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185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docx

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

第7章中国古建筑景观审美

【本章概要】

本章从阐述中国古建筑发展演变入手,介绍了旅游活动中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中国古建筑类型及古建筑景观欣赏要素和相关术语,分析了中国古建筑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建筑在结构、布局、装饰等方面的审美特征,从多方面对中西方古建筑进行了对位式的比较分析。

7.1中国古建筑景观概述

中国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千百年来在土木为材料的基础上,其建筑形制、布局、结构、装饰等都遵循“守成稳定”的规制,于是形成了自成体系、民族特色浓郁的建筑风格,甚至影响了古代周边的许多国家。

欣赏中国古建筑首先要对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类型、术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7.1.1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中国古建筑的产生发展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状况等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这些自然条件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了古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体风格的形成。

(1)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气候、环境等影响。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亦造就了不同地域用于搭建房屋的材料、结构、朝向等诸多方面的不同。

就整体外观而言,北方建筑具有厚重庄严的朴实之美,而南方建筑则显示出轻盈淡雅的灵秀之美。

(2)中国古建筑的发展

商周时期——秦汉时期:

中国古建筑的萌芽与成长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

中国古建筑发展的成熟与高峰时期

元朝时期——明清时期:

中国古建筑发展程式化、定型化

7.1.2中国古建筑景观类型

从旅游者对景观注意程度来看,中国古建筑景观分为以下主要类型。

(1)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类型的主角,是古代都城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

宫殿建筑与其他官式建筑相比有如下特点。

军事上的防御功能

政治上以皇权为中心的等级观念

外观上既庄严宏伟又富丽堂皇

课堂问题:

中西方宫殿建筑差异

(2)陵寝建筑

古人视死如视生,尤以帝王为甚。

陵寝建筑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多数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建在平原上。

第二,多数依照帝王生前所处的宫殿形制来模拟建造地下宫殿。

第三,从建筑材料来看,陵寝建筑以砖石结构为主,尤其是主体部分,且以灰色为基调。

这与宫殿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色彩明朗、艳丽为基调形成极大反差。

第四,陵寝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两边有石人、石兽等石象生,有较浓厚的象征意义。

陵寝建筑由于它的特殊性,即一帝一陵,因此保留下来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宫殿的数量。

明、清两代的皇陵保存较完整。

明十三陵中长陵和定陵规模最大、最宏伟。

清陵共分3处:

辽宁省有老陵3座(永陵、福陵、昭陵)、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河北省易县境内的清西陵。

其中清东陵是我国现存陵寝建筑中规模最宏大、建筑体系最完整的皇家建筑陵寝。

课堂问题:

中西方陵寝建筑差异

(3)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种类与数量都要超出其它建筑类型。

祭祀建筑在中国,祭祀建筑中最典型的便是坛庙,同时它也被视为礼制性建筑。

坛庙的实际功用决定了它的特点。

其主要特征是:

其一,建筑形象庄严、神圣。

其二,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

道教建筑宫观是道教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

从旅游欣赏的角度看,道教宫观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木构院落式,群体建筑组合,一般由神殿、膳堂、宿舍及园林4个部分组成。

其二,虽是宗教建筑,但却不失清新舒适的世俗意味。

佛教建筑佛寺是我国宗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佛寺建筑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是布局的多样化,二是佛殿造型基本采用中国古建筑的基本模式。

课堂问题:

中西方宗教建筑差异

(4)民居建筑

在所有繁丽的建筑类型中,民居是最古老、最普遍的建筑样式。

民居者,“家”也。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因此民居建筑特征很难一概而论。

这里以地域为标准(以秦岭、淮阳为界)对北方、南方民居风格作一简单比较。

第一,北方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坐北朝南,四合形制;南方民居,主要从地形、地貌出发,布局比较灵活,多为马蹄形的三合院,如同四合院“网开一面”。

