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2573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级压力容器课程设计范例文档格式.docx

目录

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1

1.1安全管理的定义1

1.2安全管理包含内容1

1.3安全管理的六项基本原则1

1.3.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1

1.3.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1

1.3.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2

1.3.4坚持"

四全"

动态管理2

1.3.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2

1.3.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3

1.4安全管理工作要点3

第二章压力容器安全管理5

2.1压力容器简介5

2.1.1压力容器分类5

2.1.2压力容器品种划分5

2.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6

2.2锅炉压力容器6

2.2.1锅炉简介6

2.2.2锅炉的分类7

2.2.3锅炉压力容器注意事项7

2.2.4锅炉的安全管理8

2.2.5锅炉压力容器的监督检查9

第三章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隐患及预防11

3.1锅炉压力容器应力变形及预防11

3.1.1火焰切割变形11

3.1.2加工失稳变形11

3.1.3焊接变形11

3.1.4热处理变形的预防措施12

3.2加工误差变形12

3.2.1下料误差变形12

3.2.2成型误差变形12

3.2.3组装误差变形13

第四章锅炉事故类型14

4.1锅炉着火14

4.2锅炉爆炸14

4.3锅炉的结垢腐蚀15

第五章锅炉安全事故案例分析16

5.12000年9月8日某电厂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16

5.1.1事故经过16

5.1.2事故原因16

5.1.3事故总结16

5.1.4分析17

5.2海电#5炉后屏过热器泄漏事故

17

5.2.1事故概况及经过17

5.2.2事故原因分析17

5.2.3事故总结17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第一章安全管理概述

1.1安全管理的定义

安全管理(SafetyManagement)是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主要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和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管理包含内容

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到局部,做出周密的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的指导方针、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对职工的安全要求、作业环境、教育和训练、年度安全工作目标、阶段工作重点、安全措施项目、危险分析、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防护措施与用具、事故灾害的预防等。

1.3安全管理的六项基本原则

1.3.1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

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

"

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

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备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不仅是对各级领导人员明确安全管理贡任,同时,也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贡任。

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的认识。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贡任制度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体现了管生产同时管安全。

1.3.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申的人。

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

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

没有明确目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

盲目的安全管理,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

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安全管理,只能纵容危胁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1.3.3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申,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

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尽快的、坚决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共同的事。

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

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机构的作用。

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管理也十分重要。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

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侯的动态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是走过场、形式主义,不是我们提倡的安全管理作风。

1.3.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看做是动态的安全管理的重点。

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

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做安全管理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做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1.3.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

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

然而更为需要的是不间断的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的上升到新的高度。

1.4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1)风险评价抓源头控制

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危险源的划分和预评价,找出各单位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有的放失,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加以解决,从危险源源头上预以控制,来达到安全生产目标。

因此,该公司依据本身的生产特点,将整个生产流程划分为若干单元,然后进行危险分析和不可接受危险程度的评价,对不可以接受的因素,及时拿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和资金进行整改,而对不能接受的危险,则告知员工和民工可能发生什么结果,应怎么预防。

近年来,该矿在安全方面投入200多万元,完善井下通风系统,购置尘毒检测仪4台,建隔音室9座,完善除尘设备2套,对职业危害岗位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全体员工3年进行一次体检;

全职业危害岗位员工体检7次,累计522人次;

全体员工体检3次,累计1121人/次,无1例职业病患者或疑似患者;

安装报警器、摄像监控、有力地防止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监督抓隐患整改

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保证措施,是安全管理网络里的一个双向载体,通过它可以对公司的安全决策监督实施,又能快速向公司决策层,反馈最新的安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断,其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危害因素,快速消除安全隐患,先后对1340主巷67-69线之间的地压显现支护工程量763立方米,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重复性安全隐患,下发整改指令书8份,整改隐患29条。

(3)总结工作抓整改提高

通过阶段性的总结和评比找出差距,找出安全管理中的漏洞,做为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达到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这个提高包括言论理念和行为意识,客观环境和管理技术,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更注重强调各二级生产单位的开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各二级生产单位一线员工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群防体系。

(4)更新理念抓积极因素

“以人为本”找准切入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长期细致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思想的彻底转变,将安全预防工作的重点前移到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环节上来。

通过安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和落实,认真组织开展“纠三违”“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5)落实责任抓网络建设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是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中心工作,而落实的途径,则是依靠合理的安全管理网络,采取安全生产责任横向划分,落实到边,和安全生产目标,逐层分解鉴定到底的方法,使各个体单位安全目标实现,便能确保安全生产总目标的实现。

公司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实行全员目标分级管理,每一生产年度由公司一把手与安全环保科签定目标责任书,安全环保科将目标细化后分解到各级单位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二级单位进一步细化分解到班组和岗位,同时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网络,公司设立由总经理陈涛为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共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6名,各二级生产单位成立由厂长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有专职安全员7人,班段长,井下各中段队长53人均为兼职安全员,通过安委会、调度会、二级单位生产安全例会,保证使公司安全生产决策畅通落实,生产现场的安全信息及时反馈。

