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标准答案15章全Word文档格式.docx
《行政组织学标准答案15章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组织学标准答案15章全Word文档格式.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众性组织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和权利的自治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是以某种宗教信仰为宗旨而形成的组织。
14、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二、填空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制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利性组织);
6.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7.(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8.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9.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1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11.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奥梅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三、选择题1-5BDBBD6-10DDACA11-15ABDAA四、简答题1、行政组织的含义广义:
行政组织泛指一切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政能力的组织,它不仅包括国家的政府系统,也包括国家立法、司法机关和政党、企事业单位以及群众团体等其他社会组织内处理行政事务的组织。
狭义:
行政组织则仅指政府系统。
2、统治行政含义和特征含义:
是指在传统等级社会中形成的一种行政服务于统治、公共管理职能与政治统治职能合二为一的行政管理模式。
特征:
国家与政府一体、社会治理以统治为轴心、公共利益服从阶级利益、政府对社会拥有绝对控制权等。
3、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目标:
目标是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机构设置:
机构既是组织分工的产物,也是组织活动的平台。
3、人员构成:
组织是人的群体,是以人为核心形成的,因此,人是构成组织的基本细胞。
4、权责体系:
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
职务、职权、职责是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
5、制度规范:
规范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互动的基础。
6、资金设备:
资金、房屋、车辆、通讯器材、办公用品等物财设备是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物质基础。
7、技术:
每个组织都拥有为其工作所用的技术。
8、信息沟通:
从某种意义上说,组织运转的过程,就是组织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利用、加工和传输的过程。
9、团体意识:
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10、环境:
每个组织都处于某一特定的并且必须适应的物质、科技、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
所有组织的存在都依赖于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关系。
4、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组织的功能就是组织系统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它具体表现为组织系统的功效和作用。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1)“聚合”功能;
(2)“转换”功能;
(3)“释放”功能。
具体来说,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
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行政组织的特性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明显的特点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组织。
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
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
(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7、行政组织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1)导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
(3)行政组织的环境;
(4)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5)中国行政组织的结构;
(6)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7)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8)行政组织决策;
(9)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
(10)行政组织的沟通;
(11)组织学习;
(12)组织文化与管理;
(13)组织绩效管理;
(14)组织变革与发展;
(15)行政组织管理及其未来趋势。
8、行政组织的要素1、明确的组织目的2、恰当的人事调配3、合理的权责分配4、适中的财物数量5、整体的价值观念9、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1、机构庞大、人员增多2、相互依赖、多元参加3、决策迟缓、协调困难4、人员专业化、业务机密化5、接受公众监督,重视社会目的6、人际关系淡薄、官僚化倾向滋长7、组织理论现代化、管理手段科学化10、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只是以本组织为管理对象;
群体团体也只管辖本群团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有关事宜;
而国家行政组织只除管理自身组织外,更重要的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全社会的公共事务为自己的管理对象。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A、企业组织以从事物质,非物质商品生产和流通为活动内容;
B、事业单位以从事非物质生产,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服务为主;
C、群体组织是为自己所联系的群众提供某些福利和一定的行为规范;
D、行政组织则为社会提供各种行为规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重要措施;
3、活动的依据不同。
A、企业组织主要以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和各自社会中的基本经济规律为自己活动的依据;
B、事业单位主要以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运行规律为其活动依据;
C、群团组织以其自愿组合,共同订立的规章制度为活动依据;
D、行政组织以国家法律作为活动的依据和准则;
4、活动目的不同。
A、企业组织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和赢利,获取经济效益;
B、事业组织是向社会提供精神财富;
C、群团组织以追求群团组织所联系群众的利益为目的;
D、行政组织追求的是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五、论述题1、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大量的社会危机和公共问题,使政府面临和处理的问题日趋繁杂,与此同时,亦促成了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
行政权力的膨胀和政府行政组织规模的日益庞大,已经成为各国行政管理的普遍现象。
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当代政府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日趋扩大,行政活动已深入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由传统的“守夜警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国民福利的积极力量。
政府活动范围的扩大,管辖事务的增多,管理对象的复杂,管理手段的多元化,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
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随着整个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行政管理对象的复杂化和专门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政府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分工也日趋精细。
行政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领域,这一领域有其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有其职业的规范和道德,有一批专门投身其中的专业人员,当代行政组织已经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现代行政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分化,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职能的分离与专业化,固然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对组织整合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调组织间的联盟与协作,促进组织活动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重要面向。
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支撑现代行政组织的基础是理性法律的权威,在理性法律框架下的行政组织,则显示出程式化和法制化的特征。
6、重视社会的目的现代行政强调国民福利、社会服务,政府行政的目的就在于为最大多数的人谋取最大的幸福。
作为政府行政的构成体系,现代行政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共福祉作为其重要的使命。
强调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和服务精神,重视行政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已经成为各国行政组织管理的重心所在。
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国际化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要解决和回应国际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以应对这一变化和挑战。
因此,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中的国际化视野以及重视各国行政组织间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影响就成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2、行政组织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国家政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
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
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会成员的侵害;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
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
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
(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
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
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3、行政组织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稳步增长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现代经济社会也是政治社会,没有政治体系为其提供的游戏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
