病汗不出,风眩,善呕烦满,目中痛不能视,头痛引颔痛,面澼肿,鼻塞,鼻流清涕,鼻鼽衄,痎疟,颜青,癫疾。

鼻炎,角膜炎。

  头眩:

上星、风池、天柱。

  鼻塞不闻香臭:

上星、百会、囟会、承光。

  面赤肿:

上星、囟会、前顶、脑户、风池。

  头风:

上星、百会、合谷。

上星、迎香、合谷。

囟会

  DU22囟会

  〔别名〕囟上、囟门、顶门。

  〔释名〕囟,颅囟。

会,会合。

穴当前囟(额囟)所在处。

  〔出处〕《灵枢·

热病》。

  〔位置〕头顶正中线前发际后2寸处,当百会前3寸。

“在上星后一寸,骨间陷者中。

”《循经考穴编》:

“合入前发际内二寸”;

帽状腱膜。

深层当颅骨冠状缝和矢状缝交会处。

左右颞浅动、静脉吻合网。

  〔功效〕祛风、清头目。

头痛,风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项痛,痉,寒热,喘喝,目不能视,目泣出,善呕烦满,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风寒入脑。

囟会、玉枕。

  小儿惊痫:

囟会、前顶、本神、天柱。

儿小囟门未闭者尤须谨慎,不可误伤脑部。

前顶

  DU21前顶Qianding

  〔释名〕穴在头顶部,当百会穴之前,故名。

  〔位置〕头顶正中线前发际后三寸五分处,当百会前一寸五分。

“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间陷者中。

”《针灸资生经》:

“甄权云是一寸,今依《素问》寸半为定。

“入发际内合三寸半”;

《医宗金鉴》:

“从百会前行一寸五分”。

额神经分支和枕大神经分支会合处。

  〔功效〕祛风,明目。

目眩,目瞑,恶风寒,面赤肿,颠顶痛,面目虚肿,痛,目暴赤肿,两眼失明,鼻多清涕,小儿惊痫。

中风偏瘫。

  头风、目眩、目戴上:

前顶、五处。

  〔刺灸法〕向前、向后或向颞侧沿皮刺0.5~1寸。

百会

  DU20百会baihui

  〔别名〕三阳五会、上天会、天满、泥丸宫、巅上。

  〔释名〕穴在头顶,为一身之宗,百神所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前发际后5寸处,约当两耳尖直上头顶中央。

“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陷指。

”《神应经》:

“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

《十四经发挥》:

“直两耳尖”,意为将两耳郭折前使出现耳尖,当两耳尖直对头顶中央。

帽头腱膜。

枕大神经及额神经分支,颅内当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和旁中央小叶附加运动区。

左右颞浅动、静脉及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深层常有导血管。

《针灸甲乙经》:

“督脉、足太阳之会”,《类经图翼》补充作:

督脉、手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之会。

  〔功效〕平肝熄风,安神,醒脑,开窍,明目,升提阳气。

头痛、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眩晖、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癫疾、惊悸、角弓反张、痉;

痎疟、耳鸣、泄泻、便秘、脱肛、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头不可左右顾、热病汗出而善呕。

高血压,低血压,休克,竞技综合征,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遗尿,子宫脱垂,舞蹈病,鼻炎,鼻窦炎,偏瘫。

  惊悸:

百会、神道、天井、液门。

百会、脑空、天柱。

  小儿脱肛:

百会、长强、大肠俞。

  头项俱痛:

百会、后顶、合谷。

  发狂:

百会、间使、复溜、阴谷、足三里。

  痛风:

百会、环跳。

百会、内关、人中。

  〔刺灸法〕向前、向后或向颞侧沿皮刺0.5~1寸,出针后宜多加按压,以免出血和引起头皮血肿。

后顶

  DU19后顶Houding

  〔别名〕交冲。

  〔释名〕穴在头顶,当百会穴之后。

故名。

  〔位置〕头顶正中线后发际上5.5寸和,当百会后1.5寸,下距脑户3寸。

“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上一寸五分”。

枕大神经分支。

左右枕动、静脉吻合网。

  〔功效〕祛风、明目。

风眩、目眩、颅上痛、癫疾、瘛疭、狂走,项直颈痛。

脱发、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风眩:

后顶、玉枕、颔厌。

  颈项痛、恶风寒:

后顶、外丘。

  顶心痛:

后顶、涌泉。

  脱发、后顶、风池、大椎、头维。

  〔刺灸法〕沿皮刺0.3~0.5寸。

强间

  DU18强间Qiangjian

  〔别名〕大羽。

  〔释名〕强,坚硬;

间,中间。

枕骨甚坚,穴当其中,故名。

  〔位置〕头枕部正中线后发际上4寸处,当百会与风府连线的中点,下距脑户1.5寸。

“在后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上一寸五分”。

  〔功效〕清头目、祛风邪。

脑旋、目运、头痛、烦心、呕吐涎淋、项强、癫疾狂走、瘛疭摇头、口歪、泪出。

失眠、癔病。

  头痛难禁:

强间、丰隆。

  烦心:

百会、强间、承光。

禁直接灸。

脑户

  DU17脑户Naohu

  〔别名〕匝风、会颅、合颅。

  〔释名〕穴近枕骨大孔,为脑的门户。

穴在风府之上,故又称“匝风”。

有的枕骨变异,此处有骨缝,故又称“合颅”(会颅)。

刺禁论》。

  〔位置〕头枕部正中线后发际上2.5寸,枕外隆凸上缘凹陷处,当风府直上1.5寸。

“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

“从风府上行一寸五分”:

即枕外隆凸上缘处。

“一曰在发际上二寸”;

《针灸集成》:

“在枕骨下”,则在枕外隆凸下缘凹陷处定穴。

如在此处针刺,尤其是在病人俯首位的情况下,不可深刺,以免针

沿项中隔深入,穿过环枕后膜,刺伤延髓而引起危险。

左右枕肌之间。

左右枕动、静脉分支,深层常有导血管。

督脉、足太阳之会。

  〔功效〕明目,镇痉,祛风,清热。

视力疲劳,口眼歪斜,头重,项痛,目赤痛,目不能远视,目不明,目黄,风眩,脑中寒,癫疾,骨酸,狂,瘛疭,面赤肿,舌本出血,寒热,重衣不热,汗出,头中恶风,口噤羊鸣,喑不能言。

口眼歪斜,视觉疲劳。

  头重痛:

通天、脑户、脑空。

  目黄:

脑户、胆俞、意舍、阳纲。

有的人枕骨可有变异,枕骨上部(膜原骨)与枕骨其他部分(软内原骨)分离而独立为顶间骨,致使在最上项线稍上有枕横缝。

当其出生后一、二年内针刺脑户时,由于骨缝两边骨缘相互衔接不严密,针有可能经枕横缝刺入颅内,损伤上矢状窦(硬脑膜的静脉窦之一)后端及其两旁的大脑枕极。

但在枕骨正常或虽有变异但顶间骨分离不完全,即枕横缝仅出现于两侧的情况下,就没有这种可能性,一般不灸。

风府

  DU16风府Fengfu

  〔别名〕舌本、上椎、惺惺、鬼枕。

  〔释名〕风,指风邪;

府,集聚处。

穴当风邪易侵之处,《素问·

风论》:

“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

”位居脊椎第一节之上,所以又称“上椎”。

张舜民《画墁录》载:

宋仁宗病,药未验,召草泽医,始用针自脑后刺入,针方出,开眼曰:

“好惺惺!

”次日病大减。

后有以“惺惺”称所刺之穴(风府)。

本输》。

  〔位置〕项部正中线后发际上1寸,当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深部为枕骨大孔后缘与环椎后弓之间。

  《素问·

骨空论》:

“在上椎”,吴昆注:

“言在项骨第一节上椎也”;

“在项上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

皮肤较厚,皮下浅筋膜层较发达;

深部为项韧带,项肌、环枕后膜。

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

深部为小脑延髓池,小脑,延髓。

枕动脉分支,棘间静脉丛。

“督脉、阳维之会”;

热论》:

“巨阳(足太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针灸聚英》作:

