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3492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

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6、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美术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七、教学方法

参与法、实践法、探索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8.25--8.28

1.魔幻的颜色

注册报到

2

8.31--9.04

2.万花筒

胜利日(一天)

3

9.07–9.11

3.大人国与小人国

4

9.14–9.18

4.前前后后

5

9.21--9.25

5.登山游戏

6.黑与白

6

9.28--10.02

6.黑与白

7.快乐的回忆

国庆节(两天)

7

10.05--10.09

7.快乐的回忆

8.星空的联想

8

10.12--10.16

8.星空的联想

9.天然的纹理

9

10.19--10.23

10.美丽的花

10

10.26--10.30

期中检测

期中考试(两天)

11

11.02--11.06

11.各式各样的鞋

12

11.09--11.13

12.团包纸工

13.化平凡为神奇

13

11.16--11.20

14.梦幻的城堡

14

11.23--11.27

15.我设计的自行车

15

11.30--12.04

16.新颖的电脑

16

12.07--12.11

17.会响的玩具

17

12.14--12.18

18.电脑美术—--画花布

18

12.21--12.25

19.美术小记者

19

12.28–1.01

20.迷人的动画片

期末检测

2

元旦节(一天)

20

1.04–1.08

期末检测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学区中心教研组美术集体备课组

课题:

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二次

修改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重点难点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具准备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一、引导阶段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出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2、认识三间色:

c、师小结:

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d、做实验:

通过实验,"

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e、得出定义。

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4、师示范三原色调配三间色,,

师在预先绘制好的一色环图上演示三间色的调配过程,边调边填。

在色环上先填上三原色,在两原色之间再依次填上三间色。

三、课堂练习

四、看录像结束教学

教学

反思

第1课时(总第2课时)

教科书2-3页。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

1、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

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3、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

4、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

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1、我们要创作一个:

“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

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2、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

(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

三、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

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四、课后拓展

第2课时(总第3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二、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的美丽图案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设计巧妙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海鸥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

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第1课时(总第4课时)

教科书4-5页。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请同学欣赏课件:

《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二、新授阶段

1、观察、思考、感受:

a:

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

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

出示课件:

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

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

三、发展阶段

1、出示课件:

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2、课堂练习: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展示、评价、延伸: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总第5课时)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

绘画工具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

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教科书6-7页。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

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

举例说明。

1、找一找

生活中有前后关系的现象

2、说一说

前后的关系能产生什么感觉?

3试一试

用绘画等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

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

四、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第2课时(总第7课时)

一、复习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2、教师小结: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五、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第1课时(总第8课时)

教科书8-9页。

引导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将游戏规则和棋盘画面、角色棋、转盘(或骰子)较有创意地结合起来,制作思路清晰、画面优美的棋盘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体协作及运动精神

一绘画工具

一、生活导入

1、课前准备

A.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一道玩登山游戏棋

B.组织教学于登山的图片)

2、谈话

3、欣赏与导出课题

二、探索与发展

1、观察分析(播放更多山体公园图片)

2、小组讨论,说说要以哪个山休公园作为游戏背景,在棋盘、骰子、角色棋这几个要素上如何安排。

三、创新实践1、组织学生设计制作游戏棋

2、小组指导

四、游戏、互评

1、介绍自己设计的游戏2、学生交换试玩游戏3、组织学生对游戏进行评价。

五、小结与拓展1、归纳设计制作方法

2、拓展

第1课时(总第9课时)

教科书10-11页。

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一、欣赏导入

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

足球、太极、连续纹样、水墨画等;

(2)心理学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

人与杯子、房间、会亮的灯;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

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二、探究新知:

怎样用黑、白两种颜色绘制图画

方法一:

1、画物体外形。

2、水平分割。

3、垂直分割。

4、隔一块涂黑色。

方法二:

用即时贴制作黑白画

三、学生选择一种方法作画

四、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

第2课时(总第10课时)

2、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谈谈各自的看法。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展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

(2)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中插图,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可以分为几类?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1)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

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

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

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

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

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第1课时(总第11课时)

教科书12-13页

让学生学会通过绘画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如何把快乐通过人物的形体及色彩表现出来

绘画材料、自己的照片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自己记忆中快乐的事情

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快乐

二、发展阶段

通过观察教科书上的作品学习

1、看一看

画家是怎样表现快乐的场景的?

2、想一想

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3、试一试

用已经学过的绘画形式表现,注意突出情节。

三、讨论总结

四、作业。

第2课时(总第12课时)

二、教学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三、绘画

1、学生用学到的绘画表现场景方法表达自己心中的快乐

2、比一比,谁的作品表现的好

四、讨论总结

第1课时(总第13课时)

教科书14—15页

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

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1)、教师:

你对星空了解多少?

学生分成甲与乙两组,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甲乙两方谁了解的知识多?

谁的想象力丰富?

(2)、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

2、发展阶段

(1)刮蜡画技法:

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设计一张背景纸,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创作。

(2)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创作一幅较有新意的画面。

三、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2、在作业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在的形象与动态,肯定学生的自由的作品设计,和创意的表现。

四、收拾和整理

要求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第2课时(总第14课时)

指导学生用刮蜡的绘制技法和表现形式。

创作出富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

1、检查作业情况。

2、学生继续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

三、课后拓展:

积极指导学生探索宇宙的奥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运用科技知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9.天然的纹理

第1课时(总第15课时)

教科书16—17页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能否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收集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

水彩工具,蜡笔等

一、导入阶段

摸一摸,说一说。

(引导学生认识肌理)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二)看一看,猜一猜。

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

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

(三)想一想,说一说:

怎么来拓印呢?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

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

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

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

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由于这节课会用到多种材料,教室里会显得凌乱一些,所以,下课前要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收拾物品。

如果学生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以下的方法让学生尝试:

将水粉色涂在玻璃等光滑并不吸水的物体的表面,将纸覆上去,得到偶然的肌理效果;

第1课时(总第16课时)

教科书18—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