第二,北方民居比较封闭,主要是考虑到气候问题,其四周院墙不设窗,只在东南一隅开门;南方民居,在院墙上开设漏窗,房屋前后开窗,便于空气流通。

同时为了避免由于阳光的强烈照射,房屋的平面多是东西横长形,而且屋顶形式也是前坡短后坡长。

第三,从欣赏角度来讲,北方民居从平面布局到外观造型都更好地体现了均衡对称的建筑美感,不足的是略显刻板,所以在色彩上作以弥补,比较艳丽。

南方地形、地貌较复杂,许多地区就要因地制宜,因此南方民居往往更有立体感、富于变化,而色彩却比较朴素、淡雅。

在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的今天,人们对民居建筑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强。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种民居风格以外,对旅游者具有特别吸引力的民居还有很多,如亲地倾向浓厚的黄土窑洞,多姿多彩、清新淡雅的徽州民居,既精雕细刻又略带书卷气的义乌民居,令人叹为观止的堡垒式建筑——福建客家土楼群,以及具有奇情异趣和强烈地域色彩的少数民族民居等等。

课堂问题:

中西方民居建筑差异

7.1.3中国古建筑景观术语解释

欣赏中国古建筑景观首先要了解与之密切相关的概念、术语,它们是古建筑的基本要素和构件,是达到欣赏古建筑景观目的的前提条件。

这些要素在现在社会和人们的认识中已经极少接触和使用,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也十分有限,或一知半解,或浑然不知,因此有必要加以介绍。

(1)间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间”是指四柱围合的面积,而一个大的房屋内会有许多立柱,由此形成许多“间”。

可见,古建筑中的“间”并非一个实体空间,它是古建筑空间组成的基本单元,与现代建筑意义上的“间”有着重要区别。

(2)面阔进深

建筑物间之宽为面阔,而若干间相合的长度为通面阔,即建筑物横向间数;建筑物间之深为进深,若干件相合的长度为通进深,即建筑物的纵向间数。

(3)屋顶

屋顶,古时又称为屋盖。

中国古代建筑就外观形态而言,最大特点莫过于反宇飞檐的大屋顶。

“反宇”主要针对直坡屋面。

从平面造型来看,中国古建筑屋顶主要有庑殿式、歇山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式、攒尖式,平顶、圆顶、拱顶、穹隆顶、风火山墙式等等。

(4)柱、梁、枋、檩、椽

柱中国木构建筑中最为重要的构件,是中国建筑的“骨骼”,主要起到支撑梁架和屋顶的作用。

梁是木结构建筑中一种横跨构件,与立柱相垂直。

梁的长短决定了建筑的进深。

枋是木构建筑中檐柱之间的一种连接构件,又称为额枋,具有承重作用。

由于枋上常常饰以彩绘或雕塑,所以也有极好的装饰作用。

枋的长度与面阔的跨度是一致的。

檩位于梁的两端之上,两檩之间承接椽子。

在带正脊的建筑中檩为单数,可以是3、5、7、9,最大可达11。

檩的数量越多,进深就越大,举架也就越高。

椽又称椽子,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的木条,排列于两檩之间,承受屋顶瓦的重量。

(5)斗栱

斗栱由斗形和长方形木块相结合而形成,因建筑结构上的需要而出现。

主要作用在于承接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传达到立柱,或间接纳至额枋再转到立柱,在物理学上具有分力的效果。

又由于外檐斗栱层层挑出,承载了下部屋檐的重量,才使得屋面出檐深远。

斗栱从外观上来看有一种错综复杂、精巧的美,具有极好的装饰作用。

(6)台基

台基又称为基座,是指高出地面的建筑物的底座,是整座建筑物的基础。

也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屋身、台基的三大要素之一。

台基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水隔潮、稳固屋基、调度空间等实际功用,同时也有标志等级、装饰美化等精神作用。

7.2中国古建筑的精神文化内涵

7.2.1中国古建筑反映的宗法礼制

建筑既由人造,势必打上人文的烙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观念、建筑意识等都会在建筑中有所反映。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封建宗法礼制的长期统治,使得建筑本身在完成其所负载的实用物理功用的基础上,更多地被赋予了无形的精神意蕴的象征,天人关系、人伦关系、统治秩序、象征意味等无不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方方面面,而且这些观念在长期发展演变中通过各种建筑形制逐渐规范化、制度化、等级化。

