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4175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凉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坚持保护资源、提高回采率、转化增值、延长服务年限的原则,全面推进科学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煤电和煤化工产业发展质量,确保实现煤电产业的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升煤电行业整体效益。

综合利用煤炭资源,建设一批煤化工和冶炼项目,加快延伸煤电产业链。

以华煤集团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集中抓好煤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煤制甲醇、二甲醚、甲醛、醋酸、烯烃等主导产品。

到2015年,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80%,主要煤炭产品质量优等品率达到95%以上。

化工、水泥、煤炭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工信委,配合部门:

市煤炭局、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三)装备制造业。

提升质量竞争力,培育出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依托虹光电子、红峰机械、亨达机械、丰收机械、荣康缓冲器等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做精做优“阀、管、刀”等主导产品。

抓好平凉铸造中心、高参数疏水阀、超高频电真空器件、高低压电瓷、矿用机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虹光公司、红峰机械公司、丰收机械公司等重点企业的主要工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超高频真空器件、高参数疏水阀等按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四)药品行业。

以平凉佛明、灵台皇甫谧制药等企业为依托,加快华亭、庄浪、灵台中药材基地建设,形成以中药材加工和以动物脏器综合开发为主的生化制药产业链。

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全部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

特色中成药、生物制品、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市食药监局,配合部门:

市卫生局、市农牧局、市质监局)

(五)草畜加工业。

发挥“平凉红牛”品牌优势,以景兴肉牛育肥及屠宰、西开牧业、凯沣等加工企业为依托,加快肉牛、生猪、禽类精深加工,形成肉食深加工产业链;

以平凉百兴制革等企业为依托,引进一批加工型企业,以制革、革制品、骨制品等为主导产品,形成皮、毛、骨、杂等畜产品加工产业链。

市卫生局、市商务局、市工信委、市质监局、市林业局)

(六)果菜加工业。

进一步培育壮大泾川恒兴、静宁通达等果汁生产规模,加快果汁、果醋等系列产品开发,形成果品深加工产业链。

以泾河、汭河川区蔬菜为原料,引进新建一批蔬菜深加工企业,加快蔬菜保鲜、脱水和深加工步伐,形成蔬菜深加工产业链。

以庄浪、静宁马铃薯为原料,加快发展薯类全粉、速冻薯条、食用淀粉、工业淀粉等产品,形成马铃薯综合加工产业链。

到2015年,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监控体系,重点食品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质量与安全、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

市卫生局、市工信委、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平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工商局)

(七)建筑材料。

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特种水泥,加快水泥行业改造升级步伐,延伸水泥制成品产业链条。

推广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城市建筑垃圾等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建材工业逐步向节能、利废、环保方向发展。

充分发挥石灰石、陶土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非粘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防水密封材料、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新型节能产品,深度开发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产品。

到2015年,全市建材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泥产品全部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80%以上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市建设局、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名牌产品培育。

探索引导企业把争创名牌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品结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

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专利申报等工作。

优化名牌产品结构,提高名牌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和名牌产品在同类产品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落实名牌激励政策,培育具有较强积聚功能和辐射作用的名牌产品。

加强名牌产品管理,实施名牌企业动态监管,组织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抽查和监管,对严重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及出现重大质量违规问题的,按照相关程序报批取消违规企业的名牌产品称号。

(二)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

一是加快升级工业产品技术标准。

工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组织力量,对照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对现行技术标准水平进行一次全面评审,寻找差距,准确定位技术标准的提升方向和层次。

鼓励外向型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增强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二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以大宗主导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努力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以标准化为先导,带动主要农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三)切实提高质量诚信意识。

以质量水平和保证能力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数据库,做好质量信用的记录和更新。

依据《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划分通则》(GB/T23791),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开展对企业质量信用的评价工作。

发布企业的质量信用等级,在金融信贷、政府采购、工商管理、工程招标、招商引资等领域实现质量信用信息的应用和共享。

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施行分类监管,推动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四)扎实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加快省煤炭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建设进程,力争用1年时间,基本完成检验检测中心项目的基建、设备、人员、制度以及质量体系等建设,并通过省上验收和认证认可。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市级质量检验检测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

加强行业检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现有行业检测机构作用。

(五)全面加强质量宏观管理。

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

市农牧局、市工信委、市食药监局等部门定期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和倾向性问题,把握推进产品质量振兴进程。

各县(区)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年发布一次质量分析报告。

市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每季度发布一次质量分析报告。

建立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将宏观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纳入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之中,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运行质量的重要元素和指标,充分发挥质量效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四、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根据全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面启动实施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各项工作。

市农牧、市工信委、市食药监局等部门要尽快提出提升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分年度提出具体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

各县(区)、各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全面组织实施。

2.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5年9月)。

各县(区)政府、各部门对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绩效进行跟踪分析,及时报告实施进展情况。

市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督促检查,全面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

通过市县(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努力,全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质量工作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3.总结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

组织考核验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巩固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

市推进质量振兴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等工作。

市农牧局、市工信委、市食药监局等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职责。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确保产品质量振兴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责任体系。

