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3262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备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建议

1、教师在课前准备有关翠鸟挂图、幻灯片、录像资料,如果有条件,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2、在初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为翠鸟画像。

在小组内交流时,要讲出画的依据。

展示各组推选的作品后,可引导学生注意文中描述的顺序,结合“语文天地”的“笔下生花”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观察和有顺序地描写的方法,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并尝试写一写自己喜欢的鸟儿。

3、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

本文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初读课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鸟的特点、怎样将其表达清楚的,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填一填,说一说”进行。

4、本文适合有声有色的朗读,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和情感参与。

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品词品句,加深理解,产生顿悟,体会语言的妙处,体会翠鸟的可爱。

5、本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具体,可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6、生字的学习可让学生自学,说说哪些字认识,不认识的字用什么方法来学,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分组讨论学习。

建议本课教学3课时。

拓展习题

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的羽毛()的眼睛()的衬衫

()的花纹()的翠鸟()的小鱼

二、在括号里用“√”选出正确的字。

1、老(鱼渔)告诉我,翠鸟住在陡峭的石(壁璧)上。

2、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已)逃脱翠鸟(锐悦)利的眼睛。

3、翠鸟鸣声清(翠脆),爱(贴粘)着水面疾飞。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翠鸟()苇秆,像箭一样(),()小鱼,()水面往远处()。

这句话叙述了翠鸟的什么活动?

展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四、你最喜欢什么鸟?

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鸟吧。

相关资料

翠鸟:

翠鸟中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欧亚翠鸟。

这种鸟在我国东部、南部常见,也叫钓鱼郎。

翠鸟体长约15厘米。

头大,体小。

翠鸟常常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中,双喙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随即张开双翼,龟缩着脑袋,掉头振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

翠鸟把抓住的小鱼往自己爪上狠狠打几下,再将鱼抛向空中,张大嘴接住,美餐一顿。

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

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

翠鸟在插入水中的瞬间,能够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而造成的视差。

进水之后,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透亮:

透明、光亮。

课文形容翠鸟的眼睛十分明亮。

小巧玲珑:

形容物体小而精巧。

陡峭:

形容山的坡度大,直上直下。

精品教案

《翠鸟》教学实录片段

教学过程:

师:

老师对“翠鸟”的“翠”很感兴趣,不知道这个“翠”什么意思?

小朋友查查字典看。

生:

“翠”的意思是“绿色”。

那翠鸟是不是只有一种颜色——绿色呢?

大家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

我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知道翠鸟的颜色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种,是很鲜艳的。

(生读第二自然段)板书:

鲜艳

“鲜艳”是怎样的?

生1:

鲜艳就是有很多种颜色,不是只有一种。

生2:

鲜艳就是颜色很显眼,很艳丽。

生3:

鲜艳就是别人一看就喜欢的,很吸引别人的颜色。

对呀,那么,翠鸟身上到底有哪些颜色那么鲜艳呢?

把描写颜色的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讨论后师板书:

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

翠鸟身上有那么多颜色,为什么人们要叫它翠鸟呢?

我知道了,因为翠鸟只有头上有一点橄榄色,腹部有点赤褐色,其他的都是翠绿色和浅绿色,所以叫它翠鸟。

因为翠绿色和浅绿色都是绿色,翠鸟身上绿色最多,所以叫它翠鸟。

对呀,翠鸟身上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还有橄榄色和赤褐色,漂亮吗?

喜欢它吗?

那么把你喜欢翠鸟的语气读出来,试试看。

我们来研究一下作者的写法,读一读“学习提示”。

你知道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是用先总起后分述的方法写的。

请你读一读总起句。

你认为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什么?

非常

不是“非常”,应该是“鲜艳”。

为什么?

因为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写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的。

后面的几句话都属于哪个部分?

分述部分。

请三位小朋友把分述部分的三句话读一读。

大家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这三句话是写翠鸟的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是头上、背上和腹部。

板书:

头上、背上、腹部

我发现作者把“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

”这句话写具体了。

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几句话,想想你还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绣满”这个词用得很好。

可以看出翠鸟头上翠绿色的花纹有很多,所以用“锈满”这个词。

我发现“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这几个词用的好,说明翠鸟身上的颜色很漂亮。

我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

真了不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这里把翠鸟“头上的羽毛”比作“橄榄色的头巾”,把“背上的羽毛”比作“浅绿色的外衣”,把“腹部的羽毛”比作“赤褐色的衬衫”。

生4:

我发现作者把翠鸟当成人来写了,只有人才有“头巾”、“外衣”和“衬衫”。

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从这里知道了作者很喜欢翠鸟,才把它当作人来写了。

我感觉作者把翠鸟当成了朋友,他对翠鸟有很深的感情。

作者很喜欢翠鸟,你喜欢翠鸟吗?