[

第二章压力容器安全管理

2.1压力容器简介

2.1.1压力容器分类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很多,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压力容器。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

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

非易燃、无毒;

易燃或有毒;

剧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换热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③分离容器:

用于完成介质的质量交换、气体净化、固、液、气分离的容器。

④贮运容器:

用于盛装液体或气体物料、贮运介质或对压力起平衡缓冲作用的容器。

2.1.2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压力容器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

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

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超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

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加热器、消毒锅、染色器、烘缸、蒸炒锅、预热锅、溶剂预热器、蒸锅、蒸脱机、电热蒸汽发生器、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

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

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当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2.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

(1)使用不合法。

购买一些没有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的工厂生产的设备作为承压设备,并非法当压力容器使用,以避开报装、使用注册登记和检验等安全监察管理,留下无穷后患。

(2)容器虽合法而管理操作不符合要求。

企业不配备或缺乏懂得压力容器专业知识和了解国家对压力容器的有关法规、标准的技术管理人员。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未经必要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无证上岗,极易造成操作事故。

(3)压力容器管理处于“四无”状态。

即一无安全操作规程,二无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三无压力容器持证上岗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四无定期检验管理。

使压力容器和安全附件处于盲目使用、盲目管理的失控状态。

(4)擅自改变使用条件,擅自修理改造。

经营者无视压力容器安全,为了适应某种工艺的需要而随意改变压力容器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甚至带“病”操作,违规超负荷超压生产等造成严重后果。

(5)地方政府的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管理不到位。

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未能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小、分布广的民营和私营企业的激增,使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管理存在盲区和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助长了压力容器的违规使用和违规管理。

2.2锅炉压力容器

2.2.1锅炉简介

锅炉是由锅和炉组成的,上面的盛水部件为锅,下面的加热部分为炉,锅和炉的一体化设计称为锅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定义的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

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

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2.2锅炉的分类

由于工业锅炉结构形式很多,且参数各不相同,用途不一,所以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规则。

其分类方法是根据所需要求不同,分类情况就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按用途分类:

①工业锅炉:

用于工业生产

②生活锅炉:

用于采暖和热水供应

③火管(烟管)锅炉:

一种管内走火或者走烟,管外是水的锅炉

(2)按结构分类:

①水管:

正好与上述相反的锅炉(目前使用的多数是水管锅炉)

②自然循环:

依靠管内工质密度差提供水循环的动力

(3)按工质循环原理分类:

①直流循环:

循环动力和强制循环一样

②强制循环:

除依靠工质密度差,主要依靠循环泵提供水循环的动力

(4)按燃烧方式分类:

室燃炉、旋风炉、流化床炉

①常压锅炉(无压锅炉,就是在一个正常大气压下工作的锅炉)

②低压锅炉(压力小于等于2.5MPa)

③中压锅炉(压力小于等于3.9MPa)

④高压锅炉(压力小于等于10.0MPa)

(5)按压力分类:

超高压锅炉(压力小于等于14.0MPa)

①亚临界锅炉(压力介于17—18MPa)

②超临界锅炉(压力介于22--25MPa)[

2.2.3锅炉压力容器注意事项

(1)锅炉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全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2)锅炉的安装、维修、改造。

从事锅炉的安装、维修、改造的单位应当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锅炉的安装、维修、改造。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将拟进行安装、维修、改造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辖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将开工告知送当地县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告知后即可施工。

(3)锅炉安装、维修、改造的验收。

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要向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所申报锅炉的水压试验和安装监检。

合格后由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参与整体验收。

(4)锅炉的注册登记。

锅炉验收后,使用单位必须按照《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的规定,填写《锅炉(普查)注册登记表》,到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并申领《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登记证》。

(5)锅炉的运行。

锅炉运行必须由经培训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持证人员操作,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八项制度、六项记录。

(6)锅炉的检验。

锅炉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未经安全定期检验的锅炉不得使用。

锅炉的安全附件安全阀每年定期检验一次,压力表每半年检定一次,未经定期检验的安全附件不得使用。

(7)严禁将常压锅炉安装为承压锅炉使用。

严禁使用水位计、安全阀、压力表三大安全附件不全的锅炉。

2.2.4锅炉的安全管理

(1)订购锅炉必须到具有国家主管部门发给生产许可证的锅炉专业制造厂订购合格产品。

(2)订购的锅炉须经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锅炉总签上应有审查批准字样。

锅炉制造厂在交货时必须提交锅炉图纸、强度计算书、质量证明书、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文件。

(3)锅炉安装前,施工单位应逐台将锅炉及锅炉房平面布置图、锅炉质量证明书、安装工艺、安全措施、技术质量措施、主要工装设备等书面材料,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否则不准施工。

(4)锅炉安装的施工单位,必须经市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锅炉安装工作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并作好各项安装记录。

(5)锅炉安装许可证由安装单位自行办理,未办理许可证一律不准安装锅炉,否则按上级文件处理。

(6)锅炉安装完毕后,使用部门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手续。

安装单位应整理安装质量技术证明资料,协助使用部门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经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填写《锅炉登记卡片》(锅炉使用登记薄),向政府锅炉安全监察主管部门办理登记使用证,实行凭证使用。