全市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牵头部门要对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信息收集、掌握动态、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提出建议、督查指导,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各县(区)要制定推进产品质量振兴的实施方案,把质量振兴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三)强化目标管理,建立考核体系。

各县(区)要将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纳入质量振兴的总体规划,列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定期组织考核,确保质量振兴目标的实现。

对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通报批评。

加强对质量振兴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质量振兴工作的有序推进。

(四)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大力宣传推进产品质量振兴工作先进典型。

要适时发布质量监督检验结果、质量状况分析、质量竞争力和质量贡献率指数、质量安全预警等质量信息。

积极开展“质量月”、“3·

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逐步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环境和风气,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质量振兴事业。

 

平凉市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以质量振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促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顺利实施,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质量振兴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010〕138号)要求,现制定《平凉市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设工程质量。

到2015年,竣工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余工程达到95%以上,争创“鲁班奖”优质工程1项以上,“飞天奖”工程5项,“崆峒奖”工程10项。

全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98%,县城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标准化比例达到50%,室内装饰工程节能环保符合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

(二)水利工程质量。

到2015年,全市竣工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工程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

加快水利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全力打造诚信旅游服务品牌;

泾河、葫芦河干流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基本建成水生态保护体系。

(三)交通工程质量。

到2015年,全市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实现“三个显著提升”,形成平凉“铁、公、机”运输格局,平凉支线机场投入营运,铁路密度达到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突破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密度达到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基本实现通畅目标。

全市干线公路、乡村公路竣工验收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100%和90%;

铁路、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达到国家优质工程。

基本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的目标。

在正常情况下,公路客运班车正点率达到85%以上,好路率达到96%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工程质量

1.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强化质量责任落实。

按照《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保障性住宅工程等应建立项目法人制度,对工程质量负总责。

项目法人的内部组织机构、人员素质必须具备能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并对工程建设过程及合理使用寿命内的使用、维修等负责。

同时,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必须严格履行各自的法定义务,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

项目法人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严格遵守建设程序,按规定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实行招标发包,不得明招暗定、随意压价。

禁止违法分包、转包。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责任人要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2.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建筑市场管理。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加强现场质量的动态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坚持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制度。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蓝图、国家标准、规范组织施工,用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严格建筑工程交易制度,监督所有工程入场交易,全面落实勘察、设计方案竞选和监理招投标制度。

重点工程、保障性住宅工程要全面实施设计方案竞选和招标,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严把施工、开发、监理等企业的市场准入备案和清出制度。

3.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质量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

工程质量监督要以确保结构质量安全为重点,加强对六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质量通病,杜绝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到2015年监督覆盖率达到98%。

依据国家标准推进建筑节能和建筑装饰室内环境检测。

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住宅工程竣工分户验收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

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建设程序、招标投标、施工许可、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建设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按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加大对企业和项目经理的动态管理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挂靠、越级承揽工程等违规行为。

因程序不当、管理混乱、质量低劣的工程,对企业和具体责任人员给予吊销资质(格)证书或降低资质(格)等级的处理。

4.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材料供应商必须对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并提供质量保证文件。

施工进场前对各类原材料见证取样送检,质量监督站不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查,加大对影响结构的大宗材料的复验,强化对商品混凝土的动态监管,随机到现场取样试验,对有质量问题的企业和人员记入不良记录档案。

各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设计单位要做推广新技术的先导,在有条件的工程项目中优先推广应用,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的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及时总结成企业工法逐步推广。

5.加大创优治劣力度、全面提升整体水平。

全面开展“崆峒奖”市级优质工程的评选活动。

凡拟创“崆峒奖”的工程,在结构工程完成、装饰前要进行结构质量跟踪检查,切实确保结构工程质量安全可靠优质。

在鼓励创优的同时,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治劣力度,严肃查处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质量低劣的行为。

对影响结构安全的工程要坚决查处,该加固的加固,该拆除的拆除。

在查清事故原因、分清责任的情况下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以优质工程为样板,以点带面提高全市工程质量整体水平。

1.按照“管理规范化、施工程序化、检验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管理体系。

进一步强化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施工、监理主要责任人情况进行登记注册,确保工程质量标准。

到2011年底,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河段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雨水集蓄利用等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达到60%以上;

以后4年,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综合优良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5年底,综合优良率达到80%以上。

2.以壮大品牌实力、创新开发模式、打造旅游优势、实现旅游业发展新突破为目标,发挥水利行业优势,抓紧完善崆峒山景区崆峒水库、王母宫景区汭河橡胶坝、云崖寺景区竹林寺水库、田家沟景区、龙泉寺景区橡胶坝等功能配套,挖掘开发潜力,优化服务质量,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生态旅游风景区名胜区步伐。

3.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泾河、汭河、葫芦河、达溪河等主要流域水质达到标准规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排放值逐年下降,水质稳步提升;

水库和具有农业灌溉功能的河流,水质达到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农村集中式饮水工程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建立水源地和水资源实时监测系统,水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建成水生态保护体系。

