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6633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5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短期和长期解释Word文件下载.docx

这里的不平衡既有总量的不平衡,又有结构的不平衡。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分别对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调节。

本文在认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区分了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具体的,短期指这样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相比于前一年没有大的变化,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经济结构都与前一年相差不大,不发生突然变化,它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

长期正好相对于短期,可能是10年、20年或者更长,在这个时期内,经济社会结构要发生质变,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进一步讲,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言,在短期内结构矛盾不易改变,大学生供求矛盾是总量矛盾,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缩减招生规模。

许多学者也承认这一点,但是当他们提出政策建议时却回避了这一问题。

问题就在于,从长期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升级、城乡和区域差异缩小,必将释放对大学生的需求,同时,我国现在正处于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进程的战略追赶期,未来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主体,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的供给又是不足的。

综合起来,短期高校规模过大,不该上大学的人也上了大学,形成供给过剩,可是维持高校的大规模又是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而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这一选择下,短期的过剩形成了大学毕业生生就业艰难。

这一选择是在转型期市场化不完全的情况下由民众和政府共同作出的,选择的成本就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利益的损失。

基于这一理解,本文试图通过供求分析,侧重从需求的角度进行探讨,综合短期和长期的视角解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叙述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短期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分析,第五部分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长短期综合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及建议,第七部分参考文献。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过探讨。

西方经济学家把这种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现象称为“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并把拥有较高教育背景的求职者去从事原本只需要较低学历就可以做的工作的现象称为“教育深化”(educationaldeepening)(马颖、秦永,2007)。

我国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有很多研究。

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闫广芬、苌庆辉(2007)通过分析高校扩招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认为高校扩招不光没有达到拉动经济的目的,而且对教育质量、就业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董小军、刘宏杰(2008)分析了1978-2006年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得出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失业率正相关的结论。

他们的观点与本文短期分析的结论相近,但是他们只是得出一个经验的结论,没有对大学毕业生供给和需求的分析。

对于大学生失业由高校扩招导致这一观点,也有反对的观点。

李文利、闵维方(2001)根据1993-1998年的高校招生数据,从高教毛入学率和未成年人口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来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认为应扩大高校规模;

周骏宇(2004)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次,认为劳动力需求由经济发展决定,不是高校扩招所能左右,而劳动力供给由出生率决定,教育只提高劳动力质量,不增加数量,但是他忽视了教育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至少是增加了大学生的数量。

还有不少学者提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仅为5%,远低于1999年OECD国家的平均22%,其中美国35%、日本31%(岳昌君、丁小浩,2004),同意继续继续扩大高校规模。

他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而忽视了当前的矛盾。

除了关于高校规模的争论外,另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自己出了问题。

张扬、应若平(2005)认为高等教育方式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了就业,因此,他们主张进行教育改革,加强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和大学生创业教育;

孙舒平(2009)认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缺乏相关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差,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他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却忽视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与职业教育的差别。

他们提出了一些好的办法缓解就业形势,可把责任归到高校,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上是不合理的。

其他学者如岳君昌、丁小浩(2004)从经济教育两方面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垄断行业与垄断竞争行业对毕业生就业吸纳力的差异;

赖德胜、田永坡(2005)吸收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结合中国情况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当前“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

他们都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去农村,并建议逐步消除制度性障碍。

这些研究都是很深入的,可是他们更多的是指出了一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在选择去西部或农村时是有成本-收益的考虑的,可以说,按目前的成本收益算,大学生对西部或农村是没有供给或者供给很小的,尽管那里有需求。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短期分析

如果把大学生比作高校生产的产品(在这里要申明,现有就业制度下,高校只负责生产、不负责销售),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是产品卖不出去。

产品卖不出去,要么是数量太多,要么是不对路,要么是价格太高,要么是质量太次。

产品不对路、价格太高,质量太次指的都是结构的问题,结构问题最终又反映在数量问题上。

在短期,我们首先做一个假设,即结构矛盾不发生变化,那么短期内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只是一个数量的矛盾,即供过于求的矛盾。

下面,将论证这一假设的合理性,并从供给需求(重点为需求)两方面论证形成大学生供过于求的机制。

(一)假设的合理性。

短期大学生供求的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不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得到了过多的供给,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得不到相应的供给。