(7)使用锅炉部门应加强锅炉安全管理的领导,重视锅炉安全技术工作,明确职责,指定专业人员负责锅炉设备的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搞好锅炉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等工作,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8)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应按Q/SZG59.12标准规定,组织有关部门安排司炉工参加市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的司炉工方可上岗操作,无证不得独立操作。

(9)锅炉使用部门应严格执行相关的锅炉水质标准,锅炉用水必须进行水质处理,锅炉蒸发量大于10吨/时必须进行除氧。

(10)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应组织锅炉使用部门按规定对锅炉每年至少进行停炉内外部检查与检修以及水质监测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常用煤种的热效试验,并将结果及时填入锅炉安全技术档案。

(11)锅炉的改造、大修必须征得政府锅炉安全监察主管部门同意,并由经过考试合格的持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的焊工进行焊接工作,未经考试合格的焊工一律不准承担受压部件的焊接工作。

(12)锅炉的订购、调拨、报废均应报请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审批,并上报市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自行处理。

(13)锅炉发生安全事故应按Q/SZG59.34标准及相关法规逐级上报,不得延误和隐瞒。

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应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2.2.5锅炉压力容器的监督检查

(1)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设备管理主管部门应对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以及配置的压力表、安全阀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章运行危及安全生产的,要下发《安全隐患整顿通知书》,责令责任部门采取整改措施,并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到主管部门。

(2)对于使用多年且经锅炉、压力容器主管部门鉴定为危及安全的锅炉、压力容器,使用部门应及时进行更新,否则主管部门有权下发《停用通知单》,停止设备的运行。

(3)各部门未经锅炉、压力容器主管部门登记备案而自行安装、运行且不具备建档、办证条件的锅炉、压力容器,有关主管部门有权停止其使用。

(4)在监督检查中发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标准规定的情况,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应按Q/SZG59.06标准规定,对责任部门、人员进行处罚。

第三章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隐患及预防

3.1锅炉压力容器应力变形及预防

3.1.1火焰切割变形

(1)筒节:

大直径壳体短筒节下料(料较长且较窄)时,其端口的火焰切割加工边易发生变形。

因切割高温冷却后,加工边产生收缩,直线边变为“弧线”边,筒节辊圆后,其端口就不在一个水平面上,误差较大时,满足不了组对和焊接的要求。

应采取对称切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避免产生变形。

(2)封头:

成型封头火焰净料切割后,其端口周边会产生收缩,使封头口径变小。

严重时,收缩后的封头口径满足不了尺寸要求。

对整体成型的封头端口加工,如采取火焰切割,则其成型模具设计时要考虑切割后的收缩量;

对瓣片式组合封头的端口加工,如采取火焰切割,则封头组装时口径要适当放大,以弥补切割后的收缩量。

也可采取机械加工的方法避免产生变形。

(3)机加工件坯料(主要是钢板坯料):

这种坯料多用于压力容器上的大型法兰或密封圈等。

火焰切割后,由于钢板胀缩不均,致使坯料板面不平,严重时造成坯料面的加工量不够。

应在坯料板切割后进行平整矫形,对难以矫形的坯料板,可适当增大其加工余量。

3.1.2加工失稳变形

加工失稳变形往往是在已成型的封头或筒节上开大型孔(如容器的装卸孔)、由于开孔区及其附近稳定性减弱,造成壳体局部或部件的变形。

尽量避免在单独筒节或单独封头上直接开大孔,可视情况将壳体组装成大段或整体后再开大孔;

开大孔前将开孔区用紧贴壳体的筋板进行加强,组焊接管后壳体处于整体稳定状态时,再把加强板撤掉。

3.1.3焊接变形

焊接工艺是容器焊接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定,包括:

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坡口、焊条种类及直径,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顺序、焊道层数、焊前和焊后的处理、焊接环境要求以及防变形、反变形措施等。

焊接工艺必须经过工艺评定达到合格,而且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根据压力容器和大型部件的焊接条件和焊接量,预先分析焊接将要产生的变形大小和形态,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控制措施:

(1)对多焊道的大型压力容器,例如球形容器,应先组装联结成整体后再进行焊接,焊接应对称进行,并要遵守规定的焊接顺序。

(2)对多焊道的大型部件,如瓜瓣式组合封头和由瓣片组合的壳体过渡段,除执行上述要求外,还应在施焊场地设口形固定卡具。

(3)较长且分多节组焊的压力容器,其筒节下料时尺寸要适当放出焊接收缩量,以避免出现焊后壳体缩短现象。

(4)对压力容器,特别对结构复杂的压力容器的组焊,要采取合理的组装顺序和焊接防变形措施,确保其制造中不变形。

(5)反变形措施:

根据实践经验或推算,预先在焊接件上向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给以变形,焊接后这个预变形量刚好得到抵消,具体做法是:

压力容器筒节的纵缝对接处两端头压弧时,在发生焊接变形方向的相反向留出反变形量;

组合式瓣形封头和过渡段模具尺寸考虑抵消焊接变形的反变形量。

3.1.4热处理变形的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