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5361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 笔算乘法4课时Word文档格式.docx

明确: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

14×

12=

(3)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4)想一想:

我们前面复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教师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方法一)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

10,再用14×

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0=140(本) 14×

2=28(本) 140+28=168(本)

(方法二)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14乘12,我们可以先不看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想成14乘2,按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就可以得到28,这是第一层的计算,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4,乘的方法与个位上的2乘14的方法一样,但乘得的结果的末位数要对准第一个因数的十位,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12=168(本)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5)总结过程中提问:

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②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

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乘了两层,因为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2和14乘完后,1和14还要乘,把两层乘得的结果相加。

③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因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结果是4个十,所以要和十位对齐,个位的0可以省略不写。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99  1023  516  242

2.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5题。

第2题:

528 416 462 483(竖式略)

第3题:

第三个正确,第一个和第二个错误。

改正:

    

第4题:

12×

12=144(个)

第5题:

2周=14天 22×

14=308(页) 308>300 40×

7=280(页) 280<300

答:

2周能读完。

7天不能读完。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例1:

一共买了168本。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

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教学反思

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算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计算教学,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玩具厂原来每天生产玩具汽车23件,现在每天的产量是原来的13倍,现在每天生产多少件?

分析:

根据题意,可列出算式23×

13。

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3乘23等于69,69末位上的9和13个位上的3对齐;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23得23,23的末位与因数13的十位对齐;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解答:

23×

13=299(件)

现在每天生产299件。

相关知识阅读

两位数乘法法则

整数乘法低位起,两位数乘两次积。

个位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两次乘积加一起。

第2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教材第49页例2)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

10=  20×

14=  91×

81×

60=  72×

30=  50×

31=

62×

30=  70×

21=

2.笔算。

35×

7=    23×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例2。

(1)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跟同伴说一说。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

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问题是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7×

48。

(3)怎样计算呢?

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估算方法。

48≈50 37≈40 50×

40=2000(盒)

大约有2000盒。

(方法二)笔算方法。

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

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

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

48×

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讨论:

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4题。

第1题:

782 1566 2914 6396

864 378 930 703 1575 1176 1488 3420 竖式略

第三个正确。

第一个和第二个错误。

16×

56=896(元)

2.谈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例2:

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对于学生而言是较难理解的,计算时需要进行3层计算。

学生还未能熟练掌握时,往往会出现运算第2层时把乘几十当成乘几来算,或者将乘数弄混淆导致出错。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学生书写竖式时,教师要求学生将算理一并书写在算式的旁边,便于学生记住自己该算哪一步,便于学生在思维混淆时能理清运算的顺序,在检查时便于发现和改正错误。

2.在教学中,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

看似简单的计算,实际上对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挺困难的事情。

在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对症下药。

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例题】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分浪费68克水,26分浪费多少克水?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为68×

26。

用竖式计算,先用26个位上的6和68相乘,然后用26十位上的2和68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就是68乘26的积。

68×

26=1768(克)

26分浪费1768克水。

第3课时 连乘问题

连乘问题。

(教材第52页例3)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解题方法就会不同。

复习解决一步乘法的问题。

问题:

(1)班同学,在做广播操时需站4队,每队12人,三

(1)班一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4=48(人)

(1)班一共有48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3。

(1)观察情境,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

每箱保温壶有12个,每个保温壶卖45元,问题是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2)探究解题思路。

(方法一)可以先求一箱保温壶能卖多少钱,再求5箱卖多少钱。

45×

12=540(元)

540×

5=2700(元)

综合算式为:

(方法二)也可以先算出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再根据每个保温壶的价格求出一共卖了多少钱。

5=60(个)

60×

45=2700(元)

(3)检验解题方法是否正确。

两种方法都求出5箱保温壶一共卖了2700元,结果是一样的,说明这两种解法都正确。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16×

8=768(块)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1、2题。

(方法一)400×

7=5600(米)

(方法二)2×

400=5600(米)

(方法一)8×

2=560(个)

(方法二)35×

8=560(个)

2.谈谈在连乘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连乘问题

例3:

(方法一)45×

12=540(元)(方法二)12×

5=2700(元)60×

5=2700(元)  综合算式为:

一共卖了2700元钱。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从旧知引新知,让学生将两个一步应用题合成两步应用题。

接着请学生根据题目的信息思考:

第一步先求什么,第二步再求什么。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

2.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例题】李阿姨家住7楼,已知每相邻两个楼层之间有24级台阶,那么李阿姨下楼取快递回来后共走了多少级台阶?

从1楼到7楼共有7-1=6(层),从下楼取快递到回来,下楼1次,上楼1次,共走了2个6层。

用每相邻两个楼层之间的台阶数×

楼层数×

2即可求出答案。

7-1=6(层)

24×

2=288(级)

李阿姨下楼取快递回来后共走了288级台阶。

第4课时 连除问题

连除问题。

(教材第53页例4)

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能够运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

43×

11=  32×

12=  22×

14=

2.小明5分钟写了180个字,他每分钟写多少个字?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板书)

180÷

5=36(个)

他每分钟写36个字。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4。

有60人参加集体舞表演,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

问题是每组有多少人。

(方法一)可以先求每队有多少人,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60÷

2=30(人)  30÷

3=10(人)

(方法二)也可以先求一共分成了多少组,再求每组有多少人。

2=6(组)  60÷

6=10(人)

(3×

2)=10(人)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960÷

8=20(箱)

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6~8题。

第6题:

9600÷

2=1600(千克)

第7题:

756÷

6=42(本)

第8题:

168÷

7=4(千克)

2.谈谈在连除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连除问题

例4:

(方法一)60÷

2=30(人)(方法二)3×

2=6(组)

30÷

3=10(人)60÷

3=10(人)   综合算式为:

每组有10人。

连除应用题的解决思路和连乘应用题解决思路一样,应从问题入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本节课中,教师力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由此,使他们产生一种学好数学的欲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去解答、去验证。

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学生全面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培养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习题的选择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亲切感。

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例题】丽丽超市运来840个苹果,每4个装一盒,每10盒装一箱,这些苹果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先用苹果的总数量除以4个,求出一共可以装多少盒,再用总盒数除以10盒,求出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也可以先求1箱装多少个,再除苹果的总数量。

(方法一)840÷

10=21(箱)

(方法二)840÷

(4×

10)=21(箱)

这些苹果一共可以装21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