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是政府的职责。
它们包括:
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秩序。
(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它性的特点,这两种特性就使得公共产品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现象。
公共产品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也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这些就需要政府来承担。
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并提供公共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
国防、基础研究、道路与桥梁、导航设施、灾害控制、交通管制系统以及其它基础结构。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它性,但有竞争性,共有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所谓的“公有地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份使用共有资源。
为了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
因此,行政组织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管制性措施来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以减轻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的,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困,更为糟糕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
政府的职责便在于通过制定有关的公共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缓解这种波动,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行政组织正是借用政府的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的。
包括:
财政工具,如预算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
货币工具,如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贴现率、物价政策、信用制度等等。
(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
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该项权力使得政府能大规模介入再分配工作,并且能够通过税制解决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与垄断定价产生的收入分配问题。
行政组织在实现收入再分配中的手段和途径有:
税收转移、累进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对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货物进行课税等。
第二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帕森斯: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的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3、理性法律的权力:
依据对标准规则模式的“合法性”的信念,或对那些按照标准规则被提升到有权指挥的人的权力的信念。
4、“成熟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
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5、棱柱模式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
“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
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
6、组织环境:
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7、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8、外部环境:
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9、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
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0、环境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意味着组织的决策者不能得到关于环境因素及其变化的足够的和充分的信息,因而难以预测到环境的变化,把握环境因素之间以及环境因素对组织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
11、行政组织结构:
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12、组织结构的分化:
就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干分支系统,每一分支系统均与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关系。
通常组织结构分化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平行分化,二是垂直分化。
13、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4、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5、组织的“显结构”:
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6、组织的“潜结构”:
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17、组织本质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有意识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
这个组织定义与传统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他试图阐明组织的本质,为了把握组织的本质,巴纳德将组织概念抽象化。
他把物质系统从组织概念中排斥出去,其次又指出组织不是人的集合,而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或效力的系统。
18、组织环境论:
巴纳德认为组织所处的环境对组织施加各种压力和限制,组织环境包括自然的、物质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
对自然环境一般不能加以改变而只能适应。
在社会环境方面,人们的可控性虽然很大,但是自然受到许多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的限制和约束。
19、组织平衡论:
纳德认为,人之所以向组织贡献力量,主要原因在于该组织能给他最大的满足,故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有赖于保证贡献与满足的平衡。
20、组织要素论:
巴纳德认为,作为协作系统,组织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
协作的意愿;
共同的目标;
信息的联系。
21、组织沟通论:
巴纳德认为沟通是组织工作中极其重要的要素,对于如何提高沟通质量,巴纳德提出了沟通线路明确,沟通网络正式化,信息沟通连续化等沟通的基本原则。
22、组织责任道德论:
他认为,道德是指导个人冲动的准则。
当道德倾向强烈而又持久,便形成一种责任感。
他认为组织要通过教育、训练、人员选择、非正式组织、禁令,榜样等向组织成员灌输各种道德的力量,使组织成员更重权威、支持下级、忠于组织。
23、领导职能论:
他认为,组织领导的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
确定组织的目标,并运用各部门的具体目标予以阐明;
使组织成员为这些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二、填空1.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2.(锡盟)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3.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4.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5.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7.(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8.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织环境);
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内部环境);
10.组织界限之外和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11.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反比例关系);
12.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分权制);
13.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时无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权制);
13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三、选择1-5BBDCAB7、ABCD8、CD9、CD10、AD四、简答1、传统组织理论的评价传统的、古典的组织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
他们的组织理论特点是:
(1)组织是一个分工的系统;
(2)组织是一个层级节制的系统;
(3)组织是一个权责分配的系统;
(4)组织是一套法令和规章的体系;
(5)组织是有目标的系统。
从以上的组织观念出发,他们所强调和追求的组织管理原则为:
(1)组织结构的体系化。
(2)组织工作的计划化。
(3)组织运行的规范化。
(4)组织管理的效率化。
古典管理理论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建构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石,提供了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揭示了组织发展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传统的组织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方面,忽视了组织的动态面。
第二,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强调组织的整体需求和利益,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第三,传统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范、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趋向集权式的管理方式,容易压抑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四,在研究取向上,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来看待,未能涉及组织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2、系统和权变的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
(1)组织是一个外在环境系统中的开放系统。
(2)组织是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3)组织是一个反馈系统。
(4)组织的生态性。
(5)组织管理的权变性。
3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1、组织的共同属性与一般特征2、组织的原理与原则3、组织目标的确立、修正与价值观念4、组织的结构与体制5、组织的职权与职责分配形式6、组织的行为方式与管理过程7、组织的信息传导与联系方式8、组织的设计与技术构成9组织的动力与成员激励10、非正式组织与人际关系11、组织的内部、外部环境与组织互动12、组织的督导与监督13、组织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机14、组织的稳定与变革15、组织的发展战略与战术4现代组织理论的特点1、组织与管理已经合成为一个广泛的、一致的总体性概念2、一整套具有同一性、相通性的组织管理理论的原理原则和技术方法已形成3、寻求一种合理的组织格局和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5组织分析的标准1、按照传统的组织原则,主要集中在组织的四种方式:
(1)组织的结构方式
(2)权责划分方式(3)人事调配方式(4)行政行为方式2、按照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组织原则:
组织分析的基本标准集中于组织中人的地位;
人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的状态;
权利关系的性质;
沟通交流的程度3、按照系统权变理论的组织