首先,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目前占比重为24%的是制造业,而制造业是最不需要大学生的,因为大学教育讲究的是“通才教育”,与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技能截然不同。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在《产业链阴谋》中曾把制造业分成六个软环节和一个硬环节,即原料采购、产品设计、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和生产加工制造。

他认为中国号称制造业大国,其实只是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分得附加值最低、能源消耗最多、环境污染最大的生产加工制造环节,而这一环节是最不需要大学生的环节。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我国目前并不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可事实上却有大量供给。

第二,广大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需要大量的大学生却得不到相应的供给,因为大学生的价格(要求的工资)太高,据估计,培养一位大学生要一位农民不吃不喝13.6年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这些地方难以提供相应的工资水平与发展机会,因此少有大学生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

据麦可思调查,2008届大学毕业生按工作地划分,本科生59%在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6%在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31%在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只有4%在中西部不发达地区,专科生这些比例分别为60%、7%、30%、和3%。

另据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66.7%的大学生选择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就业,选择三线城市和城镇的仅5.6%,只有40%的大学生会考虑下乡去农村。

质量问题在这里要忽略,大学生主观上认为自己能做很多事,用人单位主观上认为大学生做不了事,各自的要求和期望不同导致判断的不同,成绩等指标也很难做一个客观的衡量。

考虑到大学生质量问题的主观性太强,这里予以忽略。

剩下的结构矛盾,无论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还是城乡、区域差距,都是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想要进一步趋于合理也是要通过市场的力量,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因此,结构矛盾短期内不会改变。

另一方面,关于大学生供求的数量矛盾,配置过多的资源培养大学生并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相反正是由于政府的干预造成市场作用的缺失,使过多的资源配置到了大学生的身上,不仅得不到相应回报,而且挤占社会资源,造成全社会效率和福利的损失。

基于这样的考虑,即短期内数量矛盾是可以调整的,假设中才没有把数量因素也归到不变的情况里。

综上,假设短期内结构矛盾不会变化是合理的,所以,短期内大学生就业难就只是数量的矛盾了。

(二)短期内,大学生数量供过于求形成的机制。

供给方面,“从1978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经历了三次质的飞跃,从1999年到2003年招生数连续5年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

”。

招生数的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增加。

如图1为2002-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图2为2001-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图12002-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

图22001-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资料来源:

根据《2009年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孙舒平,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整理

图1、图2反映出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增加,平均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当年未就业人数的绝对量呈现上升趋势。

社会需求方面,从用人单位的性质看,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的调查,2003年,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三资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分别吸收了以就业大学生的12.4%、34.5%、23.1%、4.1%、8.3%、3.1%、1.0%、10.7%、2.7%。

以上数据反映的是成功就业大学生分布的比例,成功就业说明劳动力供求双方达成一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面。

传统的工作单位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科研单位仍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需求方,四项比例相加高达74.1%,这些单位也正是大学生最有意愿去的单位。

可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用人需求发生变化,对大学生吸收力的增速明显放缓。

以各级政府机关为例,上世纪90年代末,中央政府就开始精简机构、分流人员,2000年初省级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精简分流,比例均在50%以上。

目前,各级公务员招聘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从各年公务员考试招生率就可以反映出这一传统渠道对大学生的需求已相对下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全部录用过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中,2003年对大学生的需求总量与上年持平的占31.9%,减少的占40.28%,增加的占27.78%”。

新兴的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用人单位如三资企业、城市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虽然这些渠道吸纳大学生的速度在增加,可是仍难以满足增长过快的大学生供给。

国民经济增长可以反映对劳动力的需求,用GDP增速来衡量,“据推算,2003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现实劳动力总量达2400多万,按我国GDP增长率7%计算,新增就业岗位为1000万个。

年度就业岗位的缺口达1400万个。

”温家宝总理曾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对大学生讲话时说,GDP每增加1%,可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这当然只是一个经验性的数据,以08年为例,9%的GDP增长率,意味着能提供900万个就业机会,可是08年毕业生数为559万,如果加上其他需就业的人,这个数字显然太低了。

一方面,供给人为地增长过快,另一方面,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在这种机制下,形成了短期内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局面。

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大学生供给的过剩部分。

可是真正到了要采取措施的时候又是行不通的,这是由于这种做法缺乏长期的考虑。

四、大学生就业难的长期分析

对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要分析短期,而且要分析长期,不能简单的采取减少供给的措施。