到2011年底,全市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44%,以后4年,水功能区达标率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到2015年底,主要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60%。

按照“能上能下、东进西出、贯通南北、连接城乡、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要求,积极实施“561”大交通。

到2015年,平凉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工程管理能力显著增强。

建成“高速公路与等级公路相交汇、公路交通与铁路交通相协调、地面运输与空中运输相互动”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形成平凉到全国各大城市4小时、西兰银3小时、市内各乡镇2小时的交通圈,综合保障能力达到适应水平,奠定陕甘宁交汇区交通枢纽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枢纽地位。

(1)公路。

建设天平、平宝、静庄、平庆、华崇灵、平凉机场高速6条高速公路,形成连接兰州、西安、银川、宝鸡、天水等重要中心城市快速公路通道。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建2级公路二条284公里。

规划确定12类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通村油路项目884条4489公里;

林场农场通畅工程38条249公里;

自然村通达工程1606条4523公里;

农业产业区道路工程23条381公里;

旅游景点道路工程16条171公里;

乡村道连通工程175条1007公里;

能源开发区道路工程5条139公里;

县乡公路升级改造项目50条1144公里;

路面改造项目21条406公里;

危桥改造项目95座3660公里;

新建桥梁170座3660延米;

安保工程项目77条946公里。

(2)铁路。

建设平凉至天水铁路、平凉至庆阳铁路、平凉至定西至兰州铁路、宝中二线平凉段、平凉至环县至定边5条铁路。

铁路网络的极大完善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平凉作为陕甘宁交界地区交通枢纽、西兰银交通轴心的枢纽地位,平凉将切实成为陕甘宁三省交汇地区铁路运输的换乘中心。

平凉市区客、货运站维持现有格局,客运平凉车站提级改造,货运平凉南站等级提高为二级站。

(3)航空。

在崆峒区白庙乡罗湾村建设一4C等级机场,距离市区约30公里。

机场跑道长度在1200-1800米之间,占地面约200公顷,可停靠波音737、ARJ21等国内支线客机。

机场计划年客运量为30万人次,货运量为10万吨。

平凉机场为支线机场,且与兰州、西安、银川等周边中心机场对接。

3.交通运输。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建立反应灵敏、保障有力的运输系统,完善公共交通运输站场功能和服务配套功能,促进班车客运、公共客运、出租客运协调发展,实现客运安全有序,货运畅通便捷的发展目标,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道路运输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运输的要求,实现道路运输现代化。

以提高乘坐舒适性、运行可靠性、技术先进性和运输安全性为目标,发展高效低耗环保型的新型运力。

在高速公路客运中,重点发展高级客车;

在国省干线客运中,发展中、高级客车;

在农村支线客运中,发展适合农村客运市场需求的中级客车和普通客车,以满足不同层次旅客出行需要。

完成平凉公路运输枢纽总体建设。

2015年全市营运班线客车保有量将达到1300辆,同“十一五”末相比同比增长%,平均年递增%。

其中:

高等级客车达到510辆,中级客车达到650辆,中、高级客运车辆所占比重达到89%以上。

4.公路养护。

加强公路养护工作,有效保护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县乡道路危桥及时得到修复,路况保持较好的水平;

在危险路段设置安全防护工程;

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符合国家标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县乡公路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指示、标志;

建立市、县公路抢险救灾应急保障体系,满足各种情况下抢险救灾的需要。

一要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乡村的职能,形成各负其责的管养体制。

市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编制建设、养护计划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指导督查检查等工作;

县级交通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直接负责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组织农村公路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乡(镇)政府、村委会做好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二要拓宽养护资金筹措渠道。

建立国家扶持引导、地方主体投资、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筹集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现有的养护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同时要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的养护;

组织沿线群众义务对农村公路养护投工投劳,以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缺乏。

三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资金的监管。

因地制宜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式。

市、县及乡、村各自集中使用资金(含筹资、融资)设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

县(区)设立专户管理,交通主管部门和乡政府及村委会对资金使用安全负责。

资金使用实行年度审计制度、公示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住建局牵头,市水务、交通、安监等单位为成员的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协调督促检查各工程质量振兴工作落实情况。

(二)落实工作责任。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部门、本系统的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把本《方案》中涉及自身部门的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事业单位及重点部门,周密安排、科学统筹,创新方法,抓好落实。

(三)强化检查考核。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相关单位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进行检查和评比,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纠正问题。

要建立工程质量工作通报制度,定期分析推进工程质量振兴工作进展情况,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财政投入。

各县(区)财政要加强对组织开展质量振兴工作的经费投入。

重点保障质量创新、质量提升、质量体系改进的资金投入,保障工程质量振兴工作的整体推进。

平凉市推进服务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提升服务质量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全面优化我市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有效促进“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实施,根据平凉市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为中心任务,突出旅游、交通运输、物流商贸、金融保险、邮政电信和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突出窗口服务创优升级和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实行政府引导、部门主抓、企业落实、社会评价的运行机制,把服务质量振兴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基础、抓典型、抓示范推广、抓比学赶超,与“四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