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26574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docx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

语文文言文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1.必修一

A.《烛之武退秦师》

已:

同“矣”,了。

无能为也已。

共:

通:

“供”,供给。

共其乏困。

说:

通“悦”,喜欢,高兴。

秦伯说。

知:

通:

“智”,明智。

失其所与,不知。

B.《荆轲刺秦王》

说:

同“悦”,喜欢,高兴。

秦王必说见臣。

反:

通“返”,返回。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振:

通“震”,震动。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还:

通“环”,绕。

秦王还柱而走。

卒,同“猝”,突然。

卒起不意,尽在其度

C.《鸿门宴》

距:

通“拒”,把守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

内:

通“纳”,接纳。

距关,毋内诸侯。

要:

通“邀”,邀请。

要项伯。

倍:

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蚤:

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郤:

通“隙”,隔阂,嫌怨。

令将军与臣有郤。

2.必修二

A.《赤壁赋》

冯:

通“凭”,乘虚。

冯虚御风。

B.《游褒禅山记》

父:

通“甫”。

王回深父;安上纯父。

C.《诗经》两首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通“吁”,叹词)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莫”通“暮”,晚)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荣”,花盛开的样子)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棘”通“急”)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D.《离骚》节选

固时俗之工巧兮,面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离”通“罹”,遭受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读zhāng,显著)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形。

读yuán)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读fǎn)

郁邑余傺兮(“邑”通“悒”,愁闷不安。

读yì)

E.《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3.必修三

A.《蜀道难》所守或匪亲(“匪”同“非”不是)

B.《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

C.《劝学》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

  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至”通“致”,达到)

D.《过秦论》合从缔交(“从”通“纵”。

读zòng)

  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读jué)

  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读yǐng)

必修四

A.《廉颇蔺相如传》可与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

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B.《苏武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C.《张衡传》员径八尺。

(“员”通“圆”)

傍行八道。

(“傍”通“旁”)

尊则振龙。

(“振”通“震”)

4.必修五

A.《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衡”通“横”)

B.《滕王阁序》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C.《逍遥游》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耐)

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上古称数往往在两位数之间加“有”字)

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D.《陈情表》夙遭闵凶。

(“闵”通“悯”)

  常在床蓐。

(“蓐”通“褥”)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

  臣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二.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

1.必修一

A.烛之武退秦师

(1)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与郑人盟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3)退秦师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4)阙秦以利晋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5)既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B.荆轲刺秦王

【北】进兵北略地:

名词作状语,向北

【旦暮】秦兵旦暮渡易水:

名词作状语,早晚

【邑】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名词作动词,封邑

【前】樊於期乃前曰: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函】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

【涕】士皆垂泪涕泣:

名词用作动词,哭

【上】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厚】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名词用作状语,用厚礼

【朝】(秦王)乃朝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

【使】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用作名词,使者。

【闻】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闻,禀告

【上】非有诏不得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箕】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C.鸿门宴

1.沛公军霸上(军:

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王:

名词用作动词,统治,称王)

3.项伯乃夜驰之公军(夜:

名词作状语,连夜)

4.亡去不义(义:

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

名词用作动词,合于义)

5.项伯杀人,臣活之(活:

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6.吾得兄事之(兄:

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7.籍吏民,封府库(籍:

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8.日夜望将军至(日夜:

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

9.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

名词用作动词,告诉)

10.范曾数目项王(目:

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示意)

11.若入前为寿(前:

名词用作动词,上前)

12.寿毕,请以剑舞(寿:

名词用作动词,敬酒并祝人长寿)

13.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14.樊哙侧其盾以撞(侧:

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15.头发上指(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16.刑人如恐不胜(刑: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1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18.道芷阳间行(道:

名词用作动词,取道。

间: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2.必修二

A.孔雀东南飞

1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2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3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4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5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6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B.兰亭集序

例1:

映带左右

  带,原意作“带子”讲,是名词,而在此句中活用为动词,作“环绕”讲,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2:

一觞一咏

  觞,本义为“酒杯”,在此句中解释为“喝酒”,是动词。

 

3.必修三

A.《蜀道难》

名次做状语

1:

侧身西望长咨嗟

西,向西

名词动用

1:

砯崖转石万壑雷

砯,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B.《琵琶行》——白居易

名词做状语

1: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夜,时间名词做状语:

在夜里

名词动用

1:

遂命酒

名词"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

摆酒席

C.《寡人之于国也》

名词动用

1:

填然鼓之

“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打鼓

2:

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穿

3: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4:

树之以桑

“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种植

5:

王无罪岁

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归罪、归咎

D.《劝学》

名词做状语

1: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

名词动用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E。

《过秦论》

名词做状语

1:

席卷像席子一样

2:

包举像包举一样

3:

囊括像布袋一样

4:

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

5:

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6: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内,在国内;南,向南

7:

外连衡外,在国外

名词动用

1: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招致

2: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3: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用破瓮做;绳,以草绳系

F.《师说》

名词做状语

暂无

名词动用

1: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2:

君子不齿

齿,谈到

4.必修四

A.《廉颇蔺相如列传》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

4.怀其璧(怀,名词作动词,怀揣着)

5.蔺相如前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6.臣乃敢上璧(上,名词作动词,献上)

7.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名词作动词,向人敬酒或献礼)

8.臣语曰(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9.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10.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11.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12.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B.《苏武传》

1.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了)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名词作动词,结网檠,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5.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作动词,祭祀)

6.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作动词,抬)

7.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8.时天下承平日久(时,名词作状语,当时。

5.必修五

A.《陈情表》

祖母臣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用法,使…终了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次之僮。

名词作状语,在家外;在家里

则刘氏病日笃。

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那样

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任职

B.《逍遥游》

而后乃今将图南南:

名词作动词,南飞

水击三千里水,名词用状语,“在水面上”

而后乃今将图南南,方位名词作动词,“向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方位名词作动词,“南行”

 

三.使动意动

1.必修一二

使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