(生齐:

喜欢)你把你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

翠鸟除了颜色很可爱外,还有什么也很可爱呢?

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翠鸟还有什么也很可爱?

我觉得它“小巧玲珑的身子”、“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很可爱。

我觉得它“红色的小爪”很可爱。

我觉得“紧紧地”这个词用的好,因为它怕掉下来,在为捉鱼做准备。

它为什么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呢?

因为它要捕鱼。

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翠鸟“小巧玲珑的身子”、“透亮灵活的眼睛”和“一张细长的嘴”都对捉鱼有好处。

所以它有一个外号叫——钓鱼郎,又叫——鱼狗。

看图,你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一下翠鸟吗?

(山东省沂水县沂水镇中心小学徐庆伟设计)

 

一只小鸟

课文主要讲了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每天在树枝上唱歌,孩子们用弹弓打中了小鸟,两只老鸟接住小鸟把它带回了巢中。

从此孩子们再也没有听到小鸟的歌声。

文章批评了不爱鸟类的行为,歌颂了亲情的伟大。

文章共8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2自然段)写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和两只老鸟快乐地生活在高高的树枝上。

小鸟飞到数枝上,放声歌唱。

“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加上小鸟的“清脆和柔美”的歌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的图画。

第二段(3—6自然段)写一些孩子听到小鸟的歌声,想捉住它,用弹子射伤了小鸟,老鸟把受伤的小鸟衔回窝里。

“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两个“天天”,既表现出小鸟的可爱,也说明孩子们是很喜欢小鸟的。

由于喜欢,有的孩子便想捉住它。

因此发生了射伤小鸟的悲剧。

第三段(7—8自然段)写孩子们再也看不到小鸟,听不到它的歌声了。

1、鼓励学生用自主识字的方法自学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理解亲情的伟大。

3、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爱护鸟类,体会亲情的伟大。

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本文讲述的故事和学生生活十分贴近,可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在学习第一段时,可以让学生讨论: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一只很幼小的鸟:

“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鸟啁啾。

”;

是一只快乐的有父母保护的小鸟:

“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它的小脑袋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树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读完后,来表演一下这只小鸟。

2、学习第二段时,可让学生抓住小鸟的动作“跌”,说明速度快,情况危急。

血从树隙里“落”到地上,说明小鸟的伤势很重。

教师要抓住老鸟的行动“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让学生充分讨论,从中体会亲情的伟大。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表演这一情景。

3、在学习第三段时,可让学生想象:

“过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变化?

”也可以让学生想象:

“小鸟的歌声消失后,孩子们会是什么心情?

他们会怎样想?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了,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4、指导学生练习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时,注意抓住要点:

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间的比较,懂得概括段意,要把话说明白。

因此,要抓要点。

5、生字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对以下个别字给予指导:

“弹”字是多音字,弹(dà

n)子,弹(tá

n)琴。

“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6、课后思考题:

“那只小鸟后来怎么样了?

续写一段话。

”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

小鸟后来怎样了?

小鸟可能由于伤得太重,死了,它的爸爸妈妈伤心极了。

小鸟也可能在爸爸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几个月后把伤养好了,但是它再也不敢在枝头唱歌了;

从此它惧怕人类,不相信人类。

小鸟也可能伤好后,它的全家搬到了大森林里,搬到了远离人群的地方,它们再也不敢相信人类。

一、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弹琴(tá

ndà

n)尽管(jǐnjì

n)

似(sì

shì

)的更(gēnggè

ng)加

二、选词填空。

注视张望仰望眺望

1、风筝挂在树梢上,小明()着树梢很着急。

2、笼子里的小鸟听到响声,连忙向四处()。

3、水兵站在军舰的甲板上,()远方的海面。

三、按要求填表。

查带点的字

应查部首

再查几画

字典中的意思

在词语中的解释

丰满

⑴充满,布满;

⑵达到一定的极限。

觅食

⑴找,寻;

⑵求人。

仰望

⑴抬头看;

⑵敬慕;

⑶依靠。

四、读句子,体会词语的意思。

这只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

这两个“天天”既表现出小鸟的,又说明孩子。

冰心:

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倾听:

细心地听取。

教学准备:

小鸟和老鸟头饰、课件、课文录音等。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小鸟(课件出示文中受伤的小鸟),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2、在这只小鸟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不幸的事,你们想知道吗?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4、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读书好方法。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读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组合作,自学生字。

1、学生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分组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识字情况,给达到识字要求的同学发小笑脸图标。

没认会的课下由小组长进行延缓评价。

3、小组汇报。

说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生字的?