从长期看,结构矛盾得到根本性的缓解,相应释放的对大学生的需求是巨大的,因此,在长期,大学生的供给不是过剩而是不足。

可是,就像凯恩斯的那句名言“长期我们都会死去”,长期供给不足是长期的事,仍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与短期关系不大。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基于我国的国情,长期将有一个重要的战略抉择,即我国要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赶超,追赶战略要求现在就开始为长期做人才储备。

发展高等教育是进行人才储备的关键部分,对战略追赶意义重大。

政府的战略规划就要求短期必须维持大学生供过于求。

(一)长期结构矛盾缓解释放的需求。

按照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对2020-205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估计,中国人均收入可达到美国的一半,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产业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由现在三次产业分占国民经济比重17%、50%(其中制造业24%)、33%变为农业降至5%以下,制造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服务业、金融业)超过50%。

而且,城市人口可能增加至80%以上,城乡地域差距缩小,技术方面中国也将有很大优势,自主研发大大增强。

因此而增加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巨大。

这种转变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必要在短期采取措施。

(二)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状况不能满足长期经济的发展要求。

2008年,我国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三,与世界第二的日本相比,两国国民做着相近的事情,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存量低,生产率明显低于日本。

以下用受教育水平代表两国人力资本存量,用单个工人工业附加值表示劳动生产率。

2000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7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日本为12.33年,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中日分别为1.6%和18.6%。

相应的,据《世界发展指标2001》数据显示,1995-199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每个工人附加值仅为2885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3.1%、美国的3.5%、德国的3.6%、韩国的7.1%。

在全球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中,美国占31%,日本占29%,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

号称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竟是如此境地,不管是制度原因还是技术原因,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本太低,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力资本发展的快速追赶期,发展高等教育意义重大。

近代以来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而落后于西方,1950-1978年,新中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初期,1979-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和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计划完成了中国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2001-2020年将是中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快速追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追赶期的关键时候,发展高等教育意义非凡。

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

危机与出路2002》提出了发展高等教育的两个理论基础:

一、高等教育具有重大的公益性,既有很高的私人收益,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收益,而且远远高于个人收益。

二、重新看待教育投资收益率(初等教育25%、高等教育12%),该报告认为以初等教育为重点是必要的,但“尽追求初等教育发展会导致国家在未来世界的生存危机……初等和中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在读写算及其他必备技能方面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高等教育为人们在现代社会立足提供了深度和弹性”。

可见,发展高等教育对于战略追赶具有关键作用,这也是经过先前积累期的实践证明了的。

进行人才储备,政府既定的追赶战略是要从短期就着手。

其一,人才培养必须及早着手,单个人力资本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锻炼才能在需要时发挥作用。

其二,必须考虑人才年龄结构,要增加每一代人中大学生比例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加大对某一代人的高等教育。

其三,我国还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威胁。

“2010年,64岁以上人口比例将由2000年的7.1%上升到9.0%,2010年后老龄化进程加速,到2020年达到13%,2020年后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

”一般而言,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率就越高,人力资本折旧所需要的年限就越长,丧失生产能力的时间也越晚,相应的所能达到的收入水平也就越高,收入开始下降的时间也越晚,完全依赖社会抚养的时间也越晚。

更多的大学生刚好能起到这个缓解作用。

短期采取的措施就是维持大学生供过于求。

2009年我国高校毛入学率22%,如果按每年增加1%,要赶上发达国家60%的平均水平,至少需要40多年。

根据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的观点,我国可能在30年后超越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大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5%。

如果看25-64岁从业人员本科学历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009年我国仅为5%,要赶上29个OECD国家24%的平均水平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以上数据说明维持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是必要的。

五、大学生就业难的短期和长期综合分析

以上短期和长期的分析说明了短期与长期间存在矛盾,需要进行选择。

(一)长期重于短期。

2000多年前,印度是世界第一大国,200多年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国。

虽然之后的中国经历了多磨难的150多年,但是中国必将重新成为世界的大国。

因此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看,短期的得失是微不足道的。

在面对短期和长期的抉择时,无疑是选择长期,但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抉择是有成本的。

(二)选择是有成本的。

当代大学生已经由当年的“天之骄子”变为普通劳动力的一员,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这本无可厚非,可是近年来大学生的处境不断恶化就不太正常了。

