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常用Word格式.docx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常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常用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4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弯: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2冷弯: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3焊接弯头: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4冲压弯头:
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3.3.16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4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4.2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4.2.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直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说明:
4.2.1强调室内给水管道试压必须按设计要求且符合规范规定,列为主控项目。
检验方法分两档: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试压则参照CECS18:
90及各塑料给水管生产厂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以统一检验方法。
一般项目
4.2.5给水引入管与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
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道径的3倍。
尺量检查。
说明:
4.2.5给水管与排水管上、下交叉铺设,规定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主要是为防止给水水质不受污染。
如因条件限制,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为安全起见,规定套管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
4.2.7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4.2.7给水水平管道设置坡度坡向泄水装置是为了在试压冲洗及维修时能及时排空管道的积水,、尤其在北方寒冷地区,在冬季未正式采暖时管道内如有残存积水易冻结。
4.2.10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
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
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10mm.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4.2.10为保护水表不受损坏,兼顾南北方气候差异限定水表安装位置。
对螺翼式水表,为保证水表测量精度,规定了表前与阀门间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水表外壳距墙面净距应保持安装距离。
至于水表安装标高各地区有差异,不好作统一规定,应以设计为准,仅规定了允许偏差。
5.2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主控项目
5.2.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
5.2.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作灌水试验,主要是防止管道本身及管道接口渗漏。
灌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主要是按施工程序确定的,安装室内排水管道一般均采取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方法。
从工艺要求盾,铺完管道后,经试验检查无质量问题,为保护管道不被砸碰和不影响土建及其他工序,必须进行回填。
如果先隐蔽,待一层主管做完再补做灌水试验,一旦有问题,就不好查找是哪段管道或接口漏水。
5.2.4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
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观察检查。
5.2.4参照CJJ/T29-98:
第3.1.3-4条;
第3.1.17-20条;
第4.1.14条编写。
经调研,凡直线长度超过4m的排水塑料管道没有设伸缩节的都出现变形、裂漏等现象,这条规定是合适的;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管道在楼板下设阻火圈或防火套管是防止发生火灾时塑料管被烧坏后火势穿过楼板使火灾蔓延到其他层。
5.2.5排水主立管及水一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检查方法:
通球检查。
5.2.5根据对排水工程质量常见病的调研,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排水立管及水平干管均应作通球试验;
通球要必保100%;
球径以不小于排水管径的2/3为宜。
一般项目
5.2.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任命下列规定:
1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
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
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
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1m,允许偏差±
20mm;
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
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
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
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在转角小于135度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2.6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88(以下简称《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5.3条,结合近年施工经验设此条。
其第4款中的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上检查口或清扫口之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3.5.3的规定。
5.2.7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
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5.2.7主要为了便于检查清扫。
并底表面设坡度,是为了使井底内不积存脏物。
5.2.10排水能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2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4屋顶有隔热层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5.2.13通向室外的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度三通和45度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5.2.14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并不小于90度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5.2.14参照《给排水设计规范》第3.3.19条。
主要为了保证室内排水畅通,防止外管网污水倒流。
5.2.15用于室内排水的室内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度三通或45度四通和90度斜三通或90度斜四通。
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度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度弯头。
6.2管道及配件安装
主控项目
6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
6.2.1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间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
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6.2.1《验评标准》第4.2.2条经过多年使用未出现问题,只是增加了新的材料。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前进行水压试验,主要是防止运行后漏水不易发现和返修。
9室外给水管网安装
9.2给水管道安装
主控项目
9.2.1给水管道在埋地敷设时,应在当地的冰冻线以下,如必须在冰冻线以下铺设时,应做可靠的保温防潮措施。
在无冰冻地区,埋地敷设时,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
现场观察检查。
9.2.1要求将室外给水管道埋设在当地冰冻线以下,是为防止给水管道受冻损坏。
调查时反映,一些特殊情况,如山区,有些管道必须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管道的保温和防潮措施由于考虑不周出了问题,因此要求凡在冰冻线以上铺设的给水管道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才能进行施工。
据资料介绍,地表0.5m以下的土层温度在一天内波动非常小,在此深度以下埋设管道,其中蠕变可视为不发生。
另考虑到一般小区给水管道内压及外部可能的荷载,考虑到各种管材的强度,在汇总多家意见的基础上,规定在无冰冻地区给水管道管顶的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含路面下)部位的管顶覆土埋深不得小于700mm。
9.2.2给水管道不得直接穿越污水、化粪池、公共厕所等污染源。
9.2.5管网必须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管材为钢管、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管材为塑料管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9.2.5对管网进行水压试验,是确保系统能正常使用的关键,条文中规定的试验压力值及不同管材的试压检验方法是依据多年的施工实践,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综合制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