7.2.1.1礼制性建筑

封建礼制对建筑的影响,最直观的反映在建筑类型上形成了庞大的礼制性建筑系列,而这类建筑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实用性建筑,是建筑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礼的涉及内容广泛,大体分为“吉、嘉、宾、军、凶”五礼,相应也出现有关祭祀性、纪念性、礼仪性、墓葬性等礼制性建筑。

由于这类建筑的重要性,因此无论从建造材料、工艺及保存重视程度都有过之无不及,保留下来较多,在古建筑景观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1)坛、庙、宗祠

坛坛是祭天神、地祇的场所,是无屋顶的露天建筑物,主要用于祭祀天、地、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

庙庙是祭祀祖宗、先圣先师和山川神灵的场所,是有屋顶的具有实体空间的建筑物,这与祭天神、地祇有很大差异。

宗祠宗祠建筑在我国极为普遍,习惯上又被称为“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

(2)陵寝建筑

关于陵寝建筑,前已述及,但仅涉及其特点。

此处从礼制性建筑的角度加以阐释。

陵寝建筑既是官式建筑,也是重要的礼制性建筑。

它与帝王的宫殿、苑囿、坛庙一样属于高规格的重要建筑。

从宗法礼制的角度来看,陵寝建筑有以下意义。

侍奉意义

祭祀意义

庇护意义

(3)朝

中国宫殿的基本格局为“前朝后寝”,而“朝”则是宫殿建筑中礼制观念的集中反映。

宫殿中“寝”是帝王生活居住的区域,而“朝”是帝王进行政务活动和仪礼庆典的行政区域。

“朝”的建筑出于实际功用和礼制的需要一般有以下特点:

宽大的建筑空间、高等级的建筑规格以及至高无上的威严气势。

北京清代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实际上是附会了“三朝五门”中的“三朝”,太和殿的建筑体量、规模、形制在当时的建筑中当属首屈一指。

7.2.1.2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在古建筑中的反映

欣赏中国古代建筑,必须在了解其物理性实用功能的同时,透过华丽、繁复的外表,深入了解其背后丰富深邃的精神文化意蕴。

以“礼制”为核心形成的等级制度,在中国古代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则和,和则定”。

体现在建筑方面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在古建筑中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体量、规模的限定

古建筑中凡是高等级建筑势必体量、规模巨大,以显其气势和权势。

(2)“数”的限定

数字在表征古建筑等级方面的作用异常突出。

(3)“质”的限定

“质”的限定是指材料的质量和工艺的质量。

高等级建筑采用质量上乘的材料和技术精湛

的工艺,而低等级的建筑只能使用低质量的材料和工艺。

(4)“色彩”的限定

色彩的运用是中国古建筑的特色之一,除了具有保护建筑和装饰作用之外,还有标志等级的作用。

黄色历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在五行学说里黄色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因此从唐代开始黄色就被规定为代表皇室的色彩。

(5)“方位”的限定

方位在中国古建筑布局中极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群建筑在古代城市规划中的位置,庭院建筑在组群中的位置,单体建筑在庭院中的位置,甚至座椅在殿堂中的摆放位置。

“方位”的等级限定,就天坛布局而言就更加明确。

7.2.2中国古建筑中的象征意蕴

中国古建筑景观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比比皆是,从数字、色彩,到形制、构件、雕饰等等无一不暗示着某种观念情绪和精神象征。

(1)防火的象征

鸱吻飞檐翘角上的小动物悬鱼惹草

(2)江山永固的象征

从汉武帝开始,在帝王园林中常筑一池三岛,以此来表达帝王祈求长生不老的心愿。

(3)文风的象征

在众多的佛塔类型中,文峰塔是很具象征意味的。

(4)天、地的象征

数字中的奇数与偶数在建筑也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

单数之极为“九”,“九”不仅象征皇帝,更象征天。

双数之极为八,偶为阴,因此“八”象征地。

(5)公德、平安、吉祥的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