“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

  〔功效〕祛风,利喉舌,清头目。

头痛,头风,身重,恶寒,项急不得顾侧,眩晕,舌急难言,喉嗌痛,腰脚疾,足不仁,感冒风寒,呕吐不止,鼻不得喘息,狂易,多言不休,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暴暗不能言。

感冒,落枕,美尼尔氏征,神经性呕吐,腰腿痛

  喉嗌痛:

风府、天窗、劳宫。

  足不仁:

风府、腰俞。

  狂易多言不休:

风府、昆仑、束骨。

  狂走、风府、阳谷。

  感冒风寒:

风府、风池、风门、列缺、合谷、复溜。

  〔刺灸法〕取伏案正坐位,头微前倾,项肌放松,向下颌骨颏隆凸方向缓缓刺入0.5~1.2寸,不可过深,最深不得穿过项韧带,尤其是在俯首位针向鼻类或枕骨大孔时,可损伤延髓而造成严重后果。

刺禁论》:

“刺头,中脑户(枕骨大孔)立死。

”也不可向两侧深刺,以免损伤椎动脉。

哑门

  DU15哑门Yamen

  〔别名〕喑门、舌厌、舌横。

  〔释名〕哑,不能言语;

门,门户。

督脉由此入系舌本,与发音器官相关,主治“哑不能言”,故名。

“喑”与“哑”,音别义同。

气穴论》。

  〔位置〕项部正中线后发际直上0.5寸凹陷处,其深部约当第一颈椎(环椎)后弓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

“在后发际宛宛中,入系舌本”;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

皮肤及皮下组织层较厚,深部为项韧带,项肌,环枕后膜。

第三颈神经和枕大神经支,椎管内为脊髓颈段。

督脉、阳维之会。

  〔功效〕利舌咽,开窍,清神。

舌缓,舌强,暗不能言,失音,项强,头痛,头重,中风,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瘛疭,癫疾,鼻衄。

聋哑,失语,瘫痪,神经性呕吐,脑发育不全,癫痫,癔病,精神分裂症,破伤风,舞蹈病。

  头重:

哑门、通天、附阳。

  舌缓不语:

哑门、关冲。

  舌强:

哑门、少商、鱼际。

  癫癎:

哑门、人中、后溪。

  〔刺灸法〕取伏案正坐位,头微前倾,使项肌放松,然后向下颌骨颏隆凸方向缓慢刺入0.5~1.2寸,不可深刺和反复提插、捻转。

如出现触电感放散时应立即退针,针至项韧带时,手下有紧涩感,应停止推进;

如遇到坚韧而有弹性的阻力,为弓间韧带或环枕后膜,然后如针下出现空松感,说明针尖已进入椎管内硬膜外腔处;

如再遇到柔软阻力或出现闪电样针感时说明针尖已刺到硬脊膜处,应立即退针。

一般深刺1.5寸的(项肌发达者也不超过1.8寸),针尖已达硬脊膜。

如病人针后出现头昏、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等时,应考虑是否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脊髓损伤,并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也不可向鼻部方向深刺,以免通过环椎后结节上方的环枕后膜、延髓被膜而损伤延髓。

大椎

  DU14大椎Dazhui

  〔别名〕百劳、大杼、上杼。

  〔释名〕“椎”原指一种捶击工具,后因形似而用称脊椎骨。

脊椎骨中以第七颈椎棘突隆起最高,所以称之为“大椎”,穴当其处故名。

又名“百劳”,意指其穴能补虚治劳。

  〔位置〕项背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低头时,项后正中隆起最高且随俯仰转侧而活动者为第七颈椎棘突。

穴在其下方,当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间。

“在第一椎(上)陷者中”;

《肘后备急方》:

“在项上大节高起者”;

《外台秘要》:

“平肩斜脊高大者是”;

《针灸大全》:

“平肩大椎大骨下”。

一说在第七颈椎棘突高起处。

“上接项骨,下肩齐,在椎骨节上是,余穴居在节下。

”《类经图翼》:

“凡取脊间督脉诸穴,当于骨节突处取之。

腰背筋膜,斜方肌起始部,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深层为弓间韧带(黄韧带)。

第八颈神经后支,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副神经;