为了长期的考虑,人为地维持高校毕业生过剩所形成的“买方市场”已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群体的利益。

就像商品市场如果是买方市场会损害消费者利益、增加生产者利益一样,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损失的利益同样转移到了用人单位一方。

看看每年各招聘会的火爆场面,一面是用人单位的喜笑颜开、千挑万选,另一面又有多大学毕业生的无奈与辛酸。

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08年大学毕业生平均的求职成本为1020元,而且越是层次高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花费和强度越高。

这些成本还不包括大学生群体所遭遇的种种不公平待遇。

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点就是人们的自由签约和讨价还价权,劳动力市场也正是靠这种机制实现相互选择的均衡。

目前买方市场下,用人单位的眼光越来越挑剔,求职的学生讨价还价的能力已越来越弱,已无权对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关系自己利益的问题提太多要求。

拿用人单位要求大学毕业求职者具有若干年限的工作经验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2-3年工作经验,有经验的往往是往届还没找到固定工作的毕业生。

在这里,用人单位拥有了更大的选择权与定价权,买方市场使大学生的选择权与定价权大大降低了。

(三)选择是由政府和广大居民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下作出的。

短期服从长期的这一抉择收益在长期,成本在当下,而做出这一抉择的是谁呢?

可以说,这一抉择是由政府和广大居民共同作出的,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转型期市场化不完全的特性,是非理性的。

政府可以出台政策,人为地控制高校招生规模;

学校受到很小的制约可以随意放大政府政策的效应为自己获利;

广大居民不问成本收益拼命要挤过独木桥,呈现出需求的盲目性。

如果是完全的市场化,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家庭依据成本收益选择是否投资于高等教育,学校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决定招生计划并保证教育质量,政府做好服务与三者的协调。

当市场出现长期需求的增加时,居民增加供给,学校增加需求,在循序渐进中实现短期和长期大学生供求的相对平衡。

如此,大学生就业形势就不会这么严峻。

(四)这一选择由于不是市场化的,在短期操作上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大学生就业难成了当下异常突出的社会问题。

如图3,是1999-2008年高校招生规模增加率。

图31999-2008年高校招生规模增加率

2002、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上图可以看出,高校招生规模增加率没有一个稳定的趋势,呈现出极大地盲目性与跳跃性。

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也要从这里着手。

 

六、结论及建议

短期,大学生供求的结构矛盾不变,大学生就业难是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矛盾,减少供给就可以解决。

长期,结构矛盾得到根本性缓解,大学生供给由过剩转为不足。

即使如此,市场的力量会是大学生供求实现自动均衡,但是政府抉择下的人力资本追赶战略要求必须维持短期的供过于求。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难以避免,它是政府抉择的必要成本,只不过是政府在具体操作时的不合理行为使这一问题更为突出罢了。

既然大学生就业难难以避免,那就只能缓解。

最主要的就是政府要科学的决策,在具体操作如招生规模的控制上,选择更为合理的规模。

这方面值得借鉴的如赖德胜(2003)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以及所处阶段的体制环境决定了适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应以城镇人口为统计基数”。

事实上,民间在高校扩招上的热情有时要大于政府。

对于民间的盲目扩招,政府要加以限制。

此外,还要规范高校就业率的统计,给居民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让居民理性地选择是否投资高等教育,减少因此而造成的社会资源的低效率配置。

大学生群体作为利益的受损者,最好的选择是不断提高自身人力资本,提高竞争力,政府也可考虑对未就业大学生进行补贴。

参考文献:

[1]董小军,刘宏杰.中国高校学生规模与失业率之间的经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N],2008.

[2]凤凰网.权威调查报告透析大学生就业真是状况[R].

[3]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的一个解释,经济研究[J],2005.11.

[4]李宏,谭远发.破解:

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9.9.

[5]李冉.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探讨,理论学习[J],2008.12.

[6]李文丽,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1.2.

[7]马颖,秦永.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科学[J],2008.3.

[8]麦可思研究机构.2009大学生就业蓝皮书[R],2009.

[9]孙舒平.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9.8.

[10]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高校就业管理[J],2008.5.

[11]周俊宇.大学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社会[J],2004.6.

[12]中国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研究课题组.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级经济学)

(责任编辑:

程铖)

西方宏观投资理论演变综述

杨立

【摘要】投资理论作为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及其相关问题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