4、全班检查字音。

⑴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抽查小组同学的识字情况。

⑵生字挑战游戏:

挑战其他同学,随便问他关于生字的情况,如:

组词、小魔术、结构、造句子等。

⑶游戏检测:

请动物到家做客。

(每张动物图片的背后写上生字的拼音,老师举起图片,学生找出相关的生字卡片,哪一组的学生全部找对,图片归哪组所有,动物图片最多的组为胜者)

四、研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鸟的句子。

2、讨论交流:

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点拨:

⑴一只幼小的鸟;

⑵一只快乐的,有父母保护的小鸟;

⑶可爱的小鸟。

(用课件展示小鸟的美丽可爱)

3、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对小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4、表演展示:

让学生带上小鸟头饰,展示自己的美丽与可爱。

5、师:

有一天,小鸟像往常一样飞到树枝上,放开它那清脆柔美的歌喉,可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课件出示小鸟被打中,老鸟接住小鸟的情景)

6、学习课文3—6自然段。

⑴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教师及时提示点拨:

①“这小鸟天天出来唱歌,小孩子们也天天来听它的歌声”,你从这两个“天天”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鸟的伤势很重?

③你从“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中体会到了什么?

⑵汇报交流。

⑶指导感情朗读。

⑷分组表演。

让学生发挥想象来表演这一情景。

7、学习第7—8自然段。

⑴学生读后想象:

小鸟的歌声消失后,孩子们会是什么的心情?

⑶全班集体讨论: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地喜欢小鸟?

五、发散思维,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思维想象:

过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变化?

那只小鸟怎么样了?

2、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你打算怎样做?

六、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小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很想与我们人类和平相处,请你以小鸟的身份给我们人类写一封信,让人类爱护我们、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惊弓之鸟

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

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

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这则成语故事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的:

更羸说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

更羸试了一下,大雁果然掉了下来;

更羸告诉魏王虚发雁落的原因:

这是一只惊弓之鸟,心里害怕使它掉了下来。

因此可以按内容的不同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

也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三段来理解。

教学中为了突出重难点,采用分两部分的方式比较合适。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五自然段。

文章首先便交代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较为具体地讲到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如文中所述,更羸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便断言他“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这种技艺非亲眼所见,谁人会信。

难怪魏王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认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随之而来的情形便足以印证了令魏王难以置信的话。

“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原本毋需用一个“并”字也能讲通,但通过一个“并”字,却很好地强调了“不取箭”的事实。

但闻“嘣”的一声弦响,只见“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

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读文至此,我们定会拍案叫绝。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

这部分内容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尤以更羸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为重。

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实着实令魏王“大吃一惊”,由前面的“是吗?

”“你有这样的本事?

”两个怀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问句到“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

”两个惊讶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惊叹句便很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

课文并未就此点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惊叹之余,写到了更羸令魏王觉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话:

“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更羸话前的提示词语“笑笑”两字可不简单,因为这笑中包含着更羸对眼前事实的最清晰的认识。

然而这其中的玄机却是我们和魏王所不知道的。

这话语连同这话语前不可思议的神情,对刚亲眼目睹完让人不可想象的只弯弓取鸟场面的魏王来说,当然更是觉得奇上加奇了,“你怎么知道的?

”魏王的疑问也是我们读到这里的疑问,当把这些不可思议的疑问推向高潮的当口,让更羸用语道破天机,应当说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笔。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

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

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

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

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3、通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进行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4、练习复述课文。

理解更羸说的话;

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判断的正确。

1.课前准备。

搜集成语故事,并会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预习课文时,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义,课文最后一段是更羸说的话,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

可以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

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根据什么判断是受伤的大雁?

别人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2.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教学时,学生可通过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懂课文。

3.朗读,感悟。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更羸与魏王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要表现出更羸的自信,魏王的怀疑。

要用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可强调“不用”“只要”“就能”等词语;

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要强调“这样的”。

第二次对话,要用惊讶和兴奋的语气读魏王的话,“啊!

”“真有这样的本事!

”要强调“真”“这样的”;

要用平缓的语调,肯定的语气读更羸的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可适当强调“不是”“受过箭伤”等词语。

第三次对话,要用疑惑的语气读魏王的话,表现出他惊奇的心理,“你怎么知道的?

”可强调“怎么”这个词;

读更羸的话,语速可慢一点,语调可平缓一点,表现出他分析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言之成理。

在学生自读自悟基础上,可安排分角色朗读,促进理解。

4.讨论、交流。

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是理解的重难点,可让学生联系全文质疑、讨论,更羸是怎么推断的?

有没有道理?

让学生弄明白这个自然段讲了哪三层意思以及三层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飞得慢,叫得悲惨,推断出它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因为受过箭伤,孤单无助,心里害怕,听到弦响,就往高处飞;

一使劲飞,伤口裂开就掉了下来。

让学生在这三个因果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