弓间韧带的内部为硬膜下腔,椎管内为脊髓。

棘间皮下静脉丛。

  〔类别〕一说为骨会,《类经图翼》:

“大椎为骨会,骨病者可灸之。

  交会穴:

手足三阳、督脉之会。

  〔功效〕升阳,益气,退热,补虚。

伤寒热盛,时气温病,五劳七伤,诸虚百损,气短不语,骨蒸盗汗,胸中郁郁,肺胀胁满,咳嗽上气,疟疾,身热,烦呕,泄泻,癫狂,痫,瘛疭,头痛,瘿,颈项强痛,背膊拘急,热不至肩,百节酸疼,夜卧不安,小儿急慢惊风,目眩,目昏流泪,目赤肿痛,衄血。

发热,中暑,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结核,百口咳,破伤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性瘫痪,甲头腺疾患,黄疸,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嗜酸粒细胸增多症,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过多症,视网膜络膜炎,荨麻疹,湿疹,颈椎病,上肢瘫痪,脑性瘫痪,扁桃体炎,咽炎。

  疟疾:

大椎、间使、后溪或大椎、腰俞。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

大椎、肺俞、肝俞。

  痰火哮喘:

大椎、足三里。

  咳嗽:

大椎、尺泽、丰隆。

  百日咳:

大椎、四花。

  感冒发热:

风池、大椎、曲池。

  虚劳:

大椎、膏肓俞。

  盗汗:

大椎、后溪、阴郄、关元。

  白细胞减少:

大椎、脾俞、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刺灸法〕微向上,沿棘突间刺入0.5~1寸。

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脊髓而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

一旦出现强烈触电感向下放散时,应立即将针退出,并要据病人情况采取相应措措。

如需沿皮刺,可在第七颈椎棘突高起处进针,向第一胸椎棘突方向沿皮刺1~2寸。

艾炷灸3~7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施灸肘也可在棘突高起处定穴,《针灸资生经》:

“凡灸椎骨,当灸骨节突处,方验。

陶道

  DU13陶道Taodao

  〔释名〕陶,指陶灶(窑);

道,通道。

穴属督脉,位居背上,阳气上行于此犹如陶灶的通道,通窍于上。

  〔位置〕背部正中线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在大椎节下间”,也可在棘突隆起处定穴,《类经图翼》:

“凡取脊

间督脉诸穴,当于骨节突处取之。

腰背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第一胸神经支内侧支,椎管内为脊髓。

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

督脉,足太阳之会。

  〔功效〕祛风,泄热。

头痛,头重,目瞑、凄厥,寒热,诸风,虚劳,骨蒸,疟疾,项强难以反顾,脊强,汗不出,岁热时行,癫痫。

疟疾,肺结核,精神分裂症,湿疹,银屑病。

  洒淅寒热:

风池、陶道、神堂。

  岁热时行:

陶道、肺俞。

陶道、间使、曲池。

  〔刺灸法〕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在棘突高处进针向下方沿皮刺1~2寸。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5~20分钟。

身柱

  DU12身柱Shenzhu

  〔释名〕身,身体。

柱,支柱。

穴当两肩胛冈之间,为背部负重支撑处。

  〔位置〕背部正中线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约与肩胛冈内侧端相平。

“在第三椎节下间。

”也可在棘突隆起处定穴,《类经图翼》:

第三胸神经后支内侧支,椎管内为脊髓。

第三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

  〔功效〕利肺气,泄热,清神。

胸中热,身热狂走,谵语,癫狂,咳嗽,口干烦渴,哮喘,头痛,胸背痛,腰脊强痛,疔疮,虚劳,癫痫。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百口咳,精神分裂症,癔病,佝偻病、风湿性心脏病。

  癫疾:

本神,身柱。

  疔疮:

身柱,灵台,合谷,委中(出血)。

  〔刺灸法〕斜刺0.5~1寸,不可深刺,或在棘突高处进针向下方沿皮刺1~2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5~20分钟。

神道

  DU11神道Shendao

  〔别名〕藏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